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汶川地震不再发生,AI地震监测“智能地动”,最快1秒确定位置

如何提高地震监测和风险防范能力?地震什么时候、在哪儿发生?震级多大?这些都是困扰研究地震的研究员一直以来的问题。现在如果加入人工智能检测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智能地动

通过深度学习历史地震数据,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智能地动”可以监测到微弱地震波信号,并在两秒内报出地震参数信息。借助超级计算机,灾害模拟评估的区域更广、精确度更高。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防震减灾能力不断提升。

让汶川地震不再发生,AI地震监测“智能地动”,最快1秒确定位置

两秒推断

首先“智能地动”是一套人工智能软件系统。与传统监测系统不同,它有深度学习能力,能够根据记忆中汇集的上百万个地震资料,结合地震学理论,快速处理正在发生的地震数据。简单来说,就是相当于全体地震学家在一起值班处理地震数据。

让汶川地震不再发生,AI地震监测“智能地动”,最快1秒确定位置

准确定位地震和推断破裂机制是地震监测的难点。“智能地动”系统可以直接根据地震波形来记录、推断位置与深度。同时,借助强大记忆数据库,系统能在1—2秒内推算出地震的位置、深度、震级和震源机制等参数。

让汶川地震不再发生,AI地震监测“智能地动”,最快1秒确定位置

模拟仿真灾后

地震发生后,城市哪个区域破坏大,破坏程度又如何?传统方法是依靠人工勘察,调查统计各处建筑的受损状态。这项工作可以说是非常的复杂,如果波及的范围比较广的话,工作量是难以想象的。

让汶川地震不再发生,AI地震监测“智能地动”,最快1秒确定位置

现在这套系统能依托房屋的高度、结构类型、建造年代等关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对城市进行快速精细化建模。只要输入监测到的地震数据,就能快速生成所在区域房屋破坏分布图。从而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精细化的建议。比如,应该在哪里、配备多少避难场所、消防站、医院等。

让汶川地震不再发生,AI地震监测“智能地动”,最快1秒确定位置

一般人不容易直接察觉到地震科技的进步。虽然人类短期内还无法完全掌握地震的发生规律,但我们对地震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入,一些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让我们能避免过去悲剧的发生。大家关于地震中的科技还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关注并留言给科技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