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煙臺紡織服裝人在行動

婁禮仁/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復工復產時不我待。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煙臺紡織服裝人立即行動起來,在切實做好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的同時,有的企業馬上組織轉產生產防控急需物品,有的企業夜以繼日趕製援“漢”物資,有的企業邊防控邊積極組織正常生產經營,在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單位的共同協作下,煙臺紡織服裝行業呈現出一派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復工復產積極有序展開的火熱局面。

“疫”情爆發後,山東舒朗服裝集團當即決定成立“舒朗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當下急需的防控物品。公司上下齊心聚力,僅用四天就辦完了審批資質和轉產一切準備工作,迅即投入到防護服生產。現公司日產醫用防護服5千件以上、民用防護服二萬餘件。公司自2月以來,員工踴躍上崗,復工復產率達98%以上。煙臺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會長、山東舒朗服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健民表示,國家需要,責無旁貸。舒朗將盡己所能,全力支持社會,奉獻國家。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煙臺紡織服裝人在行動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煙臺紡織服裝人在行動

煙臺明遠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是近年來在全國同業中悄然崛起的一顆自主研發與出口貿易國際化品牌運作的新星家紡企業。時間就是生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義忠自大年初一至今未休一天,同員工日夜奮戰,整合企業一切優勢資源,迅速轉產生產防護口罩。從開始的日產1千個、3千個、5千個,到現在的日產突破10萬個的產能。明遠家紡生產的口罩被譽為“與時間賽跑”的口罩。為國擔責,為民奉獻。煙臺明遠家紡人,在加速提高轉產防護用品生產能力的同時,還組織員工加班加點趕製床品,現已將價值四十餘萬元的六件套床品,急發至武漢“疫”情隔離區。

山東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面對疫情迅速做出反應,公司迅即成立了防疫防控復工復產領導小組,把防疫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組織力量,多措並舉,把防控工作抓早、抓準、抓細、抓實,一抓到底。在此基礎上,公司在第一時間完成了防護用品生產線改造,開闢了防護用品綠色通道。現日均生產防護服6千套以上的高位效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緩解當地一線基層人員防護用品急需的壓力,南山智尚積極向齊魯交運集團及龍口市應急管理局等多家單位進行了民用防護服捐贈。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煙臺紡織服裝人在行動

為保障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不誤,對本地區員工返廠實施“一人一證”進廠制度,統一配備測溫儀器,進廠員工每日兩次體溫檢測;對外地籍員工返廠,做到嚴密排查員工疫情期間的出行記錄,按照政府統一要求實施外地返廠人員體檢、隔離等措施,確保對所有進入一線的員工落實全方位的防護保障,同時組織專人加強生產經營環境的滅菌、消毒管理。在一系列防控措施落實到實處確有保障的條件下,南山智尚現已實現復工復產率達95%以上。復工復產正當時,特別是公司涉及到的重要生產業務包括面料、服裝等訂單生產已接續完成排產,全面進入了正常有序的生產狀態。

煙臺泰和新材集團,這個國家級氨綸、芳綸開創龍頭企業,在這新的形勢下,更彰顯出他特有的勃勃生機。每天清晨,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全員口罩、全員上崗、防控有序、生產火熱的景象。節前節後,泰和新材集團的生產一直在平穩接續進行中,科研、經營一直沒有中斷,全員復工復產率一直達100%。為國擔責,心繫武漢。為緩解醫護用品生產原料氨綸產品的供給壓力,泰和新材集團自元月開始,就將日夜加班生產的醫護用氨綸長絲,組織專車分三批馳援湖北省的口罩生產基地,用於生產1.5億個醫用防護口罩的耳帶。

目前,煙臺紡織服裝規上生產企業、紡織品服裝出口貿易企業包括煙臺華潤錦綸、山東聖豪家紡、煙臺北方家紡、山東新天地服裝、煙臺業林印染紡織、煙臺綺麗集團、海陽針織毛衫、煙臺亞琦紡織、山東琴雅服飾、煙臺旗源服飾、煙臺海德服飾、煙臺三奇服裝、煙臺拓森服裝、萊州晟鼎服飾、萊陽綺麗服裝等,以及一批中小微紡織服裝企業,按照各級政府的部署、安排,正積極有序地組織復工復產,一場防控、生產大戰已全面深入地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