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建國門街道“四有”工作法嚴防境外疫情輸入風險

人民網北京3月21日電(池夢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境外輸入風險不斷增加,做好嚴防輸入工作成為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為嚴密防範境外輸入風險,進一步鞏固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成效,建國門街道探索出“四有”工作法。

成立街道和社區兩級入境人員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制定專門的工作方案,建立日彙報機制,隨時掌握轄區入境人員疫情管控情況。街道、各社區第一時間召開入境進京人員社區防控工作培訓會,詳細學習對接境外返京人員的工作流程、注意事項以及物業公司應承擔的管理責任和內容,及時在防疫工作群下發最新政策文件。

通過上門發放、街道微信、微博等網絡自媒體推送、在小區醒目位置張貼宣傳品等方式,構建立體式宣傳矩陣。在此基礎上,根據已返京和未返京境外人員的摸排臺賬,開展有針對性的防疫政策宣傳引導工作。此外,面向全街道招募具備外語溝通條件或外語專業出身的社區人員、機關幹部等做志願者,加強外籍人士與社區、物業的溝通,提前掌握擬返回本轄區的境外人員情況。

按照北京市《關於進一步嚴格境外進京人員管控措施的通告》要求,加強境外進京人員管控,織密防範境外疫情輸入網絡,嚴防境外疫情輸入風險。

一是建立24小時接人送人工作流程。街道和各社區共成立10支3人夜間值守小組,確保夜間境外返京人員的無縫對接、閉環轉送。

二是加強動態監測和境外擬返京人員摸排研判。針對境外已返京居家隔離人員,街道按照防控標準,嚴格落實24小時管控機制,及時溝通被隔離人員體溫、身體狀況、思想動態等情況,為居家隔離人員做好生活用品採購及無接觸配送服務,確保人員狀況穩定。同時做好應急準備。充分發揮網格化工作機制,主動深入摸排社區境外擬返京人員,積極勸導境外人員推遲返京,對確需返京的人員,提前掌握返京航班、返京前行動軌跡、接觸人員等信息,研判是否存在不能集中隔離的特殊情況,提前進行妥善安排,確保防控工作做到萬無一失。

三是加強對重點場所的排查管控。加大對外籍人士集中居住的小區、平房區排查力度;各社區衚衕出入口嚴防死守,一旦發現入境人員及時上報;發揮好雙樓長制度,及時掌握樓宇企業出入境人員動向,確保不留盲區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