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峻以数百士兵对抗一万敌兵一年之久,斩杀敌方一员大将,他死后,为何刘备亲自吊唁?

佳宁姐姐说历史


较之刘备麾下五虎上将,霍峻鲜为人知。

霍峻为南郡人,其兄于东汉末年聚众数百投刘表。其兄亡,霍峻被刘表提升继承兄长职位。刘表死后,霍峻率部归顺刘备,任中郎将。

212年,刘备进至葭萌城(今四川广元西南),欲南袭刘璋,“留峻守葭萌城”。张鲁派人利诱霍峻,霍峻识破图谋坚拒。

葭萌城是刘备入川后仅有的一块根据地,刘璋企图釜底抽薪,派扶禁和向存两员大将率万余人围攻葭萌城。霍峻“城中兵才数百人”,却坚守一年,且趁敌军疲怠,“选精锐出击,大破之”,且将向存斩首。

刘备平定蜀中,嘉奖霍峻守城之功,任命他为梓潼太守、裨将军。霍峻“在官三年,年四十卒。”

霍峻死后,归葬成都。刘备痛惜伤惜,“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并当晚在墓旁留宿,给足了霍峻面子。

刘备这样做的原因在给诸葛亮的诏书中写得清楚:霍峻是个优秀人才,“有功于国”,所以我要亲往吊祭。


2许云辉


霍峻是刘备任荆州牧时所收的一员猛将,在刘备夺取益州时出了大力,为刘备守住了葭萌关,这是当时刘备最重要也是最后的防线兼基地。葭萌关前为刘备出兵的后勤保障,后为张鲁镇守的汉中,在背后虎视眈眈,可以说葭萌关一失,刘备的入蜀大军就得面临被前后夹攻的险境。

霍峻以数百人挡住扶禁、向存率领的一万多人,防御住了大军不说,还斩杀了刘璋大将向存,给前线正面临着雒县失利、庞统被杀困境的刘备打开了新局面,也给军队注入了强盛的士气。可惜后来霍峻早死,没能为刘备效力多几年,这让刘备十分悲伤,亲自为其吊唁,可见对他的重视程度。要知道,即使是关羽、张飞死后,刘备虽然悲痛,可都没有关于亲自吊唁的记载。

由于霍峻受到刘备的特殊看待,所以陈寿在编《三国志》时,虽然战绩不多,可霍峻不但被立传,还排在了向郎、杨洪等荆州名士之前,排在了《霍王向张杨费传》第一位。刘备为什么要对霍峻给予如此特殊的对待呢?除了其战功之外,我认为至少还有三个原因。


一、霍峻能力出众,在入蜀之战后已经俨然为荆州派系的武将之首,刘备对其英年早逝很痛心

刘备在拿下荆州后,笼络了一大批慕名而来的荆州将领和名士,由于刘备掌握荆州不久,北面曹操因为赤壁战败而不敢轻易南下,东面的孙权又和刘备正是刚联姻的亲家,关系还算稳固,所以刘备要想开拓国土疆域,就只能从地大物博的益州入手了。

当时在刘备手下有元老勋臣(关羽、张飞、赵云)和新进的荆州派系(黄忠、魏延、霍峻)两派,为了满足日益增强的实力部署,刘备大力起用人才多又都是荆州人的荆州派系,比如马良、马谡、廖立为刘备秘书,向朗、向宠总督和益州交界的四县军事,庞统为军师中郎将,霍峻为中郎将,黄忠、魏延没官职。

之后刘璋请求刘备入蜀,刘备没有带关羽、张飞等人,反而把庞统、黄忠等人全部带入蜀地,既可以让荆州这些刚笼络的势力有用武之地,建立战功,又免得他们留在荆州和元老勋臣闹出什么矛盾。到了刘备正式和刘璋反目之后,刘备先派黄忠、卓膺南下涪县,很快就拿下了涪县,刘备率大军前来,后方却只留霍峻率数百人镇守:

  1. 刘备早有夺取益州的意思,以他当时的军力,足以安排一万左右的军队协助霍峻,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唯一的解释就是刘备此时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只顾前进不顾后路了;
  2. 在法正、张松的支持下,涪县攻略又十分迅速,张任、吴懿、李严的军队接连失败,刘备此时可谓是志得意满,认为凭着自己的兵力和人才,益州指日可下,可惜的是最后却被刘循、张任挡在了离成都只有一步之遥的雒县外近一年时间,给了刘备很大的打击;
  3. 霍峻在刘备雒县受阻这段时间,就凭借着刘备留给他的几百人,硬生生挡住了扶禁的一万大军,破解了刘璋围魏救赵的战术,这对于前线刚好是一次极大的鼓舞,在葭萌关之战后不久,雒县就宣告得手,霍峻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入蜀战功第一的人。

刘备拿下成都后,立刻将益州前线分出两部,一部由张飞驻守巴郡,担任巴西太守,一部由霍峻驻守梓潼,担任梓潼太守。此时黄忠、魏延虽然在入蜀也有战功,但都比不过霍峻镇守葭萌关的重要,这两人都还没封太守,黄忠不过是一个讨虏将军,魏延也还不过是一个牙门将军,霍峻的地位已经被刘备提高到和关羽、张飞等人平等的程度了。

霍峻不但因战功被刘备提拔,同时也是刘备用来平衡内部派系的一个砝码,他镇守梓潼三年,深得刘备重视,本来是四方将军和汉中太守的内定人了,更是刘备布置入汉中的先锋,可惜霍峻英年早逝,一下子打乱了刘备的安排,这让他措不及防之余又痛心疾首,所以亲自吊唁,激励一下士气。


二、霍峻死的节点太巧了,刚好是刘备要出兵汉中的前夕,霍峻之死一下子让荆州武将没了主心骨,又让刘备没了入汉中的先锋,此时的刘备急需稳定内部,尤其是荆州将领

霍峻在刘备取得益州后被任命为梓潼太守、裨将军,镇守了包括白水、绵竹、剑阁、葭萌等重要关口,是出入蜀地的交通要道。公元215年,曹操夺取了汉中,留夏侯渊、张郃镇守,两人经常派兵侵袭边境,甚至张郃已经进入到了张飞驻守的巴西郡,都快越过宕渠山,进入益州腹地了,多亏了张飞拼死抵抗,把张郃打得落荒而逃。

在黄权、法正的劝谏下,深知“无汉中则无益州”的刘备,为了夺取汉中,解决益州最大的忧患,于是靠着在益州经营了三年的家当,刘备准备出兵汉中了。可就在这出兵前夕,镇守梓潼的太守霍峻突然死去,出师未捷身先死,死的还是汉中先锋的最佳人选和荆州武将之首的霍峻,这不但打击了刘备,还打击了黄忠、魏延等人,北伐军内部布满了乌云密布的气息。

为了尽快稳定人心,刘备才会亲自去吊唁霍峻:

  1. 在出发霍府前,刘备特意对诸葛亮说了吊唁的原因,本来刘备作为君主,他想去吊唁根本不用通知任何人,可他偏偏就和诸葛亮说了,这一看起来多此一举的举动,其实是刘备要让益州所有人知道:霍峻虽死,但北伐计划依旧,绝不改变;
  2. 刘备给予霍峻极度隆重的待遇,不但率领群臣一起去吊唁,还在丧事结束后亲自为他守墓,要知道封建时代,君主亲自为臣下吊唁、守墓,那是身为臣子死后最大的荣耀,《三国志》称是“当时荣之”,刘备对霍峻的恩宠,很大地鼓舞了军队的士气,为之后的北伐做好了准备;
  3. 霍峻死后,刘备急需挑选出另一个取代他作为先锋的人选,而此时刘备身边最得力的人是张飞和马超,可这两人一个是元老勋臣,一个是外来降将,提升任何一人都会影响到荆州派系的地位,所以刘备只能从黄忠、魏延等荆州派系将领中选择。

事实上,从汉中之战开始(217年),最重要的战役几乎都是荆州武将打的:

  1. 马鸣阁道,被曹操称为“汉中之险要咽喉也”,这里驻守的是名将徐晃,刘备没有安排张飞、马超、赵云任何一人,而是提拔了名气不显的陈式,率十几营亲兵进攻,最后被徐晃打败了。虽然陈式的出身地不详,但从夷陵之战时,他率领水军屯兵夷陵,以及重荆轻益的诸葛亮,将北伐最大功(第三次)交给他来看,陈式是荆州人的可能性很大(现网络说陈式是陈寿之父的是讹传或恶搞,不能当真)。

  2. 定军山之战是刘备打破汉中僵局的决定性一战,而此战最大功劳者为荆州南阳人黄忠,也是定荆后最早归顺刘备的荆州将领之一。《刘备传》称当时是刘备命令黄忠下山奇袭夏侯渊的,可见刘备是故意把这功劳让给黄忠,而且仅凭定军山一战,刘备就任命黄忠为后将军一职,足见刘备是有意为之的;
  3. 而此时的张飞和马超,却只能作为一支偏师,率军进攻驻扎在下辨的曹洪军队,类似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的作用,可结果就因兵力过少而被曹洪击破,损兵折将,整个汉中之战,除了策反少数民族协助刘备之外,这两人几乎没有立下过任何战功。

此外还有魏延,看起来他似乎在汉中之战没尽过力,可后来刘备却把他安排为汉中太守,虽说当时“全军尽惊”,可却没人对此提出异议,就连张飞都没有。所以我认为:汉中之战时,魏延应该是顶替了霍峻的先锋位置,立下了汉中之战的首功,所以刘备任命他为汉中太守时,将领们虽然诧异,可也没有对此做出过激反应,只不过后面魏延被卷入了谋反阴谋,小气狭隘的杨仪,将魏延的战功记载删除掉,那也是不足为奇的。



三、最重要的是,刘备要激励黄忠、魏延这些荆州派系,让他们尽死力,不要再磨洋工了

在刘备入蜀时,带去的基本都是荆州派系的将领,有庞统、霍峻、黄忠、魏延、卓膺等等,可是除了庞统献计、攻雒县被杀,霍峻镇守葭萌关,黄忠、卓膺拿下涪县几场战役之外,就没有其他记载了。

刘备自公元212年进攻成都,到214年全面占领益州,这接近三年的时间却只有零点几场战事,这是很不正常的(汉中之战也不过三年时间,各处战役却是记载得一清二楚):

  1. 在攻下涪县后,黄忠就没有了战事记录,只有一句“勇冠三军”的记载,魏延就更惨了,除了留下一句“数有战功”之外就什么都没有;
  2. 反倒是庞统,他身为军师,本来是不用亲赴前线的,可他最近偏偏就是死在了亲自上阵攻打雒县的战役中;
  3. 到最后,刘备已经收降了吴懿、李严等军队,可雒县却始终无法攻破,当时雒县只有刘循、张任和一些败兵驻守,成都并没有任何支援,可刘备就是强攻不下,到最后还得靠诸葛亮、张飞开辟江州战场,马超前来帮忙才拿下了成都。

按理说诸葛亮等人只是过来支援的,入蜀首功是黄忠、魏延夺得的,可刘备在事后对他们的封赏却十分离奇:作为援军的诸葛亮、法正、张飞,甚至远在荆州的关羽都有金五百斤、银一千斤、铜钱五千万、蜀锦一千匹,就连最后才来临门一脚的马超也得到了平西将军、都督临沮的重职,可作战时间最长、最先立功的黄忠、魏延等人却只是得到几个杂号将军的名衔而已,卓膺更是下落不明了。


我个人认为:黄忠和魏延肯定是在入蜀作战时,是出工不出力,有消极怠工的情况了。所以诸葛、张、马的赏赐才会远超于黄、魏,所以雒县大战不见黄、魏身影,身为军师的庞统被临时任命,接受了自己最不擅长的攻城任务,最后惋送了性命,刘备对庞统之死也很痛惜,或许就是因为他安排错了庞统,去做不适合他的任务,浪费了一个谋主级别的人才。

不过荆州将领也不是全部都是磨洋工的,比如霍峻就不是,这个鹤立鸡群的霍峻让刘备深感欣慰,尤其是他的葭萌关大胜,更是让刘备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于是刘备在待薄黄、魏之时,却开始重用霍峻,想把他立成一个榜样,让人数占了集团大比例的荆州将领能开始为自己所用。虽然最后霍峻死了,可刘备对他的吊唁、守墓,已经足以使黄忠、魏延等人感到刘备的真心,而愿意为其效力了。

国人的家国情怀是很重的,武将们一生拼搏,甚至于裹尸沙场,除了为国尽忠之外,同样也是为了子孙福荫,比如抬棺上阵、宁死不降的庞德。刘备不但给了霍峻极大的荣耀,连带负起了照顾其子孙的责任,霍峻之子霍戈被刘备收养,称帝后更是将其升为太子舍人,负责后主刘禅的守卫、教导之职,刘备要让世人知道:于国有功者,虽死犹荣,子孙享福,这对黄忠、魏延来说,无疑是一次争取家族政治资本的绝好机会。

所以定军山之战,一向磨洋工的黄忠拼着自杀的念头,直冲下山斩杀夏侯渊,而魏延虽然没什么记载,可是后面他在任汉中都督时,向刘备保证那句名言:“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据之”,足以证明魏延已经被刘备所收服,这两人态度的转变契机,应该就是公元217年,梓潼太守霍峻病死,刘备亲自为其吊唁、为其守墓的情况了。

总结:霍峻为刘备最初重用的荆州派系将领,他的死对刘备是一次很大的打击,而且他刚好死在了汉中之战前夕,为了安稳人心,刘备纡尊降贵,亲自为其祭奠、守墓,一举收服了整个荆州派系

在刘备入蜀时,除了庞统、霍峻有官职之外,魏延、黄忠都是没官职的,这很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尤其是黄忠为了宣誓还送了儿子给刘备做人质,以表诚意,可就是这样,刘备还是没有给他们加官进爵。反倒是李严、吴懿这些投降的,一来就被封为裨将军、讨逆将军等职位,魏、黄磨洋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到了雒县之战,刘备明显感到魏延、黄忠两人的消极影响,但这时后方还有一个霍峻,他的威望和能力足以领导整个荆州武将势力,所以此时的刘备并不看重魏延、黄忠,而等到刘备要出兵汉中时,深受重用的霍峻却正好病死了,刘备在荆州派系中失去了控制力。

为了激励魏延、黄忠等人,刘备才会选择亲自去吊唁霍峻,并将大半个汉中战场交给了荆州将领,就算战败了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处罚(比如陈式)。刘备需要找到可以顶替霍峻的人,而这个人很大可能就是魏延,到后面魏延升任汉中都督时,他已经取代了霍峻成为了荆州派系的新一任领袖,和诸葛亮分管文事武备,并逐渐成为北伐最得力的干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历史往往关注的是正面战场上的英雄,很少有人关注那些在背后默默无闻、不懈付出的无名英雄,事实上,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英雄所做的贡献并不亚于正面战场取胜的英雄,在三国时期,刘备与刘璋闹翻,开始攻打刘璋,就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公元211年,刘备受刘璋邀请进入益州,刘璋给人、给钱、给物,让刘备对付张鲁,可刘备并没有与张鲁开战,驻扎在益州最北面的葭萌关,开始收买人心,消耗时间,外加寻找对刘璋开战的借口,毕竟刘备进入益州的最高战略就是夺取益州,这可是写进隆中对战略的,但他不能明抢,刘备需一个借口。

刘备取益州

葭萌关就是今天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在三国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关隘,控制着从汉中南下成都,或者从成都北上汉中的交通要道,是益州的北边门户,是重要的军事据点,也是当时刘备驻扎的地方,刘备在葭萌关磨蹭了一年,终于找到了借口,打着回荆州救援孙权的旗号假装要回荆州,结果把张松惹急了,与刘备勾结的事情败露,刘备终于与刘璋翻脸。

看一下当时的局势,刘备带着一万人驻守在葭萌关,整个益州都是刘璋的势力范围,刘备除了葭萌关一个孤立的据点之外,益州再也没有任何据点,除了几个暗中支持刘备的人,比如法正、孟达等,再无内援,而刘备的势力范围荆州,还远在1600里之外,远水救不了近火,刘备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唯一的据点葭萌关来迎战刘璋。

刘备攻川

刘备接受了庞统提出取益州的中策,诱杀了白水关(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营盘乡五里垭)守将杨怀和高沛,这两人可是刘璋派在附近监视刘备的,结果被刘备诱杀,然后刘备亲自率领大部分主力直接南下攻打成都,同时刘备派了一个非常信任的将领镇守葭萌关,这个人就是霍峻,刘备只给霍峻留下了几百人镇守,其他人全部跟随刘备南下攻打成都

霍峻是荆州南郡枝江人,也就是今天湖北省荆州市枝江县人,是刘备主政荆州时就跟随刘备的将领,是刘备从荆州带到益州的将领,刘备能放心让霍峻守葭萌关,那是对霍峻的无限信任,因为葭萌关的得失关系到刘备取益州的成败。

霍峻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当刘备率军南下时,葭萌关就成了刘备唯一的后方,葭萌关的北边就是张鲁的地盘汉中,如果张鲁趁刘备与刘璋内乱时,派兵抢了葭萌关,那益州的门户就会洞开,即使刘备拿下了成都也要面临张鲁的威胁,除了张鲁,葭萌关还要面对来自刘璋势力的威胁,如果刘璋派人拿下了葭萌关,那么刘备就会面临来自南北两方刘璋势力的夹攻,刘备取益州的进程就有失败的风险,虽然刘备南下攻打成都了,但益州又不止一个成都,所以葭萌关对于刘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在刘备率军南下时,葭萌关受到了来自各方势力的劝降和围攻,第一个就是张鲁,张鲁派部将杨帛引诱霍峻,说是愿意与霍峻一起守城,实际上张鲁是想让杨帛引诱霍峻打开城门,然后再夺取葭萌关,霍峻一眼就识破了杨帛的雕虫小计拒绝了,杨帛也没敢攻城,就回去了。

刘备攻打成都

为何张鲁杨帛不敢攻城呢?

看看葭萌关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了,首先是交通要道,扼守成都到汉中的要道,必须经过这里,其次地势险要,依山傍水,嘉陵江与白龙江在此汇合,穿城而过,山高谷深,关隘依山而建,这里有著名的牛头山,蜀道难于上青天,说的就是这样,葭萌关与剑门关一样,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关隘,所以张鲁不敢攻城,攻了也不拿不下,虽然霍峻只有几百人守关。

张鲁放弃后,刘璋又派出扶禁、向存率领一万余人沿着嘉陵江逆江而上攻击霍峻镇守的葭萌关,霍峻依靠险要的地势阻挡了扶禁和向存的大军一年多,不仅没有战败也没有投降,反而大获全胜,霍峻还杀了向存,你可以想想霍峻是如何取胜的?

霍峻

在敌人的地盘上,坚守一座险要的孤城一年有余,外无援兵,内无补给,就靠着刘备的信任,和当年刘备留下的物资坚守城池一年有余,几百人对抗一万人,十倍以上的兵力差距,这一年中,刘备一次也没有想过救援霍峻,霍峻就这么扛下来了,为刘备保住了这个重要关隘,不仅阻止了张鲁势力的南侵,同时又挫败了刘璋势力的北上。

可以这么说,刘备能安心拿下成都,就是霍峻默默无闻在后方的坚守和不懈付出,为刘备稳定了后方,让刘备在前线可以安心作战,不用考虑北方的张鲁威胁和益州刘璋形成南北威胁,让刘备有时间直到拿下成都,论起功劳来,霍峻至少有一半的功劳。

葭萌关

所以在刘备拿下益州,开始了论功行赏,刘备特意从广汉分出来一个梓潼郡,任命霍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这就是刘备给霍峻的待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神圣的待遇,是其他人都享受不到的,三年后,霍峻去世,刘备亲自率领群众祭拜吊唁,并且尤其重要的是刘备还亲自在霍峻的墓地留宿,这是相当了不起的待遇。

刘备是君,霍峻是臣,君为臣守墓,这是何等的荣耀,连庞统、法正也没有这个待遇,但刘备做到了,这是刘备为了感谢霍峻在生前对自己的功劳,这就说明了刘备对霍峻是相当信任和敬重。而霍峻作为蜀汉名将率领数百人紧守城池一年,拒绝张鲁劝降,击退刘璋手下万人围攻,也被载入蜀汉史册。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霍峻这个人在三国的历史上并不是很出名,有关他记载也比较少,不过一次葭萌城保卫战使霍峻一战成名,为刘备夺取益州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的刘备为了夺取刘璋的益州,带领手下的三万主力军南下攻打刘璋,而在后方的葭萌城仅仅留下了霍峻所部的数百名士兵。尽管葭萌城是刘备在蜀地唯一的根据地,但是由于刘备的兵力实在是很有限,因此只能赌一把留下霍峻的几百人来防守。



虽然霍峻的兵力不多,但是他却还是有两个优势的:一是当地的葭萌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霍峻可以凭险据守。二、霍峻那几百名部下都是的同一个地方出来的,大家都是同乡,部队的凝聚力极强。

在刘备和刘璋开战的,刘璋就迅速派遣其部将扶禁、向存等带领一万多人的军队来攻打葭萌关,数百比一万,两军的实力对比是相当的悬殊。但霍峻不仅坚守住了葭萌关长达一年的时间,而且期间霍峻还能组织部下时不时主动出击,颇有斩获。

当然刘璋派出的那支一万人的军队肯定水分很大,但霍峻以少打多并且足足坚持了一年时间,其功劳是相当大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霍峻是改不了历史的走向,没有他的坚守,刘备或许就拿不下益州。
刘备作为一个礼贤下士的主公,在夺取了益州后让霍峻担任了梓潼郡太守,对他礼遇有加。在其死后刘备还亲自来吊唁他,高度评价霍峻为:“峻佳士也。”


浮沉的历史


他是刘备取川的第三股奇兵

今日来聊一聊刘备取西川的故事,建安十六年的益州牧刘璋寝食难安。原因是许昌的细作传回消息,说是曹操正筹划派钟繇攻打汉中的张鲁。虽说刘璋这个人胸无大志,但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略知一点。更关键的是西川和汉中接壤,万一曹操以汉中为基地谋取西川,到那时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则悔之晚矣!

搜索枯肠的他半夜急召张松问计,不负众望的他献计:“曹操兵强马壮天下无敌,若是张鲁被曹操吞并,那对咱西川可是灭顶之灾。如今环顾宇内,只有宅心仁厚的刘豫州可阻挡!”听完此言的刘璋恍然大悟,于是紧急派遣法正率四千人,前往荆州找刘备求援。

——霍峻「178年——217年」

披星戴月赶了半个月的水路,总算是到了固若金汤的荆州城下。一阵寒暄后,迫不及待的表明了来意。随即刘备起身回到了内堂,法正茶是喝了一杯接一杯,可内堂的门帘丝毫没有动静。那么刘备在忙啥活计呢?原来他正与诸葛亮分析法正的真实意图,并且得出结论可利用天赐良机占领益州。

最后刘备亲率精锐万余人赴西川,而诸葛亮和关羽留守荆州。话说盼星星盼月亮的刘璋,终于在涪陵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刘备,两人是相见如故相谈甚欢。可令他做梦也无法想到的是,其左膀右臂张松正和法正及庞统密谋,劝刘备趁机夺了他的西川,幸好仁义为本的刘备没同意,用人不当的刘璋才又多活了几日。

分析敌我的军事形势后,刘璋选拔万余勇士给刘备,让他前往白水攻打张鲁。同年冬月拥兵三万余人的刘备驻足不前,表面上是为进攻张鲁而日夜操练,实际上是为百姓挑水劈柴,一时间葭萌的官绅,莫不为刘备的义军所感动!

——益州牧刘璋字季玉

建安十七年孙权被曹操打得喘不了气,危在旦夕的东吴连夜命使者,轻车简从去西川搬外援。得到消息的刘备派人告诉刘璋:“孙权与我们休戚相关,现在曹操欺负孙权,其部将乐进已攻打至清泥,和关羽成对峙形态。因此我们必须派出援兵,解救孙权才是上策!”就这样刘备带着部队,做着东征的准备!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张松有位哥哥叫张肃,是刘璋委任的广汉太守。因怕惹祸上身,就将张松的阴谋告发。

回想起自己当刘备是肝胆相照的兄弟,他却暗地里妄图我的地盘。怒目切齿的刘璋把张松斩首示众,并掷下严令各关隘不得放刘备回成都!这时共有三路大军讨伐刘璋,一路是刘备、黄忠,取涪陵、绵竹;另一路是诸葛亮和张飞及赵云,由长江往上拔白帝城、江州;第三路的则是由霍峻率领,其任务是在葭萌阻击刘璋的部将扶禁与向存。

英年早逝的霍峻获刘备吊唁

在群星璀璨的三国时代,神机妙算的谋士很多,轻装上阵的武将尤其多。那么名不见经传的霍峻,为何能得到刘备亲自吊唁的资格?据我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他为刘备取得西川,守好了北大门。

——刘备取西川路线图

其次是作为南郡枝江人的他,在荆州牧刘表死后,第一时间率众投靠了刘备,并且在驻扎葭萌时拒绝了张鲁的诱降,给了连遭败绩的刘备无比巨大的信心。

可谓是“患难见真情,疾风知劲草”,从此霍峻在刘备心中有了一席之地!攻克西川后刘备为表彰霍峻的忠心,特意从广汉分出一块区域,名为梓潼郡他为太守。三年后霍峻因病去世享年40岁,刘备肝肠寸断,亲临殡仪馆祭奠!

综上所述,小人物在小地方,同样干出了骄人的业绩,归根结底是他对刘备矢志不渝的认可,甘愿亲冒刀剑的忠诚!

——EBD——


惜缘小历史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从谋士张松建议,采取“驱虎吞狼”之策,派法正邀请同宗刘备入川,攻打汉中张鲁的进攻。令刘璋没想到的是,张松和法正两人早已归顺刘备,当了内应,并劝刘备夺取益州,建立霸业。

刘备也不客气,只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守荆州,他亲自带领数万军队入蜀,与刘璋在涪城会面,双方军队关系融洽。刘备以初到蜀地,人心还未归附为由,拒绝了张松、法正、庞统等人袭杀刘璋的建议,准备先收服人心,再慢慢夺取益州。

一年后,刘备在益州广树恩德,向刘璋索要大量军资器械,却不干活(攻打张鲁),引起刘璋不满。刘璋逐渐减少了给刘备的军资供应,使刘备失去了耐心,两人关系日益恶劣。

建安十七年(212年),张松被哥哥张肃告发,事情败露,被刘璋所杀,刘备于是与刘璋反目成仇。军师庞统给刘备提出“上、中、下三策”,刘备认为上策太过于冒险,下策无功而返,于是折中选择了中策。刘备诱杀白水军统领杨怀、高沛,吞并白水军。刘备正式向刘璋宣战,兵锋直指成都。同时,刘备还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兵从荆州入蜀,两路夹击刘璋军队。

益州地大物博,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占领的,这一场大战前前后后持续了一年之久。刘备一个县城、一个县城地推进,有的地方还损失惨重。如攻打雒城时,刘备手下军师庞统中流矢而亡。

因此,刘备攻占益州的道路是很曲折的,每夺取一个县城,都有不小的损失。他在益州的老巢葭萌关,只有数百留守士兵,防守非常虚弱。刘璋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派出了手下大将扶禁、向存等带领一万多军队,从阆水围攻葭萌关。

此时,刘备军队在益州的据点葭萌关危在旦夕,随时可能被刘璋军队打下来。葭萌关守将也不是关羽、张飞、赵云之类的猛将,只是一个归顺没几年的霍峻。一万多人攻打数百人,实力相差太悬殊,如果不出意料,葭萌关丢失是很正常的事。

然而,刘璋部将扶禁、向存一万多人,耗时一年都没打下葭萌关,反而被霍峻偷袭斩杀大将。霍峻抓住时机,趁刘璋军队疲惫不堪之时,突然袭击,大破其军队,斩杀向存,保证了葭萌关的安全。

《三国志·霍峻传》:后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馀人由阆水上,攻围峻,且一年,不能下。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即斩存首。

其实,在刘璋军队来袭前,汉中张鲁派出大将杨帛打葭萌关的主意。杨帛来到城外,表示想和霍峻共同守城,抵挡刘璋军队,实际上张鲁是企图夺取葭萌关。霍峻知道有诈,是不会上当的,于是对杨帛说:“你们可以杀了我,但是占不了这座城。”杨帛看到没便宜可占,无奈退去。

霍峻何许人也,先斥退张鲁大军,又以数百人抵挡一万刘璋军队耗时一年的进攻。霍峻,字仲邈,他既不是关羽、张飞之类的猛将,也不是曹仁之类的守城专家,只是在荆州牧刘表死后归顺刘备的一个普通部将。如果霍峻早早显示出高超的军事才能,就不会被刘备放在葭萌关,而是跟着自己讨伐刘璋,建功立业去了。

具体霍峻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守住葭萌关的,我们不得而知,或许他善于防守,或许葭萌关易守难攻。总之,霍峻一战成名,受到了刘备的重视。

刘备在平定蜀地后,论功行赏,封霍峻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当时的梓潼郡包括了益州北部的葭萌、白水、剑阁、江油、涪城等重要关隘,军事地位非常重要。

可惜的是,三年后霍峻死于任上,葬在成都。刘备得知霍峻去世的消息后,非常伤心,并亲自吊唁,祭奠霍峻。这对于霍峻来说,是何等的荣幸。刘备是这样对丞相诸葛亮说的,像霍峻这么优秀的将领,对国家有大功,我必须去亲自吊唁。

《三国志·霍峻传》中记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於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结语

关羽之所以能够坐镇荆州多年,稳如泰山,靠的是数万荆州水路两路精兵。可惜的是,关羽最后大意失荆州,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而霍峻仅仅凭借数百留守士兵,抵挡刘璋一万大军一年之久,还有反击,斩杀敌方一员大将。霍峻就凭这一点,在防守领域,便胜过关羽。

霍峻之子霍弋,也成为蜀汉的高级将领,坐镇南中,直到蜀汉灭亡,他还在坚守南中。在得知司马昭善待后主刘禅后,霍弋才率领南中六郡投降。霍峻、霍弋父子二人都是蜀汉难得的大忠臣。


魁哥说历史


霍峻这个名字,可能很多爱好三国的朋友不是很熟悉。因为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出场的次数太少,时间太短。可是刘备军中大将,霍峻绝对排的上名号。

都说三国防守之王是曹仁,因为曹仁长期镇守荆州,面对强大的关羽和孙权,未曾丢失寸土。可曹仁背后有强大的曹操作为驰援。

而霍峻凭借数百人,居然抵挡住一万多人进攻,长达一年时间。不仅如此,他还趁机斩杀了对方一员大将,真可谓是三国防守之王。

01刘备广交荆州好友,霍峻在刘表死后,便投靠了刘备。

刘备是个交际圈的能人,他走到哪儿都能交不少朋友。小朋友他不愿意交,他交的朋友要么是地方土豪,要么是能征惯战的猛将,最次也得是个会动脑子的文人。

  1. 早年刘备卖草鞋的时候,就结交了土豪张飞和勇士关羽。被洗脑的张飞,把家产都卖了给刘备当物资。
  2. 到达徐州以后,刘备立刻结交了徐州有名的土豪糜竺糜芳,不仅让这两兄弟耗费巨资赞助他,而且还把人家妹妹糜夫人给骗到手了。
  3. 到了荆州刘备依旧保留着自己的交际能力,所以他到了这里也交了一大帮朋友。比如说蒯家的蒯祺,此外还有蒋琬,向朗,马良,霍峻等人。霍峻就是这个时候跟刘备好上的。

当然霍峻当时还是刘表的部将,刘表死了以后,荆州大乱,霍峻便趁此机会加入到了刘备阵营。

其实刘备在荆州是真的赚大发了,他一边吃喝玩乐,一边招揽人才。我怀疑刘表是被他的交际能力给活活气死的。

真不能怪蔡瑁这些人反对刘备驻扎在荆州,因为这小子的目的性实在是太强了。他广交好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人为己所用。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笃,於乡里合部曲数百人。笃卒,荆州牧刘表令峻摄其众。表卒,峻率众归先主,先主以峻为中郎将。先主自葭萌南还袭刘璋,留峻守葭萌城。张鲁遣将杨帛诱峻,求共守城,峻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帛乃退去。---《三国志》

你硬要跟他打吧,他手里关羽张飞赵云这一票打手,真的够刘表喝一壶的了。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刘表无奈只能把这个问题留给自己的儿子解决了。

02霍峻帮助刘备镇守葭萌关,抵挡刘璋上万人的进攻。

刘备这个交际狂人,他到了益州以后,依旧没有收敛。刘璋对他是留了一手的,没有让他前往成都,而是自己到了涪城亲自迎接刘备。意思很明确,这个成都暂时就不要去了,先北上把张鲁灭了再说。

刘备在涪城大吃大喝了几天,随后便直奔葭萌关而去。让人奇怪的是,刘备到了葭萌关,没有忙着跟张鲁打仗,而是选择了在当地广交好友,收揽人心。

后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馀人由阆水上,攻围峻,且一年,不能下。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即斩存首。先主定蜀,嘉峻之功,乃分广汉为梓潼郡,以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於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三国志》

老毛病又犯了,刘璋立刻意识到了问题,所以不断催促刘备对抗张鲁,现在要赶刘备走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刘璋愤怒之下,把那个请刘备入川的张松给宰了。


刘备得知以后,挥师直奔成都而来,这个时候葭萌关作为益州门户,自然是要有人把守的,显然刘备已经把益州当成自己的地盘了。

  1. 霍峻勇敢地接下了这个重任,只不过问题是,刘备留给霍峻的只有几百人。大哥,你这不是开玩笑吧?莫说张鲁那儿有好几万人马,就连刘璋都有一万多人囤聚在阆水。
  2. 刘备真的不是开玩笑,他似乎十分相信霍峻的实力。结果刘璋果然让扶禁、向存两位大将带领一万多人从阆水围攻葭萌关。
  3. 霍峻手里只有几百人,却挡住了一万多人进攻,长达一年之久。而且趁着敌方松懈的时候,霍峻更是带兵出城斩杀了敌方的大将向存,简直堪称奇迹。

你说这上哪儿说理去?手握一万多兵马,自以为高枕无忧的向存,就这么被霍峻给斩了。事后刘备平定了益州,将霍峻分封为梓潼太守,与张飞合作,主要防备益州北方的关卡。

可惜的是,三年以后,40岁的霍峻就去世了。刘备为此非常痛心,甚至亲自带着臣子们去祭拜霍峻,而他自己更是在霍峻墓旁睡了一觉,以示伤心。

03霍峻死后,霍家一门备受荣宠。

霍峻死后,刘备对霍家人是非常好的。霍峻的儿子霍弋跟随父亲霍峻一起进入益州,刘备称帝以后,霍弋被任命为太子舍人,相当于太子的大秘兼任侍卫长。

这一官职非常重要,显然就是未来皇帝的储备干部,属于下一代领导班子的成员之一。由此可见,霍弋的才能不在其父之下。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霍弋被征召去做了诸葛亮的秘书,这一段时间霍弋有了带兵的经验,也算是一段不错的历练了。

时永昌郡夷獠恃险不宾,数为寇害,乃以弋领永昌太守,率偏军讨之,遂斩其豪帅,破坏邑落,郡界宁静。迁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还统南郡事。景耀六年,进号安南将军。是岁,蜀并于魏。弋与巴东领军襄阳罗宪各保全一方,举以内附,咸因仍前任,宠待有加。---《三国志》

不过很奇怪的是,刘禅也没有重用霍弋,而是将霍弋再次留给了自己的太子刘璇。可能是霍弋这个人比较烦人,常常规劝刘禅,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所以刘禅就把霍弋一脚踢给自己的儿子了。

结果果然是这样,霍弋再次各种规劝太子刘璇,刘禅很满意,至于刘璇满不满意就不清楚了。霍弋曾经在永昌平定叛乱,曹魏大军灭蜀以后,霍弋没有急着投降。

霍弋认为事情可能有转机,他希望给刘禅保存一点有生力量。结果事情出乎意料,刘禅被司马昭弄去了落雁,无奈之下,霍弋才带领着手下六郡太守选择投降。

总结:刘备集团的败亡,其实是命中注定的。

刘备事业上升期的时候,多少英雄加入他的阵营?魏延、黄忠、霍峻、庞统、法正、张松、马超等人。

可是后来这帮人,大多数都英年早逝了。武将比如说马超、霍峻、黄忠等人,文臣有法正、庞统、张松等人。

人才逐渐凋零,而新的人才没有迅速补给上来,这才是刘备集团迅速败亡的重要原因。之前在荆州的时候,天下英雄在此避难者非常多,所以刘备能够得到不少人才。

可是到了益州以后,这里地势狭窄,教育又没有得到普及。所以人才非常稀少,只能靠原来带进来的这帮人才。后来荆州丢了,刘备就彻底失去了培养人才的基地,吃老本能吃多久呢?刘备集团的败亡,真的是命中注定的。


江湖小晓生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刘备进至葭萌(今四川广元西南),准备回军南袭刘璋,留霍峻镇守葭萌城。张鲁得知,便派杨帛引诱霍峻共同守城企图夺取葭萌,霍峻知道有诈,对杨帛说:“你们可得到我的头,但得不到这座城。”杨帛无奈,只得退去。

后来刘璋又派扶禁、向存等领万余人,由阆水围攻葭萌,葭萌城为当时刘备在蜀中仅有的根据地,是刘备的后方。霍峻率领将士坚守,一年之久未能攻下,其实葭萌城中霍峻军士仅数百人。霍峻趁对方疲惫之时,选拔精锐,伺机出击,大破刘璋军,乘机斩了向存。

霍峻手下只有数百兵士,面对万余敌人,丝毫不畏惧。这样的勇气,世所罕见!他完全可以开城投降,但是他没有,既然选择了主公刘备,那就以死相报。士为知己者死死!刘备是知道霍峻的忠心耿耿的,这样一员忠诚又有勇气的将领加入自己集团,难道不值得高兴吗?刘备集团如果多几个霍峻这样的人,复兴汉室就更加有希望了。

霍峻死后,刘备亲自吊唁,是为了表彰他的忠心。同时让其他员工,以霍峻为榜样,学习霍峻的英勇事迹和奋斗精神,为复兴汉室贡献力量。



牛头山赵子龙


霍峻坚守城池,面对一万多军队,几百军士根本坚持不了多久,他肯定动员民众,壮士参与作战,妇女挑水烧火做饭、搬运石头滚木、制造箭矢等,全城军民齐心协力才能做到,说明霍峻军政能力均很強,深得军心民心。


醉酒难闻934守护正义


208年刘表死后,霍峻带着部队投奔刘备,非常受刘备信赖。

212年刘备在葭萌关听从庞统的计策,南下攻打成都,留霍峻守卫。如题主所说,霍峻拒绝了张鲁的劝降,然后又打退了刘璋派去抄刘备老家的部队。这在期间,霍峻没有向刘备求援,为刘备得到益州赢得了时间和兵力。

213年刘备平定益州,封霍峻梓潼太守,与巴西太守张飞共同负责益州北部边境的防御,是刘备手下的重臣。

217年霍峻病逝。刘备说,这样的人于国有大功,我一定要亲自去吊唁。

刘备将霍峻的儿子霍弋收养在自己府上,221年刘备称帝,霍弋任太子舍人,相当于刘禅的秘书,非常重要。之后霍弋成为刘禅太子的近侍,一直都在蜀国的权力中枢。

刘禅在位后期,南中蛮夷作乱,刘禅任命霍弋为永昌太守,前去平乱。

263年,邓艾奇袭成都,刘禅投降,邓艾招霍弋投降,霍弋再三确认刘禅的安全,在得到司马昭的保证之后才投降。

刘备对霍家一门信任重用,霍家父子也回报刘备刘禅有情有义有始有终。尤其是霍戈最后确保刘禅安全后才投降,真正报答了刘备的知遇之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