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和新冠病毒有沒有關係?

含奚


任何一種新型傳染病發生以後,一般來說,醫學科學界都會按照溯、診、治、防四個方向,開展各項工作。

所謂溯,就是查找病毒的來源與產生。找不到病毒從何而來,說不定哪一天,在人們不經意間,這種病毒會捲土重來,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

2019年12月以來,針對在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有關部門正在按照以上四個方向,有條不紊開展各項工作。

本文主要針對追根溯源展開綜述,包括以下幾個問題。

這種病毒原始生存在哪裡?它是如何感染到人的?科學界是如何認知的?

首先了解一下有關病毒的知識。

病毒是一種沒有細胞結構的特殊生物。它們的結構非常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病毒不能獨立生存,必須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細胞內,一旦離開活細胞可就不表現任何生命活動跡象。

病毒個體極其微小,絕大多數要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

大家公認的事實是,病毒必須要有宿主才能夠生存,一般來說,如果暴露在空氣中很快就會死亡。

英國國民保健制度(NHS)網站介紹,病毒離開人體後的存活時間取決於其所依附物體的表面情況,以及溫度、溼度等環境狀況。

總體來看,病毒在非滲透性(防水)表面存活時間更長,比如不鏽鋼或塑料表面;病毒在纖維織物或紙巾等滲透性表面存活時間相對較短。

不同種類病毒存活時間也有差異,一些病毒可以在室內物體表面存活超過7天,不過其致病能力會在24小時內顯著下降。

所以,電梯按鍵和門把手等硬質物體,是需要加倍小心的病毒載體。

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是什麼?多證據指向蝙蝠。

1月27日,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所長金奇教授指出: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提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起源於蝙蝠。

人們不僅要問,武漢初始發病病人都指向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那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裡到底有沒有蝙蝠出售呢?

1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但他並沒有指出是什麼野生動物。

據武漢市市場監管局2019年9月25日發佈的野生動物市場專項整治行動消息,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有近8家商戶售賣野生動物,包括虎斑蛙、蛇、刺蝟等野生動物。

從這一篇新聞報道中可以看出,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並沒有蝙蝠存在和出售的跡象。

華南農業大學沈永義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冠狀病毒的最初來源一般是蝙蝠,但現在是冬季,蝙蝠處於冬眠狀態,集中在山洞裡面,直接感染人的可能性較低,因此,中間宿主可能才是病毒的傳染源。

專家指出,蝙蝠病毒正常條件下不能直接感染人類,可能通過“中間宿主”感染。

現在問題是,“中間宿主”到底是誰?

有科研論文和社會上的流行說法將“犯罪嫌疑人”指向蛇、豺等動物,但都沒有直接證據,需進一步確證。

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官方網站發佈消息稱,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舉行新聞發佈會,指出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立即引發大量關注。

華南農業大學校長劉雅紅在發佈會上介紹,該校攻關團隊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繼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揭示穿山甲中β冠狀病毒的陽性率為70%;進一步對病毒進行分離鑑定,電鏡下觀察到典型的冠狀病毒顆粒結構;最後通過對病毒的基因組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

這個團隊根據以上結果得出穿山甲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的結論。

但也有不同看法,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進一步指出:穿山甲有可能是潛在的中間宿主,新型冠狀病毒也可能存在多箇中間宿主。

2月1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針對穿山甲是否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表示,此前有科研團隊指出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我們正組織科研團隊論證,新冠病毒從穿山甲到人的傳播路徑也正在研究,有進展將及時公佈。

從這裡可以看出,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還需進一步論證。

與此同時,也有人提出新的觀點,認為很有可能是家禽家畜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

但這一結論基本被否定。

2月15日下午,科技部有關人員又表示,在病毒病原和流行病學方面,初步排除新冠肺炎的來源與已知家禽家畜的關係,提出蝙蝠是最有可能攜帶新冠肺炎的源頭。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國內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還沒有最終查到原因,各項科技攻關也在緊張有序的進行中。

但大家都共同認可的一點是,這種病毒一定跟野生動物有關。

有資料顯示,當今人類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或者說來源於野生動物。

因此,對人類來說,儘量少養野生動物,更不能去吃野生動物,這才是保護自己最好的行動。


巨牛分享


近日在武漢爆發的新型肺炎已打亂了中國人的春節生活節奏,各種關於新型肺炎的消息早已刷屏。引發新型肺炎的冠狀病毒又是來自野生動物,其自然宿主目前被懷疑是蝙蝠。17年前的時候,非典型肺炎SARS也曾給中國大地帶來一片恐慌,同樣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也是蝙蝠。蝙蝠攜帶的病毒可能直接傳給了人類,也可能經過中間宿主傳給了人類,從而使得人類患上了新的疾病。

也許有人覺得一直有人吃野生動物,該爆發的病早就爆發完了,所以不太理解為何還會有來自野生動物的新的病毒引發的傳染病。

其實世界上還有很多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荒漠等,在那裡可能還生活著一些被認為已經滅亡的動植物,時不時地還會有新的物種被發現。幾年前熱議穿山甲時,人們發現對於穿山甲我們的研究資料太少太少。連一些已知動物的習性都沒有被研究透徹,更何況是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了。

這次引發新型肺炎的是冠狀病毒,這是一種RNA病毒,不同於DNA雙螺旋結構的雙鏈,RNA只有一條鏈。DNA病毒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不容易發生變異。一個人一旦感染過某種DNA病毒,治癒後他的淋巴細胞一般就可以記住這種病毒。而RNA病毒很容易發生變異,一旦發生了變異,淋巴細胞就可能無視這種病毒,病毒就可以在人體內不斷複製。

這次導致新型肺炎的冠狀病毒,幾乎可以確定是以前不存在的,它是一種新的病毒。包括之前的SARS病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徵病毒,等等都是變異而來的。如果今天的人類不去以野生動物為食,那些疾病就會遠離人類。





阿B的綠豆


新冠病毒的基因庫來自蝙蝠,和人吃了野生動物引發新冠沒有必然聯繫,因為誰也沒有確切證據。

如果是蝙蝠飛到養殖場,被豬吃了,豬被感染,然後有可能就傳染到養豬殺豬的人身上,這個過程人是沒有接觸到野生動物的。

當然,目前也有一種說法是源於美國,這並非完全不可能,但目前缺乏確切證據。

在未明確前,說什麼都需要科學的態度。

利用野生動物與新冠關係,攻擊國人最多的主要是國外和國內愛狗人士。很多養狗人士瞬間跳出來了,認為這是大自然對人類虐狗的報復云云,更惡毒的話就不復述了。香港檢測狗新冠第二例了,養狗的人好自為之。


逍遙遊1579


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在當前全國一盤棋、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這個決定顯然與新冠肺炎疫情密切相關。

經點科學認為:蝙蝠可能是新冠病毒源頭。2002年冬季至2003年流行的SARS冠狀病毒,經研究確認起源於自然宿主蝙蝠,經中間宿主果子狸傳給人類。2012年發現的MERS冠狀病毒,經研究也被認為起源於自然宿主蝙蝠,經中間宿主駱駝傳播給人類。2019年冬季至今的新冠肺炎,又是通過什麼途經傳給人類的呢?由於SARS和MERS的前車之鑑,科學家們自然首先將目光對準了蝙蝠。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在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公開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認為:武漢新冠肺炎病毒的自然宿主很有可能就是蝙蝠!並進一步說,從蝙蝠病毒到人感染的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不需要再有中間宿主,能從蝙蝠直接感染人類。

目前學術界對於新冠病毒起源於蝙蝠、蝙蝠是其自然宿主的結論還是比較認可的,但對於新冠病毒是否直接從蝙蝠傳給人類,還沒有定論。

目前,很多科學家都在尋找新冠病毒中間宿主,其中,穿山甲是目前最有可能成為新冠病毒中間宿主候選動物。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讓"保護野生動物、謹防病毒跨物種傳播”成為我們每個人的理念,這是我們應當從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吸取的教訓。


市監傳播


不但對人的個體會造成實質性傷害,並且具有在人群間傳染、擴散能力的病毒,才叫做冠狀病毒。

在大自然世界中,只有豬肌體合成出來的病毒,不但會感染於人,而且感染人的個體後,隨之就會出現病毒人傳人的擴散、傳染性……

動物世界中,除去豬以外,其它野生動物所攜帶的病毒微生物,只能被視為豬病毒的原材料,而不能被稱為病毒。也就是說,其它野生動物所攜帶的病毒微生物,雖然也會感染於人,並且也能對人的生存構成實質性傷害,但這種傷害只是對人形成個體性傷害,而不具有和具略在人群間的傳染性及擴散性。

在當代,隨著科學技術及人類文明的不斷髮展與進步和科普知識的日新月異,睜著眼的不承認養豬與吃豬肉是餐飲文化、生活、文明為陋習,則是十分荒謬可笑的,說的不好聽或更嚴重點兒,是對整個人類生命生存的蔑視!如果對此番言論,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依然我行我素,天是老大,我是老二,天底下就是我說了算,最後勢必、也必將隨著整個人類的全部覆滅而自食其苦果!!!


田間壹壬


這是皇帝的新裝,自欺欺人的笑話!一個RNA病毒變異的猜想,就反擊了有人說”人類千萬年來吃野味、訓養野生動物而不得新冠肺炎”的言論。那近代幾百年病毒怎麼都沒變異?就現在變異?那時人類接觸野生動物更多吧!吃野味,其實不會感染病毒,除非有人生吃,因為病毒忍受不了上百溫度、十幾分鐘的煎煮。倒是捕捉、販運、交易、宰殺野味等過程可能感染人,也就近距離接觸野生動物可能感染,這就又有問題來了。中國人、也應該包括外國人,都生活在城市裡嗎?邊遠山區的人如何避免與野生動物接觸?蝙蝠在天空飛翔,農村飛得很低的,我原來教室裡都有飛不起來掉在地上爬的蝙蝠。野生動物如果一刀切嚴保,勢必大量繁殖、氾濫,界時,別說農村,城市都難以避免與野生動物接觸。而人類因像溫室保護的花朵,出門要穿厚厚的防護服。總之,1、中國人吃野味染冠狀肺炎是偽命題,2、野生動物保護應精準,不能一刀切。


傅朗林


鍾南山院士指出:野生動物攜帶傳染源,冠狀病毒常常存在野生動物體內,所以吃野生動物是一種陋習,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對於突發傳染病防控,有著重要的意義!

野生動物平時長期生活在與世人完全不同的自然環境中,難以避免會染上一些人類沒有接觸過的病毒,而這些野生動物或許由於群體免疫或其他原因,能夠與病毒和平共處。但是人類在捕殺這類動物時,因人類對這些病毒沒有免疫力,被感染後就會發病。

因此我們應該響應政府號召,全民動員,相互監督,禁止食用野生動物。


柳影人家


動用了全國醫療力量,沒找到宿主。說明來無蹤去無影,全地球突然間暴發,治療手段沒有,經過幾個月,又逐漸消失了。別賴野生動物,不是那個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