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冷冻人杜虹:女儿卖房助她圆梦,预计2065年复活


中国第一位冷冻人杜虹:女儿卖房助她圆梦,预计2065年复活

两千多年前,“千古一帝”秦始皇迷恋长生之术,派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药,徐福一去不回,始皇郁郁而终。时至今日,现代人类依旧执着于长生不死之术的研究,但我们已经不相信那些神仙仙药,而是相信科学,将遗体冷冻封存,待未来科技成熟再解冻复活。

这种技术在国外颇为流行,但在中国,能接受的人或者说敢于尝试的人少之又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中国第一例冷冻人——那位重庆女作家杜虹。

生前

杜虹女士,1955年生于重庆,成长于书香门第,中学毕业后当过售货员,1977年通过高考考进了大学,本科毕业后当了一名老师,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艺作品,后来到出版社工作。1987年。杜虹生下女儿张思瑶。


中国第一位冷冻人杜虹:女儿卖房助她圆梦,预计2065年复活

1993年开始,杜虹大量创作儿童文学作品,如诗歌《春之神》、儿童诗集《种下一个秘密》、儿童诗作《不吃雪糕》、幼儿园故事《顽皮妞丹丹》等,其中很多作品被收入儿童文学选集和幼儿园、小学教材。2007年,杜虹女士曾与好友发起“爱心书架”活动,为偏远农村学校建书屋。她退休前是重庆出版社少儿读物出版中心的副编审,也是科幻小说《三体》编审之一。

死后

2015年5月30日,杜虹女士去世,享年61岁。曾作为科幻作品的编审,应该也是杜虹能接受冷冻的重要原因之一,生命最后几年,杜虹患上胰腺癌,自知时日不多,冷冻遗体等待复活也是她的遗愿之一。为此,杜虹的女儿、女婿通过美国的同学,联系到专门从事人体冷冻研究的机构——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

中国第一位冷冻人杜虹:女儿卖房助她圆梦,预计2065年复活


2015年5月30日下午5时许,杜虹女士进入弥留之际,隔壁房间,两名来自美国的外科医生已经等待8个小时,事实上,他们从5月19日就开始为这一刻待命了。

5时40分,杜虹女士平静地离开人世,两名美国医生第一时间向其体内注射了抗凝剂、抗菌药物、抗血栓药物,并用特制设备按压心脏,保持血液循环。随后遗体被放置在装有冰块的木棺中,转移到手术地点。接下来医生通过颈动脉和椎动脉进行保护液的灌注,将血液从遗体中替换出去。当人体中保护液浓度达到约60%,组织中剩余的少量水不足以结冰,这样的遗体,冷冻起来人体内不会结冰,而是被玻璃化——形成一种无水的结晶。

中国第一位冷冻人杜虹:女儿卖房助她圆梦,预计2065年复活


血液替换完成后,杜虹女士遗体被送到洛杉矶基金会总部,头部将被分离保存在-196℃的液氮环境特殊容器中,身体则捐献给该基金会用于冷冻研究。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工作人员将按期添加液氮,该基金会的科学家乐观预测,50年后的科学技术,也就是2065年应该就能让杜虹解冻头部,再造身体,也就是复活。

我很难描述对这件事的奇特感觉,我也在想,如果我是一个冷冻人,50年过去后,醒来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会有怎样的心绪。首先我对杜虹女士的勇气非常敬佩,但我觉得这种行为不值得效仿,人类的进化是在一代又一代繁育中完成的,长生不死有违自然常理,而且这项手术也是极大的经济负担,据了解,杜虹女士这个手术花费12万美金,女儿为此卖掉了房子,这只是冷冻费用,将来解冻,重造身体或许需要更大的花费。

你觉得冷冻人体技术应该发展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