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看不慣家務活都是兒子幹,被挽救怒懟:“伺候你的女皇吧”

都說兒子是母親的心頭肉,這話一點錯都沒有。

雖然我們夫妻並不跟父母住在一起,但是每次我母親來我家,都要給我和妻子帶不少東西,並且進屋就開始幹活,收拾衣服,做飯,打掃衛生,而妻子也跟著婆婆一起幹。

而我最初的時候也有點不好意思,就跟著母親和妻子一起收拾,可是沒幹兩下,母親就說我笨手笨腳的,越幫越忙,還不如一旁待著去,然後就去誇我媳婦能幹,愛乾淨,我能娶她真是幸福。

而妻子每次聽到母親說這些話也很開心。

看到她們婆媳關係融洽,我也很高興,然而有一次我單獨和母親聊天,我勸母親以後來家裡,不要再幹那麼多活了,多歇著點,母親這才說出了心裡話。

婆婆看不慣家務活都是兒子幹,被挽救怒懟:“伺候你的女皇吧”

“你以為我願意幹啊,我又不能一輩子管著你,可是又不放心另一個女人去照顧你,所以我只能多做點,讓她多學一點,說白了還不是為了你。”

一個男人不管長多大,身體多麼強壯,在母親眼中依然還是當初那個不懂世事的小男孩,願意奉獻一切給他。

而如果看到他吃苦,那比自己吃苦難受還要揪心。

“我一把甩開兒子的手:我在這裡做什麼?看你在這裡受氣嗎?洗衣做飯是你,刷鍋洗碗還是你,就連拖地洗馬桶給孩子擦屁股也是你,你是超人嗎?買個幾百塊錢的東西還要老婆同意,你娶的是媳婦嗎?你這是找了個皇太后啊!”

說這些話的是讀者李阿姨,和所有母親一樣,她兒子也是她的心頭肉,可是面對兒媳婦,李阿姨又無可奈何,最後只好選擇眼不見為淨。來聽聽她自己是怎麼說的吧。

“2013年孩子在上海交大畢業,帶回來一個女朋友,說是上海的,家裡條件不錯。女孩子樣貌沒得說,完全對得起我兒子,但我不太喜歡。最看不慣她和兒子說話的那個膩歪勁兒,嗲的讓人受不了,渾身起雞皮疙瘩。在老家呆了不到四個小時,皺了一天眉頭,一直給兒子小聲嘀咕這兒髒那兒不乾淨的。

儘管不喜歡,我還是滿臉陪笑,不想慢待了孩子,從城裡來的孩子不習慣也正常。中午吃飯直接到了鎮上最好的飯店,一桌菜花了四百多,老公下手狠,一桌子幾乎全點的硬菜,說不能讓城裡人看不起咱,吃不吃是回事兒,這個面子得要。

你還別說,那上海姑娘真就一口沒吃,要了一杯飲料,吃了幾口青菜,剩下就只有皺眉頭了,我勸了幾句,姑娘皺著眉直搖頭。我沒再說話,三下五除二,把肚子填飽了。

原計劃說是住兩天再回去,結果下午吃了飯就拜拜了。

我是一個鄉鎮老師,我不封建,自我感覺也不落後。但我對這姑娘沒大好感。兒子問我感覺怎麼樣,我說:我感覺有什麼用?以後過日子是你們兩個人的事兒,我們又不跟你一輩子,你自己做主就行!

2017年兒子說女朋友要買房子準備結婚,我直接說:買房子咱拿錢,寫咱的名字。兒子只是笑,問我有多少錢。我說家裡差不多50萬都給你,總該夠首付了吧。

兒子搖了搖頭:我們看重的是浦東的房子,那邊離她父母比較近,至少也得50000一平了。我無語,50萬在一般小城也能要一套房子了,照兒子這麼一說,真的連首付都不夠。

我不想讓兒子作難,說道:兒子,那我藉藉吧,不過這100萬可不是小數,得給我時間。兒子笑著說:媽,你不用管了,房子的事情我女朋友負責。裝修差不多要10多萬塊錢,到時候你先讓我用一下,晚些時候我再還你。


婆婆看不慣家務活都是兒子幹,被挽救怒懟:“伺候你的女皇吧”

我聽了竟然有點心酸。別看我這兒子長得高高大大陽光帥氣,卻是一個孝心十足的實誠孩子,對我和他爸可孝順了,從不亂花錢,老實的讓人心疼。

我看著有點羞澀的兒子,眼圈發紅:淨說傻話?還還還!我就你一個兒子,還給我給誰?

兒子拉住我的手,輕聲說道:我沒別的意思,只是感覺你們年齡大了,手裡有個錢心安。我用力握了一下兒子的手,沒再說話。

兒子裝修,我直接轉過去二十萬,兒子說用不了這麼多,我說其餘的你就看著買點家居用品,就說是我和你爸的一點心意,兒子沒再拒絕。

結婚主要以上海為主,婚禮舉行的很隆重,我和老公很高興,高興的是兒子終於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老婆自己的家。特別高興的是兒子岳父母非常的和善,對兒子特別好。尤其是兒子的岳父,親切地說: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我們多了一個兒子,你們多了一個女兒!我們慶幸兒子找了一個好人家。

結婚是人生大事,回到老家後,又給兒子舉辦了一個簡單的婚禮,目的是讓親朋好友知道,兒子結婚了。

就這樣,兒子定居上海。每年中秋、春節來家一趟,兒媳婦婚後性格沒什麼變化,但她的父母挺好,感覺兒媳也比以前可愛多了。心想,咱就拿她當親生閨女待,她還能咋滴?

2018年他們添孩子,我要去照顧,兒子說請了保姆,不讓我辛苦了。說實話,我也真不想去,怕和兒媳婦合不來。

去年暑假,兒子打電話讓我去住幾天,我不想去,老公說這也是兒子的一片心意,就去住兩天吧。想想也是,添孩子作為奶奶沒去照顧,這都快兩歲了,一年見不了幾次,去了好好疼疼孩子也好。

就這樣,放假一週後,買了一些孩子喜歡吃的東西,帶了幾萬塊錢,我就到了兒子的家中。兒子兒媳和孫女對我的到來很是歡迎,我很高興。


婆婆看不慣家務活都是兒子幹,被挽救怒懟:“伺候你的女皇吧”

我趕緊把孩子的食品和玩具給孩子拿出來,孫女高興壞了,撕開就要吃,哪知兒媳婦一把抓過來:媽,這些膨化食品孩子不能吃的。先放起來吧!說著一下子都提走了。孫女噘著嘴想哭,我心裡想,我不知道嗎?偶爾吃一點有什麼,大驚小怪!

不過,我還是把孫女抱到懷裡,心疼地說:媽媽是為了妞妞好,奶奶給你拿糖吃,說著我從包裡拿出一盒巧克力糖,孫女接到手裡剛要吃。兒媳婦又一步跨過來:媽,妞妞的牙齒不好,醫生不讓吃糖的,說著竟然又把糖拿走了。

我有點坐不住了,這是幹嘛呀?我帶來的東西有毒嗎?兒子看我神色不對,趕緊打圓場,說前兩天孩子吃那些東西肚子都吃壞了,吃糖吃得天天嚷著牙疼。我點點頭,沒說話。

哪知,我住了三天更受不了了,洗衣做飯拖地,給孩子洗澡擦屁股都是兒子,這沒啥,誰有時間誰就幹唄。單刷鍋洗碗就連洗馬桶也是兒子!有好幾次竟然守著我,在客廳讓兒子給她按摩。

最不能容忍的是,兒子要買一個幾百塊錢的東西,竟然還要兒媳婦同意。我一聲沒吭,把兒子拉到臥室,甩手給了兒子五萬塊錢。

第四天一早我收拾好東西要走,兒子要留我多住幾天。我看著兒子,心疼地說:我在這裡幹什麼?看你受罪嗎?眼不見心不煩,好好伺候你的女皇去吧!

兒子張了張嘴想說什麼,笑著搖了搖頭。”

其實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李阿姨家是一本“經”,然而兒子家何嘗不是另一本“經”,每一本經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框架和交流的方式,因此才造成了這麼多彩的世界。

同樣,李阿姨心疼兒子固然是母子情深,然而在兒子和兒媳眼中,他家的生活方式就是如此,兒媳這麼過的愜意,而兒子也甘之如飴,說實在的這又有什麼不好的呢,何必非要打破。

李阿姨和兒媳的問題,主要還是出在文化認知,以及對待李阿姨兒子的態度上。


婆婆看不慣家務活都是兒子幹,被挽救怒懟:“伺候你的女皇吧”

一、文化認知

其實城裡人和鄉鎮人本來生活差異就巨大,這包括生活方式,以及對待子女的教育上。

先不說生活方式的差異,單說子女教育,每個做母親的都不會允許其他人對自己的孩子教育過程指手畫腳,這是做母親最後的堅持。

我記得有一次過年吃飯,大姐不允許他兒子玩手機,於是他就跟大姐生氣,我看不過,就抱走大侄子,把手機給她玩,而大姐當場就發飆了,一點面子都不給我留。

而過後大姐夫就跟我解釋,說希望我理解大姐,大侄子這陣子天天偷手機玩,所以大姐才對此特別嚴格。

同理一樣,李阿姨帶來的東西,雖然不可能有毒,然而卻和兒媳的育兒觀念相悖,而兒媳作為兒子的親生母親,李阿姨應該尊重和理解她的選擇。

二、對兒子(兒媳的丈夫)的態度

兒子兒媳買房子都是兒媳出的錢,而兒子只拿了20萬左右。

這能看出來兒媳,以及兒媳一家是真的喜歡兒子才能做出這麼大的犧牲,要知道上海這地方可是寸土寸金,一套房子幾百萬都有可能。

而作為丈夫,他明白妻子為自己,為這個家的付出,因此才決定多用實際行動來回報妻子,而這之間也是夫妻心照不宣的約定,這讓兒子和兒媳也更加有歸屬感。


婆婆看不慣家務活都是兒子幹,被挽救怒懟:“伺候你的女皇吧”

而李阿姨卻忽略了這點,她只看到了家務活都是兒子幹,而兒媳一直在享受,可沒看到的是,如果沒有兒媳的付出,可能連這個家都沒有。

其實,兒孫自有兒孫福,父母可以表達一下對兒子兒媳生活方式的不滿,但是千萬不要妄加干預,就像我上文說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也許你覺得不合適,可實際上,就是非常適合這對夫妻。

生活是過給自己的,不是給父母的,只要夫妻覺得幸福快樂,心中無愧,那才是最重要的。

而父母們也應該明白,婚姻生活是兒女自己的,少摻和,除非是兒子來找你,儘量少發表意見,否則你的行為,只是在挑撥夫妻關係。

總之一句話,千金難買兒願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