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鬓边不是海棠红》东施效颦,故事老套,节奏絮叨

3月20日晚间,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正版视频平台上线首播。继而,出现了不少“溢美之词”,认为这部电视剧比肩《霸王别姬》啊,于正最好作品啊,真正的优秀的京剧内容的电视剧啊之类的。更是有文章吹捧尹正、黄晓明、佘诗曼等演员演技精湛,堪称老戏骨的。这些尬吹套路,其实已经发展到捧杀的边缘上了。

于正《鬓边不是海棠红》东施效颦,故事老套,节奏絮叨


对于《鬓边不是海棠红》而言,我想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首先,这部电视剧的题材新鲜吗?于正老师主创的基本上全部的电视剧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在别人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于正化的借鉴,缺少作品主干上的独创性。当然,学习前人,学习同行,努力接近优秀,是不应该被过分批评的。但一位电视剧工作者,只会学习借鉴,他的作品,是不必给予过高评价的。

这部《鬓边不是海棠红》,商人和京剧名角儿之间的故事,爱恨情仇,在手捏上一些民国一代的风云变幻,这样的故事路数,让观众实在过分熟悉了。而这样的剧作,可以借鉴的前人的东西太多,甚至于举手投足之间,都不过是前人创作者们的东西罢了。该剧像是一个杂家,各种借鉴。因此,这部电视剧有前人经典剧作的影子,但画虎不成。

于正《鬓边不是海棠红》东施效颦,故事老套,节奏絮叨


第二点,这部电视剧的叙事主线清晰吗,有可以勾住观众的故事扣子吗?不少前辈们的京剧题材的文艺电影,在故事层面上,也缺少扣子。但是,前辈们的剧作,依靠时代情怀取胜,用大情感拴住影迷和观众。反观《鬓边不是海棠红》,靠时代情感吗?显然在这个层面上,它无能为力。作为电视剧作品,它只能依靠故事性来吸引观众。

但是,在《鬓边不是海棠红》已经上线的多集剧情当中,该剧的叙事主线一直是模糊的,缺少一个有效的叙事推动力。换言之,这部电视剧想讲什么呢?可能,于正老师就是想通过一个“一年又一年的更替”,实现一种所谓的年代感罢了。作为文艺电影而言,时代更迭,确实容易出彩。对于这部《鬓边不是海棠红》而言,目前来看,很难更迭出时代的沧桑感来,只剩下絮絮叨叨、小脚老太太的裹脚布一般了。

于正《鬓边不是海棠红》东施效颦,故事老套,节奏絮叨


第三点,《鬓边不是海棠红》的叙事节奏感还可以吗?显然,这部电视剧在故意追求一种缓慢的叙事节奏。但这种追求,是东施效颦的。对于类似的剧作,最高明的,无疑是陈怀皑先生担任艺术指导的《霸王别姬》,慢节奏当中,拿捏一种宏大的戏剧张力。次高明的,则是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依旧保持了戏剧张力的劲头儿。而于正老师的这部《鬓边不是海棠红》,只学会了慢节奏,却没有学会桥段内部的张力。

桥段内部,是如何实现戏剧张力的呢?最直接有效的,就是矛盾冲突之下,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对白,呈现一种台词和潜台词的状态。陈凯歌导演,还是能够保持这种台词之外的潜台词状态的,虽然有些时候,也会滑落成郭敬明的水平。但是到了于正这里,就潜台词全失了。在节奏感缺失的前提下,于正该剧的台词,也粗陋太多,都是给孩子们看的大白话,缺少台词背后的潜台词张力。

于正《鬓边不是海棠红》东施效颦,故事老套,节奏絮叨


第四点,《鬓边不是海棠红》里边的京剧表演,真的和自己剧情当中的吹捧相互匹配吗?在这部电视剧当中,对尹正饰演的京剧名角儿起的有点高了。先行的剧情当中,大家都觉得他应该是一位京剧高人,开嗓就是惊叹全场的。可是,等到《鬓边不是海棠红》这个角色真正开唱的时候,观众们真的信服了吗?用剧情的方式吹牛半晌,开腔就把自己的遮羞布都丢了。

于正《鬓边不是海棠红》东施效颦,故事老套,节奏絮叨


而在稍后的剧情当中,京戏都唱成朝阳区小胡同拐歪儿处吆喝破烂儿的水平了,怎么还好意思演几出这位所谓的京剧名角儿对戏服精益求精呢。当然,这位“角儿”对戏服精益求精的大段絮絮叨叨的对白,我们可以看成是于正老师的自比自吹。于正老师在自己的综艺节目《演技派》当中,也十足吹嘘了一番自己的清宫行头特别多,特别精致。但您戏不行,行头再精致,不也就是个“小时代”嘛。《鬓边不是海棠红》,是京戏的底子啊,至少演员举手投足之间,得是个三流票友的水平才行吧。

于正《鬓边不是海棠红》东施效颦,故事老套,节奏絮叨


综合来论,《鬓边不是海棠红》作为一般的网络剧而言,还算是能看的。但是,若是把于正老师和这部作品放到艺术的高度上来看,还是问题太多,和经典差距过分明显的。题材老套、叙事主线模糊、叙事节奏缓慢、戏剧张力太弱、京戏基本不能听更不能看。无视这些,持续尬吹,只能把于正老师归为低端网络剧的层次上。

`�\u00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