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遙遙無期,你家孩子網癮見長了嗎?有沒有離不開手機,有何表現?

星151226


我的女兒在我們本地一所重點初中上初一,因疫情無法開學,在家上網課已經有一個多月,是老師在教室裡直播上課,除了無法身臨其境,其他的都跟平時上課沒有區別。我女兒沒有沉迷網絡,具體原因有兩個。

首先,女兒考上這所重點學校以後,自己有奮鬥的目標,大家是高手過招,一招不慎,輸的很厲害。每天都是早上6:25起床,早讀,8:20正式上課,早上四節課,中間是大課間活動。下午雖是兩節課,但三個下午要周測,晚上更忙,一般是五個科目有作業,周測的話,還要上傳試卷,批改試卷,再整理錯題,經常忙到晚上十一點。基本上都沒有時間去玩電腦、手機。也是基於她本人有上進心,才能去堅持吧,我在旁邊都覺得累。

其次,跟我也有一定的關係,我從事初中的教學,對孩子的要求都是比較嚴格,孩子從小到大基本上都是我在操心,所以,對她比較瞭解,做到寬嚴有度。深知網癮對孩子的危害,平時嚴格控制她玩電腦、手機的時間,不允許有機會讓她沉迷網絡。

所以,很欣慰,我的孩子目前暫時沒有沉迷網絡。





茶緣十三釵


其實這個情況大多數家的孩子都存在。我家孩子也有存在這樣的現象,我們大人還對手機上癮,別說自控力差的孩子了。我家孩子五年級,給他手機是上課的,可是有的時候會自己玩手機,看視頻,自己拍視頻等。我也很是生氣,特別是作業寫完後。我就規定她寫完作業不能玩手機,睡覺的時候手機交給我。也沒有說離不開手機的。


茗青369369


面對疫情,開學時間一再推遲,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孩子們在家上網課,進行在線學習,但是有不少孩子藉著學習之名,沉迷網絡,遊戲聊天,幹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面對這樣的情況,可以從以下幾個點尋找突破。

首先讓我們分析一下孩子們利用網絡不學習而沉迷遊戲的原因。大部分沉迷網絡的孩子在面對網絡時,首先是被網絡世界的精彩而吸引,精彩紛呈的內容讓人應接不暇,我們大人又何嘗不是,刷抖音,一刷一小時過去了,無聊寂寞的心情得到排解,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們更是一樣,一旦接觸就很不容易放下。再一個,就是孩子對學習的認識程度不夠,自主管理能力差,在家上網課期間不能進行良好的自我管理,畢竟是孩子麼,要不然為什麼要專門去學校學習呢,家裡缺失的就是學校的監督和管理,以及學習的大環境大氛圍,第三,孩子通過網絡聊天是不是為了尋找一種認同感,或者說同齡人之間的交流話題呢?

可能沉迷網絡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同,但總體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學習能力不足,自控力差

分析了孩子沉迷網絡的原因之後,我們做家長的才可能對症下藥,幫助孩子使用好在線學習的平臺。

一、以身作則,家長首先要合理使用手機和電視等電子娛樂設備。特別是疫情期間,在家陪伴孩子,呆的時間越久,彼此的摩擦和矛盾可能就越多,更要注意正確的師範效應。試想一下,你是孩子,在家裡做作業學習的時候,家長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刷視頻,是什麼樣的感覺。所以 ,首先我們儘量做到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如果有時間,陪孩子一起看書,或者做自己的相關工作,以身作則,樹立學習榜樣。因為這個時候,孩子身邊的人只有家長。

二、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制定學習計劃,監督完成學習內容。長時間在家學習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學習氛圍,缺少學習的監督和管理。家長這個時候的角色就是多元化的,在扮演完廚子、網管之後就要擔當起老師的部分作用。根據學校或者教育部門在線學習的要求和安排,幫助和引導孩子制定學習時間計劃,嚴格監督按照每天的計劃表進行學習,在家學習,是需要一點儀式感,比如穿校服,按時上下課等。對於沒有時間要求的網絡在線錄製課程,可以制定時間規劃,列出課表學習。沒有習慣,養成習慣,沒有要求,強制要求。把學習時間和娛樂時間嚴格劃分,學習時充分利用手機電腦等網絡平臺,不學習時加強管控。

三、正確引導,培養興趣,樹立學習信心。孩子沉迷網絡,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在其他事情上找不到認同感和歸屬感。這個時候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陪伴孩子一起,豐富孩子的業餘生活。走進內心世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唯有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對於我們的孩子也一樣,日常的溝通和聊天,一起動手的一頓大餐,都是最好的陪伴和走進孩子內心的機會。學習信心的建立需要一個過程,多鼓勵,多引導孩子合理使用網絡,需要家長的付出是長期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是可以在高質量的陪伴和興趣引導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寫在最後:孩子沉迷網絡並不可怕,我們做家長的既不能一刀切,堵死網絡渠道,又不能放任不管。發現問題,積極引導,加強溝通,幫助合理安排,高質量的陪伴都是切實可行的手段。


創想小鎮


古代的父母為什麼敢打罵孩子?

我們都知道有句古話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另外還有句話叫做“不打不成器”,這兩句話反應了古代時期,中國的家庭教育模式,用一個字概括,就是 “嚴”。

除了部分的書香門第會把家教的細節分解給孩子聽,比如你做了什麼事情,會遭到如何的懲罰。大部分掙扎在溫飽線的家庭裡,父母會把打罵當成一種約定俗成的教育手段。

一方面生存何其困難,已經沒有餘力理解孩子的感受,更多的是考慮家庭的生存;

另一方面,集體意識中傳遞了“孩子犯錯,家長理應家法處置”這樣的信息,所以父母打起孩子來,毫不手軟,旁人也無可厚非。

再看孩子的反應,當一種家庭規則在社會上廣泛流行,並得到千家萬戶的認同和擁護,那麼作為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接納這樣的規則,甚至在一些電視劇裡看到,有些孩子在偷了隔壁家的雞蛋時,回到家會主動伸出手,等著父母鞭打。

那種主動,不是他們皮厚,而是他們習慣了,而且別人家孩子也一樣。

也因此,即使父母打得厲害,這些都不會給孩子留下所謂的創傷。

2

現代父母為什麼束手束腳?

很多人說八零後是苦逼的一代,不僅畢業不分配工作和房子了,在養育孩子上面,也與60後和70後有很大區別,那幾個年代的人體內保留著父母留下的“懲罰餘溫”,加上社會還未進入到信息時代,孩子們不知道什麼是青春期,什麼是叛逆,所以,父母在家裡仍舊佔據著頂天立地的主導地位。

然而,當八零後做了父母以後,一切都變了,孩子們過上了“一機在手,世界盡在掌握”的生活,父母再也不能“一言堂”,如果父母不多加學習,就會被孩子甩在身後。

因此,父母的說教變得蒼白,父母的形象也不再那麼頂天立地。

有人說,這還不都是喬布斯害的?如果沒有智能手機,不進入全民網絡時代,教育孩子就不會那麼難了。

說的也對,但不全對。優勢和弊端從來都如硬幣的臉面,是共生的。

在這個看起來很難的時代裡,其實對父母影響最大的,還是 集體意識。 尤其是集體意識中,從“過去的孩子可以打”,到現在“我堅決不能動孩子一根毫毛”。

當父母們吸收了這部分的意識,並理解為:孩子只能溫柔對待,只能保護在溫室裡,不能接受任何的風吹雨打。那麼當你的孩子哪天不幸被你動了一根手指,他真的很容易記恨,甚至叛逆的機會會更大。

不是你的孩子性格不好,而僅僅是你內在對“打罵孩子”這件事情存在著恐懼,而當你恐懼的能量傳遞到孩子那裡,他就會實現你的恐懼,讓你驗證自己的那個“相信”:打罵一定會留下創傷,打罵一定會引發孩子的叛逆。

另外, 當你因著這份恐懼而對孩子言聽計從,就等於你把家長的地位讓給了孩子,從家庭整個系統來講,你們的能量會錯位,孩子承擔了他能力所不能及的地位和角色,對他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看看社會上很多敗家子弟就是被父母一再忍讓和保護,才迷失了方向。

3

因地制宜制定規則,溫柔堅定決不妥協

我經常提到,父母不要掌握那麼多知識,而是要穩住自己的能量, 我們是靠心力在陪伴孩子,而不是靠技巧。

那麼具體怎麼操作,可以體現出自己的能量是穩定的呢?

首先,不過度被集體意識干預。

所謂的集體意識,就是過去的“男尊女卑”,比如前文提到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而最近一段時間,由於寒假大幅延長,網絡裡出現了很多焦慮父母的聲音和段子,有抱怨網課麻煩的,有抱怨孩子玩手機不可控的,這些都代表著集體意識的一部分,但是,隨著點擊率和轉發量的提高,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並對號入座。

於是,他們就成功的被“集體意識”洗腦了:認為寒假延長是痛苦的根源。當形成了這個認知,大家的行為和情緒會產生配合,自動去製造以及扮演痛苦的角色。

聽起來是非常恐怖的,但的確如此。那麼如何不被集體意識影響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 多向內看,少向外看。

所謂的向內看,是多看自己家庭和孩子的資源,比如這段時間家庭裡合作得好的地方,孩子可圈可點的行為,去放大他們,你的情緒就會放鬆。而不是活在網絡八卦裡,去看人家家的雞飛狗跳,來影響自己家的團結和諧。

事實上,除了必要的學習和靜修,在這段特殊的時期裡,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狀態是最有利的。

第二,制定適合孩子的規則,不隨意妥協。

除了兩耳不聞窗外事,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父母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和能力安排他們的作息和學習,並且要附加清晰的懲罰制度。

所謂的懲罰,不是情緒的宣洩,是破壞規則的必要警告。(如果說打罵有害處,一定是有的。比如當眾打罵,又比如父母突然暴跳如雷,在沒有提前告知的情況下,突然對孩子施暴,這是暴力,不是合理範圍的警告了。)

比如全家規定在限定時間內用餐,不吃就體驗自然後果,等到下一餐再吃。又比如沒有完成當日作業,就失去了娛樂遊戲的時間。還比如賴床,網課老師開始半小時了,孩子無動於衷,如果父母提前一天就提示過孩子賴床的後果,那就要堅定的執行。

重要的是,但凡父母執行了某項懲罰制度,就要杜絕後悔和自責,也不要質疑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確。

你要相信,你是孩子的養育者,就是最佳的規則執行者,沒有誰比你更有權力。

所以,縱觀現在的環境裡充滿了焦慮的氣息,但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

當很多人看起來非常煎熬的時候,卻有很多父母在利用這個漫長的假期,給親子關係加分,給孩子的行為習慣加碼。

如果你也能做到如此從容,不去管他人發生了什麼,一心照顧好自己的小家,並把孩子當成你提升父母能力的推手,那麼不僅孩子會更好,你未來的情緒掌控能力也會更好。





動漫小白工作室


我家孩子還沒有上學 [笑哭][笑哭]


Daijing224


以前從來不玩手機,現在上網課,需要用到手機,感覺越來越上癮了。

1.剛開始還好好聽網課,後來在群裡打過卡,都開始偷偷玩手機。最近發現現在說的都是遊戲裡的人物。

2.以前寫作業都很快,現在都是各種藉口(作業多沒有寫完),多玩會手機。

趕快開學吧,開學第一件事就是藉手機。


美人魚日記


其實已經開學了,只不過是換了一種上課方式,我們學校的老師都挺辛苦,挺負責,一直在給我們上課。可能我們只需要上90分鐘的課,老師們就要花幾天時間去準備,這背後的艱辛可想而知,所以還是需要我們去認真學習。對於網癮這件事兒,我覺得還得靠自己自覺,這是一種自律。現在是防疫的關鍵階段,我們積極聽從學校的安排,為開學做準備。


分手的感覺BB


小孩子都是這樣子,雖然我也不大,我認為網癮的話也是分情況的,不能一摸手機做任何事屬於這個,我們也要分情況,玩遊戲一直虛度或者是過度,這個才能叫做網癮,說要分情況而看不能所有的跟一些一玩遊戲就哎呀,玩一會兒了,就網癮什麼的,我認為這些應該把情況說一下,玩多久才算是網癮,才算是染上網癮,不能一說玩遊戲呀,家長可能就說,唉,整天上網有網什麼的這些

所以作為家長還是要適當的看這個問題,要勞逸結合,遊戲可以玩,但你要跟他規定一個時間,在哪個時間段玩玩多久?這個都是需要家長們來,自己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不能孩子一玩遊戲就是網癮啊什麼的,做一個孩子特別深,有感觸[捂臉][捂臉][捂臉]





紳紳


在疫情期間,學校開學延期,都實行網絡教學,所以孩子大部分時間屬於居家。

網絡教學離不開電腦和手機,所以很多時間都是在面對電腦和手機。

同時家長也會跟著陪伴,起到監督作用。

小孩喜歡模仿和好奇,所以如果家長在家裡的時候玩手機,小孩也很想去玩,

接觸手機電腦之後,漸漸的在網絡上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愛不釋手,比如音樂,影視,遊戲等等。

網絡教學過程中,都會有間隙時間給予大家休息,這時間段中,如果家長沒有控制好孩子的電腦手機使用情況,有的孩子就會無意中在網絡裡痴迷,上癮。

對於上面所述,家長要身先士卒,減少玩手機,更多時間和精力培養孩子。


小廝數碼


我家孩子,中等成績,但是學習態度端正,我覺得在家裡,也按時間來,該上課上課,下課下課!就是有點點馬虎!總而言之,我還是挺放心的!我早上上班走了,不用操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