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生活的點滴,流淌在筆尖的記憶:《那一刻,我長大了》

上次我們聊了關於“大愛”的作文,先理解話題的意思,然後假想自己在與好朋友聊天,把聊天的內容記錄下來,還要給這些內容起一個好聽的名字。你能想象,如果70多個小朋友的作文題目都是《那一刻,我長大了》,會有什麼後果嗎?料想批改作文的老師頭也會大吧!

其實好的文章都是來源於我們生活。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就是作文。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那一刻,我長大了”。

一、喚醒生活的記憶(我要寫什麼?)

翻閱一下記錄自己成長的影集、成長手冊、日記等,或與家長聊一聊自己成長中的一些事……有沒有某件事、某個瞬間讓你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

一件事,一個時間點,一種感受,你們想到了哪些經歷呢?掌握了一個技能,養成了某個習慣,還是學會了體貼他人,其實所有的“這一刻”都能證明你長大了。

喚醒生活的點滴,流淌在筆尖的記憶:《那一刻,我長大了》

二、心中有目標,作文有方向(會審題,不跑題)

我們先來看看這次的寫作要求:

這次習作,寫一件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還要把自己受到觸動、感到長大的那個瞬間寫具體,記錄當時的真實感受。題目自擬。

小朋友撓撓頭,依舊手足無措,毫無思路,不知道自己寫什麼?也不知道如何把成長的那一刻寫清楚?

彆著急啊,我們繼續聊,看看能不能幫助到你?寫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實際上是選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比如:過生日的時候,媽媽給你切蛋糕,你發現媽媽的眼角出現了淺淺的皺紋。你長大了,媽媽變老了。說明你懂得關心媽媽了。再比如,你的一次表演,當眾發言,登上舞臺前的緊張,看到鼓勵的目光,變得自信,勇敢地登上舞臺,獲得成功。這些事啊,都與我們的生活學習息息相關,而成長往往就是在那不經意的一瞬間,記住這個瞬間,就是我們今天的習作主題。


喚醒生活的點滴,流淌在筆尖的記憶:《那一刻,我長大了》


三、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怎麼寫?)

同學們是不是現在有些思路啦!這個時候我們還要考慮選擇合適的素材。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紙,左右對摺。左側寫上你想到所有事情,簡單記錄,也可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右側記錄你可能用到的好詞好句,描寫環境的,描寫動作的,描寫神態……紙張的下半部分,可以畫一張表格,以後寫事的作文都可以這樣積累素材,拓展思路,多維度思考,選擇典型的事例。

左側:


喚醒生活的點滴,流淌在筆尖的記憶:《那一刻,我長大了》

右側:積累好詞好句

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日月如梭、烏飛兔走、片刻、短暫、瞬間、光陰似箭、眨眼間、一剎那、彈指一揮間、白構過隙、轉瞬即逝


喚醒生活的點滴,流淌在筆尖的記憶:《那一刻,我長大了》

下半部分:

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喚醒生活的點滴,流淌在筆尖的記憶:《那一刻,我長大了》


這篇文章是否寫得精彩,主要看我們選取的事例是否典型,還要看能否從典型事例中找到“那一刻”,這就是細節。細節決定成敗,“那一刻”的細節描寫,將是這個作文最大的亮點。

四、妙招可作定海針(這樣寫也許會更好!)

有幾個小妙招,一定要記住哦!

1、多問幾個怎麼樣?

那一刻,發生了什麼?

那一刻,看到了什麼?

聽到了什麼?

感受到了什麼?

我突然明白了什麼?

2、學會打太極,讓動作慢下來。


喚醒生活的點滴,流淌在筆尖的記憶:《那一刻,我長大了》


在公園裡,我們都見過打太極的老爺爺,左手畫個圓,右手畫個圈,慢慢地,但是行雲流水。我們寫人物動作的時候,也可以讓他慢下來,用多個動詞,把他的動作詳細寫。葉聖陶說過:“作文寫得好不好,就看動詞用得妙不妙!”

“那一刻”雖然是一瞬間,但我們可以像放慢鏡頭一樣,讓讀你作文的人,身臨其境,感受到你的感受。

同學們是不是迫不及待想動筆了呢!那就讓我們一起寫作吧!

“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曹雪芹寫出了經典鉅著《紅樓夢》。優秀的篇章如此,好的作文也是改出來。完成習作後,可以自己讀一讀,改一改。也可以讀給爸爸媽媽聽,聽聽他們的意見。還可以通過QQ\\微信等發給小夥伴,互相提提意見,改出好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