大语文时代,该不该让孩子从小就学习中华传统经典呢?

元典达人


不管是什么时代,让孩子学习中华传统经典都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利于提高考试成绩。

从短期利益看,既然大语文时代来了,国家倡导国学教育,就表明我们这个时代有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教育部也将语文考试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加大,那么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有益于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二,现代社会的需要。

国家教育重视大语文教育,绝不是为了孩子考出好成绩,而是以此来引导我们重视自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教育越来越缺失,这是不争的事实。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历史上有很多少数民族叛乱,但是最后华夏民族占统治地位,就是文化的力量,弱的文化会被同化。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今天,文化更是国家强盛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


第三,文化本身的作用。

文化,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文有化人的作用,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人,会从内到外改变,让人看上去就会感觉不一样。另外,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诸如孝顺、诚信等等优秀的品质,孩子从小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良好人格的养成。


第四,文化塑造人才。

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发展迅速却很难出大师了,就是因为对文化不重视了,古人从小就学习四书五经,近一点说,钱穆、陈寅恪等这些人都是代表,就连倡导白话文运动的胡适,即使学习了西洋文化,但是小时候也是学习传统文化的。


第五,经典文化受用终身。

我们小时候学习的东西长大后会一直记得,一个孩子从小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另一孩子,则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那么长大后能背出哪句话更有价值呢?显而易见是后者。传统经典中有很多学习一句就能够受用终身的,比如,吾日三省吾身,每天经常检查反省自己,这对我们生活工作不是很有必要么?台湾倡导读经的王财贵教授有谈到此。


第六,传统文化是根基。

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滋养,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何以流长,无本之木怎能长成苍天大树。文化是根基,下面不稳,上面就会晃动,因此,现代社会大家普遍浮躁,追名逐利,患得患失,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成了价值观,而古圣贤的价值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七,我们的文化流向海外。

外国人是很看重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就是因为它的价值。学者傅佩荣讲过,他去日本,有人很自豪的跟他背诵《论语》,说这是他们中学的必背内容,西方哲学家很佩服老子。美国人动不动就把我们的文化改编成影视作品。孔子学院风靡海外,我就遇到过很多外国人特意来中国学习的,我们自己拥有这样的文化为什么不以此为傲,什么不学习呢?


传统经典文化的价值还有很多,总之,不管什么时期,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有必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最起码,任何人都不能忘本,那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