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琴十大名曲排行榜發佈!

中國古琴十大名曲有哪些?中國古琴十大名曲包括了:《瀟湘水雲》、《廣陵散》、《高山流水》、《漁樵問答》、《平沙落雁》、《陽春白雪》、《胡笳十八拍》、《陽關三疊》、《梅花三弄》、《醉漁唱晚》,本次榜單無排名先後好壞之說,下面就一起top10中國古琴十大名曲。

中國古琴十大名曲排行榜發佈!


古琴十大名曲Top10:《瀟湘水雲》

《瀟湘水雲》作者為南宋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及江浙派的創始人郭沔,無射均(緊五絃)定弦。當時元兵南侵入浙,郭沔移居湖南衡山附近,常在瀟、湘二水合流處遊航。每當遠望九嶷山為雲水所蔽,見到雲水奔騰的景象,便激起他對山河殘缺、時勢飄零的無限感慨而創作此曲,以寄眷念之情。

古琴十大名曲Top9:《廣陵散》

今所見《廣陵散》譜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譜》的《廣陵散》為最早,也較為完整,是今日經常演奏的版本。全曲共45段。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廣陵散》的來歷:據《晉書》記載,此曲乃嵇康遊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

古琴十大名曲Top8:《高山流水》

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古琴十大名曲Top7:《漁樵問答》

《漁樵問答》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譜本有多種。《琴學初津》雲此曲:「曲意深長,神情灑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聲之欸乃,隱隱現於指下。」由於音樂形象準確、生動,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古琴十大名曲Top6:《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一首漢族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最早刊於明代《古音正宗》。自其問世以來,刊載的譜集達五十多種,有多種流派傳譜,關於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陳子昂之說,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作。因無可靠史料,很難證實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古琴十大名曲Top5:《陽春白雪》

《陽春白雪》表現的是冬去春來,大地復甦,萬物欣欣向榮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暢,節奏輕鬆明快。相傳這是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師曠或齊國的劉涓子所作。

古琴十大名曲Top4:《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的主題是“文姬歸漢”。

古琴十大名曲Top3:《陽關三疊》

《陽關三疊》是中國古代漢民族音樂作品中的精品,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唱。這首樂曲產生於唐代,是根據著名詩人、音樂家王維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譜寫而成的。宋代《陽關三疊》的曲譜便已失傳了。所見的古曲《陽關三疊》則是一首琴歌改編而成。

古琴十大名曲Top2:《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漢族古琴名曲,是漢族傳統藝術中表現梅花的佳作。明朱權編輯的《神奇秘譜》記載此曲最早是東晉時桓伊所奏的笛曲。後由笛曲改編為古琴曲,全曲表現了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詠懷,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來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此曲結構上採用循環再現的手法,重複整段主題三次,每次重複都採用泛音奏法,故稱為《三弄》。體現了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古琴十大名曲Top1:《醉漁唱晚》

《醉漁唱晚》,漢族古琴曲。此曲作者有唐代詩人皮日休、陸龜蒙及“後世隱流”之說。《西麓堂琴統》中記述此曲為陸魯望與皮日休泛舟松江,見漁父醉歌,遂寫此曲。現存古譜有多種版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