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旭風洗春光,花開石頭城。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新鄉潞王陵博物館景區大門 雙重曝光照)

陽春三月,雖然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但是嚴格的防控措施已見成效,復工復產開始後,城市逐漸恢復了生機。街道、小區、河畔、湖邊,草色青青柳色新,桃紅李份玉蘭白,充滿祥和與希望。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新鄉市區牧野公園衛河段風光)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新鄉東區人民東路春日夕照)

趁著春光正好,背上心愛的相機,從市區驅車沿新中大道一路向北,二十分鐘便到了踏青目的地:新鄉鳳泉區潞王陵風景區。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潞王陵博物館神道入口處牌坊)

下面先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中原石頭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潞王陵坐落在鳳凰山下,依山據嶺,俯瞰衛河與南水北調幹渠,是風光秀美的山水寶地。當地群眾稱其為“頭枕鳳凰山、腳登老龍潭,左手揣著金燈寺,右手託著峙兒山”。整個陵園氣勢磅礴,雄偉壯觀,佈局工整,莊重威嚴,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也是國務院1996年公佈的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潞王陵因其藝術的稀缺性、真實性和完整性,2006年12月15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宣佈將潞王陵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2007年河南省人大通過並頒佈了《潞簡王墓保護管理條例》,使得潞王陵的保護有了法律依據。中央電視臺“走遍天下”、“天下旅遊”等欄目都對潞王陵做過專題報道。


潞王陵的墓主人朱翊鏐(公元1568~161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明穆宗朱載垕的第四子,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唯一同母弟。4歲時被冊封為潞王,萬曆十七年時封藩於衛輝府(今新鄉衛輝),因其身份特殊,權傾一時,被當時的朝臣稱為“諸藩之首”,萬曆皇帝稱其為“諸藩觀瞻”。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潞王陵漢白玉橋和大殿)

潞王陵建成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整個陵園由神道石刻儀仗群、潞簡王墓(東墓區)、次妃趙氏娘娘廟(西墓區)三部分組成,佔地共計400餘畝,為明會典親王陵園規制的4倍。因其建築風格完全仿照萬曆建在北京的定陵,建築材料除採用極少數磚木外,幾乎全部採用青石、白石築砌,故有“中原定陵”、“中原石頭城”之稱。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筆直對稱的神道)

四百多年來,潞王陵以其獨特旅遊風光,雄偉的古代建築,精美的石刻藝術,神奇的民間傳說,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古人曾作詩讚:“古殿空山裹,名王有舊瑩。秦陵和漢寢,不及此幽情。”,將其同馳名中外的秦漢皇陵相媲美。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介紹完潞王陵的歷史背景、文化地位,咱們言歸正傳。小編上午八點多來的時候,潞王陵門前新修的停車場只有三五輛私家車停放,看來疫情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人們還不能完全放鬆身心走進大自然,擁抱春天。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揹著幾十斤的設備走進大門,安靜的陵園只有鳥兒的鳴叫,花兒的綻放以及風吹樹枝的沙沙聲,偶爾還有當地駐軍飛行訓練時直升機在頭頂飛過的轟鳴聲。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走過威嚴莊重、排列整齊的神道,潞王陵大殿迎面矗立,門前兩側的草地上,數不清的蒲公英正仰著笑臉,在陽光中閃著金光,迎接著我的到來。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在大殿左轉通往公主墳也就是次妃墓的甬道旁,成百上千的牡丹還剛剛吐露一個個花骨朵,沒有開放,按照往年的慣例,估計到4月上旬就能一睹它們的芳容了。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次妃墓圍牆內牡丹園裡的臘梅已經凋謝,工作人員說上週還開得正豔,真是時光不等人,一日難再晨。但是次妃墓和潞王墓之間的綠地上,松柏綠得有些肅穆,但是幾株柳樹正在吐翠,長長的枝條上數不清的柳穗吐露一樹鵝黃。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上百株紫葉李也開得滿樹粉白,可惜陽光太強,花兒有些素雅,拍出來並不那麼顯眼。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陵園內正在怒放的紫葉李)

一旁的榆葉梅則開得十分熱鬧,數不清的蜜蜂在層層疊疊的花朵中間飛舞,忙活著各自的採蜜任務。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我呢,則支上三腳架,在花朵間抓拍它們採蜜的辛勞,想給繁茂的花兒增添一些靈氣,讓我的鏡頭更加生動。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一簇簇紅的、粉的、黃的花擁在枝頭,像趕集似的,爭相在陽光下秀出自己的顏值。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透過榆葉梅、連翹的花朵,次妃墓的石頭圍牆和樓閣上的琉璃顯得格外醒目,也格外莊嚴,歷史的時空,便在這繁花和春光裡融合,成為一種風景,見證著日升日落,見證著時代變遷。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次妃墓大門前守望數百年的石獅)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次妃墓正門)

在樹叢和花間拍攝,等把自己學的攝影手法摸索一遍,已時至中午,於是趕緊驅車返回。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我想,再有半個月或者十來天,潞王陵博物館園區內,這些年栽種的八萬株牡丹就會開了,到時候這些國色天香的"美女",將放下所有的矜持,肆意地秀自己的身姿和顏值,也會讓萬千遊人流連忘返,讓春光更加迷人。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博物館工作人員說,為了給市民群眾更好的踏青賞花體驗,他們累計種植了80畝的梅花(包括臘梅、紅梅、綠梅、白梅等),200畝的牡丹和芍藥,40畝的月季,還有不少玉蘭、木槿花、紅葉李、連翹、木瓜、櫻花、桂花以及紫薇花等,整個春季都會繁花似錦,花香不斷。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陵園內連翹正滿枝金黃)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園區內高大的鑽天楊)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石獅守望 任花開花落 時代變遷)

時光在青石的刻痕上流動,抹去四百多年的滄海桑田,只留下儀仗的威嚴、雕龍刻鳳的靜美;曾經的恩寵情愛,曾經的海枯石爛,都消彌在這春日的風中,掩映在這似錦的繁花裡。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次妃墓大門內的石牌坊和圍牆)

中原石頭城——新鄉潞王陵早春攝影遊記

(園區內春光明媚 花開正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