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愿做班主任了?

ser42136


班主任,集学校学生万千事务于一身。看早自习;自己上课、备课、教研;和各任课老师联系,抓班级所有科目成绩;政教、教务、综治办,甚至食堂、门卫、宿舍也都有事找到班主任;负责学校学生的各种活动包括家访和家长会;负责和家长沟通;负责学生在校的安全事故;家长天不亮就打电话给学生请假,半夜十二点不睡觉和班主任沟通孩子情况……所有所有干下来,命搭上半条,一个月就少则60,多则几百的班主任费,可能民办学校会高,但公办学校一般就这些……干这么多活,担这么重的责任,说实话不是逼不得已,没有人愿意干班主任!


竹缨润和梅花绾


2015年,我主动请缨,担任了系里一个班的班主任。

当初担任班主任的初衷是:作为一个授课老师,我想在上课渠道之外,增进和同学之间的进一步了解。另外,大学老师们上课,有一个感受很明显:有的班风很好有的班风极差,这种班风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与班主任的管理、班干部的选拔和作为等是否存在关系?班主任在良好班风的塑造上,可以有多大的作为?……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我尝试了几年的班主任工作。

担任大学班主任已经有2年多的时间,那么,现在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呢?

我只能想到一个词来形容:极其糟糕。

对三年大学班主任工作的回顾:除了检查卫生,维稳排查、强调上课纪律,几无其他。

也就是说,班主任只是学校文件、精神传达、执行链条上的一个小螺丝钉,他们不具有任何权力,却要承担太多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又都是极为琐碎又让人倍感无奈无力的。

比如:学生无故旷课,班主任需要过问;学生宿舍卫生不合格,班主任需要亲临一线了解情况;学生挂科现象严重,班主任需要一对一谈话且留存谈话证据;学生校外租住需要留存几方知情证据;学生谈恋爱出现情绪不稳定班主任也需要关注……


有没有觉得: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应对自己行为负责,这些中的大多数都不应该是班主任关注的范畴?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老师作为智慧、兴趣开启者的角色已经变异,就其承担的具体任务而言,更像一个“保姆妈妈”的角色,这种角色的变异对于很多老师,尤其是面对的对象是成年人,秉持的教育宗旨是“独立思想、自由精神”的大学老师而言,是一种很大的困扰。


我作为班主任工作亲历者的感受,也同样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