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印度是美国永远也割舍不了的国家呢?

幸福地带2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割舍的。

印度和美国的关系并不好,甚至还不如印度和俄罗斯的关系。


昨天的新闻是这样的:

印度对美国进行报复性关税,其中核桃类的商品对美关税高达120%,鹰嘴豆高达70%。


一个国家不会因为意识形态就亲近另外一个国家。

这和所谓的“可预料”“民主”没什么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只有国家利益。

美国和巴基斯坦意识形态完全不符合,而巴基斯坦显然是印度的死敌。

但是美国一直都在支持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整个空军体系都是美国人搭建的。

巴基斯坦还有美国的F16。



2017年8月份,印度总理莫迪第一次访问美国,受到了特朗普的热烈拥抱。

而实际上早在2004年,莫迪还在担任邦长的时候,在他执政的古吉拉特邦发生了骚乱,2000多人死亡。

美国以宗教问题特别制裁了莫迪,整个制裁名单里面仅有莫迪一人,不允许访问美国。

莫迪之所以成行,是因为莫迪成为总理后,拿到了特别签证----作为国家领袖可以去美国。


2017年又是搂搂,又是抱抱,在2018年就开始翻脸,美国要制裁印度。

2019年,取消了印度的普惠待遇。

于是印度昨天宣布反击,对美国大量的商品征收了关税。


这种例子在美国历史上屡见不鲜,举个例子:危地马拉的阿本斯总统。


就是这位。

1950年,阿本斯总统参加大选,获得了超过60%的选票,得票是第二名的三倍多。

阿本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土地改革,因为危地马拉当年是所谓的“香蕉共和国”。

所谓的“香蕉共和国”指的是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在拉美地区控制了当地的经济和政治,当地工业无法得到发展,只能为美国人种植果品。


阿本斯宣布,要把危地马拉从“一个封建经济为主的落后国家变成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他打算减少外国市场以来,抑制外国公司对危地马拉的政治影响。


但是阿本斯的改革损害了美国联合果品公司的利益,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是危地马拉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1954年,在联合果品公司的游说下,CIA发动了政变,军人卡斯蒂略阿玛斯夺去了政权。

卡斯蒂略阿玛斯执政后,扭转了阿本斯的土地改革,开始和美国密切结盟,军人搞兵变显然不符合最基本的民主定义,但是依然被美国支持。


这类的事件在美国历史上层出不穷。


这个人,想必各位都人的,这是本拉登。

报纸上写的是“反苏战士带着他的军队走向和平之路”。

本拉登不是恐怖分子吗?怎么就走向和平之路了?

因为这报纸是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时代出的。


著名电影《第一滴血3》结尾里面说


阿富汗不是塔利班,不实恐怖分子吗?

因为第一滴血3描写的是圣战武装和苏联军队作战的故事。


什么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今天的“反苏战士”“走向自由之路”“英勇的阿富汗人民”,明天就会变成“恐怖分子”“恐怖大亨”。


国与国就是这样的。只有利益,没有其他。


李建秋的世界


这个说法有点绝对了吧?其实印度并不受美国多么喜欢。印度自独立以后实行不结盟政策,后逐渐靠向苏联,美国并未有什么重大反应,反而认为它无足轻重。上世纪初有个《东南亚条约组织》是美国一手操控组织并参与的。巴基斯坦参与了,印度并没有被邀请。如果是因为“不结盟”原因的话,大家知道,印度可是紧靠苏联的,虽未结盟,却比美国好的多。比如在印巴战争中,印度多用苏式武器,而巴基斯坦的飞机雷达则多是美国的。这让巴基斯坦的空军在战场上尽显身手,给了印度不小的打击。



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来看,印度逐渐成了一块“香饽饽”,美国并不是对印度有多好,美国只是把印度作为一枚棋子来使用。由于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取而代之。美国则想拉拢印度孤立俄罗斯,美国对印度开始打军售这张牌。先是要把“小鹰号”航母卖给印度,后又要把F16生产线卖给印度;一会直升机,一会运输机;表面看来是想抢俄罗斯的生意。其实,是想拉拢印度孤立俄罗斯。不过,印度对俄式武器的依赖程度并不象美国想象的那么脆弱。而且,美国忽悠印度的本领也差了点。所以,至今美国仍无法从俄罗斯手里抢走印度。



美国人的做事有点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总认为它一招手或它不断要求,象印度这样的国家就会趋之若鹜。所以,近年来它又不断忽悠印度,以什么民主国家,价值观相同为由拉拢印度,以期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不过,印度还是长脑子的。它完全可以感觉到:美国不是真对它好。比如,6月5日,美国取消了印度的“普通优惠关税”待遇,对印度56亿商品取消了零关税,就可以看出美国对印度的囗惠而实不至。只想哄印度为它“火中取栗”,而不愿有任何付出。美国现在把印度当作傻子,当作“枪”使。但,美国会随时抛开印度。


天太2


首先,“割舍”的说法太笼统。所谓“割舍”,到底是何种性质、何种程度的行为呢?

——不给具体而精确的定义,是很难进行分析的。

如果说,所谓“割舍”是指像@李建秋 所描述的那种闹掰、翻脸的话,那么当今世上就没有哪个国家是美国“永远也割舍不了”的。

但如果说,所谓的“割舍”是指像美国对待古巴、朝鲜、伊朗,那种全面敌对封锁的话,那么印度还真是美国“永远也割舍不了的国家”。

——单单是印度巨大的体量,所提供的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大量廉价而高素质的劳动力,就足以让美国无法割舍了。

更何况印度得天独厚的的地缘位置,南控印度洋,北连中亚,东向可扼马六甲,西向可制波斯湾、苏伊士。

这样的条件决定了,只要世界地缘角力方向,仍然是东西对抗,那就无论是按照海权论还是陆权论,印度都是世界地缘角力的关键平衡点。所以,任何拥有、或者有志于全球利益的大国,再怎么着都得让着印度三分,不可能跟印度彻底闹掰。

——敢彻底“割舍”印度的国家,除非日不落帝国再现吧。不过,以今天的国际格局来看,这种可能基本不存在,并且印度也有那个条件、有那个能力阻止一个新的日不落帝国诞生。

而这也正是为什么印度这么多年来一直能左右逢源的根源,以及印度在国际上各种咖喱浓郁的奇葩做法,自刑不上的真·三大流氓,至礼不下的亚非拉,都得捏着鼻子忍了的原因。


鬼狂歌



总体而言,在冷战四十年里,印度和美国的关系并不尽如人意,充满了磕磕绊绊。在美国眼里,印度也不是省油的灯。

之所以如此,在于印度和美国考虑问题的范围并不一样。美国的战略眼光是全球视角,而印度是一个地区性大国,它的战略考虑关注的重点是近在眼前的巴基斯坦、中国和东南亚等地区。一些在印度看来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如克什米尔,藏南等问题,在美国看来就不那么重要了。美国可以失去印度,但美国不会离开亚洲。

政治经济让印美牵手。苏联的解体,让印度在冷战后期的靠山骤然倒台。虽然俄罗斯依然继承前苏联的政策,给印度出口武器,但毕竟已经不可能跟过去相比了,美国有机可乘。印度经济改革,放开了对私人和外资的管制。这些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带来了前所未见的高速发展,也刺激了印美经贸关系。印美贸易总额节节攀升。政治和经济上的利好因素让印美两国进一步靠近。

印度核试验闹点小矛盾,印度顶着核不扩散压力进行了核爆试验。印度没有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显然是对美国主导下的现存核武器系统的大挑战。于是对印度实施制裁,在南亚又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印度是不可让美国忽略的。后来克林顿还是着手改善两国关系,小布什的政府更进一步巩固了两国的关系。

印度投桃报李,支持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和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美国放松了因核武器开始的制裁,重新向印度出口武器。美国要寻找在亚洲的盟友,美国跟长期视中国为战略对手的印度一拍即合,于是双方关系日渐升温。美先后向印提供了C-130J运输机、P-8I反潜巡逻机和C-17运输机等原本只提供给盟友伙伴的先进装备,美国逐渐取代了俄罗斯成为印度最大的武器出口国,还经常带着印度一起军演。两国的盟友形象已经完全树立。

可热络的表象下,美印两国的核心利益始终有所区别,合作时也难免留一手。比如印度想成为名副其实的核大国就和美国限制核扩散的思路矛盾;印美关于巴基斯坦的意见也不一致。印度作为一个有脾气的大国,对于美国的意见并不见得会完全听从。随着国际格局的演变,美印关系也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在奥巴马时期,美国和印度关系印度一度进入了蜜月。哪知道,特朗普上台后,又频繁对印度挥舞大棒。而且在伊朗、俄罗斯等很多问题上,美印矛盾也不断升级。其实印度就是美国在南亚的一枚棋子,美国割舍不了,印度也逃跑不了。


山外山FJH


本人并不认同这种说法或者这样的判断。作为两个独立的国家,割不割舍全在于“战略或者战术”上的需要。就比如以前,印度为啥没现在这么火热?

印度是盘踞在当地的地区大国,但是一门心思的想当世界级的大国,可惜的是他自身能力“影响力”极其有限,故此,往往会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吸引世界的目光,否则就会沉沦下去,变得默默无闻。前几天,印度说要建立太空空间站,这样一个重大的太空项目,居然也是“表现平平”,人们只是作为正常的一条新闻,没引起什么样的轰动,再比如,印度辗转反侧拖了几乎一年的反制美国的关税制裁,也就区区26品种,2亿多美元的量,在经济界泛不起一点涟漪。

印度能够显出自己份量的时候是奥巴马的的“重返亚太”,印度不甘寂寞,也搞出来一个“向东看”战略,颇有些“碰瓷”的味道,颇有些蹭热度的感觉。最后也没什么实际影响,到了特朗普时代,特朗普推翻奥巴马政策上瘾,根本不愿在奥巴马的基础上建高楼,就提出了“印太战略”。印太战略是指太平洋、印度洋战略,这当然触及到了印度的“软肋”,印度洋?例来被印度看成是印度的大洋,那里有什么军事舰只停留,都让印度愤怒和紧张,被看成是损害了印度的利益,所以,特朗普的“印太战略”看似是在提携印度,但实质是——1.印度认为美国手伸得太长,将印度的大洋硬生生的划拉一大片去,印度极不高兴。2.印度是印度洋的主人,一切是印度做主,而“印太战略”则是把印度明升暗降,让印度做了美国的跟班,印度当然不乐意。3.美国的侵略行径,已被更多的国家识破,印度不愿和美国搅和,搅和的结果是这个地区生乱,所以,印度就和美国保持一定的距离。

特朗普要干的事情很多,一旦“印太战略”受阻,特朗普也就不会那么热心,放下印度是分分秒的事,当然,按照印度的行事风格,在军事采购上买买买,爱钱如命的特朗普还真得难以割舍,所以许诺了军事方面的合作,但落实起来并不容易。蓬佩奥马上到访印度,经济层面估计不多,主要的还是劝说印度不要购买S400及其军事军火合作。

印度依赖美国多一些,美国对印度则是想用了就记起了,不用了就淡忘了。


见肿消世界


这个问题是有毛病的,对于美国来说,没有哪个国家是割舍不了的。国家之间,利益至上。而各种利益又是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就象是夫妻之间,打打闹闹,仍要在一起过日子。一旦恩断义绝,离婚也就成了必然。

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就把中国列为重要战略竞争对手,只要能消耗中国力量的国家,或是和中国对抗的国家,都是美国拉拢的对象。印度独有的地理位置、巨大的人口体量、依附西方的价值观念,最重要的是和中国有边境领土争端,就成了美国尽力拉拢的对象。

1962年,印度战败,为鼓动印度继续侵略中国的西藏地区,美国为印度大量提供武器和资金支援。由于中国的严惩,印度虽说叫嚷的很凶,但终于还是没有胆量再发动一次战争。

2017年,印度基于错误的战略预判,悍然出兵侵入中国的洞朗地区。由于是明显的过错,即使西方媒体也不敢过分包庇印度。美国政府没有对印度说一句谴责的话,反而希望印度能和中国打起来,发生一场真正的战争。从而消耗中国的实力,放缓中国发展的速度,甚至将中国拉入战争的泥潭,深陷其中。但是,拥有胆量和智慧的中国领导人,成功的化解了这次矛盾,在不费一枪一弹的情况下,逼迫印度退出中国。

2017年,美国提议向印度出售F—I6战斗机,甚至将生产线也卖给印度。2018年,又提议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卖给印度。当然,这两起交易都没能实现。前一阵子又提议将萨德反导系统卖给印度。重要的军事装备和技术的出售,不仅仅是赚钱。一旦成交,印度的反导情报系统将部分的融入到美国的情报网络之中。

在向印度出售先进的装备和技术的同时,美国也对印度进行一系列的制裁。先是在2018年6月,对印度出口美国的钢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在进口伊朗原油的问题上,拒绝给印度特殊豁免权。在莫迪宣誓就任总理的第2天,特朗普宣布取消给予印度的“普惠制”待遇。为什么呢?阻止印度和中俄两国靠近。

洞朗事件后,莫迪先是到厦门,后又到武汉,多次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谈。与此同时,莫迪也多次与普京会唔。美国担心印度靠近中俄,将美国晾在一边。

尤其是美国提出印太战略后,印度是不冷不热。一方面印度希望借助美国的印太战略,借助美日力量来平衡中国,另一方面又不想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美国十分恼火,缺了印度,美国围堵中国的印太战略必将失败。于是,才有了制裁与军售这种看起事相互矛盾的做法。其实,这是美国典型的一手拿胡萝卜,一手拿大棒的做法。


远望水绕山


我认为应该由提问者来解释一下,美国为什么割舍不下印度。美国是个基督教国家,基督徒都是无情无义的,哪里有割舍不下的感情。


用户4699809132


美国还会拉印度制中


韩纪秦


只要是中国的邻国,美国都割舍不得。因为没人配合美国捣蛋干坏事了。


手机用户5428901526


全球全世界全都是美国人的利益最大化摄取利益地。缘何印度有特别呢?不要想的太多了。那个地方的利益美国人也不会放手的。全都是一样的。放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