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免疫力去預防未來的風險

文 | 牛兒快跑

塔勒布這個名字或許世人很陌生,但是對於“黑天鵝”這個詞卻不陌生。2007年,塔勒布出版了《黑天鵝》,在這本書裡他對美國經濟和次貸危機都做出了預警,卻沒有引起美國政府以及華爾街精英們的重視,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塔勒布被稱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在國內公開發行的書一共有3本,分別是《隨機漫步的傻瓜》、《黑天鵝》和《反脆弱》。《反脆弱》這本書被他視為自己的“畢生傑作”,可見塔勒布對這本書的鐘愛和自信,同時這本書也是他三部曲當中,最難讀,最具價值的一本書


《反脆弱》|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免疫力去預防未來的風險


《黑天鵝》那本書主要闡述的是不確定因素的現象和理論,並沒有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和辦法。《反脆弱》是在《黑天鵝》的基礎上往更深的一步繼續耕耘,把“不確定性”解釋得更加透徹,同時給出瞭如何去解決“黑天鵝事件”的方法

本文將圍繞黑天鵝反脆弱的三元結構反脆弱的作用三個方面來剖析,如何在不確定因素中獲得收益。

一、黑天鵝:透過事物的本質去了解“反脆弱”的來源

本書和《黑天鵝》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塔勒布在序言中寫道:本書與《黑天鵝》一書的關係是:本書像是主體,而《黑天鵝》如同備註。也就是說,想了解本書的核心概念,就要先了解什麼是黑天鵝事件,以及黑天鵝的特點。

《反脆弱》|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免疫力去預防未來的風險


黑天鵝起初並不是一個專有名詞,而是用來代指那些人們認為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所有的歐洲人,都只見過白天鵝。因此,他們認為這個世上只有天鵝,直到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黑色天鵝,才打破了多年來歐洲人的固有看法和認知。此後,黑天鵝成了某種小概率事件的代名詞和別稱

得知黑天鵝是一種範圍內的小概率事件,我們就可以得出黑天鵝的3大特點:不可預測影響重大事後具有可解釋性

1、不可預測性

眾所周知,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與司馬懿決戰上方谷,司馬懿落入圈套,眼看就要死無葬身之地時,偏偏天降大雨,澆滅大火,反敗為勝,諸葛亮北伐的希望也被大雨徹底澆滅。這就是不可預測性。

塔勒布經歷了黎巴嫩內戰,他向國防部長的爺爺詢問戰爭何時結束,又向普通人、企業家詢問,結果沒人能預測到。塔勒布意識到一個問題:其實根本沒人知道世界正在發生什麼,將要發生什麼

《反脆弱》|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免疫力去預防未來的風險

2、黑天鵝的影響

在塔勒布看來黑天鵝影響的範圍一定是非常廣泛的,具有全球意義,能影響到人類的進程。例如陳勝吳廣起義,哥倫布發現美洲,切爾諾貝利核洩漏,九一一事件,蘇聯解體,諾基亞隕落……它們在某種程度上都深刻改變了整個世界。

因此他認為:人類的歷史進程並非一個緩慢的線性增長和進步,而是由少量的黑天鵝事件推動著整個歷史和文明

3、可解釋性

塔勒布在書中指出:可解釋性這個特點,降低了人們對黑天鵝事件的重視程度。一件事情在發生前和發生後看完全是兩個樣子。

《反脆弱》|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免疫力去預防未來的風險

在《柏林日記》這本書中,有一名戰地記者通過自己的角度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寫道,二戰初期,沒有人會想到發生世界大戰,也沒人知道希特勒的想法,各國更是沒有把德國和希特勒放在眼裡。而在戰爭結束後,人們從過去種種看出了希特勒的目的,才說:目的太明顯了,早該防著他。這就是黑天鵝的可解釋性,事前不知道,時候可以輕鬆解釋

二、反脆弱的三元結構

塔勒布在書中寫道:有些事情能從衝擊中受益,當暴露在波動性、隨機性、混亂和壓力、風險和不確定下時,他們反而能茁壯成長和壯大。這就是他對反脆弱的定義。在此基礎上,他又將世間萬物分為三類:脆弱類、強韌類和反脆弱類,他也將之稱為“三元結構”。

1、三元之脆弱

脆弱類的東西,喜歡穩定的環境,害怕任何的風吹草動和變化,因為它很容易被摧毀

希臘神話中,達摩克里斯頭上懸著一把由一馬尾巴毛系在房樑上的劍,這把劍一頭懸在房樑上,一頭對準達摩克里斯的腦袋,雖然暫時馬尾巴毛沒有斷掉,但是劍卻隨時可能會落下殺死達摩克里斯;達摩克里斯在這樣的狀態中,就是脆弱的。

《反脆弱》|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免疫力去預防未來的風險

2、三元之強韌

鳳凰涅槃是中國人都熟悉的故事。傳說,鳳凰每過500年便會跳入火中自焚一次,然後在烈火中重生,週而復始,這種情況下,鳳凰就是堅韌的。

所謂強韌就是不懼怕傷害,始終保持著原有的狀態

3、三元之反脆弱

反脆弱類站在脆弱類的對立面,和堅韌類的事物也大有不同。它不僅不害怕外部環境的劇烈動盪,甚至能在傷害和動盪中發展壯大。

西方神話有種怪物叫做九頭蛇,開始有九個腦袋,當他的腦袋被砍一次,就會長出兩個腦袋;只能越砍越多;這就是典型的反脆弱性事物。

反脆弱的事物,會隨著外部環境的愈加惡劣,混亂和隨機,變的越來越強,越來越不可戰勝

《反脆弱》|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免疫力去預防未來的風險


塔勒布之所以分了“三元結構”,就是想說這個世界並非穩定的、一成不變的,而是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瞭解並運用不確定性為自做決策就尤為重要。

三、反脆弱性:從不確定性中獲得收益

在塔勒布的研究體系中,想要從反脆弱性中獲得收益,必須瞭解其本質,只有瞭解了反脆弱的本質,才能解決如何從中獲得收益的方法。

1、在受挫後,愈加強大的力量

米特拉達梯式解毒法,就是一個越挫越勇的典型。這是小亞細亞一位國王在逃生期間,每天服用一點不致命的毒素,長久之後就成為了百毒不侵之身。

米特拉提法便是反脆弱的原型之一。它最重要的一個概念或者說叫啟示就是:持續接受少量有害物質的侵害,長久下來會昌盛對該物質的免疫力

《反脆弱》|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免疫力去預防未來的風險

2、過度補償和過度反應

人在遭遇重大壓力後,會產生失調後遺症。相對應的,也存在創傷後成長的現象,即人們在受到傷害後重新振作並超越自己。怎麼在受到傷害後重新振作並且超越自己呢?


①要試著惹上嚴重但不致命的麻煩

古羅馬政治家老加圖將安逸視為通向墮落的道路,他不喜歡所有輕易就能獲得的東西,他擔心這樣會削弱意志。過度補償機制往往隱藏在最不可能的地方。不過過度補償這種形式,還是要講究一個臨界點的


②以冗餘的形式呈現的反脆弱性反應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大自然喜歡反覆印證自己。”層層冗餘正是自然系統集中管理風險的顯著特徵。

過度反應的系統會採用超額模式,建立額外的能力和力量,預期更壞的結果,對有關危害發生概率的信息做出反應。這樣才有有效的激活反脆弱性

《反脆弱》|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免疫力去預防未來的風險

③謝絕錯誤,會釀成更大的錯誤

眾所周知,孩子的推理能力,邏輯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是不成熟的,很多情況下,只有讓他們感到疼痛,他們才會真正接收到風險管理的信息,然後學會成長

健身的人都知道,練肌肉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大負荷,小幅增壓的方法只會拖延時間起不到任何作用。這是因為:壓力源的刺激頻率非常重要,人類在急性刺激下會比在慢性刺激下表現得更出色,尤其是在急性刺激後給予較長的恢復期。

④錯誤、進化與反脆弱性的關係

一個系統的反脆弱性,往往來源於若干個脆弱的單元或者個人。

一個健康有序的市場經濟體系,新創企業甚至大企業卻都是脆弱的。如果試圖讓每個單元或者個體變得穩固、安全,卻將降低整體系統的反脆弱性。

所有的進化都依賴於反脆弱性的實現,他們喜歡壓力、隨機性、不確定性和混亂,個體生物則相對脆弱,基因庫藉此實現衝擊,確保優勝劣汰,提高整體的適應力

《反脆弱》|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免疫力去預防未來的風險


3、如何在不確定中獲益

在塔勒布看來,槓鈴策略是所有不確定問題的解決方案,槓鈴的意思是什麼?

一個槓軸,兩端加重,供舉重者使用。在本書的語境中,槓鈴策略不一定是對稱的,重點是它由兩個極端條件組成,中間空無一物。你也可以用更技術性的語言稱其為雙峰策略,因為它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模式。

面是極端的風險厭惡,一面是極端的風險偏好,而不採取“等程度”或“溫和”的風險態度,得益於它的結構,槓鈴策略有利於不利風險的減少,也就是能消除毀滅性風險。

槓鈴的兩端重中間輕,也就要求我們對兩端所代表的極好和極壞兩種情況引起足夠的重視,而要儘可能規避中間的中庸情況最好是放棄那些中間的中等風險中等收益的事情

結語:

我們生活的世界其實並非處在一個穩定的,正常的狀態中,相反意外和不確定性卻發揮了重大的影響,這些影響構成了黑天鵝事件。

儘管黑天鵝事件是無法預估的,但塔勒布給出了我們最合理和具有可實踐意義的方法,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反脆弱的系統,從而提高自己在不確定當中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