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輕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

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房家扔在井裡沒死成的老四,房四井。


在最近的熱播劇《安家》中房似錦的母親潘貴雨引發網友熱議。

《安家》中的房似錦|“重男輕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


網友戲稱房似錦的母親潘貴雨,蘇明玉的母親趙美蘭,樊勝美的母親劉美蘭是母親界的三大“毒瘤”。她們三個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重男輕女”。

《安家》中的房似錦|“重男輕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


《安家》中的房似錦|“重男輕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


《安家》中的房似錦|“重男輕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

重男輕女是社會一種男女不平等的觀念,重視男性的權利和利益,而把女性定性為男性的附屬,並限制她們發展個人才能的機會和人身自由。


其實“重男輕女”一直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但是就算在現在科技文化發展的如此迅速的今天,“重男輕女”依舊還存在很多家庭當中。據2018年中國男女比例的現狀調查可知在2018年中國的男女比例是116.9:100,也就是男性比女性多3000-4000萬人。


今天我們從四個方面就來聊一聊這可怕的“重男輕女”。


為什麼會有出現“重男輕女”


1、 從母系社會進化到父系社會,造成男女不平等


人類在最開始的時候是母系社會又稱女系社會。氏族社會的早、中期為母系氏族,那個時候女性延續氏族關係中最重要的紐帶—血緣。所以氏族社會建立在母系血緣關係上的社會組織,是按母系計算世系血統和繼承財產的氏族制度。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男子在生產部門中突出地位的出現,原來男女在氏族中的地位發生重大變化,男子開始佔據主導地位。與此同時,婚姻由對偶婚向一夫多妻制過渡,父權制隨家庭出現而產生,財產按照父系繼承,世系隨父系計算。


父系氏族制形成後,私有制萌芽、產生。在貧富分化加劇的情況下,階級對立出現。由此進一步導致原始社會解體,國家開始產生。 父系氏族制不同於母系氏族制的本質區別,在於世系按父系計算,財務由子女繼承,男子是社會和家庭的核心;他有權支配家庭的財產,也有權支配家的成員。


2、 封建思想,停留在“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的思想上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有一些由父系社會演變出的一些“潛規則”一直在迫害女性。比如“一夫多妻制”,“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養兒防老”,“生男孩才能傳宗接代”。這些話語在封建社會廣為流傳,甚至有的話直到現在還有人會對自己的孩子說。

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有人停留在過去,固執的相信著那些過時的思想。特別是某些男性為了保持自己高地位這種行為趨於合理,選擇用這些封建思想來為自己背書。

我有一個初中老師,已經50了,他有一個女兒,已經20歲了,正在讀大學。當二胎放開的時候,沒有和女兒商量,他就和他老婆開始備孕,一年多以後他就有一個小兒子。還經常說終於有兒子了。女兒覺得自己沒有被尊重,回家和父母大吵一架,沒想到他竟然說女兒是要嫁出去的,兒子才是給自己養老送終的人。

我的這位老師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可是腦子裡還殘留著那些封建思想。


3、 社會環境的壓迫致使心理異變


其實有的人不是一開始就“重男輕女”的,而是在周遭環境的壓迫下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我有一個同學,家裡特別“重男輕女”。但是她說一開始她家不是這樣的,爸爸媽媽都對她特別好。但是爺爺奶奶是老思想“重男輕女”,因為媽媽生了女兒,經常給媽媽氣受。村裡也只有爸爸媽媽沒有兒子,所以爸爸在外經常遭受恥笑。長期的壓抑之下,她的父母開始向她發洩負面情緒,並且後來父母想盡辦法終於生了弟弟,我同學的處境就更差了。

在《烏合之眾》中有那麼一句話: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就像我同學的父母,環境給的壓力讓她們的心理發生了異變,為了獲取那點可憐的認同感,拋棄自己的認知,隨大流走。


為什麼我的媽媽是女人,還“重男輕女”?


房似錦的母親潘貴雨,蘇明玉的母親趙美蘭,樊勝美的母親劉美蘭,都是女人,孩子也是自己懷胎10月生下來的。但是她們依舊“重男輕女”,這是很多人的疑問,其實很多“重男輕女”的媽媽自己本身就經歷過不幸,但卻把這種不幸延續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我們可以用兩個心理學概念來解釋,斯德哥爾摩效應心理防衛機制


斯德哥爾摩效應:又稱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或者稱為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徵,是指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性、甚至協助加害人。

人質會對劫持者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感。他們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裡,劫持者讓他們活下來,他們便不勝感激。他們與劫持者共命運,把劫持者的前途當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視為自己的安危。於是,他們採取了“我們反對他們”的態度,把解救者當成了敵人。這種屈服於暴虐的弱點,就叫“斯德哥爾摩精神症候群”。


其實在我理解看來,為什麼自己遭受“重男輕女”以後對自己的孩子還是“重男輕女”,其實就是斯德哥爾摩症狀。而這個時候,犯罪者為 “封建思想”,受害者為“女性”,在被“封建思想”挾持以後,便以這個思想為自我思想,全然忘記被迫害的過去,並且把“健康的新思想”視為敵人。


心理防衛機制,或簡稱心理防衛,是指自我對本我的壓抑,這種壓抑是自我的一種全然潛意識的自我防禦功能,是人類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緊張焦慮、尷尬、罪惡感等心理,有意無意間使用的各種心理上的調整。心理防禦機制本身越原始(原始的防禦機制是指童年生活經歷所形成的防禦機制,保護自己可以說是原始防禦機制的本質),其效果越差,離意識的邏輯方法越遠,則越近似於變態心理。在生理上,心理防衛機制被認為可以防止因各種心理打擊而引起的生理疾病或心理障礙,過分或錯誤地應用心理防衛機制可能帶來心理疾病。


而媽媽們延續“重男輕女”就是一種過度的心理防衛機制。因為自己是女孩,遭受了很多不公正的對待。然後當自己生了女孩以後,又因為生了女孩,遭受冷眼,婆婆的為難或者老公的嫌棄。

《安家》中的房似錦|“重男輕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

這個時候,重重傷害超過了心理承受能力,為了避免這些傷害,媽媽往往會遷怒孩子來調整心理上的傷害。甚至會到變態的程度,就是覺得得讓自己的孩子遭受自己受到過的傷害,並且以此為保護自己的方式。


“重男輕女”帶來的是雙向危害,帶給孩子是一生的災難片


【1】“我沒有父母,她們毀了我的一生,我沒辦法愛別人了”


小時候,弟弟喜歡小火車,父母歡天喜地的給他買來,笑眯眯地看他在客廳裡面玩,樂在眼中,疼在眉梢。

而我喜歡的玩具,都被以“好好學習”遮得嚴絲合縫,密不透風,與淚花一起生生嚥下去。

十幾歲時,父母談及我以後的婚事說,“要嫁人就得嫁近點的,最好兩分鐘內的路程,咱就一個兒子,也好照顧她弟弟。”

弟弟再調皮,再挑剔,他們從不捨得說一句,我只是打掃房子時漏了沙發上角落的麵包屑,都被點著額頭叫著“奶奶、奶奶”地破口大罵。

弟弟考試不好,他們會精心地為他設計未來,如果學習不好,以後做什麼,咱提前準備上;如果學習好了,咱們也準備上。

但如果我有一次考試比較差,他們頓時就做出“白花錢”的姿態,甚至一言不合還會說,還是嫁人吧。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大部分都缺愛,也是因為缺愛,同樣缺少奉獻愛的能力。房似錦在剛出現在靜宜門店的時候,是個冷漠的人,她不懂的愛,在有愛的門店裡顯得格格不入。房似錦在遇到徐姑姑的愛的時候,她很遲疑,她覺得像自己這樣的人是不會有人愛的。其實心裡對徐姑姑是非常有好感的,卻完全不敢表達,把自己的心藏起來。而且在長期的被忽視過程中,會對自我產生極大的否定感,和強烈的不自信。

【2】“我遭受過太多的艱難,我不想讓我的孩子再遭受一遍,我不想生女兒”


我喜歡男孩並不是因為重男輕女,傳遞香火之類的,而是在這個世界,女孩子就是比男孩子弱小,就是更容易受到傷害,就是需要更多保護。作為一個母親,我能把我所有的愛全部給她,但這遠遠不夠。我童年遭受過的那些噩夢,我不想再讓我的孩子也遭受。——來自一位母親

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多可怕,“重男輕女”同樣可以遺傳,它會以一種慘烈的方式一代一代被傳下去。

【3】“我的父母真可憐,百般寵愛的哥哥,卻是一個廢物”


小的時候,錢緊著哥哥用,還美名其曰哥哥是男孩兒,需要用錢的地方多。哥哥可以用新的文具盒,哥哥可以去春遊,哥哥可以買新衣服。而我只能用哥哥用剩下的,他們還經常給我哭窮,說家裡是多麼多麼的窮,為了給我和哥哥上學,家裡沒有錢。所以我不能去春遊,我不能買新衣服。

我的父母簡直是悲情劇的好演員。就這樣經常在我面前說,哎呀,我為你不知道犧牲了多少。等我好不容易長大了,經常各種飾演各種有病找我要錢補貼我哥家。我哥已經30好幾了,每沒個正經工作,只能靠父母才能勉強生活。

重男輕女”“壓榨”“欺騙”就這樣充斥著成年女孩的世界。父母充當著“吸血鬼”盡情的表演著。可是她們寵愛的對象,卻長成了魔鬼的模樣。你看樊勝美的哥哥,就是一個“爛人”,不好好工作,沒有良心,就知道啃老。房似錦的弟弟房家棟,雖然是曾經給過房似錦溫暖的人,但是作為一個男人,他撐不起自己的家庭,只能靠母親欺騙房似錦的錢來結婚買房。他其實就是壓榨房似錦的幫兇。

過分寵愛長大的孩子,大部分都很自私,而且想要的東西得到的太容易,也不知道什麼叫做努力。一個錯誤的觀念,毀掉的是所有孩子的一生。


怎麼和被“重男輕女”的自己和解


【和過去告別才是擺脫“重男輕女”的第一步,原諒自己的不好】


1886年,尼采在《善與惡的超越》中寫下: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回以凝視。


從我上面解釋的原因中可以看到,“重男輕女”是一個可循環的噩夢。告別才是擺脫的第一步。而且這是可以被擺脫的。失去的東西,其實從來未曾真正地屬於你,也不必惋惜。


布萊恩·利托認為,人們並非基因或環境的受害者,也就是是說即使在人格形成之後,人們依然可以自由選擇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他指出,我們“每個人都至少有3個自我,一個是由基因決定的,一個是在環境和文化影響下的,還有一個是由我們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標和價值所定義的,而最後這一個,才是最重要的、完全屬於自己的自我”。


從影視劇中也可以看出,在這種家庭中,離開能獲得很多解脫。樊勝美,蘇明玉和房似錦在最後都是離開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除了這種現實中離開,更高層次的離開是和以前因磨難造就的自己和解。不再陷入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生活中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追尋美好,和有不幸童年的自己和解。


【愛自己才是擺脫“重男輕女”的最重要的一步,重塑價值觀】


很多被“重男輕女”的女孩子之所以過的不幸福大部分就是因為不夠愛自己。因為被忽視過,對這個世界都很戒備。不敢接受別人的愛,不敢愛別人,甚至不敢愛自己。

因為缺愛,為了獲取愛,慢慢會變成“討好型人格”。其實佟麗婭就是沒能擺脫父親“重男輕女”陰影的人,愛上渣男委曲求全,懂事的不像話。

《安家》中的房似錦|“重男輕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

亦舒 曾經在《星之碎片》寫道:無論怎麼樣,一個人藉故墮落總是不值得原諒的,越是沒有人愛,越要愛自己。


我們對出生是無力的,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可能在獨立之前只能被迫接受不幸的生活,但請千萬不要放棄自己,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也許沒有人期待。但總會有人為我們充滿力量,會用力的擁抱我們。愛自己,愛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