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戰“疫”,我們該如何見招拆招?

每天睜眼閉眼,大家最關注的都是疫情消息。一邊看著每天的確診人數直線攀升,瑟瑟發抖,一邊窩在家裡遠程工作,強撐精神。

而如今隨著距離假期結束的時間節點越來越近,春運返程高峰也將在隨後幾日內開啟,大城市正在恢復發展的脈動,這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而言,無疑是新的挑戰。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堂作為典型的人員聚集場所,具有人流密度大、就業人員多、一日三餐任務剛性等特點。而就餐時必須取下口罩,極易形成有利於病毒傳播的環境。

越是危機時刻,越是大眾的高感知點。面對這場措手不及地戰“疫”,我們又該如何見招拆招?

做好在崗人員行為管控

在崗人員的衛生和健康狀況關乎千萬家庭幸福。工作期間應穿著整齊,佩戴齊全(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具),特殊時期應保持每天至少兩次人員體溫檢測並做好檢測記錄。

食堂戰“疫”,我們該如何見招拆招?

開始服務前必須用肥皂或殺菌洗手液洗手,服務期間應多次勤洗手。員工在接觸直接食用的食物,或前往配送點送餐時,需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

食堂戰“疫”,我們該如何見招拆招?

“細節決定成敗”,後廚監管系統是智盤針對食安監管推出的又一創新產品。通過電子大屏的形式使“後廚”可視、可感、可知。將員工排班、水電氣能耗、環境數據等信息藉助網絡相互傳輸。

尤其是人員行為管控模塊,當發生違規行為,例如:未戴口罩、刀具未歸還、手部未清潔等等,系統將進行警燈閃爍提示,同時結合音響系統,發出警告。有效規範後廚操作,消除因工作過程中人員行為不當而引起的病毒傳播風險。

就餐時減少面對面接觸

1月27日,在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明確指出飛沫傳播是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

食堂戰“疫”,我們該如何見招拆招?

在傳統食堂場景中,與“隱形患者”的密切接觸、觸摸被汙染的物體表面,如刷卡機、充值機等,都存在被感染的可能。而人臉支付系統則規避了人與人之間的間接接觸,只要刷臉即可,不接觸任何汙染源,同時如果人臉識別終端設備接入了智盤自助結算臺,可以實現“無人服務”,系統自動完成菜品計價和結算,再次避免與收銀員的面對面接觸。

食堂戰“疫”,我們該如何見招拆招?

為了做好預防工作,避免聚集性感染,日前,浙江還發布通知: 返崗人員“一人一檔”,推行分餐制, 就餐時,需相隔1米以上。此舉引發網友熱議,被稱為“高考式就餐”。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這也可謂是一種現實可行的方式。

尋找突破實行無接觸配送

非常時期,人們選擇減少出門,對於已經復工的單位食堂,也可以以此為突破口,通過外賣業務補充部分營業額,減少疫情期間的虧損。

外賣主打套餐和淨菜。可通過在線訂餐系統(如:智盤微食堂)進行多種訂餐場景下的訂餐取餐服務。如“線上訂餐,送餐上門”、“線上訂餐,取餐櫃取餐”等。

食堂戰“疫”,我們該如何見招拆招?

可以參照美團外賣和餓了麼緊急推出的“無接觸配送”服務,預先和顧客協商好送達的位置,在到達後將餐食放置到配送點,通過電話通知顧客上前自行取餐,可有效避免面對面接觸帶來的風險。

食堂戰“疫”,我們該如何見招拆招?

針對醫院、學校等特殊場所,可在辦公區、宿舍樓等空餘位置擺放智能取餐櫃,由食堂統一配送,用餐者可採用取件碼、卡等方式隨取隨食,同時做好每天的清潔與消毒工作,保證存貯環境的衛生安全。

食堂戰“疫”,我們該如何見招拆招?

此外,可考慮把一些食堂切配好的淨菜放在自己的線上平臺或是淨菜櫃進行售賣,由員工在家翻炒加熱,既能有效盤活食堂閒置資源,又能壓縮員工外出買菜和做飯的時間。隨著加強營養、增強抵抗力的呼聲逐漸增強,食堂可迎合消費需求,亮出許多以“滋補”、“營養”為賣點的創新“健康菜”。

公用餐具進行規範洗消

在整個食堂經營的環節裡,從安全健康的角度出發,餐具消毒可謂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餐具清洗不乾淨,未經消毒,那麼病毒就會通過餐具在用餐群體中傳播開來,對於用餐者健康存在很大的隱患。

從相關的報道來看,新型冠狀病毒不耐高溫,不耐紫外線。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幾個特點,按標準要求進行清洗消毒。如用沸水、蒸汽保持100攝氏度,10分鐘以上即可達到消毒目的。

食堂戰“疫”,我們該如何見招拆招?

條件允許,可以採用全自動洗消系統代替人工完成洗消任務。高度自動化的流水線將收餐、食渣處理、清消等步驟融為一體。回收餐具經過預洗、主洗、噴淋、烘乾等多道工序,確保所有碗碟都能符合衛生檢驗標準。

危機的出現,也是轉機的開始。餐飲人擁有比其他人更多的韌性和耐力,又多了份實幹和虛心。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應身負責任,提升或優化新的模式,智盤與您一定能共渡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