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團聚,孩子不喊人怎麼辦?

春節團聚,孩子不喊人怎麼辦?

新年倒計時8天

春節團聚,孩子不喊人怎麼辦?


很快就要到回老家過年的時節了,走親訪友,七大姑八大姨相聚一堂的情況總是免不了的,而這個時候,如果自家孩子粉嘟嘟的小臉一笑,對著大家吉祥話一說,分分鐘你就成了場面上的人生贏家。


春節團聚,孩子不喊人怎麼辦?


但是,現實中卻是這樣的:


當你遇見熟人,把娃推出來叫阿姨時,他卻抿著嘴兒,扭扭捏捏往你身後縮;

帶娃回老家走親戚,娃坐不了幾分鐘就喊走,說這裡不好玩;

好不容易走到一個也有小孩的親戚家,想著這下孩子有人陪著玩兒,應該沒什麼么蛾子了,結果娃因為玩具和主人家的孩子打起來了......


春節團聚,孩子不喊人怎麼辦?


是不是很扎心。說不定過幾天,這也將成為你的難忘經歷......


作為父母,我們肯定希望孩子落落大方,在親戚朋友面前能彬彬有禮,甚至三言兩語逗得長輩開開心心。但總有些孩子天生不善言語,而媽媽們這時候就總是喜歡給孩子貼上“內向”、“不禮貌”的標籤,卻很少思考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說話打招呼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叫人呢?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種:

春節團聚,孩子不喊人怎麼辦?

1、孩子還在認生期

認生是寶寶成長必經的階段,孩子在三歲之前,出現適度的認生,屬於正常現象,家長不用多度擔心,更不要過度責備


2、性格比較內向

性格這種東西,有內向、有外向,各有各的好處和壞處,所以媽媽們不要總覺得內向的孩子就是不好的。


因此,當孩子因為內向不願意跟人說話時,千萬不要馬上給孩子貼上“不禮貌”、“膽小”、“害羞”等標籤。因為媽媽對寶寶不信任、不支持、不看好的態度會傳遞到孩子心裡,從小影響寶寶自信心的建立,甚至導致寶寶自卑等。


3、缺乏安全感

先說說我們大人,在面對不熟悉的人的時候,如果讓我們主動去親近一個不熟悉的人,內心多少都會抗拒,更何況是孩子。


孩子在接觸陌生人的時候,都會本能地沒有安全感。這是在正常的心理反應,所以媽媽們不要一味地責備孩子,反而影響他們的健康發育。


那麼,眼看著就要過年了,我們應該如何儘可能地科學地教孩子去喊人、打招呼呢?


1、反思自己

許多媽媽在春節時都會面臨孩子社交的大型翻車現場,還得親自去收拾現場。但媽媽們,不要急著責備孩子,先反思一下自己。


面對孩子的出口成髒、沒禮貌,就更要先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平時的習慣問題導致的,比如:


自己見到長輩時禮貌地打招呼了嗎?

自己生氣時,有沒有爆粗口?

聽見孩子說粗話,有沒有好好糾正孩子,還是粗魯地一頓打罵?


2、提前救急,做好春節基本禮儀的普及

孩子童言無忌,你不要指望孩子一到春節就會說場面話。所以,與其事到臨頭只會責備孩子,不如提前教給孩子基本的禮數和規矩:


吃飯時:

a. 不要把好吃的都放在自己面前,要學會分享。

b. 不要把湯和菜撒得到處都是。


做客時:

c. 去別人家,進門要先換鞋。

d. 不要在別人家裡亂翻、亂竄。

e. 別人給你東西時,要學會說“謝謝”。


叫人時:

f. 提前在家給孩子講一遍都要去見哪些親戚,和爸爸媽媽是什麼關係,甚至可以給孩子看看照片,讓孩子提前熟悉要見的親戚朋友。

g. 見到人時,媽媽要提醒孩子這位阿姨和媽媽或者爸爸是什麼親友關係,應該叫什麼。

h. 接過長輩紅包時,要說吉祥話和道謝,可以提前在家幫孩子做幾次演練。

春節團聚,孩子不喊人怎麼辦?


對家長來說輕車熟路的春節,對於孩子來說卻還是初見陌生的。所以媽媽不僅平時以身作則讓孩子學會禮貌社交,在春節前也要對孩子多加引導,見到對於孩子來說很陌生的親友要耐心為孩子介紹。這樣孩子慢慢就能融入春節親友圈,和大人們一起感受春節的樂趣啦。

春節團聚,孩子不喊人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