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or综评招生难舍难分?一招教你怎么选!

2020年取消自主招生,实行“强基计划”。英才君收到不少家长和考生的留言,咨询“强基计划”政策的出台,对综合评价招生有哪些影响?哪种招生方式对考生更有利,“强基计划”和综评招生如何选择等。进入3月,在“强基计划”简章即将发布之际,分清楚两种招生方式的利弊及异同十分关键。


为了更好地进行区分,“强基计划”与综评招生的详细对比考生可参考以下内容:

“强基计划”or综评招生难舍难分?一招教你怎么选!


通过对比“强基计划”和综评招生,不难发现,两者各具优势,那么考生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高考成绩优异考生

优先选择“强基计划”

在“强基计划”录取方案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低于85%。“强基计划”是2020年新兴的选拔形式,也是考生进入名校的最好机会。在高考成绩优异的情况下,选择“强基计划”无疑是锦上添花。


“强基计划”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两个阶段。另外,参与的高校全部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现有高考区分度降低的趋势下,“强基计划”这类特殊招生必定是顶尖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建议有条件的考生一定要参与。


综合素质优秀的考生

不可错过综评招生

“强基计划”or综评招生难舍难分?一招教你怎么选!

综合成绩突出

在综合评价招生中一般高中基础学业成绩排名比例靠前的考生都很有报考优势。重点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在招生简章里面也明确要求考生综合成绩排名;其余要求较模糊的高校,遵循综合成绩优秀、择优录取原则。


“强基计划”or综评招生难舍难分?一招教你怎么选!

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秀

除考查考生综合成绩外,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水平也很看重,如浙江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明确要求考生高中学业水平没有不合格科目且综合素质评价获得优秀(A)或好(B)。


总的来说,综合评价招收的是综合成绩优秀、有较多的社会实践,全面发展的学生。


“强基计划”or综评招生难舍难分?一招教你怎么选!


竞赛和综合成绩平衡,两手准备

报名“强基计划”,虽然综合成绩是入门条件,但在高校考核中,为选拔出高校意向的基础学科拔尖考生,选拔测试通常会加大难度,但考生不必灰心,“强基计划”选拔定位的变化,也给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例如,之前一些文科竞赛奖项不被高校认可,但实行“强基计划”之后,这些奖项都可以作为综合评估考生的参考维度。


综合成绩是高考的基础,但学科素质能力则是参加强基计划的核心优势,在高考文化课学有余力的前提下需要做好竞赛素养的拓展。


报名综评招生,有竞赛资质的考生更具选拔优势。从2019年综评高校报名条件来看,一般获得五大学科竞赛省级奖项就符合大部分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对竞赛的要求。


但对于文科类竞赛(新概念作文大赛、叶圣陶作文大赛、“语文报杯”作文大赛、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等)、科创类赛事(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等)和国际性赛事奖项(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网络安全攻防竞赛(CTF)等)大部分奖项高校认可度高。如果有这方面奖项的考生可尝试报考,而部分高校特定奖项则需依据高校综合评价简章要求报考。


对高中低年级家长和考生的建议

提前学习研究政策刻不容缓。近几年,高校招生政策一直处在改革调整状态,如提前不做关注和研究,很容易出现临时抱佛脚,仓促准备的情况。所以,提前学习研究政策必不可少。


竞赛、综合成绩须双管齐下。不管政策怎么调整,选拔的核心不会变。考生两手准备,在未来的高考选拔中才有更多的机会胜出!


一定要提前进行生涯规划。在现有政策及新高考实施趋势下,考生需提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提前了解和关注意向高校、专业及选拔路径要求,因此生涯规划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一定要趁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