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從美抵京五次檢測後確診病情為重型 北京二級以上醫院擴大預約號源投放總量

男子從美抵京五次檢測後確診病情為重型 北京二級以上醫院擴大預約號源投放總量

3月21日,北京市舉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日前北京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醫療保障組印發的《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醫療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情況。按照分區分類、精準施策的原則,通知對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全市醫療服務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

新增14例境外輸入病例

3月20日,北京市報告新增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4例。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在會上介紹,上述確診病例主要有以下特點:

確診病例來源於多個國家,其中英國7例,佔50%,美國、西班牙各2例,法國、荷蘭、意大利各1例。

共涉及11個航班,阿提哈德航空EY888有2例,俄航SU204有2例,南航CZ346有2例,國航CA112有1例,國航CA990有1例,國航CA926有1例,國航CA856有1例,國航CA934有1例,海航HU7808有1例,國泰港龍航空KA900有1例,新加坡航空SQ802有1例。

戶籍所在地分別為,北京5例,天津3例,河北2例,遼寧2例,安徽1例,江西1例。

從職業分佈看,在外留學生5例,家務及待業9例。

龐星火還通報了3月20日確診的1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具體情況。

據悉,程某,男,27歲,遼寧籍,數據分析師(已辭職)。2月28日至3月10日在美國紐約工作生活,自述外出均佩戴口罩。3月11日從美國出發,經香港轉乘國泰港龍航空KA900,於3月12日抵京。出機艙前測量體溫、詢問身體狀況無異常,經海關檢疫健康篩查並再次測量體溫無異常,當日由朋友接至昌平區龍澤園街道首開智慧社進行居家隔離。3月13日出現發熱,3月14日上報社區,轉運至定點醫院就診。314日、315日、317日、318日患者咽拭子標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319日痰標本檢測陽性,

320日確診,臨床分型為重型。

龐星火說,再次提示大家,境外輸入病例仍在增加,建議境外人員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到當地醫療機構就診,遵守當地傳染病防控的相關要求,避免長途旅行。如回國,應全程做好個人防護,嚴格遵守各地疫情防控相關規定,依法主動申報個人健康信息,配合海關檢疫人員健康篩查,減少傳染病傳播風險。

區級定點醫療機構全面恢復日常醫療服務

根據北京疫情形勢,為有序促進日常醫療服務開展,適應人民群眾就醫需求,3月20日,北京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醫療保障組印發了《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醫療服務工作的通知》。高小俊介紹,通知要求各級政府和部門、各醫療衛生機構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醫療服務,有序促進日常醫療服務開展,適應人民群眾健康需求。主要內容有:

一是區級定點醫療機構全面恢復日常醫療服務。從3月21日零時起,各區級定點醫療機構暫停新冠肺炎病例收治任務,新發疑似和確診病例全部由市級定點醫院收治。不再承擔收治任務的醫療機構,由各區衛生健康委組織疾控和院感專業人員,嚴格開展終末消毒,經專家評估後,於3月23日零時起,全面恢復日常醫療服務。

二是持續改進門急診服務。要求各醫療機構充分運用疫情防控大數據行程查詢和健康寶、京心相助APP等方式,做好就診人員的行程查詢驗證、健康狀態查詢等工作,分類引導患者就診;設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及時開展病例篩查檢測,對疑似病例立即進行單間隔離,及時轉診;設置急診科的醫療機構要做好急診分級分區管理,引導非急症患者到門診就診,暢通胸痛、卒中、創傷患者和孕產婦等就診綠色通道,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時救治;各二級以上醫院繼續做好非急診全面預約工作,擴大預約號源投放總量,開展分時段精準預約,上下午號源投放比例達到1:1,有序均衡上下午診療工作量,避免過於集中於上午;各醫療機構積極採取互聯網+醫療等信息化手段,多渠道適應群眾就醫需求。

三是保障重點患者住院和手術服務。要求各二、三級醫院設立住院患者緩衝病區或應急隔離病房,用於過渡期病人安置,採取“隔床”、單間單人等方式收治患者;各醫院進行手術風險分級分類評估,加強日常手術和介入、內鏡治療,及時收治急症、惡性腫瘤等患者,優先開展急危重症患者、影響患者遠期生存質量的手術和治療性操作。

四是加強基層醫療服務。要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主動了解社區居民健康狀況,公佈家醫團隊聯繫電話,保證通訊暢通,組織家庭醫生主動與簽約服務對象聯繫,瞭解其家庭成員健康狀況。鼓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通過在線問診等方式,為符合條件的簽約老年慢病患者提供送藥上門服務。

五是加強統籌,確保醫療服務安全有序。要求各醫療機構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服務,把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作為有序促進日常醫療服務的重要基礎和前提,進入醫療機構的所有人員均應當正確選擇和佩戴口罩,保持手衛生;要及時發現發熱和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員,並採取相應管控措施;在恢復診療服務過程中,要做好宣傳公示,及時向社會告知開診服務情況,引導患者合理就醫,要關注患者就醫體驗,聽取患者建議,確保患者投訴渠道暢通。

市衛生健康委建立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每日門急診和住院、手術情況監測分析制度,各區加強指導監督,對沒有做到疫情防控和醫療服務“兩促進、兩不誤”的醫療機構將採取通報、約談等措施,確保各項要求落到實處,適應人民群眾就醫需求。

北京互聯網企業科技助力海外公民抗“疫”

龐星火說,近期境外疫情呈現出爆發性增長的趨勢,為了更好保護人民健康,解決部分海外公民獲得當地醫療諮詢服務難、出門問診易被感染等問題,北京市互聯網企業運用科技優勢,相繼推出了遠程醫療和諮詢服務。我駐外使領館也陸續在使領館官方網站進行推薦。

據瞭解,百度健康推出了“海外抗疫公益計劃”,發揮平臺權威專家、服務等資源優勢,免費提供線上醫療諮詢、心理諮詢、專家直播等實用服務。其中,百度健康“問醫生”平臺有超十萬醫生提供全天候的免費在線醫療諮詢服務,遠程諮詢醫師團隊由接受過新冠肺炎專業診療方案培訓的公立醫院執業醫生組成。所有海外僑胞和留學生都可以得到的全科室專業醫生諮詢服務。

京東健康上線了“全球免費健康諮詢平臺”,召集了在國內抗擊疫情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專家和醫生,搭建“一線抗疫名醫團”,其中包括由30多名中醫專家組成的“中醫抗疫專區”,提供專業的在線諮詢和問診服務。考慮到外籍人士也需要得到醫療諮詢和援助,京東健康同步上線了雙語服務專區,目前已有20多名有英語接診能力的醫生可提供在線圖文溝通形式的英語問診諮詢服務,方便外籍人士遠程就醫就診。

海外用戶通過百度搜索“全球抗疫”、在百度APP中搜索“百度健康”或者京東APP搜索“京東健康”進入小程序即可體驗全部公益服務。

北京商報記者陶鳳 肖湧剛 劉瀚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