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最近,热播电视剧《安家》以真实、接地气的剧情引起了广泛关注,走心的编剧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个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购房故事。

这一次,我是切切实实走近了房产中介的职场生活。

电视剧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三个角色,除了雷厉风行、没有她卖不出的房子的店长房似锦,除了乐观积极但业务能力一言难尽的朱闪闪,就是身上有千千万万沪漂青年缩影的楼山关(小楼)。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职场老实人小楼

虽然他外表憨厚老实,作为新人也犯过不少小错误。但是,我却在他的身上发现了普通人不一定有的闪光点。

正是由于这些闪闪发光的特质,如果把小楼的角色放到现实的职场生活中来,他将来必定大有所为。

为什么说小楼身上有许多人都没有的特质?

特质一:主动拜师,汲取牛人身上的价值

在房似锦刚调来店铺没几天,身为店长的她就已经火力全开地搞定了几个难啃的单子。

她不仅成功售出户型像跑道、多年卖不出去的房子,而且还帮寻觅合适房子已有很长时间的博士夫妇还了心愿。

遇到这样的上司,小楼没有按捺住想要拜师学艺的心,诚恳地表达了自己想跟着房似锦学习售楼技巧的打算。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主动出击,拜师学艺

单单是这一条,就已经有许多拉不下面子的职场新人做不到了。

很多年轻的上班族,会有这样的心态:我是新人,我没有足够经验,职场前辈、同事不主动教我,还要我低声下气求他们教我吗?

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在公司里,同事们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毕竟,谁也没有义务对别人的职业生涯负责。

在职场中,有一位牛逼的师傅有多重要?

作为新人,在工作中肯定会遇到很多自己无法有效解决问题的时刻。缺乏前辈的指点,新人很容易陷入一种战战兢兢的慌乱之中。

就像小楼,他跟新来的上司房店长坦白,认为自己一直没有学到徐店长的销售技能,陷入了职业技能提升的瓶颈期。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在职场中,跟对师傅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这时,如果有经验丰富的同事给予指点,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少走弯路,也可以加快成长速度,公司也更乐意见到能快速上手的员工。

如今,许多企业在春季、秋季校招时,频频开设“管理培训生”这样的职位,目的就是让应届生们先进入企业接受培训,甚至有主管一对一的带领新人快速成长,为企业的人才发展梯队打基础。

企业之所以投入这么高的成本去为新人提供学习机会,目的是:

  • 提高新员工职业素质,实现员工职业生涯目标,加快企业人才培养步伐;
  • 针对企业内难招募、培养时间长、难以替代的关键岗位,建立师徒制,为该岗位储备人才;

这样的“师徒制度”在很多公司里流行,这也足以证明“职场师傅”对新人、企业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向前一步》一书中提到:

赞助者也好,导师也好,对于职业发展来说都很关键。与没有导师的同性工作伙伴相比,拥有导师的男性和女性更有可能获得拓展性的工作以及升职加薪。

如果企业没有专门的“师徒制度”,你就要知道如何发掘职场中的“前辈”。遇到他们时,不妨抓住机会,像小楼一样主动出击。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你不主动,前辈不会知道你在哪些方面存在疑虑

  • 公司内部:通常,公司会有一些无法离开的重要人物,又或者是在某一件事上对你特别有指导意义的Role model(行为榜样);
  • 公司外部:假如你在业余时间参加MBA课程学习,不妨将目标转向你身边的同学。只要择校得当,你会遇见一些对你未来起着关键作用的人物。毕竟在同一个课堂学习,意味着有效交流的机会更多。

你要怎么做,才真正做到向牛人“好好学习”?

相信很多职场新人都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定好好向您学习!”

但是,到底怎样才算是向前辈“好好学习”呢?

无论你是在公司里“偷师”,还是向身边的人学习,都要注意:很多时候,牛人身上值得copy的技能可能连当事人都未曾意识到。

他们身上的“隐形”技能,往往决定着他在关键时刻将如何思考问题、作出决策并展开行动。

那怎样才能有效汲取榜样的经验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掌握以下5个步骤。

1.锁定榜样的某段经历

首先,抛弃诸如“他太厉害了!我很难做到这样的……”的畏难心理。事实上,大牛也不是一步登天、平步青云的。我们只看到他成功后的辉煌,并没有看到他艰苦奋斗的过程。

如果我们分析出这位大牛是如何从普通人一步一步变成大咖的,就可能找到与我们匹配的经历,从中获得启发。

所以,当我们想要向某个榜样学习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解构大牛的过去,描画他的足迹,锚定关键经历,从中选择与自己经历、状态匹配的几段经历,加以对比分析。

2.使用“5W1H”法分析这段经历

锚定大牛的经历后,运用“5W1H法”来分析他的这段经历。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5W1H分析法”

  • What:他做的这件事是什么?(知道得越详细越好)
  • Who:他获得了哪些人、哪些渠道的支持?
  • Why:他为什么做这个选择?做选择前都考虑了哪些因素?
  • When:他为什么在那个时候做选择?其他时间可以吗?为什么?
  • Where:他在哪里做这件事?为什么?哪些环境因素有利于他把事情做成功?
  • How:他做事的具体步骤是什么?顺序为什么是这样的?

3.对比、反思自身经历

分析大牛的某段经历后,接下来要关联自己的相似经历,进行对比反思,并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 我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足?
  • 可以怎么做得更好?

4.从牛人的经历中汲取经验

这一步的目的是:从牛人身上寻找、汲取对自己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可以从以下3个层面寻找: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汲取经验需要注意3个层面

  • 事件:大牛做的某件具体事情

比如,房店长曾经为了在客户心中留下好印象,3次爬上28楼给停电的客户送食物。假如小楼并没有这么做过,那这件事就是小楼可以汲取的经验。

  • 工作流程:做某一件事情的工作步骤

总结大牛做这件事的工作步骤,为自己制作参考流程。比如,小楼可以详细采访房店长,关于给客户送物资的过程,以及其中要注意的细节。

  • 策略:大牛做某件事情的出发点或指导原则

大牛为什么要这么做?为达成目标而做的每一步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小楼可以问问房店长,为什么当时会想到要给住在28楼的客户送物资?还要连续跑3次?她的心里有没有基本的把握?

5.应用经验值指导自己的新实践

听取了牛人的经验,只是单纯地掌握了理论知识,要把他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还要把它落到实践中去。

比如,小楼在开单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中,可以尝试按照学到的思路、技巧,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并提高成单率。

特质二:善于复盘,承担责任不含糊

在小楼成功拜师房似锦后,很快他便接到了第一个任务:到样板间作看房准备工作。可没想到,当小楼到达样板间后,他开始闹肚子了。忍无可忍的小楼只能冲进洗手间里。

让他惊讶的是,洗手间里居然没水!他只能硬着头皮,把马桶盖盖上,并祈祷客户千万不要走进洗手间参观。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一时紧张,酿成大错

客户在看房时,逐渐闻到一阵阵臭味,便循着气味走进了洗手间。悲剧的一幕发生了:客户把马桶盖掀开,瞬间黑脸,并怒气冲冲地摔门而去。

在这次任务中,小楼犯了严重的错误,体现了他业务知识的欠缺:不知道样板间的洗手间是不能被使用的。因为是样板间,物业一般都不会开放水闸,以防止洗手间被大家使用,破坏卫生。

毋庸置疑,这一单生意被白白葬送了。房店长非常生气,不单是因为生意受影响,更是因为小楼的不专业。

错误已酿成,小楼陷入了情绪低谷。可是,在同事的鼓励下,他并没有一味地自怨自艾,而是主动向师傅承认错误,并作出深刻反思,认真复盘。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主动承认错误并作出承诺

为什么这么多人强调复盘的重要性?

复盘的实质是从经验中学习,是成人学习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和中国古语“吃一堑,长一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都是一个理。

哈佛大学大卫·加尔文教授在《学习型组织行动纲领》中曾指出:

学习型组织的快速诊断标准之一是“不犯过去曾犯过的错误”。要想避免“重复交学费”,让整个组织快速分享个人或某个单位的经验教训,提升组织整体智商,也离不开复盘机制。

做好一次复盘,需要哪些步骤?

很多人会把“复盘”和“总结”两个概念混淆。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复盘是以学习为导向、结构化的总结。我们可以将复盘用“RCAST模型”说明。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复盘专用:RCAST模型

1.回顾目标(Review)

复盘开始的第1步,就是回顾复盘事件的目标。在回顾目标的时候,要确定所说的目标是自己做事时真正希望达成的目标。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 这是自己当时要的吗?
  • 这是客户要的吗?
  • 这是最终的目标吗?
  • 会不会是用手段替代了目标?

2.结果比对(Comparison)

目标是希望达成的,结果是实际达成的,需要我们将两者进行比对,找到实际结果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别。

  • “新增”代表:预期目标没有、但在实现过程中有做的项目;
  • “消失”代表:预期目标中有、但在实现过程汇总没有做的项目。
  • “=”、“>”、“<”分别表示:结果和目标一致、结果好于目标、结果不如目标。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结果对比记录表

比如,小楼和客户约好了在样板房见面。本来是想让客户实地感受150平的三室二厅目标房源的,可是见面沟通后,客户却相中了另一套180平的四室二厅。而且,在看房过程中,有另外一位新客户想通过小楼再物色一套80平两室一厅的小户型。

这样,“150平三室二厅”就是消失的项目,“180平四室二厅”就是新增的项目,而“80平两室一厅”是一个超额完成的项目。

结果比对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差距,而是为了发现问题。重点不是差距有多大,而是要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

3.自我剖析(Analyze)

根据“结果比对”的内容,分析其中的成果哪些是自己努力带来的(可控因素),哪些是外在环境造成的(半可控、不可控因素)。

  • 可控事件:自己是否尽量做到了最好?是否完全靠自己达成了目标?
  • 半可控事件:自己可掌控的部分做好了吗?是否为别人完成的部分留出了空间?是否为别人完成工作提供了尽可能的帮助?
  • 不可控事件:有否提前跟别人沟通?有没有做好敦促工作?有没有随时了解任务进展?是否可能部分参与支持?
  •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自我剖析记录表

    假如小楼需要给这次的任务做复盘,他的复盘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便是“自我剖析”。

    在样板间里准备零食饮料等工作他完成得不错,是完成度很高的可控性事件。

    但是,小楼的身体突然出现状况,这属于半可控事件——与上司取得联系是可控的,物业和样板间的操作是不可控的。

    在关键时刻,他本应立刻打电话和房店长取得联系,让更有经验的前辈给予指导。这样,得到的结果可以是到小区物业处使用洗手间,也可能是联系物业打开样板间的水闸。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遇到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上司求助

    4.总结规律(Summarize)

    根据案例结果总结得出的规律,可以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指导,提高效率。

    总结规律时,要注意仔细区分事物之间的关系、逻辑。符合因果关系总结出来的规律,才具有普遍性,也才会具有指导意义。

    在这个案例中,小楼可以总结一份《样板间突发情况指南》,让这次的复盘工作得到有效的沉淀。

    5.案例佐证(Testify)

    规律既然被称为规律,就说明它不能仅仅在一件事上得到有效验证。在复盘的尾声,还需要用规律验证其他案例。

    这样的案例可以是同行业、同类型的。当然,也可以是同行业内其他人的事情,比如用自己复盘的结论去验证其他公司的同类事件。

    特质三:有“死磕”精神,不轻言放弃

    小楼为了做出更好的业绩,不惜放下面子一遍遍地给客户姚太太打电话,给她提供随时看房的机会。

    姚太太不堪骚扰,气得直接到门店投诉小楼。但他还是继续缠着姚太太,又送水又送西瓜,只恳求她给自己一个机会。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客户发飙,向小楼的上司投诉

    令人高兴的是,姚太太最终拗不过就答应了,结果真的看中了小楼推荐的两个铺面。

    一下子签了两个铺面的大单子,小楼的“死磕”终于有了回报。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死磕也是要看事情、看对象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死磕不仅会把事搞砸,更会败坏人缘。

    那么,小楼的成功,真的是偶然吗?

    并不是,他有无数个瞬间想放弃。只是一想到不能辜负房店长的一番心血,一想到家里还有欠债未还的父母,小楼就不再想着放弃。

    世界上就不乏“死磕”成功的励志故事。

    我最喜欢的歌手张国荣,刚出道时发布了第一张唱片,价格降到了1块钱也没人买;他第一次公开表演,台下观众一片狂嘘;压力大时,他只能独自一人在洗手间哭泣,第二天继续微笑。

    他的这段经历,后来常被拿来鼓励新人: “连张国荣都要熬几年”。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著名香港明星张国荣

    假如你正在坚持做一件事,你并不知道会不会成功,就告诉自己一句话:不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呢?

    有人坚持健身一年,身材也变好了,而你只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酸酸地说“胖一点挺可爱”;

    有人坚持下班后自学写作,借助自媒体的火热赚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而你只会抱怨物价高、通胀快、自己穷。

    找对了方向,就需要坚持。假如你觉得坚持做一件事很累,那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做法。

    从坚持到习惯的3个阶段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从坚持到习惯的3个阶段

    1.反抗期

    在这个阶段中,你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 马上就感觉没劲,只有三分钟热度;
    • 计划内容太过勉强,导致中途放弃;
    • 时间一天天过去,变得越来越懒得行动。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反抗期:只有3分钟热度

    反抗期的解决方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能力迈出第一步的人,就是有执行力的人。以婴儿学步开始,从小地方着手效果会更好。

    假如你的领导要求你写一份项目的企划书,可是你之前没有写过,也没有任何相关经验。

    你很可能就会陷入苦恼之中。这时,只要想想:如果不会写企划书,那我是连封面都不会写吗?至少也可以写目录吧?

    假如你是小楼,你总想着“我怎么可以快点开单”,但是却没有为实现这个目标作出详细的计划。哪怕是出去发传单,又哪怕是把现有客户资源再梳理一遍,伟大的事情总需要先迈出第一步。

    有时候,光想着要将一件事情如何成功地解决,会把自己能做的、最基础的事都忽略了。

    2. 不稳定期

    在此阶段,由于门槛提高,常会出现以下情况:

    • 计划赶不上变化;
    • 因为个人私事导致计划中断;
    • 因为突发事件导致多日无法持续行动。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不稳定期:计划赶不上变化

    因此,“不稳定期”的阶段目标是要建立持续行动的机制。

    作为房产中介的小楼,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份计划,写清楚每天的客户运营怎么做、怎么寻找新客源、看房注意那些细节,坚持写计划、做整理,成单的速度肯定比现在高。

    • 不稳定期的解决方法1:行为模式化

    把你坚持的习惯变为固定时间、固定做法、固定地点,并认真执行。通常这样坚持一个月,你要坚持的事情就已经变成你生活的一部分,你就会在无意识中做出相应的动作。

    • 不稳定期的解决方法2:设定例外规则

    假如发生了突发问题,比如被主管责备,心情低落,或者是睡眠不足,精神疲惫等情况,导致坚持计划被中断。

    例外规则是指,对无法预测的事件预先制定的弹性应对机制。

    由于事先制定了“例外规则”,突发状况发生时就能够灵活应对。

    例如,当你被主管责备,心情低落,只写一页计划书也没关系;睡眠不足,精神疲惫,那么当天只联系3位客户就可以了。

    这可不是为了宠溺自己,而是为了让计划保持弹性,更利于长期进行。

    3.倦怠期

    在这个阶段,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 感觉厌烦,提不起劲;
    • 感受不到这样做的意义;
    • 因一成不变而空虚。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倦怠期:厌烦、没劲、空虚

    若想顺利克服倦怠期的困难,无论如何都要“注意变化”。

    要是小楼想成为销量更好的房产中介,不仅要靠努力,更要学会升级服务,将“死磕”升级为坚持、细心、专业。

    不稳定期的解决方法1:给计划添加变化

    可以多思考如何在现有的计划中,添加不同的变化方式。

    例如,如果打算学习英文,请准备好不同的教材;如果跑步,就请经常改变跑步路线;如果减肥,可以经常变换菜式。

    不稳定期的解决方法2:计划坚持下一件事情

    思考下一项要挑战的习惯,并开始拟定计划。一旦培养一项习惯之后,马上就进行下一个习惯计划。

    对于任何工作类型,要想坚持做好,就必须做到:

    • 锁定一项习惯,不要同时培养多项习惯(你也做不来);
    • 坚持有效的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简单才容易记住);
    • 不要太在意结果(难道没有100%的成功把握就不值得去尝试吗)。
    在沪漂青年身上,我发现了大多数人工作3年还月入5k的原因

    我们终将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写在最后

    这就是小楼,仿佛一只在大城市拼搏的小蝼蚁。

    他的身上,有着年轻奋斗者的缩影。也许在你的公司里没有房似锦那样的人物,但肯定有千千万万个拼命干、不服输的小楼。

    参考书籍:

    《向前一步》 [美]谢丽尔·桑德伯格;

    《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陈中;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日] 古川武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