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女性尚未出現缺鐵性貧血,也需要注意補鐵#健康科普排位賽#

缺鐵性貧血(IDA)是女性最常見的疾病。

之前,有人對於補鐵提出一個問題:在沒有被診斷為缺鐵性貧血時,好像沒有推薦補鐵。是不是說,不是缺鐵性貧血就不需要補鐵呢?

其實不然,任何時候都需要注意鐵的補充,尤其是女性。


為什麼女性尚未出現缺鐵性貧血,也需要注意補鐵#健康科普排位賽#


缺鐵與女性的關係

缺鐵主要是因為含鐵食物吃的太少,以及身體內鐵丟失過多造成的。

膳食鐵攝入不足是大多數人缺鐵的主要原因,但對於女性來說,還需要額外考慮女性進入青春期後的月經鐵丟失孕期胎兒鐵儲備

我國成年女性月經期平均每日流失鐵量在0.65mg/d,整個月經期可以丟失鐵3.25-4.55mg。若是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則可能達到2倍以上的鐵丟失量。


為什麼女性尚未出現缺鐵性貧血,也需要注意補鐵#健康科普排位賽#


孕期,隨著胎兒的發育,需要增加胎兒生長、胎盤和臍帶中的鐵儲量,這部分鐵需要孕媽從膳食中攝入。

WHO的數據顯示,早、中、晚各孕週期,需要鐵儲備量為25、100、190mg,才能滿足胎兒成長與胎盤中的鐵儲備需要,平均每日攝入比平常應各增加0、4、9mg。


為什麼女性尚未出現缺鐵性貧血,也需要注意補鐵#健康科普排位賽#


鐵不只維持著正常的造血功能,還有許多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現缺鐵性貧血,就會引起疲勞乏力、頭暈、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胎兒早產、孕婦死亡、嬰兒不可逆的神經發育損傷等。

所以在嬰幼兒期開始,女性就要注意補鐵。


那麼,問題來了,鐵太多也會造成中毒,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缺鐵呢?

一般情況下,我們通過抽血檢查血紅蛋白(Hb)的量來判斷是否是缺鐵性貧血。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貧血並不是身體一開始缺鐵就出現的


血紅蛋白並不是判斷是否缺鐵的最佳指標

正常人體內一般有鐵30-40mg/(kg體重),包括

功能性鐵儲存鐵

功能性鐵(血紅蛋白鐵為主)佔2/3,受飲食影響比較大,前幾天吃了比較多的含鐵食物,今天就能在數據上發現變化。


體內剩下的是儲存鐵(鐵蛋白SF血鐵黃素),短期內受飲食影響不大,主要用於身體的不時之需,當飲食中鐵不足以保證身體所需的時候,就會動用儲存鐵。


為什麼女性尚未出現缺鐵性貧血,也需要注意補鐵#健康科普排位賽#


所以身體開始缺鐵的時候,首先表現為血清鐵蛋白降低但沒有什麼明顯症狀;當鐵繼續缺乏,導致身體鐵儲量幾乎耗竭時才出現貧血傾向

也就是說,當我們出現缺鐵性貧血之前,身體就已經缺鐵了。而看一個人是否缺鐵,血紅蛋白不是最佳的指標,血清鐵蛋白才是。


所以,補鐵需要隨時隨地,而不是等到出現貧血症狀才開始補。

補鐵怎麼補

補鐵首選富鐵食物,缺鐵嚴重的情況可以優先考慮鐵劑。

鐵在很多食物中都存在,但是含量差異較大。

其中動物性來源的血紅素鐵是最佳選擇,比如動物血製品、肝臟、紅肉等等。若要滿足女性每日20mg的鐵需要量,相當於20g蟶乾、40g鴨肝、59g鴨血、100g豬肝、200g豬血。

當然,植物乳製品中也含有鐵(非血紅素鐵)。比如100g黑木耳(幹)含鐵97.4mg、紫菜54.9mg、蘑菇幹51.2mg、桑椹幹42.5mg、黑芝麻22.7mg等等。


為什麼女性尚未出現缺鐵性貧血,也需要注意補鐵#健康科普排位賽#


血紅素鐵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而非血紅素鐵需要在吸收前和結合的有機物分離,才能被人體吸收。所以容易受到膳食因素的影響,比如植酸、高鈣、酚類化合物等,而維生素C、肉、魚、海產品和有機酸可以促進非血紅素鐵的吸收

如果是素食者補鐵,那麼在飲食中就需要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起吃,或額外補充VC補充劑。


文獻來源

[1]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

[2]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中國食物成分表第2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