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告|车载语音,从“双寡头”到“春秋战国”

独家报告|车载语音,从“双寡头”到“春秋战国”

近年来,语音识别及交互技术正在激活传统汽车座舱向数字化、智能化座舱升级。作为最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之一,语音也被认为是汽车数字化革命的最基础入口之一。

开启车载语音交互时代的第一个真正的大规模应用是2001年推出的宝马7系 iDrive。除了中央旋转控制器,语音识别成为人机界面(HMI)的一个关键元素。更早之前,则是1996年通用汽车推出的OnStar。

不过,一直以来,语音识别的实际效果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语音识别及交互是智能座舱的标志性功能之一,但实际上也是最难实现语音识别的地方之一。降噪处理以及多声源环境识别,都是难点。

直到2014年,行业开始进入数字语音助手时代。亚马逊Echo之后,情况开始好转。基于联网模式的技术路线,Echo可以利用iDrive和其他系统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的关键功能,即云。这提供了比车载计算更准确的单词识别功能。

尤其是考虑到开发汽车的长周期和苛刻的环境条件,适配语音识别及交互能力的汽车级处理器此前并非定制化,更多是基于现有的芯片来实现。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不管是智能语音初创公司、芯片公司以及汽车制造商开始涉足AI语音芯片市场。

此外,车内分布式麦克风阵列、声纹识别等技术能力的提升,可以更好地捕捉驾驶员和其他乘客的声音,甚至已经有一些车型推出了分区识别功能,并根据需要区分优先次序。

车载语音技术的兴起,早期更多是出于驾驶安全的需要,从最早的后台呼叫、地图导航逐步演变为信息娱乐交互,同时类似车载微信的出现,加速了车载语音识别系统消除开车时低头看手机的干扰。

实际的应用方式上,从早期通过手机与车机映射实现语音识别及交互功能,到逐步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实现嵌入式语音应用,再到基于本地+云端识别的模式。技术上,从过去单一的指令识别,到逐步融入自然语言理解、自学习能力,无论是识别准确率还是自然交互能力都得到了快速提升。

此外,语音识别及交互也不再是单一的座舱功能。从过去的电话、导航、娱乐逐步开始与更多车内交互方式(手势、人脸、姿态、情绪等等)以及系统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多模态交互。但实现整套功能的整合并不容易,尤其是从被动指令到主动提供服务,AI助理是未来的趋势。

通过利用用户过去的请求服务历史、在线服务的链接、车辆的位置和方向、导航路线等数据,AI助理可以获得用户可能更想要的关键上下文信息,此外语义识别及理解开始成为市场主流。

所有这一切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汽车内置的更快的无线通信(从4G到未来的5G)、更强大、更高效的计算和更好硬件方案的普及。当然,考虑到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地语音处理能力仍在不断提升。

但,无论车载语音识别的未来走向如何,对于消费者来说,重点仍然是安全和便捷。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1月自主及合资品牌语音搭载上险量数据报告》,1月份自主及合资品牌(不含进口车)实际上险车辆搭载语音识别及交付功能比例为58.34%,其中仅提供本地识别功能占搭载语音上险量的28.56%,基于本地+云端识别+语义理解占搭载语音上险量的26%。

此外,搭载远程车家互联语音控制的上险车辆数占搭载语音上险量的9.64%,未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小米、华为等科技巨头将是主要的参与玩家。

这代表着,随着大多数新车搭载语音识别及交互功能的普及,汽车制造商要想让自己的系统更与众不同。

其中,AI语音助理提供了一种改善用户体验的方式,这将是未来几年市场的主流趋势,并衍生出根据服务调用次数收费的新模式,这从根本上将改变现有开发费+授权费的模式。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到2022年,车载语音识别及交互功能搭载率预计将接近90%。但未来几年,更多的新玩家还将入场,并着眼于下一代AI语音助理的市场争夺。到2025年,AI语音助理搭载率预计将超过50%。

在具体的配套供应商方面,基于1月上险量,科大讯飞、Cerence(纽昂斯子公司)、百度DureOS占据市场份额前三位。其中,科大讯飞、Cerence两家合计占据市场份额超过80%。

独家报告|车载语音,从“双寡头”到“春秋战国”

其中,在合资品牌方面,Cerence以53.36%的市场份额领先科大讯飞(32.26%)二十多个百分点。自主品牌方面,科大讯飞以65.04%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Cerence(11.91%)。

在具体车型方面,日产轩逸、大众朗逸、长城哈弗H6排名1月搭载语音车型上险量前三位,前十款车型上险量占比接近30%。

独家报告|车载语音,从“双寡头”到“春秋战国”

随着近年来新进入前装语音市场玩家的搭载车型陆续上市销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2020年-2021年,车载语音现有市场格局仍将存在较大的变数。

一方面,Cerence从去年开始,陆续重新在中国本土自主品牌获得新的订单,部分抢占了原有科大讯飞的客户市场。

但同时,包括SoundHound在内的新进入者,依靠汽车制造商及科技巨头股东的支持,将陆续抢占合资品牌的部分市场,包括梅赛德斯-奔驰、PSA、现代、本田等品牌。

此外,随着去年底大众问问搭载首款江淮大众新车型思皓上市销售,今年陆续大众系车型搭载语音将切换至大众问问。作为国内合资品牌的销量龙头之一,将直接影响语音市场份额的排名。

另一方面,自主品牌在语音架构上朝灵活支撑多家功能服务接入的趋势发展,一些主机厂的规划也都预留了本地识别+云端识别+语义理解的功能开发接口。

这将打破过去传统车载语音功能独一家供应商的局面,意味着更多的具备在某些功能领域有创新技术能力的公司,将抢占一部分客户市场。

此外,由于1月份上险量数据并未体现出改款车型的销量,预计上半年,随着新车型销量逐步提升,部分语音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将得到较快提升。

在市场容量方面,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2020年中国前装车载语音市场规模(软硬件)约为17亿元人民币。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0亿元人民币。

随着纯开发费+单台授权费(4-7美金平均价格)的传统收入模式遭遇瓶颈,产值增速开始放缓。同时,基于云端响应请求、广告植入以及个人AI助理订阅包等服务模式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而在具体的用户体验方面,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跟踪的主要车型用户反馈数据,识别率低(正常普通话)的问题所占比例正在下降,但无法唤醒、延迟卡顿、自激活/触发现象、自然语言理解等问题突出。

温馨提示:

购买《2020-2025智能汽车车载语音报告》可咨询:15818636852。同时,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将每月发布《自主及合资品牌语音搭载上险量数据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