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一生贪污11亿两,可这份钱财不敢贪,可见良心发现

《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和珅相比较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演员将贪官的这一角色扮演的十分到位。历史上的和珅也是一名十足的

大贪官,一生贪财无数,乾隆在时获得他的庇护,在乾隆仙逝刚满十五天,和珅的府邸就被查抄,他自己也被清仁宗嘉庆皇帝赐自尽。

和珅一生贪污11亿两,可这份钱财不敢贪,可见良心发现

据统计,和珅一生的家当预计多达11亿两白银,而当年清政府每年的国库收入才只有7000万两,和珅的这些财产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的国家财政收入了。

那他这些钱财是怎么贪污来的呢?

和珅一生爱财

和珅出生在一户很普通的家庭里,自小父母双亡,在乾隆三十八年的时候和珅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学,这才入了乾隆的眼,开始了他真正的仕途。到了乾隆六十年,和珅已经身兼十多个朝廷要职,成为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

和珅一生贪污11亿两,可这份钱财不敢贪,可见良心发现

和珅这一人精于算计又深受乾隆皇帝的过度信任。当时乾隆皇帝就把一些管理钱财钱的,管理官员的要职交给他 。乾隆皇帝觉得其他人肯定会贪污,还是和珅忠诚信得过,所以就大胆放手交给他一个人来管。和珅能有这么多的财产,与他的自身职务之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些官职为和珅敛财的提供了诸多便利。

和珅贪污受贿的途径主要有这几种:

第一,利用他自身的职权之变进行贪污。

和珅二十八岁那一年曾任户部尚书,这一待就待了整整二十一年。这户部尚书是专门管理税收的。在这二十一年里,和珅有大把的机会进行贪污。

和珅一生贪污11亿两,可这份钱财不敢贪,可见良心发现

不过在正史上,关于和珅在此职位上进行贪污的例子却只字未提。都说正史是最具有可信度的,可是也不一定能确保百分之一百的正确。虽然正史上没有记载和珅行户部尚书职务之便而贪污钱财,但是一些野史却有了详细的记载,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当然,野史素来含有娱乐的成分,对其真假性自然也有待考察。

野史中提到,当年京城只在崇文门设了一个关税口。乾隆皇帝只信任和珅一个人,便将这一打人交到他的手中。着崇文门设有规定,但凡入京贸易的商人、进京拜见皇帝的地方大臣官员和三年一次参加进士考试的举子们,一到了这崇文门就得交税,不交税就不让进。

在和珅担任崇文门税务期间,和珅就和其他官员串通一气,借着收税的由头,做着贪污的勾当,将下层人民辛苦劳作所交的赋税给暗自私吞。另外,一些缴纳的充公物品,和珅也将他们占为己有。

第二,借着去查办贪污案的机会贪污受贿。和珅在办案之时,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受审的大臣们认罪伏法,然后没收他们的财产,再将其中的三分之二私自藏入囊中,只将三分之一的钱财上交国家。这一回下来,和珅光这充公的钱财就已经赚了不少。

和珅一生贪污11亿两,可这份钱财不敢贪,可见良心发现

第三,是接受百官的行贿。

和珅一生贪污11亿两,可这份钱财不敢贪,可见良心发现

和珅身兼数职,又会讨乾隆欢心,只要他一句话就能让一个原本什么都不是的人,摇身一变成了朝廷重臣。当时国泰请和珅办事,和珅给他出了一计,在泗阳县路上修一座世外桃源的行宫。皇上第五次南巡到了那,十分高兴,和珅又在旁边推波助澜,乾隆就将国泰从县令提拔为道台,相当于地市级市长。事后,国泰就立马给和珅送去了20万两白银当做酬谢。

事没办成全额退款

可是和珅并不是什么都贪。虽然有一大波为了能够升官发财的人主动给和珅送去银两,但是和珅在受贿的时候是很有自己的原则的。

这一原则就是,如果事情办不成那就不收那个人的钱,如果提前收了,那就全额退回。

和珅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和珅一生贪污11亿两,可这份钱财不敢贪,可见良心发现

原因很简单,和珅心里明白。自己没有帮别人干成事情,一来是不太好意思收钱,二来如果自己这时候还收了钱,必定会引起他人心里的不满。这一来二去的就会给自己在政坛上树立劲敌,也破坏了自己的名声,将来还有谁愿意找和自个儿办事呢。所以,不如就此作罢。

如果事情办成了,和珅那可就必须拿到钱了。曾经有个从商的人让和珅办事,事成了只给和珅20万两白银。和珅觉得不够,所以逼着他暗地里又送去了一张银票。

“那人钱财,替人消灾。”和珅的事儿不成不收钱的作风,也体现了他在贪污上贪出了道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