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如果外甥女嫁人,作為舅舅,要給多少份子錢?

東沐霖


這個事情是入鄉隨俗吧,好象沒有統一規定。各地經濟發展狀況不同,婚禮習俗也不盡一樣,但是“份子錢”是要拿的,這是近幾年來新興起的套數。

在農村象女兒出嫁這種事,畢競與男方娶親不同,娶親是往裡迎接新人,出嫁是走人,家裡冷冷清清,少了那麼一種熱烈的氣氛,在女兒上轎之後,中午坐一次席,就算完成任務了。


至於禮錢,是分親疏遠近的,街坊鄰居,一般關係的是一百元,特殊關係的是二百元。而親戚就不同了,一般姑姑、舅媽這種父母雙方的親戚是四百元至六百元。自已兄弟姐妹之間,情義最重,先結婚的給後結婚的,少則六千無,多則上萬元。由此看來,還是自已的兄弟姐妹最親。


在過去,舅舅是一個大人物,好象比叔叔還要親近,我記得農村分家立戶的時候,如果意見不統一,實在分不開的話,都會把舅舅找來,他是最有發言權的,往往一言九鼎,誰也駁不了位,說一是一,說二是二,最終順利解決問題,所以,在外甥女出嫁這個事上,舅舅自然也是個中心人物,對外甥女出嫁的份子錢,至關重要。

其實,現在新社會已經沒有那些俗套了,各位親戚都一視同仁,互相之間出的份子錢基本一致,這樣,大家面子上都好看,另外,份子錢這個東西,本身就是個流水貨,誰家隨了多少禮,是都要記住的,等將來對方辦喜事的時候,要完全不少的還給人家,所以,這件事情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完全是禮尚往來的一種客套就是了。


若飛305


在我們當地,老話說:親舅如父子!外甥女出嫁,當舅舅的都是第一正賓。畢竟對於外甥女來說,舅舅的“地位崇高”,我這裡,外甥女出嫁,按照目前的隨禮金額,比一般親戚要高些。身份地位在那裡“擺著”,要不然他自己面子上都“掛”不住。

歡迎點擊關注按鈕,關注我的頭條號【三農的高度】,一起探討更多關於鄉村的事兒。


雖然說這種親戚之間往來的禮金,都有“賬薄”,將來早晚也會還禮。但這是一種親戚之間的交往傳統,親戚是越走越近!

我記得小時候,喜歡過年,不但可以去舅舅家吃好吃的,最重要的是有壓歲錢。雖然說這種壓歲錢是相互“流轉”,有的家孩子多,有的家孩子少,但是對於這種“孃親大舅”之間的關係,大家一般不會在乎這點“喜慶”錢。這種給小孩壓歲錢的傳統很好,雖然有多有少,但是可以加深外甥女和舅舅之間的感情,讓小孩子們記住,舅舅的好,長大後會有很深的“掛念”。同時也融合了整個親戚之間的感情和情分。


外甥女出嫁,等於中國式鄉村的成人禮,舅舅都會多給一些錢。祝福、也算是“贊助”她們新生活的開始,給點喜慶,畢竟是姐妹之間的孩子,有些事分的太清,情分也就盡了。

我這邊一般做舅舅給外甥女“陪嫁錢”,五百以上不封頂。當舅舅的各自隨便,根據自身條件和與姐妹的感情。如果姐弟或者哥妹感情好,條件就是差的舅舅,也會看姐妹情分,也會多隨禮。反之,如果舅舅和姐妹的關係不好,上禮金多少就和條件無關,隨大流了!


三農的高度


在農村如果外甥女嫁人,作為舅舅,要給多少份子錢?

在農村禮錢比較重的幾種親戚關係,姐弟或者兄妹家、舅舅家、姑姑家等血親家裡辦酒席,隨的裡都小不了。

如果外甥女出嫁,舅舅的份子錢應該是不少。

拿我老家來說,外甥女出嫁或者外甥子結婚舅舅都是大出血。

外甥女出嫁

舅舅第一得準備嫁妝,床上全套必不可少,條件好的還要買點電器,第二份子錢起碼得2000元,如果舅舅條件好份子錢會出10000元。

外甥子結婚

舅舅付出的更多了,可能有重男輕女的現象存在吧。首先婚禮前一天就要到位,給外甥子“栓紅”,現在就扎禮花;第二,份子錢也是2000起,條件越好的隨得越多;第三,舅舅舅媽還有個重要角色,因他們是最尊貴的貴賓,專門接待新娘家裡來送親的人,也算是婆婆的孃家人和新媳婦的孃家人最重要的見面了。

農村有句話“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所以無論是外甥子結婚還是外甥女結婚,舅舅都是非常重要的客人。

個人認為份子錢還是看自己的家庭條件定,意思到了就好。而且隨禮都寫上了賬簿,舅舅家的老表結婚不得還回去嗎?一句話,量力而行。


霧都山客


這個問題看自己兒子結婚,當姑,姑父的送多少錢了!基本上差不多。人情禮往,不是想送多少就送多少,是根據當時隨禮的這樣一個基數做參數,太少不近人情,別人談論,對不起自家姐妹,太多自己送不起,而後你姐(妹)夫也不好還這人情人帳。農村我們這一般外甥結婚在1000到3000之間,沒啥標準。我結婚時,我舅舅隨了10塊的禮,我外甥結婚時,我當舅舅,我隨了2000塊,這中間才二十來年,當舅的給外甥結婚的隨禮翻了20倍,如果現在恐怕30倍得3000塊了吧!




高山流水71112561


以我們本地的標準,普通隨禮100元左右,沾點親的200至300元,那麼,舅舅一般就是800元至100O元,這錢一般都由你姐姐或妹妹收了。等你自己嫁女或兒子結婚,她們又會送回來,所以,送禮這個東西真的是一禮來一禮去。為什麼收禮都要搞個禮單,就是為了今後好還禮。說白了,送禮是個醜習慣。是應該改革改革。

也有互相約定禮金一致,我有一家親戚,他們一家兄弟姐妹很多,為了防止互相之間攀比,統一定一個標準,不論到那家隨禮,以前都是300元,現在都定500元。比那動不動就是千元以上的,隨禮壓力輕多了,也挺好的。

記得三十年前,我們村的鄉風是,兒子結婚。本家親戚不送禮。只管幫忙和喝喜酒。兒女出嫁一般叔叔和舅舅一人置辦一樣的嫁妝,不送現金。女兒出嫁那天辭過祖宗後,見到嬸嬸和舅媽都要哭訴一番,叫哭嫁,你就給一個小小的紅包,叫做眼淚錢。大概是從九十年代起,就開始所有人興送禮了,而且全部送現金。

如今農村也不興親戚辦嫁妝了,一律送現金。也不興哭嫁了,但紅包還是要給,100至200元。叫做壓荷包錢。

借問答的機會,村夫夜話分享一下本地習俗。不到之處,請指正。


村夫夜話


在農村如果外甥女嫁人,作為舅舅,要給多少份子錢?

農村親戚鄰居間的人情往來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結婚生子,紅白喜事都要隨禮,隨禮當然也是有講究的,不是亂隨的。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一本賬,自己家有事,別人送來多少,當別人有事的時候,你就要還多少,還的禮錢是不能少於收的禮錢的,有時候還要多送點。



在農村,直系親屬的親戚之間送的禮錢一般比其它親戚要多一些,比如姑,舅,姨,叔這些親戚送的禮錢太少也拿不出手,所以就會多拿點,但是送禮就等於存錢,你拿的多別人還的多,誰也不吃虧。


題主的問題是外甥女出嫁,舅舅要拿多少禮錢合適,小平認為舅舅拿多少,首先要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不能低於當地的標準。其次作為舅舅要看看自己家裡的賬本,欠別人多少就還多少,不能少於收的禮錢,如果少了就會落下話柄,讓人笑話,甚至影響親戚關係。最後舅舅送禮錢,還要根據兩家人的關係和自己的經濟條件,如果關係好、經濟條件好可以多送些禮錢,如果關係不好、經濟條件也不好,就按照規矩把禮錢還了就行了。

在小平的豫南老家,這裡的禮比較輕,外甥女出嫁,一般都是300—500之間,當然如果舅舅家有錢,也可以多送些禮錢。

外甥女出嫁,舅舅是比較親近的人,送禮太少也不好看,送多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就行了。


豫南小平


每個地方風俗習慣不同,經濟收入不同,當然了,隨禮是親情,人情,面子,禮儀的一種表現方式,在農村,禮償往來誰家都會經歷,沒啥好奇和神秘的。

我們大西北和南方不同,舅舅確實輩份大,也是最親的門面人,外甥女出嫁,舅舅是無論如何都得去隨禮的,這時候舅舅代表了孃家人門面,隨禮哩都挑個吉利數子,666,888,999,1001,10001,當然也得看舅舅自家經濟條件好壞,可多可少,禮單本上寫清楚,以後舅舅家有事了,外甥女得照禮單去還禮噢(玩笑話)

隨禮是祝福的一種表達方式,舅舅更是延續親情傳遞的釋站,所以外甥女結婚,舅舅隨禮,就成了有看點的風景線,看破不說破喲,有沒有人點讚我?


開心151933790


隨禮沒有啥硬性規定,自家的親外甥女結婚也算是人生大事,禮金隨多少都是祝福,但是人去了更重要,我們這是農村,舅舅隨禮一般在500-1000元左右。

布衣愛說大實話,喜歡就關注!

舅舅在我們這的結婚民俗裡還扮演著比較重要的角色,是缺席不可的重要親屬。舅舅以前的叫法是舅父,從字面意思都能看出來在外甥們的心中地位了吧!以前我爸嘴裡常常說著走親戚舅家最重要,人沒了以後還要吃舅家飯呢,當然這說法也是我們這土葬的思想給他影響的比較深。不過每年端午節,正月十五在我們這舅舅可是缺不得的,每年的正月十五舅舅都需要給外甥外甥女送賀禮和燈籠,取著照舊的意思。

那外甥女結婚這麼重要的日子裡,舅舅自然也是不能少的,我們這裡這個時刻舅舅除了禮金之外,還需要準備四樣禮在結婚當天當作陪嫁送去外甥女的新房裡,這四樣東西分別是一對臺燈,一對暖瓶,一個洗臉盆和一個臉盆架子,當然這些現在雖然基本都用不著了,可是還依舊在沿用著,所以,外甥女結婚大事上,舅舅就不僅僅是隻要隨禮這麼簡單的事情了,賀禮還得提前準備好,人也得按時到場。

說起禮金,其實可大可小,主要還是根據自家經濟情況來定,都是親的不能再親的親戚,隨的多少也沒人太過再意,但是如果只隨禮人卻忙的到不了場,這就是個大麻煩事情了。我們這還真有外甥女結婚,自個舅舅愣是沒來,雖然微信轉賬給的禮金是不少,可是婚禮舞臺上上臺發言卻沒有舅舅,最後只能重新找其他親屬代替了,外甥女和她媽心裡一直覺得這麼重要的親戚卻沒來參加婚禮挺遺憾。

總之,作為舅舅不管隨多少禮金,如果人能去現場自家外甥女和姐妹肯定更高興,我們這邊正常情況下隨禮500塊錢以上,如果經濟緊張,多少隨心意,自家親戚也沒人會介懷這個事情的。


布衣小農人


更多農村奇聞趣事,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農村知識。

對於農村裡的年輕人結婚,現在也是沒有統一的標準這個也是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而定,有的多也有的少,在我們當地農村裡結婚當天,女方的舅舅會隨著婚車隊一起到男方的家裡,然後女方額舅舅是奉為上賓的,一般都是需要有主副陪的,這樣才顯得男方家裡對女方家的長輩的禮數和尊重,這樣看來舅舅也是在女方家裡的地位和外甥女之間的親情!那麼考慮到這份親情的話,農村的外甥女結婚,作為舅舅的應該出多少份子錢比較合適呢?

其餘對於這個份子錢也是沒有界定的,可多可少,主要是看舅舅的心意了,在用的當地的農村如果是男方結婚,男方的舅舅這個錢也是不少出的,男方結婚,舅舅最起碼隨禮幾千上萬不等,然後就是結婚當天我們這裡有一個環節,就是新郎和新娘給男方比較近的親戚"磕頭"收"磕頭錢"這個錢都是男方的舅舅,大爺,叔叔,之類的血親和母親其他的親戚這些在結婚當天都是要給錢的,所以這個環節在當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這樣一圈下來舅舅的錢可沒少掏啊,這個主要還是根據當地的風俗和習慣來制定的!

在我們農村做為老孃舅來說,這個都是份子錢不能少的,你最起碼也得1000以上吧要不也說不過去,主要的還是親戚太親因為牽扯到母親的親戚,所以做舅舅的也會顧及面子的問題,也不能上給,不過這個貧富也是有差距的,如果沒有錢也不至於打腫臉充胖子是吧,有多給多有少就給少,在我們村裡有這樣一戶人家,女孩子的舅舅家裡困難,舅舅的兒女也都是沒有經濟能力的殘疾人,那麼舅舅的養老問題都是歸女孩子養老了,後來舅舅去世後,除了舅舅的子女的一部分財產,其他的財產也是給女孩子了,所以現在作為舅舅來說,也要根據他的經濟狀況來定!即算沒有錢,我們也不能多說啥,畢竟孃舅還是比較親的,錢不要看的太重,有表示就好!


三農堂廣訊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這件事情沒有什麼規定的!

跟居各地方的生活條件,各個家庭的條件,他們姐弟之間的關係以及當地人對外甥女出嫁的習慣了!

地方條件好的肯定會份子錢多些,家庭條件好的要面子也不會給少,一點錢拿不出手,以後說出去面子往哪裡擱?那麼他們姐弟感情很好,當舅舅的也可以說不會少給,那怕舅舅很窮也得大出血!

那麼地方條件不好,對女孩出嫁又沒有什麼重視的地方也有,他們也不會多給份子錢,只是做點被子什麼的,送過去!當然也就是說女方家陪的嫁妝不多!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這種想法的地方也很多!

所以說這件事情不像法沒有規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