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日本茶道是从唐朝的时候由中国引入的;不同于大宗的中国茶道,它结合了佛教的禅宗思想以及由其衍生出的哲学、伦理、美学,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日式茶道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代表。

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辅助冥想打坐,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直到十六世纪末,日本的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

千利休创立的日式茶道精神,并不仅限于饮茶本身,还渗透到了茶室设计,室内布置,庭园园艺,插花艺术及饮茶陶器等。他的茶道精神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提倡茶道应以"无中万般有"的禅宗思想为根底,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这也是深入日本骨髓的侘寂美学(Wabi-Sabi)。


Wabi-Sabi

说到侘寂美学(Wabi Sabi),可能连日本人自己也很难说出它的具体含义,但是它已经如希腊美学之于西方一样影响着日式的审美。侘寂美学的哲学观受到道家以及禅宗的激发,而心灵状态则源自于唐宋时期诗词与水墨画里苍凉、极简的氛围。“侘”日语音为"wabi",原有“寂寞”、“贫穷”、“寒碜”、“苦闷”的意思,来描述当时平安时期的“侘人”,后来逐渐演变成“出世离群”、“悠闲”的意思。而“寂”日语音为"sabi",指的是“孤寂”,“凋零”的意思。(历史原因是平安末期日本社会动荡,原来占统治地位的贵族失势,新兴的武士阶层走上了政治舞台。失去天堂的贵族感到世事无常而悲观厌世,因此佛教净土宗应运而生。失意的僧人把当时社会看成秽土,号召人们“厌离秽土,欣求净土”。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很多贵族文人离家出走,或隐居山林,或流浪荒野,而形成了新的审美意识)。“侘”是一种空间性的事态,而“寂”是一种时间性的事态。Wabi-sabi正好是融合了空间性和时间性的一种审美方式。

Leonard Koren曾在《Wabi-sabi》一书中对其作了系统的解释。他归纳出其主要的几点核心思想是:

1.所有事物都是非永存的。

2.所有事物都不完美。

3.所有事物都未完成。

用这三点来观察具有Wabi-sabi特性的事物,我们就更能理解它们为何呈现出那样的状态。

就本质而言,Wabi-sabi针对的是中国16世纪甚至更早所追求的完美或是壮丽美学。

而与西方的现代主义相比,Wabi-sabi更是在各个方面与其形成了对立:比如现代主义强调理性的逻辑,而Wabi-sabi强调非理性的直觉;现代主义表现为精确的几何形式,Wabi-sabi则呈现出朦胧模糊的有机形式;现代主义采用人工素材,而Wabi-sabi则倾向于天然素材;现代主义喜好光滑流线,而Wabi-sabi则沉迷于天然粗糙;现代主义注重功能和效用,而Wabi-sabi觉得它们不是那么重要;现代主义认为完美的物质性是理想状态,而Wabi-sabi认为完美的非物质性才是;现代主义追求持续永恒,而Wabi-sabi觉得每件事物都是短暂易逝。

有了这些比较,也许我们就更能理解日本的建筑师,设计师甚至艺术家,比起西方的同行,为什么更喜欢用天然的材料,更喜欢在作品里引入自然,作品也更有“轻”或者“无”的感觉。而日本茶道正是把Wabi-sabi做了最全面实践的地方。

前段时间的日本之行,在京都祗园角观摩了艺伎和茶道表演,也在宇治体验了一次正宗的茶道文化。下面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在宇治对风庵体验茶道的照片。日本茶道主要分为抹茶和煎茶,而宇治则是以它的抹茶闻名遐迩。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时值雨天,对凤庵的大门并不好找;茅草屋顶加竹墙,典型的Wabi-sabi简朴的风格。茶室庭院的外墙,用了不同形制和排列方式的双层竹墙;似乎可以看到两层肌理在自然作用下,渗透了不同的时间味道。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庭院不大,小径两旁花丛掩映,茶室门廊草帘轻垂,屋里的灯光透过和纸移门,温柔安详;通过安静内向的外观召唤客人进屋,这也是Wabi-sabi所追求的私密性。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毛草帘子自然随意地排布,透过它们的间隙你会看到门廊四周若隐若现的灯光。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水屋一侧,是模仿和纸质感的毛玻璃窗户。

茶室的入口先是一个狭长的连接门廊,供我们放置随身携带的物品,待我们收拾干净,推开和纸移门,就是茶室。(典型的茶室还会有一个65cm*60cm跪行而入的入口,表现出客人的谦恭以及对主人的尊敬)。

日本茶室建筑由茶室本身、水屋、门廊、连接门廊和茶室的雨道(露地)组成。而茶室内部极其简约,除了备茶区和壁龛外空无一物,大家一概席地而跪,主人和客人的入口则分别设置。

茶室的不对称结构是Wabisabi对自然的不规则形式的推崇,跪行而入的入口以及壁龛也都深含禅意。如下图所示: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1.茶道口(Sadouguchi ),主人出入口。

2.床柱(Tokobashira),也叫二本柱(nihonbashira ),原因是最初床柱是有两根的,立在壁龛的两边的,一根作为central pillar(离茶室中心最近的支柱),其材料大多是珍贵木材。

3.落としがけ(Otoshigake ),作为tokonoma(床の間)的横梁,大多采用较细的直纹日本雪松,红松或者泡桐。

4. 掛軸(Kakejiku),tokonoma内悬挂的书画卷轴,一般是僧侣作的禅语或者是山水花鸟作品。

5.床框(Tokogamachi ),tokonoma底部的一部分,用来隐藏使壁龛高于室内其他榻榻米的结构部分。

6.主人席( Temaeza),这张tatami(榻榻米)是主人专用,形式上与其他榻榻米无异”

引用自Brabarame《浅谈日本茶室》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壁龛是茶室最神圣的地方,它的设计借鉴了禅院的神龛。壁龛内一般放置一个花瓶,上面插上一朵小花,中间挂一幅画或字,字多为僧人禅语,画多为日本山水画,其最大特色,就是画面留下很大的余白,渗进了强烈的禅的“无中万般有”的思想。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我们在壁龛前的贵宾座席地而跪,和主人面对面交谈;主人很热情,耐心的给我们介绍和解答;宇治抹茶的第一步,是先品尝果子。果子味甜,可以中和茶的苦味。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这时,从茶室水屋一侧的主人入口进来另一位主人,开始在水屋做烧水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她先将茶碗、茶筅用温水洁净,摆置抹茶基本茶席,待一旁的水烧开;然后把抹茶倒入茶碗,将水注入茶碗用茶筅在碗中搅动,使抹茶与水融合。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从壁龛里的花瓶和花,吃果子的小盘子,烧水的壶,以及喝茶的碗,我们都不难发现Wabi-sabi式器具的一些特点:使用天然材料,自然粗糙的肌理,掺杂着时间留下的痕迹,不完美的,不对称的,温暖的等等。

日本茶道从建筑到器物,从工序到食物,无不透露着极简,所谓通过物质的清贫达到精神的富足。饮茶结束后,我们要求从茶室里看一下庭园的景色,主人愉快地答应;推开移门后,庭园的冷色和茶室的暖色相映成趣。

茶室一般都用和纸做移门,光透过和纸晕染扩散。在通常不足三米见方的斗室里,在处处显露着“无”的器具之间,灯光幽暗,天光游移动,我们端坐冥想而感受“有”的诞生。

主人笑脸吟吟地把我们送出;出门的时候,雨还未停,这才有时间仔细端详这质朴清幽的庭园。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当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入了你的眼,你会发现雨天低垂的水珠百般晶莹,那是雨滴运动留下的痕迹。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从屋檐飞奔而下的雨水如离箭的弦,直击你的眼帘;屋檐成了几条白线,檐下的灰空间显得幽深而神秘。

茶时光|日本侘寂美学:宇治饮茶

“如何打扫满是落叶的庭院?

首先用草耙把地清理地一干二净。

然后,摇晃其中一棵树,

好让少许树叶掉落。

这就是wabi-sabi。”

“首先割下一捆草,

将其竖立在原野上,并把顶部绑紧束好,

就这样,一座草屋出现了;

第二天,松开草束后,

一瞬间草屋又回归为广大草原上的草堆之一。

这就是wabi-sabi。”

引用自Lenoard Koren《Wabi-sabi》

无论是落叶还是草堆,看似回归原样,却已经留下了被扫过或是弯折过的痕迹;而扫落叶的过程,或是夜宿草屋的经历,也会留存在参与者的记忆里。

就如同泰戈尔所说的“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Wabi-sabi与这首诗一样不执迷于结果,注重过程体验,有着类似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审美。在同一个地方去寻找它褪淡的痕迹,是一种对现有空间“无”中曾经空间“有”的追寻。

无功利欣赏,无差别对待,丢下世俗观念,解开情欲束缚,从浮云般的“名”进入大地般的“实”里去,你会发现:凋零可以堪比盛开,残破可以胜于完美,粗糙可以好过光滑,笨拙可以优于灵巧,简朴也能美过华丽。Wabi-sabi一直让我们在“无”里面寻找“有”:在它的引领下,不被表象所迷惑,也许我们也能深入到事物的运动中去,我们会发现再平凡的事物也有动人之处,这时,心无所滞。


(图文转自:一日帆YIRIF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