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没搞懂《我们的乐队》是什么套路

依然没搞懂《我们的乐队》是什么套路

昨天晚上,《我们的乐队》播出了第二期。什么,你看不了?那是当然了,因为杨主播我是高贵的芒果TV会员,而《我们的乐队》是周四会员抢先看,不是会员就只能等周六了。


一个小众文化的节目,却做成了会员专享,这里面的逻辑各位细品吧。


这也是我至今依然无法对这个节目做出一个大概的定论的原因,因为我搞不清它究竟是啥套路。而且从赛制上来看,也完全看不出来它的一些新玩法究竟会带来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


依然没搞懂《我们的乐队》是什么套路


这期节目一开头就说明了主题是“风格”,而通过前两期的组队以后,我相信任何人都没预料到,十支最终成团的乐队居然……是十种不同的风格。


可能要让很多摇滚原教旨主义者暴跳如雷的是,这十支乐队绝大部分还都不是摇滚,里面甚至能跟“摇滚”沾边的,大概只有一支金属、一支J-Rock和一支……厄……“流行摇滚”。


而像“国风二次元”这种风格,估计会引起一些言必称94摇滚巅峰,魔岩三杰唐朝黑豹的人的严重不适。


依然没搞懂《我们的乐队》是什么套路


但我反而觉得这可能就是节目组想要达成的效果,让十支风格不同的乐队在舞台上厮杀,因为《我们的乐队》一开始就挑明了是要寻找出一支“最具市场潜力的潮流乐队”。两个关键点,第一是市场潜力,意味着具有商业价值;第二是潮流,意味着一定要符合年轻人的趣味。


所以如果你上了30岁,看这个节目总是感觉窝火,那应该是相当正常的事儿,因为节目组一开始就没打算把你当回事。


而同样是观众投票决定最后的去留,《我们的乐队》为下期公演还准备了一条别出心裁的规定,除了投“喜欢票”以外,600名观众还可以投“不喜欢票”,累计100票不喜欢,演出立即中止。


依然没搞懂《我们的乐队》是什么套路


虽然听起来很残酷,而且有点违背音乐规律(比方对于缺乏耐心的现代人来说,如果前奏超过三分钟,估计这样的乐队演出百分之百会被投票中止的),但是……以纯看戏的心态觉得还是蛮刺激的……不是吗?


而所谓的“潮流乐队”,也体现在节目的总冠名居然是一个时尚APP,节目里甚至有一段植入式广告是一个长得有点儿像丁太升的时尚顾问给每支成团的乐队设计服装造型。


造型上咱不懂咱不敢瞎说,但是这期有两个选手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挺深的。


依然没搞懂《我们的乐队》是什么套路


第一个是选上了ACE的吉他手曹旭,这哥们的造型是相当的日系了,简历照片还是P过的,而且坚决坚持只需要三人乐队,对其他队员的要求是:要找可爱的女孩子(???)。而且他还真找到了两个可爱的女孩子队友……


虽然这哥们台风挺有感染力的,但是琴是弹得真的脏,制音制不干净,还有音没弹出来的,但是架不住人家吸引眼球啊!


不管怎么样,我挺好奇他能走到哪一步的。


依然没搞懂《我们的乐队》是什么套路


另外一个选手是最后一个竞选ACE失败的制作人倪琰宸,这小哥实在是太可爱了,同样是要求队友颜值高,说如果不玩音乐的话可能会去开滴滴。然后操起一把琴弦换成荧光粉的贝斯翻唱了华晨宇的《异类》;互动的时候还会主动跟Ella造梗。


看到这些选手的存在,我完全可以理解《我们的乐队》是切切实实地践行着寻找“最具市场潜力的潮流乐队”的愿景了。


不管你们怎么觉得,反正我觉得挺好的,毕竟我也不像很多摇滚原教旨主义者一样觉得二次元就多么隔路,我B站账号都快六级了我会乱说?


依然没搞懂《我们的乐队》是什么套路


最后聊聊本期最大惊喜吧,虽然某知名音乐人已经消失快一年了,去年十月说要回归,如今也被证实了是个乌龙消息。


而这期《我们的乐队》里,如果你眼尖的话,你会发现一个熟面孔——原某知名音乐人乐队的键盘手郭欣。


能让资深脸盲杨主播都认识的乐手,那不用说肯定是因为长得超帅(划掉)了,我记得当年看某知名音乐人演出的时候,大屏幕一放这哥们键盘solo的时候,台下就一阵尖叫。而且这哥们甚至都让我心心念念了这么久。


某知名音乐人当时还特意走到钢琴前面,和郭欣一起来了很小的一段四手联弹(虽然逼哥只弹了几个根音),当时台下简直沸腾了。我本来想好好从电脑里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当时录的视频的,但是好像找到了也不可能传上来,所以还是算了……大家自行脑补吧。


依然没搞懂《我们的乐队》是什么套路


下期就是《我们的乐队》第一次公演了,虽然我承认这个节目在制作水准和可看性上都非常不错,但是最终决定节目质量的还得是音乐本身。


犹记得去年《一起乐队吧》第一次公演有两首印象深刻的改编,但也同时出现了好几首惨不忍睹的车祸;《我们的乐队》能做到什么程度?又有没有哪支乐队会被100票不喜欢赶下台?只有等待下周揭晓了。

相关阅读:

依然没搞懂《我们的乐队》是什么套路

依然没搞懂《我们的乐队》是什么套路

依然没搞懂《我们的乐队》是什么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