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在位十三年,为何从不去避暑山庄,真是畏惧康熙阴魂不散吗?

韩惜忆


承德避暑山庄虽然是一座皇家避暑园林,但是其在清朝历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因为它不仅是清朝诸位皇帝避暑休闲的场所,更是清朝皇帝处理朝政、接见蒙古部落首领以及西藏达赖班禅等宗教领袖的场所,在清朝,避暑山庄与圆明园一样,实际上相当于除紫禁城外的第二行政中心。历经一百多年修建、扩建的避暑山庄是是清朝皇帝除紫禁城外的第二大行宫,历代清朝皇帝都曾到过避暑山庄,甚至嘉庆帝和咸丰帝两位皇帝还死在了避暑山庄,但是清朝有这么一位皇帝,却一生没有去过避暑山庄,他就是清朝历史上传言最多的雍正皇帝,那么雍正皇帝为何一生没有踏足避暑山庄呢?




不善骑射的雍正:

清朝入关后,为了保持满洲民族骑射的风俗习惯,所以清朝的皇帝经常在热河行宫举行大型的骑射狩猎活动,这一系列活动在当时被称为“木兰秋狝”,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曾在这类活动中大显身手,不仅展现了精湛的骑射武功,还捕获了大量猎物,但是雍正皇帝无论是在做皇子时期,还是做皇帝时期,这方面都没有出彩的记载。实际上,雍正皇帝本人在骑射方面是并不擅长的。这也是雍正皇帝对于去避暑山庄不热衷的原因之一。


崇信佛教的雍正:

萨满教是满洲人的宗教,是满洲人的全民宗教,但是雍正皇帝却非常信奉佛教,虽然没有达到像顺治皇帝那样非常痴迷的程度,但是雍正皇帝确实是一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因为崇信佛教,所以不忍杀生。而举行去避暑山庄就不可避免的要举办狩猎活动,而举行狩猎活动则更不可避免的要杀生了,这是作为佛教徒的雍正皇帝不愿意看到的。

狂热工作的雍正:

清朝皇帝总体而言都非常勤政,而这其中,最勤政的则非雍正帝莫属,雍正在位十三年,批阅的奏章 数量却比在位六十一年的康熙皇帝还要多。雍正帝是个工作狂,每天事无巨细,日理万机,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是他在任内对于国家各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原本一些弊端丛生的政策和制度被雍正帝废黜,在进行改革时。实际上也有很大的阻力,因此这让原本就很忙的雍正皇帝更加忙碌,基于这种情况,他根本抽不出时间去狩猎,这也是雍正皇帝任内没有去过避暑山庄的根本原因。


传言岂可尽信?

由于雍正皇帝的改革触怒了大量的满洲贵族和朝中既得利益者,这些人在明面上不敢公开反对雍正帝的改革,但是私下里却散步各种关于雍正帝的流言蜚语,对雍正帝泼尽脏水,甚至连雍正帝忙碌的没时间去避暑山庄都被扣上了“害怕康熙阴魂不散”这样的离奇原因。


历史课课代表


雍正去世后,他的儿子乾隆曾借父亲的口吻,解释过为什么雍正从不去避暑山庄。

这段话的全文如下:

皇考十三年之间虽未举行此典,常面谕曰:予不往避暑山庄及木兰行围者,盖因日不暇给,而性好逸恶杀生,是予之过,后世子孙当尊皇考所行,习武木兰,毋忘家法。

这段话的意思是——

“我老爸雍正,在13年间没有去过木兰。但是他常对我说:我不去避暑山庄是因为比较忙,再加上我天生厌恶杀生,这是我的错误。

后世的子孙,还是要多学我爹康熙,要对骑马射箭勤习不辍,方能保持满洲本色。”


所以,雍正为何不去避暑山庄,清朝官方给出的理由就是这样:

太忙+厌恶杀生。

这个理由是否成立呢?

首先,雍正是个勤政的皇帝,这点没有问题。所以,忙确实是一个好的借口。

其次,雍正的佛教修养很高,不乐意杀生,也算是个勉强的借口。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推测雍正是否篡位,或者是否弑父。

这完全是不想干的两件事。

雍正去与不去避暑山庄,都不能成为他皇位合法性的依据。这点请大家牢记。

最后,雍正不去避暑山庄,还有一个原因:

雍正的边疆政策是失败的,远远不如康熙、乾隆那样成功,所以也就没用上避暑山庄。


HuiNanHistory


这也太可笑,康熙不是天天住在避暑山庄,也不是死在避暑山庄,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在避暑山庄出来吓唬雍正?

紫禁城的一砖一瓦,一室一厅,哪个没留下过康熙的印记。如果康熙真要阴魂不散,估计雍正在紫禁城里搁哪儿呆着都会脊背发凉。



所以,这种说法根本不合逻辑。

雍正之所以不去避暑山庄,主要原因有五点:

第一,避暑山庄是避暑的,但每个皇帝的避暑圣地不同,而雍正则有自己的避暑之地,那就是圆明园。雍正几乎一到夏天,就跑到圆明园避暑,顺带处理政务。

第二,康熙之所以经常光顾避暑山庄,是因为它地处热河,有木兰围场,可以组织围猎,彰显满清的尚武精神。但雍正以文治见长,而且自身弓马骑射功夫一般,所以也就不愿组织围猎,也就不往避暑山庄跑了。



第三,雍正在位十三年,几乎天天都沉浸在工作之中。每天有大量的政务、奏折需要等待着他处理,他也没时间没心情去承德避暑了。一到夏天,他就去圆明园,一方面可以起到避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不耽误处理政务。

第四,雍正十三年的统治相对比较内敛,主要集中在整顿吏治、改革内政上,对于民族边疆问题关注不多。而避暑山庄的设置,本意是康熙借避暑邀请蒙藏等地的民族首领会盟,以便处理棘手的民族宗教问题。而雍正不太关注民族边疆,所以也就没必要往避暑山庄跑了。



第五,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雍正信仰佛教,避暑山庄紧挨着围猎之所,杀气太重,雍正不忍前往,也无意宣扬杀生的围猎活动。


达摩说


畏惧康熙的可能性不大,乾隆曾经说过雍正不去避暑山庄的理由。概括下来主要有三点:

第一、政务太过繁忙,我们都知道,雍正皇帝是一个非常勤政的皇帝,他在位的13年时间里,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在雍正的努力下,他扭转了国库的亏空,给乾隆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形势。才有了“康乾盛世”。

第二、雍正皇帝信佛,不忍杀生,去避暑山庄狩猎难免要杀生许多猎物。但是雍正皇帝却不希望子孙和自己一样,而是希望他们能保持满洲人的本色,学习骑射,不要把武力荒废掉。

第三、不善打猎,康熙皇帝曾多次带着众皇子去狩猎,但是雍正都没有顾突出表现。而且雍正即位的时候已经快50岁了,自然没有那个体力去狩猎了。

在避暑山庄进行木兰秋狝是清朝的一项定制,但是因为多种原因,雍正并不喜欢这项活动,但他在弥留之际曾留下遗训“尊皇考所行,习武木兰,毋忘家法”,乾隆于是将这项活动彻底地发扬光大了。


历史至上


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曾去过避暑山庄唯独雍正登基13年没有去过,乾隆甚至每年在避暑山庄呆上半年之久。这就引起了很多人的猜疑,毕竟在历史上关于雍正的传言中很多不利的说法都指向他皇位来源。


比如:

1,雍正害死了康熙皇帝,改了奏折立自己为帝;

2,康熙立十四子胤禵为帝,他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

3,康熙临终在隆科多手上写下“十四”作为传位信息,雍正和隆科多勾结,隆科多将“十”挡住,让众人只看到“四”(一说刚刚写下十四,隆科多用嘴将十舔掉)。

所以雍正没去避暑山庄的迹象就被人们抓住,作为其皇位来的不正当,所以雍正不敢去康熙生前经常去的避暑山庄,担心父亲“鬼混侵扰”。雍正是一位孝子,对父亲康熙,母亲孝恭仁皇后,养母孝懿仁皇后都很孝敬,所以鬼神之说,多为无稽之谈。


雍正不去避暑山庄原因有三:

第一,

避暑山庄其实最初的作用并不是避暑之用,他是为了加强清朝政府对北边蒙古诸王的管理,所以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以弘扬祖制狩猎木兰,也建立行宫接受蒙古诸王上贡礼物。雍正皇子骑士骑射技术不佳,历史上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关于雍正满族传统骑射的记载却几乎没有。其他诸位皇子的凡技艺出色,必然记载在册比如皇长子胤禔,皇八子胤禩,皇十三子胤祥等等,就是连书生气的皇三子胤祉都有关于骑射技术的记载,雍正却只字未提。再加上雍正好佛,不喜欢杀伐,去避暑山庄狩猎雍正多有不忍所以没去。雍正晚年的时候对没有去避暑山庄多有愧疚,毕竟这是骑射祖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


第二,

满族起源北部草原,先祖过着放牧狩猎的生活,所处环境一般全年气候凉爽,入关后适应不了北京的夏天,于是修建冰窖,扩建皇家园林。皇子时期雍正得到康熙皇帝御赐园林,经过修缮之后,康熙御赐“圆明”,所以一般把雍正作为圆明园的第一任主人。雍正登基以后多次扩建,修缮圆明园并且日常起居和游乐都搬到了圆明园。圆明园山水俱佳,夏季凉爽,同样是一处不错的避暑胜地。这位作为古代历史上最勤政的君主之一,去世时就在圆明园。


第三,

雍正是历史上有名的勤政皇帝,所以他自己回忆起没有去木兰围场的时候,就说“不曾有暇”。雍正在位十三年,时间虽然不长但他却十分勤政,据说他经常彻夜不眠工作,批阅奏折多达5万份。在位十三他实施多项政策都对当时的经济和民族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还有改土归流。雍正批阅奏折并不是光写一个“准”就完事儿,一批阅奏折的朱批平均每天多达一万字,十分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他说

“朕就是这样的秉性,就是这样的汉子”。“尔等不负朕,朕也不负尔等”。

有时候雍正的批语比大臣的奏折都长,还帮助大臣修改奏折中的错别字,雍正的勤政和细心为康熙盛世的延续和乾隆盛世的开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红雨说历史


承德避暑山庄本属于康熙一朝始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相继改扩建,规模日隆,影响很大。

康熙时期,皇帝经常带领臣僚、后妃,甚至外国使臣到此围猎,也有彰显武力,提振民风的作用。康熙皇帝达到每年有半年时间在这里处理政务,休闲度假。

到了乾隆朝,承德避暑山庄更是成为朝廷处理政务的第二中心,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台吉三车凌、土尔扈特台吉渥巴锡等人都在这里得到乾隆皇帝的接见和宴请,西藏的政教首领六世班禅等重要人物也是在这里驻留并得到乾隆皇帝的接见,另外,史上著名的英国使团的全体人员也在此得到乾隆皇帝的盛情款待。

“那么,雍正在位十三年,为何从不去避暑山庄,真是畏惧康熙阴魂不散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从雍正的一个特点说起。雍正在继位之前,就已经是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奉者,其宗派属于佛教禅宗门。

即使在后来贵为皇帝之后,雍正依然用自己的两个法号,即“圆明居士和破尘居士。”而且,雍正在政务繁多的情况下,经常腾出时间,登座安居,讲经说法。在禅宗的修证一途上,颇有建树,并得到了当时佛教大师章嘉呼图克图的教授与印证。

仅此一种缘故,就使得雍正不可能像康熙一样,率领成千上万的人来承德避暑山庄行围打猎,猎物杀生。

其次,雍正一朝,真正的做到了对政务处理上的亲力亲为。雍正皇帝自奉简约,也就是说,不讲究吃喝享受,厌弃豪华奢侈。每天吃的简单,对住所也没刻意要求。

据《清史稿》记载,雍正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起来就看各地送上来的情况汇编,批阅奏折。

对一些奏折的回复经常几千字、甚至上万字,经年累月,及其辛苦。这样一来,更没有时间耗费精力去承德避暑山庄了。

雍正皇帝最初登基之时,国库出现巨大亏空,这类问题,如果不脚踏实地察查办理,靠空泛的号令是解决不掉的。对此,雍正都殚精竭力的去研究,解决。

国库亏空的事刚刚落地,西北战事又起,雍正这一期间,几乎随时注意着西北动向,与年羹尧等将领之间上谕、奏折来往不休,耗尽心力。

数年间战事刚熄,又开始推行新政,这新政的施行哪会有顺利的时候,阻力重重,都需要一一平复。

这些事情,如果雍正不是亲力亲为,那他就满可以做一个潇洒的甩手皇帝,可是,雍正的性格决定了他治理国家的方式。

在乾隆朝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这个疑问,说雍正爷在位期间,怎么不来承德避暑山庄?

对此,乾隆皇帝流着眼泪做出了明确的解释;

“皇考十三年之间虽未举行此典,常面谕曰‘予不往避暑山庄及木兰行围者,盖因日不暇给,而性好逸恶杀生,是予之过.后世子孙当尊皇考所行,习武木兰,毋忘家法’。

予与和亲王及尔时军机大臣实共闻之,而今皆无其人矣。予如不言,后更无知皇考圣意者。”

也就是说,当年雍正亲口对乾隆讲,经常性的在承德避暑山庄搞一搞木兰行围,使满洲后人勿忘尚武精神是必要的,自己多年没组织这个行动,有错,后人应该继续这个习俗。

另外,雍正是一个讲求实际的政治家,但是,对于弓马射猎这些尚武习俗往往不大感兴趣,这也是他不大喜欢去承德避暑山庄搞大型活动的原因之一。

至于说到什么惧怕康熙阴魂不散之说,纯属于无稽之谈,不值方家一哂。

以上回答,但求能使题主满意,朋友们略微释疑,如有疑问和其它,均可在下方留言交流。

我是头条历史领域创作者子由,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