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取消职称,拿什么来评价教师的能力与业绩?

用户100586451911


不是自己现在已经是高级教师了就这么说,我一直不认为职称是教育的毒瘤,取消职称改变不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但我从来不认为职称是衡量教师能力和业绩的指标。


现如今,许多老师都在抨击职称制度,认为职称是造成教师收入不均,严重影响教师积极性的一种制度。

我也多次表达过对职称制度的看法,我也认为现行的职称制度有很多问题。高级职称岗位比例太少,职称评审材料要求不符合实情,职称评审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等等。

但是反过来想,教师没有职称制度,或者说工资不与职称挂钩,就能解决当前教育分配不均,不能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问题吗?

试想几种可能,首先平均分配可不可行?吃“大锅饭”已经被历史证明是最不可取的方式,不管怎样,历史不会倒退,教育也不会倒退。从某种角度看,现在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更多的原因就是教育仍然存在吃“大锅饭”现象和认资排辈现象严重。



其次按有的人提的意见,按工龄计算工资,我认为这更要不得。教育不比其他行业,真正工作量大的是年青人,按工龄计算工资仍然不能改变工作量大的教师收入反而低的问题。现行工资虽然职称工资占一定比例,但拉开差距的重要因素仍然是工作年限。

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要想办法去解决,国家也正在积极地完善职称制度,不少省份正在扩大高级职称岗位职数,有的已经开展产用线上评审的方法等。

今年我省职称评审更是变化很大,对于能力条件,也就是备课、听课、教研活动等等过程性材料评审时不用再提供,由各县各学校把关。

各地这一切的举措都是在完善职称制度,我也相信职称制度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能体现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业绩。



更多教育观点、教学经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敬请关注“轻风教育”。


轻风教育


老师们在以前不按职称发工资时,干得也挺好的,我是八○年参加工作的老民办教师,刚开始每月是十三块五。我们老师干劲也大得很,早晨五点以前到校上早操,晚上上夜自习到九点,真是两头见星星。老师也没怨言,而现在按职称发工资老师干劲却没有了,这是为什么?职称不但不能调动老师积极性,而且让老师不痛快,因为职称评审弄虚作假的太多了,兢兢业业工作,不会来事的你累死也进不上,所以很多人想我进不上不进。但我也不好好干!


一切随缘


职称并不是与教师的能力与业绩成正比的,只能是衡量教师能力与业绩的重要参考而已。

为啥有人强烈建议取消职称?

其一、职称评审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导致教师总有恨不得立即取消职称的想法。

民主评议是职称评审中的一个环节,因为民主评议的分值有的竞然占了50分。很多人在测评你,可能会提前打电话拉分数,拉分数的教师最后的分值就高。而比较老实的教师则没有提前打招呼,就会出现分数较低的情况。

还有的教师利用社会关系,最后评上了职称。以上只是个别现象。

职称评审涉及到教师的切身利益,评上职称,意味着增加工资。评不上职称,哪怕你同年毕业,同样的教龄,同带一个平行班级,就因为你和他职称不同,你每月就比他少几百元乃至上千元。干同样的工作,收入差距不断增大,你心里乐意吗?

其二、职称评审方案的不合理不科学,导致教师怨言载道意见纷纷。

近几年,中小学职称评审已对发表论文不做刚性要求。但有的地方依然还把论文当做评价指标。更有甚者,竟然论文不封顶,有几篇算几篇,有的拿出20篇论文,令人咋舌。

关于教龄的赋分,青年教师就想教龄分值少,年龄稍大的教师就想教龄占的分值多。他们都是站在不同角度来看的:青年教师在证书上具有优势,老教师在工作年限上占优势。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需求,导致很多人心理不平衡。

取消了职称依然能评定出教师的能力和业绩,可以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全面评价教师的综合业绩。

一、德: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可以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细化考核。由家长、学生、社会人士共同参与,拟定具体分值,取其平均分值,得出教师职业道德的分值。

二、能:教学能力

主要体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每学期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听评课活动,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得出平均分。

教师在教学上获得的各项证书,也代表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可以成为教学能力的一部分。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各级讲课比赛、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理论竞赛等各种与教学相关的比赛活动,都视为教学能力的体现。

把各种比赛都纳入到能力来考评,一方面能调动教师参与各项活动,另一个方面也能提升个人业务素质。

三、勤:工作考勤

每个单位都有考勤制度,严格按考勤制度执行。全勤的、请假的、旷课的都界定出赋分标准。

四、绩:教学成绩

教学成绩以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为标准,三者累积的和除以300,就可以得出教学成绩的分值。

低年级、中高年级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因年级不同,试题难度不同,会导致差异较大。可以适当提高低年级的比率,减少评估差异。

五、廉:廉洁从教

主要以是否有偿办班辅导、推销教辅材料等情况为主,以家长参与方式为主,为公平其见可以委托第三方,但这样会增加评价成本。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职业具有特殊性和长效性。很多工作不是某个阶段或短时间内就可量化出来的。评价只是促进工作的手段而已。


小老师的闲言碎语


职称制度,严重打击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使投机取巧者名利双收。


房增华128


为什么要那么重视评价这些呢?明显的专家思维。多重视师德和教学工作量,不就行了?你能力再高,不上课,有毛用?不要那么太重考核,考核和学生减负是互相矛盾的,你太重视业绩考核,就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给学生减负。你应该转换思维,多劳多得,从教育课时上去计算绩效。大学毕业生,去教加减法,去教认字“你我他”,你还要考核什么能力?有教师资格证的都可以胜任这份工作,教育专家你不要整天吃饱没事干,整天研究这种问题,误导教育。取消职称势在必行,因为职称根本不适合教育事业。职称就像学生考试一样,你一次考的好,年年顺利升年级;如果考不好,年年留级。关键还有比例,这就注定大部分的“学生”年年留级。你能说,学生如果升年级不用看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平时就不努力学习了吗?显然不是。学生就算没有年级升学考试,学生还是会好好学习的。所以类似,就算没有职称,教师还是一样会上好教师自己的课。职称,取消了也罢!


150638594


难道职称是评价教师的唯一方法?没有职称的时候照样搞教育!大家干劲大无怨言!现在推行的职称制度为什么怨声载道?!!!


用户8635624386829


职称终身制不好,应五年一评,能上能下,只作为选拔干部的条件,退休作废,但不与工资挂钩。当官也应废除终身制,不能一当上官就只升不降,


上善若水127436101


上岗补贴(一节课补多少)、平均分数名次奖励、班主任补贴、家长意见实证扣分等。


惠舒旅社老板


教师的职称不能够代表他的经历与能力,特别是在腐败的磁场里,没多大能力的部分人靠走人情关系捡到了高级职称。而一些从教多年的老师教书育人成绩相当好,但无法争取到高级,这事实是客观的。要衡量教师的业绩个人观点:一评价师德(由家长学生相当人数代表参与),二评价教育教学成果(以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文明道德,热爱祖国,热爱劳动,掌握所学基本知识程度为依据)。其次,,,,,,


老吉老吉


孔子有职称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