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近期多省市已安排错峰开学,高校或将发布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招生简章,启动招生工作。但目前许多家长和考生仍然对这三种升学途径之间的区别不了解。本文对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的招生目标进行分析,供参考。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是高校不同的招生途径,也可以说是招生方式。这三种招生方式各有侧重,预计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兼报。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侧重选拔综合素质全面、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报考的学生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招生范围

综合评价顺应新高考产生的招生方式,具有分省招生的特点。如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不仅有重点高校招生,还有省属高校面向本省考生进行综合评价招生。

其他省市则需要看高校公布的招生范围是否匹配,但高校招生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如上海科技大学2020年增加重庆招生。所以第一步确定高校范围,了解考生是否有报考资格。


2、综合成绩优秀

从报名条件来看,绝大部分高校对于考生的平时成绩有对应要求,高校层次越高,对报考考生要求越高。

如201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要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成绩在年级同科类排名前10%以内,并且语文和外语成绩均在同科类排名的前5%以内,同时高二、高三各学期各科期末成绩均须及格(60%)。

从录取规则来看,高校综合评价录取综合考量考生的高考成绩、校测成绩和学业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依据。

因此,高校综合评价要求考生从平时成绩到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考成绩要求排名靠前。


3、有竞赛、科创类奖项

考生获得的奖项不是综合评价的必要条件。

但如果考生有相关奖项,可以作为考生特长的证明。如2019年山东部分高校认可获得学科竞赛省三的考生的学考成绩要求从10A放宽至9A1B。

也正如此,2019年自主招生报名条件统一提高到“省一”时,多数考生选择通过综合评价进入高校。因此,获得相关奖项但等级不高的考生可以多关注综合评价。

全国31省市综合评价招生高校


安徽7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北京9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福建9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甘肃4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广东13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广西4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贵州5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海南3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河北7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河南8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黑龙江5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湖北8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湖南10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吉林5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江苏23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江西7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辽宁8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内蒙古5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宁夏3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青海3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山东20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山西6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陕西9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上海18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四川9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天津6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西藏3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新疆3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云南6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浙江62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重庆6所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强基计划

2020年强基计划遵循一校一策原则,高校将开放如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进行招生,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 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目前,2020年强基计划简章尚未公布,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仅基于教育部公布的强基计划文件和往年招生经验进行预估,供参考。


1、高分层考生

一方面,高校层次较高,2020年强基计划开放了36所高校进行试点招生,均在985、双一流高校范畴。

另一方面,强基计划对考生的高考成绩更看重,考生的高考成绩是不仅是入围强基计划校测的依据,而且要占最终录取成绩的85%及以上比例。成绩优秀、目标较高的考生一定不能错过。


2、竞赛奖项较高的考生

强基计划文件强调“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虽然目前强基计划简章尚未公布,但不排除高校拟定对于竞赛奖项较高的考生开出破格录取的条件。

家长和考生可保持关注,待高校公布简章后再做打算。


除以上类型的考生外,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建议如中分层考生可关注强基计划的开放的相关专业,主要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强基计划文件公布的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专业。此类高校专业必然成为未来行业急需人才。

除此之外,考生可同时报考综合评价。与强基计划不同,进行综合评价高校的层次跨度较大,考生可聚焦与自身水平差距不大的高校,通过额外的机会,走进名校。


附:36所2020年强基计划试点高校


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


高校专项

高校专项也称为农村专项,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

高校专项计划中共计95所高校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因此,

报考考生主要满足户籍学籍要求和成绩优秀即可

1、户籍要求

户籍的要求是指户籍所在地,而非户口性质,报考考生须同时具备以下两项条件:

(1)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

(2)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2、学籍要求

(1)学籍在户籍所在县高中;

(2)户籍所在县高中的学籍必须连续3年且实际就读。

注:考生户籍和就读高中均在实施区域,但在不同县(区)的,视为不符合该条件;考生在高中阶段有转学的,但转出和转入学校均在考生户籍所在县(区),视为符合该条件。

值得关注的是,高校专项计划不占分省计划,是农村学子进入高水平大学的纯增量通道。

部分高校只要通过报名初审,无需参加高校测试便能获得认定资格,所获得的降分优惠也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