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反傳銷老師揭祕;傳銷組織"洗腦"三部曲!

專業反傳銷老師揭秘;傳銷組織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傳銷在大陸落地生根以來,這種在西方被稱為"龐氏騙局"的詐騙手法就像許多中國社會的頑疾一樣,無論政府如何嚴打、媒體如何曝光、輿論如何譴責,傳銷組織者始終都能找到自己的空間開枝散葉、實施詐騙。就算被有關部門端掉一個窩點,也能充分發揮"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游擊戰策略,捲走金銀無數,留下哀鴻遍野。

專業反傳銷老師揭秘;傳銷組織

專業反傳銷老師揭秘;傳銷組織

可是,既然"傳銷"成為過街老鼠、"搞傳銷"幾乎成了罵人的髒話都已經這麼多年了,為什麼每年還有那麼多被曝光的傳銷事件、還有那麼多人信傳銷呢?難道僅僅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更愚蠢更貪婪嗎?

專業反傳銷老師揭秘;傳銷組織

世界上任何一個靠忽悠人為生的組織都得依靠"洗腦",傳銷組織也不例外。其實"洗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神秘,幾乎所有傳統傳銷組織的"洗腦"都遵循這樣一個模式:"隔離"——"灌輸"——"造神"。

專業反傳銷老師揭秘;傳銷組織

以前,初入傳銷者常常會被組織者通過傳銷所謂的業務課、素質課等各種亂七八糟的課程,控制新成員的活動範圍,同時以各種理由限制他們使用通訊工具,將新成員原有的社會聯繫切斷,使其陷入信息孤立和精神孤立的雙重孤立環境。


而當個體陷入孤立的時候,往往就是他價值觀最脆弱的時候,洗腦的操縱者就是利用這個時機向被操縱者灌輸他們的"致富理念"。網絡傳銷則把這個步驟換成了組織網絡升旗等更便捷的手法。


通常,傳銷組織者會故意創造一個環境讓成員們相互訴說自己的遠大抱負和懷才不遇,自己則在旁把控談話的情緒和方向,引導成員們得出這樣一個原因:我之所以沒發財都是因為社會太不公平,找組織找的太晚了!然後,傳銷組織者會重新解釋倫理道德的定義,刻意模糊法律的界限,並用狹隘的成功學刺激他們的金錢崇拜。


比如,他們會對學員說:"騙親人來賺錢是善意的謊言"、"連鎖經營是國家花巨資引進的"、"現在誰賺的錢是完全合法的?要想賺錢就要有膽量"……


對了,他們還會順道顛覆一下人們關於"體育老師數學最差"的刻板印象,自己發明一套算術方法---"投入3800元,兩年回報380萬;投入36800,回報一千五百萬……"、

專業反傳銷老師揭秘;傳銷組織

"你用5000元買來的五行幣一年之內五進五出就可以賺到400萬"。

接下來就到了洗腦的最後一個步驟---造神。所有的狂熱組織都離不開"造神",傳銷組織會包裝一個讓成員感覺永遠不會騙他們的"神"。在兩個月時間內靠銷售"萬福幣"吸納會員13萬餘人,收取傳銷資金近20億元人民幣的劉寧就屬於這種類型。他那些"美國兆銀基金總裁、全球未來城集團總裁、美國加州原副州務卿、兩任美國總統的特別顧問"的頭銜著實讓一些受害者覺得這個人"很有實力"。

對傳銷行業稍微有些瞭解的人都知道,一個人一旦進入了傳銷組織並相信了他們的致富模式,便會竭力發動自己的人際關係網,從點頭之交到親朋好友都會成為他的潛在業務成績,"來和我合夥做個生意、幫我考察一下項目"都會成為他們騙人的理由。


而他們卻並不認為自己在騙人,被親友拒絕後還會惱怒於"你們竟然不支持我!"。一位深陷"鳥巢慈善富民大會"的老人在勸說兒子交出銀行卡信息成為自己下線失敗後,甚至拒絕再和兒子溝通,痛斥兒子洩露了自己的秘密。眾多老人也因為參加這個活動與子女反目成仇。

專業反傳銷老師揭秘;傳銷組織

在2009年刑法第七修正案通過之前,國內對於傳銷組織者的處罰一直依據國務院頒佈的《禁止傳銷條例》中的規定,由工商部門沒收非法所得然後罰款了事。


2009年2月28日修訂的《刑法》中才把傳銷單獨入罪,新增了"組織、領導傳銷罪",並把"傳銷"定義為"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活動。


規定情節較輕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刑法中把傳銷單獨入罪雖然比《禁止傳銷條例》增強了對傳銷組織者的震懾力度,但是與刑法中對"普通詐騙罪和盜竊罪最高可判無期"相比,對傳銷組織者的量刑還是明顯過輕。


此外,刑法中關於傳銷的定義與執法部門對於傳銷的打擊模式似乎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對於網絡傳銷的法律概念至今沒有清晰界定,連網絡傳銷利用最多的"虛擬貨幣"都沒給出一個官方定義,也沒有規定。對傳統傳銷的打擊手法更是基本維持著"沒收學習資料,砸爛生活用品,往床上潑幾盆涼水,最後再把房門鎖死"傳統套路。


而且,與發達國家在法律中明確規定了非法多呈次直銷(即國內的傳銷)案中的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不同的是,國內對傳銷案中的民事責任極少涉及。導致傳銷組織者逃避掉了本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再加上很多傳銷案件由於組織內部人員互相包庇、證據被銷燬,公安機關取證不全,傳銷組織的骨幹人員可以輕易躲過刑事追究。本應賠償給受害者的錢也被作為了下一次傳銷活動的本錢。


這也就是為什麼傳銷組織一直被曝光、被打擊,還會有那麼多人信傳銷的原因。只要適合傳銷生存的制度土壤和社會土壤依然存在、那些被傳銷組織利用的人性弱點依然存在,傳銷就依然會開枝散葉。就像綿羊和剪羊毛的人會永遠存在一樣。

專業反傳銷老師揭秘;傳銷組織

【以上素材由專業反傳銷老師梁星整理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