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说你和婆婆关于带娃有哪些分歧?

VIP苏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作为两个孩子的宝妈,这个问题我还是比较有体会的。其实在我国传统文化下,老人都很宠爱自己的孙子,所谓的隔代亲,但其实也是有弊端的,我跟我婆婆住一起十来年了,老人家很疼爱孙子孙女,但就是太惯着了,我觉得跟老人最大的分岐就是孩子吃零食,买东西,看电视这三点,有时候该到吃正餐的时候,我婆婆就会让孩子吃零食,小孩本就胃口小,一旦饭前吃了零食后就不怎么吃正餐,跟婆婆说了以后不要这样做,让饭后再给小孩吃,但每次说了也是不听[捂脸]。另一个就是买东西,一旦出门下楼玩,小孩就喜欢跑到超市买玩具,买糖果,反正是小孩要什么我婆婆从不会拒绝❌[害羞]。所以导致每次我带着出门都形成了这个要买东西的习惯。其实老人都是宠爱孩子的,她们的出发点是疼爱孩子。可能跟我们年轻一代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不一样 。


老陈生活记


我婆婆没帮我带过娃,我的娃自己带大的。但我婆婆领着我小叔子的娃在我们家。一次孩子趴到床上,两脚穿着鞋,蹬在墙上。婆婆看见了说:快把脚放下来,大妈看见了要骂!我听见了告诉婆婆:“不能这样去教育孩子,穿着鞋凳在墙上,到处鞋印子,把墙弄脏了,这是不对的。不是我骂不骂的问题,你这样会让孩子分不清对错,还对我这个大妈有意见。”





虹姐有话说


带娃的路上就是在一路升级打怪的过程,道路很曲折,到现在我家宝宝三岁多,期间分歧真的很多。

宝宝还在肚子里时,婆婆说不要动不动去照B超,不然小孩子生下来眼睛视力不好还斜眼。

其实这是隔壁邻居(邻居二十八岁)对我婆婆说不要让我经常去检查,婆婆没有读过书,自然一听担心的不得了就赶紧告诉我,我却坚持听医生按时去医院做检查,自认为怀孕检查是对宝宝的负责,万一有畸形之类的大问题,还是可以提前预防的。

宝宝一生出来,婆婆又听邻居说要给宝宝用尿布,不要用尿不湿,否则宝宝会红屁屁,还对宝宝不好。

但我坚决买了几袋NB码的尿不湿,后面小宝宝码数稳定又囤了几大箱纸尿裤,小宝宝屁股哄不好,在我经验里,真的取决于带宝宝的人勤不勤快给宝宝洗小屁屁吧,反正我待产包里买了一整套婴儿洗护用品,一只紫苏膏放到过期都没打开,直接丢了。

六个月后,添加辅食,煮特别软烂的粥,婆婆说小宝宝要放一点盐,大人吃饭没有味道都吃不下去,更何况是小宝宝,我又坚决反对。

苦口婆心对婆婆说,现在小宝宝身体器脏都还没发育好,如果添加就会对小宝宝的肾增加负担,直接每次自己给宝宝煮辅食,因为婆婆每次煮还是不听劝,只好自己来。

还有关于剃胎头,婆婆说不剃以后头发不好,真的不好意思,我家男宝宝三岁,头发一直很浓密很粗。

虽然坚持之下总有争吵,但是我都一一坚持了过来,特别是尿不湿的选择,我坚持用,而隔壁邻居小朋友,从小不用,比我家大一岁,个子还没有我们家宝宝高。

因为夜里总是被她奶奶喊起来上厕所,从小睡的正好也被喊醒,总是这样势必影响发育,因为儿童长身体分泌生长激素,这是只有睡觉才会分泌,所以会多鼓励小孩子多睡觉。

我家宝宝在睡觉方面从没让我操心,我都是只要他想睡觉,我就抱着先哄睡着放床上,婆婆也总是谁白天不睡晚上还睡的香一些。

而我从小生长环境里,我父母却是告诉我要早睡,中午一定要午睡,一直坚持到现在。

所以,自己认为对的,就要坚持,孩子是自己的,老一辈的育儿方法可以借鉴,不好的绝对不能迁就,是对孩子负责。


月中山


为了孩子辞掉了工作,和公婆住一起。

公婆属没心没肺的那种,看见孩子高兴是高兴,但是总让我觉得他们只是把孩子当玩具,喜欢就玩一会,逗一逗,但是从来不给孩子买吃的、玩的。

孩子喜欢吃水果,喜欢玩新奇的玩具,但是他们从来没给买过,所以说他们没心没肺。

和这种人住一起很憋屈,幸好房子正在办理手续,先忍了。

走了以后想老死不往来。

婆婆伺候月子,为了自己能早点睡,让我没有间隔的 吃饭 ,白天一会一顿,晚上饿的要死。



8天秤座8


首先就是吃辅食要不要加盐这个问题,老一辈人总说不吃盐没劲,跟婆婆解释过很多次,宝宝的米粉,辅食中含有纳,不需要额外再加盐,婆婆总说不加盐的东西没味道啊什么的,宝宝没有接触过,怎么会知道没有味道呢,每次吃饭的时候还总想用筷子蘸菜汤给宝宝舔,还有就是加辅食的早晚,我们家宝宝肠胃本来不太好,我想纯母乳到6个月再给宝宝添加,婆婆总说我们添加辅食晚了什么的,以后不爱吃饭,还有像楼主说的宝宝穿衣的问题,天下婆婆一个样嘛,她自己冷也觉得别人也冷,宝宝明明热的流汗,还不让给脱衣服,有一次我给宝宝脱了件衣服,就当着她儿子的面说我,还好我老公不是妈宝男。半岁之前都不让我们把宝宝抱出去,体检打预防针什么的他都要在那说,说什么以前的孩子不打预防针不是一样健健康康的,每次打完预防针宝宝不适应有点小感冒都说是我把衣服给穿少了,给冷到了才感冒的,还好现在宝宝慢慢大了,热了自己都会不愿意,洗澡也是不让给宝宝洗,说什么会洗感冒了,人家谁谁谁家的小孩整个冬天不给洗不是一样过去了啥啥的,我就趁她不在家偷偷带宝宝去母婴店里给洗,总之只要宝宝稍微有点感冒,就是我把衣服给穿少了,就是我给洗澡洗的……提起与婆婆的育儿分歧,真是说都说不完,我爸妈总劝我看开些,宝宝现在8个月了,辅食我也是一手完成,不放心经过她的手,这以后还不知道有多少矛盾呢,又没有条件分开住,慢慢熬吧,唉😔


默6513


这是一个两代人带孩子的问题。儿媳和婆婆关于带娃的分歧,主要还是他们对带娃的认知不同。

产生分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代际出现的沟。由于两代人自我成长经验不同,带孩子的方式自然不同。因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对事物的认知都和他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不同时代的人,看待问题的方式自然不同,带娃的方式也就会不同。

2、认知领域的不同。相对而言,“婆婆”年纪稍长,带娃的时候多是靠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孩子妈妈”较为年轻,有学习的基本素养,再加上自己初为人母,总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因此,恨不得开启“全方位雷达”搜寻在自己看来最好的方法。而现在又是信息爆炸时代,众说纷纭中就会选择自认为是对的,而这些有恰是“婆婆们”一般不具备的。分歧自然就产生了。

3、婆媳间情感关系。媳妇毕竟是嫁进来的,在自己原生家庭中产生的“三观”和新组建的家庭“三观”会有不同。孩子是自己,当“三观”不一致的时候,难免对婆婆产生不信任感。分歧也就产生了。当然了,如果情感好的话,这方面的分歧就少或者没有。想想看,孩子的妈妈是不是都愿意找自己的妈妈带孩子,原因就是“三观”一直,有更多的信任感。

当然,可能还会有其他原因,不过这是主要的。

如何消除分歧?有什么因就会有什么果,想得到什么果就得种什么因!

前面原因列出来了,我们就要对照调整。

首先,相互尊重。孩子自己的家的孩子,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不管哪个对孩子都是爱的,都是好意,只是带孩子的方式不同。

其次,意见不同就会有分歧,意见相同就不会有分歧。既然都是为孩子好,从这点出发,召开家庭会议,统一意见。婆婆的传统意见结合孩子妈妈的现代学习,相同的保留,不相同的做出取舍。

第三,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根,但是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环境,环境育人是“随风潜入夜”的无痕教育。因此,在带娃方面应确立“父母为主,婆婆为辅”的原则。“婆婆们多提建设性意见,父母为孩子成长做主。如果是这样,那孩子就是生在了福窝里了!

看到这,有的朋友会问,题目是有哪些分歧,你说的是如何解决分歧,这不是有点不对吗?我想说,有哪些分歧,好像是”孩子妈妈们在聊天,但问题不解决,分歧还会在,有分歧,谁都会不舒服。因此,解决分歧才是关键,所以,我是解决问题来了。

您觉得有道理,那就点击“+关注”让我们成为朋友,你想问,我就来回答!


刘桂生谈教育


我有两个婆婆,所以娃都是自己带的,你懂的


姑娘有苦不流泪ai


婆婆疼孙子是不可怀疑的,只要儿媳妇放心婆婆更会关心



爱笑的张姐


我婆婆从来不带娃,生孩子医院也不去,小衣服小被子没有,一直到孩子八九个月见第一面,还是什么也没有,有病从来没看过,更不用说看孩子有分歧。


秋雨的快乐时光


我婆婆对我儿子特别宠溺,要什么给什么,我就管得特别严,要什么不不给买,我会给他讲道理,我跟婆婆就是因为家教问题经常吵,没办法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