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只傳染本場的豬,附近豬場會傳染嗎?

秋彥131829714


現在社會,交通便利,車來車往,人員流動性快。因此題主的問題我的觀點是:一處豬場傳染,附近豬場也會傳染,沒有絕對的安全。因為非洲豬瘟傳播途徑廣泛,外界環境抵抗力強,難免做到滴水不漏萬無一失,況且國家規定疫點外範圍區域3公里內豬隻務必全部撲殺。

一.非洲豬瘟的傳染源。

非洲豬瘟2018年8月份由俄羅斯傳入我國,傳染慢,死亡快,致死率100%,目前非洲豬瘟疫苗研製取得一定成績,但永無治療辦法,唯有加強消毒防控。其傳播途徑廣泛,不容小覷。



1.家豬、野豬。

2.人員、車輛、物資、昆蟲、老鼠、飛鳥等。

3.精液、胎盤。

4.汙染水源及感染的餐廚垃圾等。

二.非洲豬瘟的抵抗力。

外界媒介環境中存活時間長,抵抗力強。

1.家豬及野豬肉中存活120天,醃肉及火腿中存活300天。

2.野豬屍體存活數週。

3.秸稈7天,糞便110天。

4.水中存活70天,木料中存活190天,泥土中存活200天。

5.蜱蟲代代相傳,永遠存活。

6.PH值~4

7.怕熱,60℃環境溫度10分鐘能殺滅病毒。

三.當前的非洲豬瘟疫情。

自2019.6.11貴州通報非瘟疫情止,全國31個省(市)相繼發生過非瘟疫情,總病例達130餘例。周邊鄰國越南及朝鮮也相繼發生,目前呈現溫和態勢,因此不容忽視。




長風破浪會有時,相信人定勝天,因為任何困難都不是我們人類的對手!何況是小小的“非瘟”…

我是發財馬(張宏中)關注三農關注我,各位如有更好非瘟防控建議下方寄語。

2019-6-13


發財馬


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那麼,近瘟疫者必然也就先染疫了。

所以,首先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如果一個場有了非洲豬瘟疫情,與其相鄰或者在其附近的豬場的豬隻,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的概率肯定是最大的。

因為非洲豬瘟病毒傳播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即一是通過接觸或採食受非洲豬瘟病毒汙染的物品而經口傳染;二是通過昆蟲吸血而傳染;三是短距離內的經空氣傳播等。所以說無論是以上那種傳播形式,與其距離相近的豬場,想倖免於難難度確實有點大。

而從《動物防疫法》角度而論,從疫點邊緣向外延伸3公里的區域,一般會被認定為疫區。而疫區內的動物,也是常常被處理的對象,所以……

不過,我國古話又說了,“死馬當作活馬醫”,所以,在沒被官方認定為“處理”對象之前,在豬群沒有表現出任何非洲豬瘟症狀之前,我們仍然要做好一些工作,如加強消毒,做好隔離,減少與外界的接觸,禁喂泔水以及豬製品,做好防蚊防鼠防鳥類等工作,妥善處置病死豬等等,這樣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奇趣三農


一旦一個豬場出現了非洲豬瘟疫情,那麼方圓3公里以內的豬場遭殃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一旦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一定要及時發現,並第一時間上報當地防疫部門,封鎖疫區,採取無害化處理,以便儘量減少對附近豬場感染的壓力。

因為非洲豬瘟病毒適應和生存能力強,又加上病毒可以跨界傳播,這些不安全因素給了附近的豬場感染病毒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非洲豬瘟不僅感染豬,豬場的飼料原料,人員,車輛,糞便,水源,地面髒汙,昆蟲,鳥類,肉製品等等這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有病毒的藏身之處,再有一個,如果不幸遇到大風天氣,被汙染的土地或者一些其它物品被風遠處,病毒持續傳播加速傳播的速度會更大,所以非洲豬瘟在防控上難度是比較大的。

豬場周圍附近有疫情出現後,的確給很多養殖戶帶來了不小的精神壓力,前幾天我在廣東的客戶還向我諮詢防控措施,他說他們附近六千公里的地方出現了疫情,他也是怕的要死,而且他們家已經一個月都不再吃豬肉了,現在的豬場也只要他一個人進出,我也時常為這個養殖戶擔心,並一再交代他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非洲豬瘟病毒在我國的出現,的確給我們國家的養殖業帶來了很大的損失,面對疫情,目前做好生物安全和執行豬場各個環節嚴格的消毒程序是最有效的方式,目前高溫高溼的天氣對病毒也比較有利,建議所有養豬人一定做好消毒工作,封閉豬場,及時驅蚊蠅,降低飼養密度,堅持自繁自養,豬場謝絕一切外來人員,減少豬場工作人員外出的次數,困難時期,做好嚴防把守,也希望我國生物領域相關的人才能早日研製出疫苗和相關藥品,打贏這場攻堅戰。


豬病課堂


非洲豬瘟只傳染本場的豬,是因為跟這個豬場有仇嗎?一個“只”字賦予了非洲豬瘟病毒人的智慧,可以選定目標,主動攻擊。可惜病毒是原始微生物,要想進化到人的智慧,恐怕現代人這輩子是等不到了。一家豬場發病,附近豬場有被傳染的可能性,但是也不一定會被傳染。疾病的發生和撲滅自有它的規律,豬事慧根據多年臨床服務經驗,有以下幾個觀點供您參考。

1 發病豬場有社會責任感。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我們不斷從官方報道或小道消息得知,某某地方的死豬被隨地拋撒;某河某江當中又出現了死豬漂浮事件;某個出現疫情豬場的豬被緊急出售,這些事件都助力了病原的擴散,都會引起大面積的疾病流行。如果發病豬場的老闆有社會責任感,死豬不會隨意處理,也會加強生物安全建設的力度,讓疫情控制在最小的範圍之內,不僅可以減少本廠的損失,病原出不來,對周邊豬場的威脅就會減少很多。

2 附近的豬場防控方法得當。


在發病豬場附近的豬場,受到疾病傳入的威脅自然會是很大的,防護的方法自然是消滅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發病豬場的老闆再有責任心,完全杜絕病源的傳出是不可能的,少量逃出來的病原,首先是靠暫時安全豬場的消毒措施進行消殺,其次是控制進出豬場的所有物品和車輛、人員,防止病毒被帶入豬場。根據非洲豬瘟病毒的感染特點,通過氣溶膠只能在短距離內感染,如果我們能做好消殺和切斷傳播途徑的工作,豬場也自然就安全了很多。

3 莫要顧此失彼。


現階段豬場的防控工作主要集中在了非洲豬瘟的身上,但導致豬死亡的疾病不單單隻有非洲豬瘟,豬瘟、偽狂犬、口蹄疫等都可以導致豬場的豬大量死亡,一旦豬場出現了死豬事件,現階段往往歸咎於是非洲豬瘟,所以其他疾病的防控工作同樣重要。



對以上觀點你有什麼看法?可以一起討論哦。



豬與禽


非洲豬瘟是傳染性極強的疫病,通過剛開始發病時的分佈和走勢來看,基本可以判斷它是接觸性傳播的,也就是說,豬對非洲豬瘟特別敏感,只要是一接觸就會被感染,所以基本上一個豬場有了,附近的豬場也都一起全軍覆沒。
前面說了它是接觸性傳播的,那有人會覺得附近有了,我把自己的豬場封閉起來,不讓它接觸,它是不是不傳染了?理論上來說是這樣,但在實際的生產實踐中很難做到不接觸,不然也不會大面積傳播,現實可操作性不大。



傳播不只是豬與豬接觸那麼簡單,傳播途徑太多,所以才會防不勝防。有那些傳播途徑呢?我個人覺得有一下幾大途徑:1.拉豬車,或者拉料車進入豬場,拉豬車更嚴重,只要拉過感染非洲豬瘟的豬,那麼到了你的豬場基本就是完了。2.豬中佬、飼料業務員、飼料經銷商等人也比較危險,特別是豬中佬去過太多豬場,那麼去過的豬場感染了,那帶到你那裡,也是基本玩完。3.老鼠、蚊蟲、蒼蠅、鳥類等從這個感染豬場到了另一個豬場,另一個豬場也要完,這就是有一個豬場有了,附近豬場也都玩完的最主要原因。4.其他不明途徑。

所以你要的答案是,養殖密集的地方,只要有一個感染了非洲豬瘟,那麼這裡附近的豬場都會感染,這裡附近的豬也基本死光。防不勝防,徒勞無功。


l天下平安l


首先我們要了解非洲豬瘟病毒到底這通過哪些途徑傳播的,要知道非洲豬瘟病毒在我國爆發已經持續將近一年的時間,直到今天仍然沒有得到完全的控制和解決,後續爆發的可能性依然會非常的大。只要非洲豬瘟,病毒疫苗沒有研究出來治療的藥物沒有研究出來,那麼仍然會對生豬養殖帶來巨大的影響,導致很多養豬戶不敢再輕易的補欄。


非洲豬瘟病毒是一種傳染性極強極快的病毒,這種病毒首先是從非洲傳出去的,那麼非洲距離我們這麼遙遠的距離都能夠傳染過來,可見這種病毒傳播的途徑是非常的多,而且存活的時間非常的長。他傳播的途徑可以有多種方式,其中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就是通過空氣,水源,飼料,車輛等等這些東西都是可以傳播非洲豬瘟病毒的載體。所以很多物體只要接觸到非洲豬瘟病毒,然後轉移到了其他地方都有可能將病毒帶過去,然後使病毒迅速蔓延。


據瞭解,非洲豬瘟病毒爆發的地方3公里之內都是重災區,10公里以內是比較危險的區域。由於非洲豬瘟病毒傳染性極強,而且如果沒有及時發現的話,病毒可能迅速蔓延開來,影響到周邊的所有生豬養殖場,因為它可以通過空氣傳播,還可以通過蚊蟲蒼蠅等等這些動物傳播。所以如果沒有做到很好的防禦措施,那麼基本上不僅僅是養殖場裡面的生豬會感染,周邊的養殖場也同樣可能爆發非洲豬瘟疫情。


尤其是有一些中小型的養殖戶,由於對因為非洲豬瘟病毒感染而死亡的身中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有些甚至直接將病死的豬扔在路邊,這樣可能直接導致水源汙染,大量的蒼蠅和蚊蟲會滋生,而且空氣也很容易傳播這些病毒。所以只要附近有一家養殖場感染非洲豬瘟病毒,那麼可能3公里之內的養豬場都有可能受到感染。尤其是來往的車輛,如果攜帶了非洲豬瘟病毒的話很有可能就會待到其他地方因此非洲豬瘟情一旦發生,就不可能僅僅是一例,而是附近的所有養殖場都有可能爆發。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非洲豬瘟病毒到目前仍然沒有完全控制住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傳染性極強,而且傳播速度非常的快,傳播的途徑非常的多,導致我們防不勝防。據瞭解,目前非洲豬瘟病毒,特效藥已經取得了初步的進展,你有可能在下半年的時候研究出可以治療非洲豬瘟病毒的藥物,而且研究出可以預防非洲豬瘟病毒的疫苗,這對於生豬養殖行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大家覺得非洲豬瘟病毒可以在下半年得到有效控制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農村泉水有點甜


依鋒哥根據自己豬場的所經歷的經驗分析,非洲豬瘟疫病毒不但只傳染本豬場的豬,如果防控不當,病毒還會將傳染給附近豬場或委脅到距離疫點更遠的豬場的豬。


咱家鄉前時期也曾經遭受過非洲豬瘟疫病毒疫情的重創,在疫點周圍就有幾家豬場,各家相距都不過1~2公里內,咱家的豬場也有其範之內。在暴發疫情期間,附近的豬場甚至範圍超過五公里外的豬場都遭了殃,但慶幸的是唯有包括我家豬場在內的兩家附近豬場卻安然無殃。其實任何事情的發生均事出有因,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非瘟疫病毒疫情的在各豬場內的發生也是同一道理,同時也很好地檢驗了該豬場平時對於生物安全防控非瘟病毒措施的落實成效。


附近豬場已經確診併發生了非瘟病毒感染疫情,自家豬場該如何應對非瘟疫情的委脅呢!

一、基於目前國內外均無針對非瘟疫病毒的預防接種疫苗及防冶藥物,而現階段最根本的非瘟病毒傳染病的防控方式為清除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及保護易感豬隻。所以在日常豬場管理中,發現發病豬隻立即採取撥牙式的防控方式淘汰,並遠離豬場的下風口進行無公害化處理。同時應加強病豬舍的循環徹底消滅殺菌處理,並密切關注豬場內其他豬隻的健康狀況,如果發現疑似病豬,則應立即隔離飼養或淘汰處理。

二、堅持自繁自養原則及出豬程序,避免將外來病毒潛伏風險帶入場內。在非瘟病疫的暴發時期絕對不能對外引種,而出豬臺及車輛也是病毒交叉感染的高風險區,應嚴格做好防控非瘟病毒的管理流程。


三、加強高效地完善生物安全防控非瘟病毒措施的建設。做好豬場內外的消毒殺菌工作,場內人員車輛流動的管理制度避免因此產生交叉感染,豬場內外具器使用制度,日常豬場排瀉物(糞、尿)的生物處理方式等。同時應加強避免外來禽獸蚊蠅蜱等帶毒有害生物的入侵。

四、加強日飼料的營養均衡,保障飼料的新鮮品質,絕對不能飼餵過期變質黴變料。同時及時補充豬隻日常生長所需的多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保證豬隻吸食消化正常促進健康成長。

五、做好豬隻各日齡、各生長期各功能性疫苗的預防免疫接種的首免及加免工作。同時定時給整場豬群飼餵補益類、清熱解毒類的中獸藥,起到清除豬體內堆積病毒,同時通過免疫接種構築豬體內完善的抗病毒功能。


以上是鋒哥根據自家豬場在經歷附近非瘟病毒疫情後而抗非瘟成功的經驗分析,希望能給仍堅持在抗非瘟病毒的養豬戶朋友帶來參考!同時如果你在閱讀本文後對此問題有更好的補充或建議,請在如下評論區內留言並參與後續的討論,以此來幫到更多有需要的養豬戶朋友們!


鄉民鋒哥


您好,會的!

一旦某一養豬場發生豬瘟疫情,不光這個養殖場的豬會傳染,而且附近的豬場也會被“豬”連九族。


非洲豬瘟的特點就是傳播範圍廣、傳播速度快、傳播途徑多、危害殺傷力大,是目前養豬行業最頭疼的一件事。

以前我們很少聽說非洲豬瘟,其實這種病在19 27年首次出現在非洲的肯尼亞,之後迅速傳播到歐洲和南美洲很多國家。在去年的8月份,首次次傳播到我國遼寧省,應該是從俄羅斯傳過來的。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所有省市都出現疫情。從近100年來全世界其他國家對非洲豬瘟的防控來看,這種病在短時間內很難根除的,最短的國家用了3年,最長的用了30多年,才實現了對整個養豬環境的淨化。與我國相鄰的俄羅斯在2008年發生非洲豬瘟,截止到目前還沒有完全實現根除,可見此種疫情防控難度非常大。



非洲豬瘟為什麼防控難度這麼大?其實主要是它的傳播途徑非常的廣,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是野豬與家族相互交叉感染。因為這種病毒是豬與豬傳染,野豬與家豬混合飼養,野豬活動範圍大,傳播病毒非常快。
  2. 就是這種病毒存活期非常的長。雖然豬瘟病毒不會傳染給人,但是人作為傳播載體,可以再次傳播。
  3. 就是病毒存在於食物中,在全世界到處流通,從一個地區傳播到另一個地區。



目前為止,全世界還沒有出現有效可控的防控辦法,我國現階段採取的辦法就是發現一起,馬上採取方圓3平方公里“捕殺+禁運”生物處理措施。現在全世界還沒有研發出相對可靠的疫苗,研發過程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成功的。


三農小喇叭


本場的生豬感染上了非洲豬瘟,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撲殺、消毒、隔離、無害化處理。則附近的豬場也會感染上非洲豬瘟病毒。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來了解非洲豬瘟?

一、非洲豬瘟是什麼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所引起的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疾病,這個病毒唯一寄生的宿主只是在豬界,如果感染上非洲豬瘟,其死亡率和發病率是高達100%。


二、非洲豬瘟歷史

1921年非洲豬瘟在肯尼亞報道,1960年傳入歐洲然後再傳入南美洲傳著傳著現在傳入了亞洲,現在並不僅是我國有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的情況,鄰國韓國、朝鮮、越南、日本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非洲豬瘟疫情。

非洲豬瘟出現在100多年前,居然可以存活如此久,而且還感染上了半個地球的生豬,可想而知,非洲豬瘟的存活性和傳染性是非常強的。所以只要發現有非洲豬瘟發生的地區,各地方相關部門就會緊急進行封鎖隔離撲殺和無害化處理,以免感染附近的生豬。



三、非洲豬瘟傳染的途徑

非洲豬瘟是高度接觸性傳染疾病,所以每發sk生非洲豬瘟疫情的地區,都會進行封鎖觀察,不可以把生豬及有關產品調出調入封鎖區,最快75天如果沒有新的疫情出現,即可解除封鎖區。因為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很多,為了能控制非洲豬瘟的擴散。所以我們要認真做好以下幾點,防控非洲豬瘟,保護自家生豬的同時也在保護其它養殖戶的生豬。


(一)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後,要及時上報當地獸牧醫部門,及時處理病豬同時查明感染生豬病毒的來源。有些散形養殖戶豬場發生非洲豬瘟時,會出現把病豬丟棄在路邊河裡的情況,這是一個不負責任的行為,這樣做不僅不能解決問題,也增加了疫情的嚴重性。

(二)不喂生豬吃泔水和餐餘廢棄物,做好豬場的消毒隔離工作,不調入不明來源的生豬。

(三)儘量封閉性養豬,儘量少與外界接觸,做好消毒工作,不讓生豬與外界野豬和蜱等昆蟲類接觸,以免感染上非洲豬瘟。



總的來說,本場病豬得到有效處理,控制住了非洲豬瘟的擴散,其非洲豬瘟病毒就不會感染到附近的生豬場,但是非洲豬瘟病毒的傳播途徑又廣,養殖戶們必須要打起精神做好防控非洲豬瘟的工作。


三農天地


★非瘟只傳染本場的豬,附近豬場會傳染嗎?

這個問題很明顯,非洲豬瘟傳播速度慢,但是傳播能力強,只要讓豬隻接觸到含有非洲豬瘟病毒的豬、物資、人員、老鼠、蒼蠅、蚊子等都有可能傳染。因此非洲豬瘟不僅僅的傳染本場的豬,附近豬場的豬也會傳染。

★非洲豬瘟的傳播形式有哪些?

有很多豬場老闆有疑問,為什麼我的豬場離其他豬場很遠,而且豬場周邊幾乎沒有居民居住,最後還感染了呢?有的豬場甚至把通往豬場的橋都挖斷了,最後還是感染了,老闆就懷疑非洲豬瘟是經過空氣傳播的。

1、非洲豬瘟以空氣飛沫的形式只能傳播3米

實際上,非洲豬瘟病毒缺失可以通過空氣傳播,但是主要以空氣飛沫的形式,也僅僅能傳播三米。在發病豬場同一豬舍內發病豬的空氣飛沫是容易傳播給周圍豬群的,因此豬場要求把鐵欄杆改成有一定高度的實體牆,能夠減少飛沫傳播。

2、直接接觸性傳播是非洲豬瘟主要的傳播形式

大家不要誤會了直接傳播的定義,認為是發病豬和健康豬的直接肢體接觸叫做直接接觸性傳播。實際上,發病豬或者病死豬的分泌物,如血液(血清、血漿、生物製品),糞便、尿液,唾液(飛沫)、精液等通過人員接觸、車輛接觸、動物接觸(老鼠、蒼蠅、蚊子)等由發病豬場(豬舍)傳到未發病豬場(豬舍),都能夠引起發病。

★切斷非瘟傳播途徑,必須注意的幾點

1、豬場大門要把好

“病從口入”,豬場的大門就是病毒感染的“入口”,任何從大門進入的車輛、人員、物資都要小心謹慎,老闆和場長要親自看大門,嚴防死守,做好生物安全的第一步。

2、70%的豬場發病與車輛相關

小編在工作過程中,與豬場人員溝通,很多豬場在賣完豬以後半個月之內發病的。豬場唯一能夠接觸到的就是人員和車輛的因素。尤其是車輛經過消毒後進入豬場,真的消毒徹底了嗎?一般豬場清洗、消毒車輛的方式,就是冷水清洗,消毒液噴灑,然後就進入豬場。這種洗消措施,是存在很大漏洞的,首先冷水沖洗後的水分進入地下,如果有病毒存在也一起進入低下,是否有二次汙染的可能。其次,消毒液噴灑,短暫的接觸是不能夠殺滅病毒的,消毒液需要與病毒有一定的接觸時間才能夠殺滅。因此,豬場管理者如果是為了應付,那這樣消毒毫無意義。

3、注意飼料和原料

為什麼生物安全做到了極致,豬場還是發病了,唯一弄外界進入豬場的就是飼料和原料,玉米、豆粕、飼料能不能攜帶非洲豬瘟病毒呢?需要怎麼處理?飼料和原料中沒有豬身上的組織和細胞,病毒不能長時間存活,只能存活15天左右。因此,從外界拉入豬場的原料和飼料,一定要在料庫中存放15天以上再使用,豬場最好有中轉儲物間,可以適當隔離。

4、豬舍老鼠、蒼蠅、蚊子

小編在豬場採樣,從老鼠、蒼蠅、蚊子體內,通過熒光定量PCR的方法,都檢測到非洲豬瘟病毒陽性。並不是說這幾種動物能夠在體內複製非洲豬瘟病毒,而是他們在豬場活動過程中,身體接觸了含有非洲豬瘟病毒的豬隻或者豬隻的分泌物,然後短時間內與健康豬接觸是能夠傳播病毒的。因此,豬場應該做好滅鼠、夏天做好滅蚊滅蠅的工作。

★防控非洲豬瘟除了生物安全,我們必須注意豬群的健康度和應激的問題

除了注意切斷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傳染病傳播的三要素中還有一點就是保護易感動物。那麼易感動物如何保護,豬群中的易感動物就是亞健康和免疫力、抗病力低的豬群。

1、國內8個月非洲豬瘟傳遍全國與豬群健康度是直接相關的

非洲豬瘟最早在非洲發現,然後傳入歐洲和美洲,用了30年的時間,從歐洲傳入亞洲(格魯尼亞和俄羅斯)用了20年的時間,從俄羅斯傳入中國用了10年的時間,中國從18年8月3號到19年4月19號海南上報後,國內共用了8個月的時間,為什麼這麼快?

國內的豬場,隨便進入一家,基本可以看到眼屎、淚斑、黃尿的亞健康母豬比例基本都在10%以上;丹麥丹系豬引到國內,PSY很難超過丹麥本土37,國內只有27,為什麼查了10頭仔豬,因為引種後母豬要免疫大量的疫苗、使用大量的抗生素保健,導致豬群的健康度下降。

最近越來越多的專家,認識到豬群健康度的問題,很多健康度比價高的豬場、藍耳穩定的豬場,檢測到病毒陽性,但是沒有爆發,什麼原因?非洲豬瘟的感染與豬群健康度是直接相關的。

2、注意豬群應激是減少弱陽性豬發病的有效手段

現在豬場能夠檢測到病毒,但是沒有表現臨床表現,如果豬場發生大的應激,如轉群、運輸、疾病應激(流感)等,那麼豬群的健康平衡被打破,很有可能發病。

對於非洲豬瘟爆發期過後,環境中病毒載量下降,豬場以後可以維持穩定弱陽性帶毒生產,但是前提是豬群保持一定的健康度和減少豬群應激,這是養豬行業防控非洲豬瘟需要思考的問題。

防控好非瘟是需要我們養豬人共同探討和學習的,大家有好的方法和建議可以提出來,大家一起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