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關鍵詞:拆書幫,高效演講

在日常生活中,小到去老師那裡請假,給學生上一堂課,給下屬開一次會議,和孩子進行一場溝通,回覆一個棘手的悟空問答,大到去公開場合做一場演講,去做一次品牌宣傳,做一份項目策劃……這些都讓我看到了低效率的演講。

對於演講者來說,他們越來越希望可以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有效的演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對於聽眾來說,他們希望冗長、乏味、漫無目的的演講可以儘早結束,更期待一份讓自己心動的行動指南。

思考設計溝通大綱,是一種通過3個溝通步驟,有目的,有條理,有重點,有趣味,有回味的溝通大綱。

思考設計溝通大綱分為1個目標,3步驟,4點技巧

20200316 6/21|本週關鍵詞:拆書幫,高效演講

❀1個目標:關注觀眾。

明確目標,知道演講是講給誰聽的。

❀3個步驟:

步驟1:為何講——明確演講的目的。

演講目的,即通過演講後,你希望對方做出什麼樣的決定;而判斷一次演講,最終是否達到了目的,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去判斷:

①初級的演講,主要是可以把問題講清楚,講完之後聽眾可以記住你

②中級的演講,是能講清楚,聽眾會認可你,並開始計劃行動

③高級的演講,聽眾不但認可你,自己有所行動,而且願意掏錢給你

④最高級的演講則是讓聽眾成為你的的終極粉絲,認可你所傳遞的一切。

20200316 6/21|本週關鍵詞:拆書幫,高效演講

步驟2:講什麼——組織演講的內容。

找出觀眾需要知道的三件事,提煉三個要點,即演講者需要告訴觀眾有3件事,以此影響觀眾的決定。

比如:①有利害關係

②能帶給他們收穫

③能避免可能產生的損失

步驟3:講的怎麼樣——聽完我的演講,我可以讓聽眾感受到什麼?

比方說可以讓對方感受到去做某一件事的重要性,緊迫性,有迫切的需求,稀缺性等等。因為大部人人都是在感性的情況下做出決定的,所以需要用感性的方法去觸動他,比方說可以講個故事,打個比方,或者說一句名人名言等。

最近寫文章的時候總是遇到這樣的尷尬處境,連著熬2、3個通宵寫出來一篇文章,自己感覺內容挺好的,結構也挺嚴謹的,內容也完整的,但是文章發出去兩天後,我去查看後臺數據,驚訝得發現打開率是2,完讀率是0,而且大部分人基本上是看到20%後就關掉了網頁,嚴重影響到了我寫文章的積極性,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覺得很鬱悶。

20200316 6/21|本週關鍵詞:拆書幫,高效演講

反思:

1、我再去看這些文章的時候,我需要問自己這幾個問題,我在落筆之前沒有想清楚我的目的,比方說用一篇問答教會寶媽用3分鐘和孩子做一個親子游戲,或者用一篇文章介紹國際獲獎小說要怎麼讀。但是以前,總是想寫什麼寫什麼,自然就寫不出讀者想看的東西。如果我知道這個思考設計三步驟的話,我可以按照這三步驟思考構思出一篇文章框架。

2、首先我的讀者是寶媽寶爸,後臺粉絲數據是女性佔大多數,年齡分佈在30歲左右,新手媽媽比較多,所以在育兒上存在盲區,我需要用淺顯易懂而非心理學術語去告訴他們育兒小妙招,再加上一些實操性比較強的方法,和自己在育兒路上走過的坑,這樣,他們就更容易理解我分享的內容,從而增強閱讀的粘附性。

3、比方說我想分享“幫助提升孩子專注力”這個目標,為什麼寶媽們要來看我這篇分享呢,因為專注缺乏會給孩子成長造成很多不利影響,保護專注力可以保護孩子的未來,然後再給到具體的幾點方法。

20200316 6/21|本週關鍵詞:拆書幫,高效演講

星期五前,用溝通大綱設計三步驟,錄製“童心抗疫我是小小普法員”5分鐘視頻,並且以MP4格式+電子稿的形式發送給班主任。

❀1個目標:5-6年級小朋友。

❀3個步驟:

步驟1:

目的:通過5分鐘的演講視頻短片,讓小朋友們瞭解:戰“疫”,人人有責。

為取得這一結果,我們用之前寫好的文章,《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中的例子《不是我的錯》,剪輯成視頻作為開場白,放入PPT,進行演講拍攝。


步驟2:提煉三個要點

①瞭解疫情防控,每個中國人都有責任,不僅僅是醫生護士警察的責任

②戰疫階段,小朋友如何保護自己,不給國家添“亂”

③除了戴口罩,配合檢查,我們小朋友可以怎麼出“力”

步驟3:引起小朋友們的思考

讀一封我寫給冠狀病毒寫一封信,《我們終於打敗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