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很玄妙?放下成見,調整觀念,讀老子也並不難

前言

《道德經》為什麼顯得如此玄妙?時間久遠,文字的障礙,以及殘缺不全,不知何為正統的版本,還有歷朝歷代,無數人的解讀,讓短短的五千字變得彷彿無窮無盡,玄之又玄。

也正是因為玄,晦澀難懂,大家才望而卻步。於是很多人就會道聽途說,曲解了道德經的本意。甚至於對他嗤之以鼻。抑或是因為一點隻言片語而與人爭辯,貽笑大方。

《道德經》很玄妙?放下成見,調整觀念,讀老子也並不難

觀念一轉,穿暖花開。

1.本質無非一本書。

其實大可不必。不管是《道德經》還是《易經》,這些我們都認為非常玄妙高深的東西,究其根本,也無非就是一本書。然而,歷史的滾滾長河,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經典。道德經也是如此,如果他真的像大家所認為的那樣高深莫測,世上鮮有人能理解,運用。那樣的話,它在歷史的長河中會逐漸的泯滅。

《道德經》很玄妙?放下成見,調整觀念,讀老子也並不難

2.不玄妙高深,所以長久。

如同我們現在的病毒,如果說,病毒非常的惡劣,就像天花,鼠疫,霍亂這些,我們會採取很多應對的措施,最終將其殺滅甚至完全控制。然而對於一般性的感冒病毒,我們卻可以容忍,於是它們也就可以活得更長久。這也是道德經裡的智慧: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母。示弱,守柔,才能得以長久。

就像一些傳統工藝一樣,因為繁瑣,過時,慢慢地消失在記憶裡,無法傳承。而道德經,不只是流傳幾千年,反而被大家公認,研讀,運用,歷久彌新,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他其實沒有那麼高深,還很容易傳承。

《道德經》很玄妙?放下成見,調整觀念,讀老子也並不難

3.兼聽則明,偏聽則晦。

拋開是否高深不論,我們應該如何去閱讀道德經?兼聽則明,偏聽則晦。需要博觀約取,多方對照。當然可以去完全承繼某一家的註解,真正的化為己用。也可以去通過比較博取眾家之長,形成一己觀念。

《道德經》很玄妙?放下成見,調整觀念,讀老子也並不難

4.人之病,在好為人師。

然而問題卻在於,我們好為人師,喜歡去辯論。目的就是去說服別人,進而顯得自己高深。於是,道德經就成了辯論的主題,因為它玄妙高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大家就可以自由發揮,互相攻詰。這反而走入了誤區。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道德經》

豈不知,虛其心,才能為盅為用,更多的吸納知識。

《道德經》很玄妙?放下成見,調整觀念,讀老子也並不難

5.明確讀書目的

我們讀書,只為了修身養性,提高自己。而不是為了用一些自認為高深的東西去攻擊別人,去顯示自己的優越,這樣反而就低俗了,對自己有害,對工作生活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這從道德經中也可以看出端倪。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經》

《道德經》很玄妙?放下成見,調整觀念,讀老子也並不難

如果說道德經是一座寶礦的話,我們要做的只是去讀,去挖掘,這或許也是每個人收穫不同的原因。還是那句話,因為其大,所以我們很難一下子看到廬山真面目,只能看到一個側面,這樣子,就沒有對錯之分,只有角度不同。更應該互相學習,而非爭論不休。

《道德經》很玄妙?放下成見,調整觀念,讀老子也並不難

6.如何讀

6.1.戒驕戒躁,耐心平和的態度去閱讀,去領會。如果能有一點所得,並能將之運用到工作生活,指導我們的人生,足矣。即便沒有所得,那怎麼可能呢?就像我們每走出一步,就會接觸到新的東西,一個道理,只要去讀,就會有收穫,就會不虛此行,滿載而歸。如果能養成興趣,深入的學習,那樣的話更加受益無窮。

《道德經》很玄妙?放下成見,調整觀念,讀老子也並不難

然而,我們總是急功近利,就像閱讀,貪心不足蛇吞象。想一口氣吃個胖子,一下子博覽群書,最好有機器人的芯片。甚至書都懶得讀,要聽人講,這也是最近講書流行的原因。然而,我們得到了什麼?無非是別人吃剩下的骨頭,嚼過的饅頭。且不說他們理解的對錯,能有多少營養?

《道德經》很玄妙?放下成見,調整觀念,讀老子也並不難

6.2.一以貫之。所以讀書千萬不能急功近利。讀書就是一種積累,一種修行。功夫用在當下,效果潛移默化。我們可能看不出,一月一年的功效,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五年十年的爆發。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6.3.源頭活水。只要去學去讀,就會有收穫。這就像源頭活水,如果我們只守著自己所熟知的那一泓清潭,假以時日就會變成臭水溝。如果能實時地注入新水更新換代,就可以保證常年清澈,就可以養的魚蝦,引來鳳凰,欣欣向榮。自己獲利,然後也可以利他。何樂而不為呢?

《道德經》很玄妙?放下成見,調整觀念,讀老子也並不難

如果說讀書,是無為,那麼急功近利,就是有為。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無為,而無不為。養的梧桐在,鳳凰自然來。

倡議:

既然道德經流傳千年,作為經典,我們何不去讀一下呢?更何況才區區五千言。實踐出真知,不要去聽別人說好與不好?讀了,好,受用無窮,不好,無非相當於看了一部垃圾電影,僅此而已。

《道德經》很玄妙?放下成見,調整觀念,讀老子也並不難

廣而大之,不僅要讀道德經,更要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讀書的功用,古人已經說得非常透徹。

腹有詩書氣自華。開卷有益,讓我們讀起來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