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宜兴乡村出生,6岁时被抱走,如今寻找宜兴老家族人

3月21日,“寻亲大姐”吕顺芳向晚报记者证实,一位河南的复员军人最近几年来一直在寻找宜兴的“根”,是个有故事的人。

据吕大姐介绍,在解放初期1950年左右,当事人程清义的母亲是从河南逃荒来到宜兴,被一个叫“吴伍大”(谐音)的人家收留下来的,在1951年生了程清义。


他在宜兴乡村出生,6岁时被抱走,如今寻找宜兴老家族人

寻亲会场面,与本文无关

因为程清义的母亲原来在河南卫辉结过婚,生有两个儿子,母亲惦念那两个儿子,大约在1956年左右,遂私下里瞒着宜兴的吴姓丈夫,偷偷逃回了河南,并带走了在宜兴吴家生的儿子程清义。到1962年,程清义私下里给宜兴家乡写了一封信,结果是他小时候的玩伴、吴家的堂兄“吴小鸡”给他回信。他从信中得知,他与母亲离开宜兴后,父亲急火攻心,得了重病,第二年就过世了。后来程清义去当兵了,这封来自宜兴高塍镇的回信,他长时间揣在怀里的。可是,最终这封信还是弄丢了。

如今,程清义家里生活也好过了,很思念宜兴老家这边的族人。从2015年开始,每年都来宜兴寻根,想知道自己的家族里还有哪些人健在?在他幼时的记忆里,依稀记得老家所在的村叫“东吴头”(谐音),是在一条大河边,出行都要摆渡的,那个摆渡船是两头都拴着绳子的,没有专门的摆渡人,都是自己拉着绳子摆渡的。过了大河朝前走一两里路,有个公路,那里还有个买菜的地方。程清义记忆中,小伙伴们在一起弹弹子的,有堂兄叫“吴小鸡”、“吴小鸭”的,名字也都是“谐音”。当事人找到宜兴寻亲大姐吕顺芳,希望有知情人能提供帮助。(江南晚报记者 何小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