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985大学实行三学期制,利弊何在,你怎么看?

鬼谷说法论史




然而,北大实行的3学期,是秋季、春季及暑期学校的模式,暑期学校的时间安排在7月初至9月中旬,为期两个半月。据了解,北大暑期学校的课堂教学相对比较集中,从早上8时开始至晚上9时,一天会开设12节课,为此,校方建议学生,为保证学习质量,不宜多选课,还将校内学生每人选课上限设置为4学分。在实行3学期制的高校里,中山大学显得有些特殊——2016年开始,取消推行了6年的3学期制,重新进行两学期制。校方表示,3学期制已经完成了学校在特定发展阶段所承担的作用,目前重新实行两学期制,是因为学校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是遵循师生反映的意见看法。



最后,有人认为,三学期制可能是一个进步,因为增加更多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调配自己的工作与学习;但也有人认为,三学期制中的“夏季学期”与正常的“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差异较大,可能带给学生的实际作用并没有多少。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开始的“三学期”制度的中山大学,在实行了6年三学期后又改回了二学期制。我们的高校要对症下药,



所以,个人认为三学期制可能是个好东西,但却不能够简单的“抄袭”了事。各大学在实施三学期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后再开始实施。


知返小书童


我亲历了几年的三学期制,后来换了校长,管理层把三学期又改回了两学期制。从自己的亲身经历,简单说一下吧。

最初学校实行三学期制,是想让学生在暑假能够有多一些时间实习。这个初衷很好。但是,实习对工科学生非常重要,但是对于文科而言,实习基本可有可无,而且很难都找到实习。

这样的话,对于文科院系而言,小学期基本就是放羊式管理。出于安全考虑,学校又不敢给学生放假。于是,我们当时每周学生只有几节课,却要忍受酷暑。很多学生就只是通过爸妈找关系,开一个实习证明,实际在家吹空调。

对于老师而言,小学期无疑是好的。许多老师不用带实习,也不用上课,会因此多出很多时间来写论文或者读书,对于文科老师以及广大需要更多假期的老师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现在我们不仅改回了两学期制,而且一个学期二十一周,简直让人崩溃。也因此,很多人十分怀念三学期制……


射手座外语


我在读书时亲身经历过三学期,也就是每个学年有小学期。作为学生和老师,我谈谈体会。作为学生的时候,小学期的主要内容可以是实习、自学、参加学校安排的选修课程等。我记得当时同学们大都选择了实习;也就是基本从大二暑假开始,我们就每学期都有实习经历。感谢母校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在某种程度上“有姓名”,本科学生的实习机会还算好找,再加上师兄师姐帮衬,我每年的实习经历还算漂亮。本硕时期的小学期基本都在实习中度过。

当时我觉得自己可能是离经叛道的坏孩子,因为宁愿选择辛苦实习,也懒得去学校参加课程。后来毕业之后再回母校跟导师交流,其实作为老师,也是希望学生能用参加实习来代替回校上课。因为小学期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给找不到实习机会的同学,补学分。小学期上课,格外需要确认学生的安全问题。同时,小学期都是小班教学,更考验老师的教学水平。

这只是我的一点感受,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喝奶茶不长胖


3学期有两种,第一种是把一年分成三个学期,第二种就是正常教学,但是暑假会有一个月算小学期。

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是第二种,每年暑假只有一个月。第一年暑假是测绘实习,第二年是学了一个月的数据库,第三年学了一个软件还有地质实习了一周。最后一年把实习改到了秋季开学的第一个月,分小组做一个项目。

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实习内容,有校内也有校外的,

就是每年多花一个月时间学了一个技能,不需要额外缴费即使是地质实习包车出去也没额外收钱。

总体感觉还是挺好的,时间不长,不收费,学的也就是单独的一门课。


一只大鸽子


三学期制是一种对教学改革的探索。往往新的制度变革必然会经历几年,甚至十余年才能释放出改革的动力与活力。三学期制因为才刚刚起步,所以目前谈效果还为时尚早,让我们且看且珍惜!

1.为什么要实行三学期制

国内高校教学制度一直以来被诟病的地方,是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所脱节。造成了学生学了很多知识,但到社会却发现无用武之地。

一些学习成绩好,学习态度认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步入职场后,有很多混的不怎么好。

这就好比在学校生产出的最好质量的产品,到社会上却不怎么受青睐,这是有很大问题的。

按道理来讲,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有共性的评价指标,这样不管是学校,还是职场,亦或者是社会中,人们知道怎么去努力,怎么去学习,怎么去拼搏。

发现出了问题,那就需要改进,怎么改?

三学期制就是一种尝试,而且国外的很多高校都实行三学期制,效果还不错,也就是至少在有些地方被验证过,三学期制是可行的。

中国擅长的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教改迷茫中,看到一种好像可行的方法,那必然的选择就是先模仿过来,然后结合本国本校的现实情况,再做改良。

2.三学期制可能的优势

第一,破旧立新。一种旧模式的变革,一种新制度的诞生,必然会受到现有利益集团的强力抵制,所以如果只是在原来的教学模式上小修小补,难成气候。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学校为了契合社会需求,要求老师改变原有的教学计划,很多老师口头上是应允了,但实际上呢,其中的一大部分,改个封面,改个结构,但还是原来的教学内容,换汤不换药。为什么?因为这都教了十几年了,滚瓜烂熟了,张口就来,改变是很难的。

那如果想改变这种抵消的情绪,唯有从立意,从态度,从思想精神层面,必然要选择一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这样不管是对学校,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能形成事实上的影响力。

第二,学生的学习强度增加。以前的假期很长,大学生很多就是混日子混过去了,或者是玩一个假期的游戏。与其浪费,不如学点真材实料,有胜于无,多胜于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与技能。

第三,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多了。央视名嘴白岩松曾说过一句话,我非常认同,就是“现在的年轻人阅读量小,读的书少。人生就像一个围棋盘,你读书少,你的棋子就少,棋子少了,你怎么去落子围棋盘获胜啊。”所以三学期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很多非专业课程,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和综合素养。

第四,课外实践与实习也有了保障。之前课时紧,任务重,连教学都完不成,如何去社会实践或者企业实习?现在三学期制,时间充足了,就可以真正安排学生去实践,去实习,这样学生能尽早融入社会,提前适应职场,为后续工作与事业打下基础。

3.三学期制可能的弊端

第一,改革有成功,就会有失败。引进国外的东西,有可能是好东西,也有可能水土不服,不适应中国国情,结果就是浪费了时间,耗费了精力,但却没啥明显的成效。

第二,无形中给学生和老师增添了很大负担。学生休息时间少了,教师教学压力增大了,学生假期回家往返的成本也增加了。很多师生对此有所抱怨。

第三,现有教学内容跟不上,有可能换汤不换药。如果只是把两学期改为三学期,但教学大纲没有跟进改变,教学内容没有更新,尤其是老师与学生的思想上没有改变,那相当于把两学期的课程拆分为三学期上完,那就毫无意义。

4.最后,我的观点是,高校教学模式一定要改,怎么改?大胆去探索,去尝试,去创新。先小范围试点,试点成功后,就全国大规模推广。凭借中国人强大的智慧,一定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的教改之路。


全栈品牌人


据悉,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报了近期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计划,计划中提到学校将实行三学期教学改革。这也意味着又一所“985”大学加入了三学期制的队伍。在此之前,已有近半“985”大学实行了三学期制,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

那么,大学里的三学期制是怎么回事呢?

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三学期实行规则来看,三学期制就是在原来的二学期制中插入了一个第三学期,又称“夏季学期”,作为“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的衔接。但全年的总教学周数不变,所以在插入“夏季学期”后,原来的“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就相应的由20个教学周缩短为了18个教学周。

据通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于2019-2020学年开始实行三学期制。实行三学期制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学周次安排为:2019年9月9日到2020年1月10日为第一学期,“秋季学期”,教学周18周;2020年2月17日到2020年6月19日为第二学期,“春季学期”,教学周18周;2020年8月10日到2020年9月4日为第三学期,“夏季学期”,教学周4周。其中,大一新生没有“夏季学期”。

对于三学期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位教师称:三学期制度并不新鲜,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基本制度里面的一种形式。在欧美国家,有三学期、二学期、四学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实行三学期制度,是在创建一流本科教育,和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新背景下推行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学校要,通专要结合、本研要贯通、产教要融合。

他说:现在的二学期制存在弹性不足,学生自我选择空间不足的问题。因为三学期制配套了教学时间的调整,“由原来的50分钟课堂调整为40分钟,增加了4个学时的课下指导”,所以课程教学组织的效率就提高了,也使课堂教学的强度增加了,还能让师生有了相互交流和课下指导的专门时间。课程配置方面也更加自由和灵活了,夏季学期主要开办辅修专业,教师可以在“夏季学期”安排学术进修,让教师能够把教学工作,学术工作和科研工作进行有效的调配。

对于三学期制,大学生们也是非常期待的。有大学生说:课时变短,听课效率可能会提高吧,中午还可以早点吃饭,下午也更有精神听课。还有大学生说:中间多了一个一周的假期,就可以出去玩嘛。

其实对于三学期制,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三学期制可能是一个进步,因为增加更多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调配自己的工作与学习;但也有人认为,三学期制中的“夏季学期”与正常的“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差异较大,可能带给学生的实际作用并没有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开始的“三学期”制度的中山大学,在实行了6年三学期后又改回了二学期制。

所以,个人认为三学期制可能是个好东西,但却不能够简单的“抄袭”了事。各大学在实施三学期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后再开始实施。

已经体验过“三学期制”的大学生们,你们认为“三学期制”如何呢?你们对“三学期制”又有什么建议呢?欢迎留言讨论!




常见小龙虾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将用自己的见解帮你解答。

受到国外学制的影响,部分985高校把传统的两学期制改成三学期制,也就是说原来我们划分的寒暑假,在部分985高校当中可能已经不存在。它们会根据自己的课时安排,设定不同的假期长度,那么三学期制是否符合国内高校的情况呢?对当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能否促进提高,又或者一种流行风波呢?下面具体围绕三学期制,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第一次了解到三学期制是当年同班同学考到上海大学,他说他们一学期有3个假期,而且暑假开学很早。后来大学慢慢接触多了,就发现部分985高校都在采用三学期制,而且陆陆续续很多985高校都在加入。比如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在201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宣布新学期将实施三学期制。但是,并不是没有退出三学期制的高校,中山大学在2015年改成三学期制,后发现不是很适合学校的发展,又调成成两学期制。那么为什么一些985高校倾向于改成三学期制呢?三学期制到底有没有弊端呢?


前面已经提到,三学期制起源于国外,在我们国家,最早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校长钱伟长先生在1985年提出,目的是改变学制,促进教学内容精简,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自学效率。钱伟长先生提出以后,并没有大面积实施,只是在近几年,部分985高校为了与国际高校之间进行接轨,又重新规划出三学期制。三学期制相比两学期压缩教学周的时间,原来两学期制教学一学期大概18——20周,而改成三学期制以后可能只有15周左右。

三学期制的优点在于,学习的方式更加的灵活性,对学生的要求更高,需要学生自己必须提高自学的能力,不然很难完成教学强度。同时三学期制特点在于暑假期间,暑假各个高校会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开设不同的课程。学生自己也可以选择与其他国际高校交流,学生自己也可以参与社会实践,与导师后面开设课题设计等。总得来说,国内三学期的特点在暑假期间,一般多数的活动开展也都在暑假。



三学期制的缺点在于,学习强度加大,目前国内的大多数本科教材都是按照两学期制编制而来,教材方面跟不上要求。老师为了按照学校要求完成进度,那么对知识点的讲解就只能浅尝辄止,部分学生反应学习难度加大。因此,对部分自觉性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很难有效的掌握知识点。

另外就是三学期制,很多学生可能不适应,特别是对等长的三学期上海大学来说,四月多放假,不属于暑假乘车区间,很多学生回家都不方便,而且容易造成家长的误解。而七八月分属于炎热的季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是特别高。


总体来说,大多数同学都反应三学期不如两学期制好,主要的一点就体现在教学方面。本来是18周上完的课程,可能就要压缩到14周左右上完,本来大学的进度就很快。如果把课程留到下学期上,很多知识点又衔接不上。另外一点就是,国内的三学期不能称完全意义上的三学期制,大多数都是把八月份压缩为开学,只有少部分高校实行等长的三学期制。


你们认为三学期制到底好不好呢?有没有必要把传统的两学期制改成三学期制呢?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微谈论


影响大了,少打多少局lol啊



白菜炒香蕉


我觉得3年制度利大于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d50700032aba0ae2c2dd\

小高的成长日记


别的也不说啦,现在一味地要求分数,思想教育跟不上了,政府部门要重视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