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的夫人孟小冬如何成了杜月笙的五姨太?

袁勇建


梅兰芳和孟小冬是当时享誉全国的京剧名角,梅兰芳号称“伶界大王”,孟小冬则是“京剧冬皇”,1925年,两人在北京演出时因戏生情,遂结为伉俪,一时被传为梨园佳话。那么孟小冬是如何成为流氓大亨杜月笙五夫人的呢?

金童玉女天作之合

孟小冬出生于梨园世家,祖父孟七,父亲孟鸿群都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家庭文化的熏陶使孟小冬早早踏上了梨园之路,9岁开始学习,12岁登台献艺。1921年,孟小冬在上海与张少泉、粉菊花、露兰春、姚玉兰等人同台表演,大获成功,时人评价她“扮相俊秀,嗓音宽亮,颇具名角风范”。一炮而红的孟小冬为了追求艺术上的更大发展,于1925年毅然北上京城,在京剧的发源地一边演出一边深造。当时梅兰芳已是名动京城的旦角,孟小冬到京后成为红遍梨园的生角,两人同台献艺,互飙演技,为票友们献上了一幕又一幕的精彩演出。俊男美女惺惺相惜,互生情愫,自然而然的结为佳偶,成为当时轰动剧坛的一段佳话。

枪击血案棒打鸳鸯

梅孟两人共筑爱巢,享受着甜蜜的两人世界,不成想,一场枪击血案毁掉了这一段美好姻缘。孟小冬当时正值妙龄,不仅举止优雅,楚楚动人,而且身段婀娜,楚楚动人,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纨绔子弟不知凡几,用现代话来说简直就是少男杀手。

北京市长王达的公子王惟琛就是其中之一,单恋孟小冬到了几近发狂的地步,听说孟小冬下嫁梅兰芳后愤恨不已,怀揣手枪跑到梅孟二人位于无量胡同的爱巢“缀玉轩”,扬言梅兰芳横刀夺爱,抢走了他的“未婚妻”,并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取梅兰芳性命,二是赔付10万大洋。替梅兰芳出来待客的是好友张汉举,梅兰芳当时正在午睡,听闻吵闹声而起,张汉举向梅兰芳抛个眼色说道:“这位王先生,是来借10万块钱的”。梅兰芳一眼瞥见王惟琛携带的手枪,再听到张汉举的话,瞬间明白了事情缘由,抛下一句“我去打个电话”便回到房间,向首都警察厅和京畿卫戍司令部求援。很快大批军警开到,将缀玉轩所在的四合院围得水泄不通,受到惊吓的王惟琛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举枪打死张汉举后饮弹自尽,酿成了当时轰动京城的枪击血案。


闹出这样一桩血案,使梅兰芳心摧胆裂,更被另一位梅夫人福芝芳抓住口实,闹得家宅不安,鸡犬不宁。福芝芳口口声声为了梅郎生命安全着想,逼着他与孟小冬分道扬镳。梅兰芳虽然深爱孟小冬,但一方面被这场血案所惊吓,另一方面又制服不了福芝芳的吵闹不休,以致进退两难,苦恼不已。

最后,在至亲好友的劝说下,梅兰芳忍痛割爱,决定与孟小冬分离。随后就发生了梅兰芳祧母去世,孟小冬前往奔丧被另一位梅夫人拒之门外的情形。性格孤傲的孟小冬一气之下于1933年9月在天津《大公报》上连续三天发布启事,宣布与梅兰芳脱离家庭关系。

流氓大亨飞来艳福

上海滩流氓大亨杜月笙平生酷爱皮黄,他的四夫人就是当年与孟小冬在上海同台献艺的名伶姚玉兰。杜月笙早在1925年就与孟小冬相识,对才艺双绝的“冬皇”一直倾慕有加,可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因此一直以朋友身份相处。孟小冬与梅兰芳分手后始终为情所困,甚至有段时间在天津居士林皈依佛门。后来她拜余叔岩为师,潜心钻研京剧艺术,在恩师病危之际亲侍汤药,直至余叔岩病逝。1946年,从香港返回上海的杜月笙对在暗无天日的沦陷区度过8年之久的孟小冬深感怜惜,让四夫人姚玉兰写信邀她南下,孟小冬与姚玉兰情同姐妹,加上余叔岩去世后北平也无甚留恋,于是欣然受邀到沪,住进了杜公馆,由此杜孟二人再度相聚。孟小冬感激杜月笙多年来的情深意重,加上好姐妹姚玉兰的一再撮合,终于决定以身相许。1949年,孟小冬随杜家迁居香港。

1950年,杜月笙一家准备迁居法国,一直未动声色的孟小冬淡淡地说了一句:“我跟着去,到底是算丫头还是算女朋友呢?”一语惊醒梦中人,缠绵病榻的杜月笙决定正式与孟小冬结婚,就这样44岁的新娘子嫁给63岁的老新郎,成为杜月笙第五位夫人。婚后第二年,杜月笙病逝于香港,孟小冬此后再未登台,1967年迁居台湾,1977年病逝,享年71岁。


历史茶坊


题主说的是孟小冬吧?她不是梅兰芳的夫人。

1933年9月,天津大公报上孟小冬连登三天头版启事,与梅兰芳断绝关系,而且只言片语间说的很清楚,“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的确是慷慨磊落,英气飒爽的奇女子。

梅兰芳自幼过继给他伯父为子,按当时习俗,可娶两房妻子,所以当时20岁的孟小冬才与之同居,结果梅兰芳之母去世时,其原配福芝芳不让孟小冬跪拜,也就是拒绝承认她的地位,梅兰芳也劝孟小冬离开,选择委屈她。故此才有了上文所述的启事,也是我说孟小冬不是梅兰芳妻子的原因。

此后,孟小冬专心于京剧事业,1947年为陕西水灾义演的《搜孤救孤》轰动京剧界,所有质疑“冬皇”资格的人,从此杳然无声。

杜月笙早在1925年就对孟小冬爱慕不己,只是当时佳人心有所属,杜娶了孟小冬的好友姚玉兰为四姨太。1936年后,孟小冬应杜月笙之邀请在上海演出二十多天,期间就住在姚玉兰处,与杜的交集从此多了起来。

如此直到1949年,十多年来杜月笙不动声色的敬重体恤,处处照顾,情深意重,终于让孟小冬决定随杜迁居香港。

在香港,杜月笙当着全家人的面计算移民法国需要多少张护照,孟小冬淡然询问杜,我跟着去,算丫头呢还是女朋友?杜月笙当即决定与孟小冬公开成婚。

孟小冬曾说过,我今后要么不唱戏,若唱,绝不会比你差。以后我要么不嫁人,要嫁,也绝对不会比你差。

她做到了。

人生如戏,孟小冬一生,不枉这一场戏梦!


发条鸟编年史


孟小冬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一个是民国四大美男之一的梅兰芳,一个是上海青帮大佬杜月笙。孟小冬先是和梅兰芳走在了一起,可是最终却成了杜月笙的五夫人,这都源自于一场变故。

孟小冬出身于梨园世家,她本人十二岁便登台表演。1925年,18岁的孟小冬在京津两地表演,因为台风演技和著名老生相比都不遑多让,这让她成为红极一时的名角,人称“东皇”。在那个时候,最红的旦角是有“伶王”之称的梅兰芳,以男性扮女人;最红的生角是孟小冬,以女性扮男人。两人还曾一起合作演出了《游龙戏凤》、《四郎探母》等,两人一来二去便真正成为了一对情侣,这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佳话。

本来一切都是十分美好,可是在1926年的一天,梅兰芳的家里来了一名学生,叫王惟琛,他是孟小冬的追求者,对孟小冬心仪已久,可是她和梅兰芳走到了一起,因此怀恨在心来梅兰芳这里闹事。当时梅兰芳在午睡,梅兰芳的好友张汉举就出来替他接待客人,王看到出来的不是梅兰芳,立刻掏出枪逼梅兰芳出来,并且口口声声的说梅兰芳抢了他的未婚妻,要赔偿10万块钱才肯罢休。张汉举恐慌的把这件事告诉了梅兰芳,梅兰芳也没有迟疑太多立刻打电话报了警,很快,梅宅被大批军警包围,情急之下王惟琛开枪射杀了张汉举,可怜的张汉举成了这场爱情纠葛的替死鬼,王惟琛本人也饮弹自杀。这件事情之后,梅孟两人从此分离,孟小冬因为深受打击,坚决不肯和梅兰芳见面。

要说孟小冬和梅兰芳是因为京剧才走到一起的,世人没有什么意外,那么孟小冬为什么会和杜月笙这么一位青帮大佬扯上关系的呢?要说杜孟两人的关系,也要从1925年说起。

在那个时候杜月笙就对孟小冬十分倾心,虽然后来1929年娶了名须生姚玉兰,但仍然对孟小冬念念不忘。1936年杜月笙邀请孟小冬参加黄金大剧院揭幕剪彩,因为孟小冬是姚玉兰的好友,所以在上海的二十多天孟小冬都住在姚玉蓝的住处,就这样孟小冬和杜月笙的交集也频繁了起来。1945年,杜月笙移居香港。因为心系孟小冬,1946年返回上海的他托人写信给孟叫她南下,孟小冬因为想念腻友,也就没有再推托。姚玉兰的嘘寒问暖,杜月笙不露声色的敬重体恤,使她感到了很久没有的温暖。孟小冬感于杜月笙数年来的情深重,加上姚玉兰的一再撮合,终于在到上海不久便以身相许,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孟小冬跟随杜月笙一家迁居香港。

进入杜家的时候,杜月笙已经不是盛年,孟小冬便贴身照顾杜月笙,一直沉默寡言,没有什么怨言,

直到1950年病入膏肓的杜月笙在家人的扶持下举行了和孟小冬的婚礼,正式给了她一个名分。

杜月笙死后,孟小冬独居在上海,深居简出一心教徒。因为亲友都在台湾,为了不让自己太孤寂,所以在1967年移居到台北,十年后因病去世。








七哥评史书


与梅兰芳情断义绝后,孟小冬的事业曾受到一定的打击。她打算皈依佛门,以此来渡过余生。后来经人劝说,孟小冬顿开茅塞,决定重返她热爱的戏曲舞台。

1937年5月,孟小冬受她结拜金兰的姐姐、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的邀请,给黄金大戏院的开幕典礼剪彩。姚玉兰邀请孟小冬到上海并不是剪彩这么简单,姚是杜月笙的四姨太,但是地位不稳。杜月笙早就喜欢上了杜月笙,将孟小冬邀请来上海,一是壮壮自己的声威;二是撮合杜月笙和孟小冬二人。



杜月笙是上海的青帮大佬,但是对于自己喜欢的女人从不霸王硬上弓,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加之杜月笙无微不至的照顾,孑然一身、感情坎坷的孟小冬成为了杜月笙的情妇。抗战爆发之后,杜月笙逃到了香港。一年之后,杜月笙将孟小冬接到了香港,但是在香港没有停留多久,孟小冬又回到了北平。

从1946年起,孟小冬和杜月笙半公开地过起了同居的生活。1949年孟小冬跟随杜月笙去了香港,在香港孟小冬像当年照顾自己的师父一样照顾生病的杜月笙。杜月笙看在眼里,决定给孟小冬一个名分。1950年,杜月笙不顾家人的反对,已经63岁的杜月笙和42岁的孟小冬在香港结婚,孟小冬正式成为杜月笙的五姨太。


历史军魂


绝笔历史,带你看不一样的历史!

1950年,杜月笙来到了香港,这位发迹于上海滩的枭雄,既没有选择追随蒋氏政权,也没有投入新中国的怀抱,他选择了出走。对于此时的杜月笙来说,除了唏嘘还是唏嘘,好在陪在他身边的还有一位他非常喜欢的女人,这便是孟小冬。



而杜月笙一生有过五房太太,孟小冬则是他最后一房太太,也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女人。像杜月笙这样的人,去喜欢一个女人很正常,他本身就不同于黄金荣之流,虽然发迹于社会底层,但其却不是为一君子。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杜月笙一生最喜欢听戏,而孟小冬作为京剧名伶,自然是杜月笙心目中的女神。



不过在那个时候,杜月笙只能把对孟小冬的爱隐藏在内心里面,因为杜月笙这种人,本身就是有着底线的君子,尤其在面对喜欢仰慕的人,就算他有钱有势,手眼通天,也不会采取抢夺的手段。当然那个阶段,孟小冬和梅兰芳正在热恋之中,因为他没有任何机会,此时的杜月笙明显有些沮丧。

不过机会还是来了,在孟小冬和梅兰芳分手后,杜月笙很快行动了起来,多次邀请孟小冬来沪,帮助孟小冬解决各种麻烦,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开始了追求孟小冬。当然杜月笙本身就不是一般人,毕竟像杜月笙这类的枭雄,那也是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所以孟小冬最终还是选择做杜月笙的情人。



当然情人的关系维持了很长时间,在杜月笙来到香港之后,他才和孟小冬结为夫妻,这也是杜月笙的一大愿望。而在杜月笙和孟小冬结婚第二年后,他便因病去世。置于千秋万世之中,杜月笙或许只是一个再小不过的人物,但其既能活人,又能杀人的处世之道,依然影响着后人。

关于杜月笙和孟小冬,就给大家讲到这里,喜欢点个关注吧!


绝笔历史


梅兰芳是我国戏曲界著名的大师,他在戏曲方面的成就无人比肩,可在与孟小冬的情感方面却成了他的减分项。论名气,孟小冬不比梅兰芳差,梅兰芳演男扮女妆的旦角,孟小冬擅演女扮男妆的老生。在机缘巧合下他们合作演出了《四郎探母》、《游龙戏凤》,男女角色颠鸾倒凤,演来精彩而又富于罗曼蒂克,引起巨大轰动(那时社会名流对京剧的追捧,不亚于现在小年轻对流行音乐的热度)。由于相互欣赏进而产生爱慕之情,最终成了一对佳偶,成为轰动剧坛的佳话。


然而本应被人羡慕嫉妒的一对新人,却被现实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由于梅兰芳不够爷们儿,在二人婚后发生了几件事,让两人婚姻很快走到了尽头。

一是当时梅兰芳家中已经已经有了两个妻子,但是一来孟小冬确实深爱梅兰芳,二来媒人直言原配王明华重病,她嫁过去也算不上妾(事实证明是梅兰芳撒了谎),最后孟小冬同意了。只可惜梅兰芳的平妻福芝芳却死活不愿,最后孟小冬压根没能进梅家的门。

二是孟小冬的粉丝王惟琛知她嫁人后拿手枪和梅兰芳火拼,结果误杀梅兰芳好友张汉举一时闹得沸沸扬扬,梅兰芳为了自保与名声与她逐渐疏离。

最后的导火线则是在梅兰芳的伯母去世时,孟小冬上门奔丧却被福芝芳拿拒之门外,最后也没能等来梅兰芳。

孟小冬经此打击,痛不欲生,一度于天津居士林皈依佛门。"从此不见梅兰芳"这句誓言,孟小冬更是坚守了一生。她说:“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


结果,在好友姚玉兰(杜月笙的四姨太)撮合下,她确实嫁给了比梅兰芳更强、更爷们儿的男人——杜月笙——成了五房太太。


w狼图腾w


梅兰芳与孟小冬原本是剧坛鸳鸯,谁曾想1926年的一天,一个陌生青年闯进梅兰芳的住处,用枪酿造了血案,导致梅兰芳与孟小冬分开。

那么孟小冬与梅兰芳原本是一对神仙眷侣,为何孟小冬最终成了杜月笙的五姨太呢?

孟小冬天生丽质,引发血案,无辜名士当场死亡,无辜情侣被迫分开。

(孟小冬与梅兰芳)

孟小冬出道后,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孟小冬不仅功底过硬,而且天生丽质,当时追求孟小冬的人数不胜数,最终还是梅兰芳得到了孟小冬的芳心。

梅兰芳与孟小冬都是当时戏曲界的大亨,两人的结合也是一段佳话。1925年独自离开上海的孟小冬,在北京遇到了当时已经成名的梅兰芳,梅兰芳对孟小冬心生爱慕,孟小冬也被梅兰芳吸引,后来两人就在一起了。

1926年这天,梅兰芳的老友当时北京名士张汉举来梅兰芳家里做客,谁知他这一来就没能再回去。


就是张汉举去梅家的这天,梅家的客厅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当时的梅兰芳正在睡觉,一个叫王惟琛的青年,带着一把手枪来到了梅家客厅,刚好与张汉举相遇,这人就用手枪指着张汉举的脑袋,让梅兰芳出来。

原来王惟琛是当时的一名大学生,他暗恋孟小冬已久,可是谁知孟小冬竟然跟着梅兰芳。王惟琛这次来就是要让孟小冬离开梅兰芳和自己在一起,或者是梅兰芳给自己10万元。
(杜月笙与孟小冬)

梅兰芳看到这样的情景后,一边稳住王惟琛,一边偷偷报了警。当警察包围了梅兰芳的住宅后,王惟琛还没有发现。就在警察准备行动时,王惟琛看到了其中一位警察,于是就冲着张汉举开枪了,张汉举无辜丧命。

张汉举在梅家,由于一场感情纠纷无辜丧命,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舆论。孟小冬和梅兰芳被这些舆论压的有些喘不过气了,最终两人只能分开。

那么离开梅兰芳的孟小冬,又是如何结识杜月笙,成为杜月笙的姨太太的呢?
(杜月笙剧照)


杜月笙恋孟小冬二十多年,病榻之上迎娶孟小冬。

其实杜月笙与孟小冬1925年就认识了,当时杜月笙就被孟小冬给迷住了,不过后来阴差阳错还是错过了。但是孟小冬与杜月笙还是一直有往来。

孟小冬离开梅兰芳后,杜月笙也是找各种机会接近孟小冬,1936年杜月笙邀请孟小冬演出,两人这才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

杜月笙作为当时上海青帮的老大哥,如果想要得到孟小冬并不难,但是他很尊重孟小冬。后来两人一直保持密切往来,不过一直都是以朋友的身份。
(杜月笙)


后来杜月笙打算带着家人迁往国外,在办理护照时,杜月笙把孟小冬也算上了,就在此时孟小冬低声呢喃到“我跟着,算丫头,还是女朋友”。最终杜月笙当即迎娶了孟小冬,此时的杜月笙已经六十多岁,卧病在床,在身边人的扶持下,杜月笙与孟小冬正式拜堂成亲。1951年,杜月笙就去世了。

孟小冬一生坎坷,与梅兰芳相恋却无法相守,最终与杜月笙结合,也算是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归宿。


斯幽说历史


分手不快乐的孟小冬

这事儿得从1933年孟小冬的那则《紧要启示》说起,其实严格意思上讲孟小冬很难算是梅兰芳的夫人,因为她是以兼祧的名义嫁给梅兰芳的。所谓兼祧就是梅兰芳一身托两门,即是自己本家顶门立户的男子,也是他大伯的继子。按照民间的传统,这确实可以再娶一个平妻的,可问题在于那时候梅兰芳已经有一个平妻福芝芳了。

关于两位大师的爱恨纠缠我们不去管他,总之一生刚烈的孟小冬决定和梅兰芳分手,并且在报纸发了那条启示,到底是戏曲大师中以皇为名的女子,做事果然霸气。但离婚就得有财产分割问题,孟小冬又完全不懂这门道,于是她准备请个法律顾问,好弄明白自己的权益。

这时候孟小冬的金兰姐妹姚玉兰听说她分手的事情,就邀请她去上海散散心,也算离开伤心地。孟小冬那阵子心情确实也不咋样,就答应了。事情的巧合在于姚玉兰正是杜月笙的四姨太,而杜月笙对孟小冬也算仰慕已久(说垂涎也行)。

当年黄金荣因为露春兰得罪军阀之子卢小嘉,被整的凄凉落魄,杜月笙借处理这件事情崛起上海滩。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杜月笙为了找到露春兰,和孟小冬有过接触,因为孟小冬和露春兰的关系也不错。见到孟小冬后老杜惊为天人,剃须修面泡澡,认真收拾一番跑人家里去套磁。但那时候孟小冬正和梅兰芳热恋,根本就不搭理他,要说老杜也是个妙人,一不纠缠,二不强迫,拍拍屁股走了。

对于孟小冬的到来老杜肯定是举四肢欢迎的,听说财产的事情后,老杜会做人的一面就展示出来了。他给孟小冬的建议是私了,由自己出面和梅兰芳沟通。果然,一个电话后老杜代梅兰芳垫付4万大洋离婚赔偿金,皆大欢喜。这事儿叫他办的刀切豆腐,两边都得领他的人情。

撩妹满级的杜月笙

另外老杜的撩妹技能也是满级,到这份上居然没玩土流氓挟恩图报的套路,事情办完就无比绅士的把孟小冬送回北京。然后没事按孟小冬的喜好收集点古玩字画,再派人千里迢迢的送到孟府,时间长了,孟小冬自然对他颇有好感。

再然后老杜就出必杀了,他派人给孟小冬送去一个带盖子的美人肩插花梅瓶。道理上说梅瓶是插花的,不应该配盖,弄个盖子完全是多余的。孟小冬多聪明啊,看一眼就明白了,梅(兰芳)没了,我这盖子配你这美人瓶,你觉得合适不?啥也不说了,就老杜这一手,羞杀多少当代单身狗?

大概是和梅兰芳那几年离开舞台、没有收入的日子让孟小冬心有余悸,又或者和老杜接触多了也成了妙人。孟小冬虽然跟了老杜,但就是不去上海,依然留在北京唱戏,以前非争不可的名分也不要,只是偶尔和老杜见见面,只算是情人关系。

两个人就这么自由自在的过到了1949年,老杜不想跟常凯申总裁去台湾,因为他对国民党失望之极,可是又不敢留在上海,因为他手里沾过血。所以就跑到了香港,孟小冬没扔下他,也跟着一块去了,大抵上两人该是真爱吧。

到了香港的老杜还是不得安宁,不跟常总裁走还想有好日子过?我确实没法打你,但可以在报纸上骂你。不堪骚扰的老杜决定跑的再远点,老子去法国看你们怎么骂?只是这次孟小冬不吱声了,老杜就问有啥事?孟小冬反问了他一句话:“我跟你去算个什么?是你的使唤丫头?还是你的女朋友?”

老杜一听大喜,折腾老子十几年,终归还是逃不出我的魔爪吧?要结婚就说嘛!都是老相识了,傲娇个什么劲!?法国不去了,结婚!老子娶第五房姨太太!老杜办事还是讲究的,在香港大摆酒宴,把全家都召集起来,让儿女改口管孟小冬叫妈。而且自知时日无多的老杜把小儿子杜维善过继给孟小冬,希望她老来有所依靠。

后来

一年之后,曾经上海滩的皇帝杜月笙病逝香港,临走之前烧掉所有借据,禁止儿孙因钱财与人对簿公堂。身后留财产20万美金,分家给孟小冬2万,余生里孟小冬以教授戏曲为业,直到1977年去世。我所见的资料,这个常扮老生的女子没有很多人说的晚景颓唐,也并非与梅兰芳至死不见,在她的念头里大抵没有那么多剪不断、理还乱。

后人说写梅兰芳不能提孟小冬,否则一代宗师就不再完美;而写杜月笙必提孟小冬,否则上海皇帝就只是土流氓,吐槽机深以为然。


历史吐槽机


孟小冬并不能算是梅兰芳的正妻。


何凤贞165


孟小冬什么时候也不是梅兰芳的夫人。梅兰芳不是能担当的男人。欺负占有孟小冬后,恐于压力抛弃了孟小冬。杜月笙的姨太太是孟小冬闺蜜,经介绍认识杜月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