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一顆平常心,平等的看待順境與逆境

《易經》這本書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它是中國的一部曠世奇書,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中國的道家和儒家更是把它奉為經典,被稱為“三玄之冠”。這本書中有很多的人生道理,教我們如何為人處世,其中的規律就是告訴我們,人在一生中,有順境也會有逆境,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直處處處於低谷,人人都是平等的。當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去對待人生道路上的順境和逆境。

《易經》:一顆平常心,平等的看待順境與逆境

當順境來臨時,一定不要太過慶幸,得意忘形,太過得意會讓錯誤乘虛而入,導致不可控制的後果。


《易經》:一顆平常心,平等的看待順境與逆境


當然在逆境來臨時,也不要太有壓力,太過悲觀,也不要總是在抱怨,因為所有的逆境都只是暫時的,不會一成不變,總是會有方法應對的,而且成功渡過困境,也是一種成長,所得到的經驗也是十分寶貴的。


《易經》:一顆平常心,平等的看待順境與逆境


面對困境,停止抱怨,勇敢邁出改變的第一步

很多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先想到逃避,先想“這個事情怎麼辦啊”,“好難啊”,“我怎麼可能能夠完成”。自己先在心裡做一番鬥爭,所有問題僅僅停留在自我的心理鬥爭。


《易經》:一顆平常心,平等的看待順境與逆境


放棄和逃避並不會讓困難得到解決,只會越攢越多,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堅定自己的信念,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只要人的意志力足夠堅定,時間足夠長,再大的困難,都可以分解和克服。


《易經》:一顆平常心,平等的看待順境與逆境


要有重新開始的決心,有從頭再來的鬥志和耐心。


《易經》:一顆平常心,平等的看待順境與逆境


有很多人會覺得,我已經做了很多了,為什麼不見成效,也有人覺得,我以前就是這樣解決的,為什麼這次不行了。這是因為我們不可能用一個方法一路走到底,要想應對人生中各種各樣的困難,就要改變慣性思維,要有從頭再來的鬥志和耐心,重新開始。


《易經》:一顆平常心,平等的看待順境與逆境


心無旁騖做事,耐心等待轉機。

其實人生中的順境和逆境都是相對應的,不管那一個沒有度過,想要偷工減料,那是很難的,這時候就需要我們一邊努力,一邊等待時機的成熟。逆境是走向成功的必然之路,做事心無旁騖,得到的結果效果更佳,不斷的積累,最終可能迎來轉機。


《易經》:一顆平常心,平等的看待順境與逆境


所有的逆境都只是暫時的,只要堅定信念,邁出改變的第一步,調整做事方法,放下浮躁的心,專心致志做事,假以時日,就一定能扭轉逆境,迎接順境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