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的寶寶大便會成型?

麥昆


一般寶寶添加輔食之後就會成型。

1.寶寶大便成型和餵養方式有關。母乳易於消化和吸收,所以寶寶的大便就很稀軟。

2.如果喝牛奶或是不以母乳為主食的話,大便很快就會成形。

3.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一般來說在添加固體食物之後孩子的大便會逐漸成形。

其實寶寶只要沒有出現便秘或拉稀,家長都不需要擔心。

寶寶的正常大便性狀: 1、胎便: 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約佔了72%,由胎兒腸道脫落的上皮細胞、膽汁、濃縮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組成,出生後幾小時內(一般10小時內)首次排出胎糞,呈墨綠色、有點發亮,很像夏天路面上被烈日曬溶了的柏油,無臭味,進食後2~3日內逐漸過渡為嬰兒正常糞便。 2、母乳餵養兒: 糞便呈金黃色,多為均勻糊狀,偶有細小乳凝塊,有酸味,每日2~3次。即使每天大便達到3~5次,但大便不含太多的水分,呈糊狀,也可視為正常。 3、人工餵養兒: 糞便以牛奶(包括奶粉)、羊奶餵養的嬰兒,糞便呈淡黃色,大多成形,含乳凝塊較多,為鹼性或中性,量多、較臭,每日1~2次。 4、混合餵養兒: 糞便哺母乳加牛乳者糞便與喂牛乳者相似,但較黃、軟。添加穀物、蛋、肉、蔬菜等輔食後,糞便性狀接近成人,每日一次。



青飄飄ivy


一般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大便就慢慢開始成型。我女兒6個月開始加輔食(含鐵米粉、蔬菜泥,水果泥等),每日2餐輔食和奶粉交叉實用,慢慢就可以發現大便由糊狀,慢慢變為成型。


Honeyfather


一般寶寶吃了輔食後,大便慢慢會變得成型的。未吃輔食的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如膏狀或糊狀,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2~4次。 若母乳餵養兒排出成形的條狀大便,大部分就是就便秘了。 人工餵養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乾硬,條狀,有明顯臭味,大便每天1~2次。 嬰兒在加輔食後,由於大便成形,所以排出大便次數會減少。無論母乳或人工餵養,如果吃澱粉類食物多,則大便量增多,硬度稍減,呈暗褐色,臭味增加。如果吃蔬菜、水果等輔食加多,則大便與成人近似。


中醫育兒經驗分享


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大便就開始成型了。一般來說在4-6個月左右,寶寶的大便成形與否,與餵養的方式有一定關係。母乳相對容易消化,便於吸收,所以寶寶的大便就比較稀軟。如果吃牛奶或者不以母乳為主食,大便很快就會成形。每個孩子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一般在添加固體食物以後,孩子的大便會逐漸成形。如果添加輔食以後,孩子大便仍然不成形,或者大便比較稀、次數比較多,考慮消化功能不良的可能,需要給孩子適當的口服些藥物來進行治療。比如雙歧杄菌,或者布拉氏酵母菌、寶樂安這些藥物都是可以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用藥、治療請根據醫生面診指導為準。


六六家蓓趣


寶寶大便會經歷幾個階段,在剛出生時是黑膩的胎便,今後需要稀稀的黃金便便,帶有一些奶瓣,再長大變成了成型的大便。

糞便形態與寶寶的消化能力以及食物息息相關。在寶寶加入輔食後,基本上所拉的大便會成型。這個時候寶寶吃到了除母乳或奶粉之外的食物,這些輔食不像母乳或奶粉那麼好消化,排出體外的殘餘物也會增多,所以大便會有一個形態上的變化。

大便的形狀與寶寶消化能力也有很大關係。他們好的寶寶大便稍軟一些。大便作為觀察寶寶消化以及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寶爸媽應該重點關注。

如果寶寶精神狀態比較好,而且是大便正常,沒有發黑發臭的情況,問題都不大


食人花Vlog


看你如何餵養,一般五六個月就成形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33954b08ae424d57b82dc8dee5c39477\

董大胖


這個不確定吧,每個寶寶飲食不同,母乳的寶寶,和媽媽的飲食有關,腸胃功能不一樣。所以有的寶寶早一些,有的晚些。


幸福樹3100


嬰兒的大便一般在吃了輔食之後就會慢慢成形,剛出生的寶寶在出生後的12小時內會拉出顏色較深的墨綠色大便,沒有臭味,性質粘稠,那是由孩子在胎內吞入的羊水和胎兒脫落的上皮細胞、毳毛、皮脂以及膽汁、腸道分泌物等組成。



大概在嬰兒出生6個月的時候,可以慢慢給嬰兒添加輔食,這個時候嬰兒的大便就會慢慢的趨於成人的形狀,而且每次排便的數量也會減少,其實母乳當中除了營養物質之外,大部分都是水分沒有澱粉,所以嬰兒在小時候的大便一般都是不成形的。

等到大便成型的時候,大便的顏色通常為金黃色或者褐色、黃褐色、軟、成條狀、氣味輕,都是軟糊狀相對比較粘稠。

如果孩子大便不是正常大便比如說:

羊屎蛋、幹、硬

孩子在出現羊屎蛋便便的時候,說明大便在體內停留時間太長,津液不足。此種情況身體受寒、上火、積食都有可能造成。

含有不消化物或者大便前幹後稀

比如上午吃的菜類傍晚就原封不動拉了出來,這都說明孩子有些消化不良,也可能因為一次性吃的太多,脾胃不能很好的運化吃進去的食物。

不成型的大便、水樣便

大便不成型,粘稠、黏馬桶都反映身體裡有水溼的情況。如果水分比較多,很稀,顏色黃色或綠色 一般為受寒的表現。



所以孩子大便成型的時候,家長也要學會觀察孩子的便便情況,這樣可清楚的瞭解到孩子當下的狀態,更能作為判斷孩子健康的一種方式。


紫蘇媽媽育兒小百科


幾個月的寶寶喝的吃的是奶 寶寶的便便一般不會成型,看上去會比較稠,但不成型



海馬騎士508


寶寶大便會經歷幾個階段,在剛出生時是黑膩的胎便,今後需要稀稀的黃金便便,帶有一些奶瓣,再長大變成了成型的大便。

糞便形態與寶寶的消化能力以及食物息息相關。在寶寶加入輔食後,基本上所拉的大便會成型。這個時候寶寶吃到了除母乳或奶粉之外的食物,這些輔食不像母乳或奶粉那麼好消化,排出體外的殘餘物也會增多,所以大便會有一個形態上的變化。

大便的形狀與寶寶消化能力也有很大關係。他們好的寶寶大便稍軟一些。大便作為觀察寶寶消化以及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寶爸媽應該重點關注。

如果寶寶精神狀態比較好,而且是大便正常,沒有發黑發臭的情況,問題都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