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钱五十珍,银币十珍,这些除了名家手里那几枚真品以外,若民间出现的都是假品吗?你是怎么认为的?

江南一叶37


名家的那几枚50名珍还都是来自民间吗,只不过在名人手中传承有序罢了一一!有四十年了一直寻觅珍稀罕古泉币…已拥有42珍!发几枚赏评?1:三孔布。2:晋阳新化。3:折十镏金開平元寶。4:徐:天啓通寶。5:靖康通寶三枚。6:永光。7:景和。8:折十镏金大元国寶。9:天国背通寶…。











kong银河星


都说50珍的古钱币都特别值钱,我这也有一枚五十珍,不知真假,可能会有很多人说民间的珍品太少,所以我我真没50珍也可能是假的,但无论真假,对于一个收藏古钱币的爱好者来说是值得收藏的,现在很多的好古钱币都是从民间流传出来的,有机会的时候我会拿着我这枚50珍的古钱币,让专家给鉴定一下。我相信专家的眼力。民间有很多的好古钱币,只是现在有的农民手中拿着好的古钱币,他们并不知道很值钱,也没有当回事,有的甚至把好古钱币都弄坏了,记得小时候我有一枚西王赏功是白色的,现在想起来可能是一枚银币,但小的时候只是拿它用来玩,并没有好好的珍惜,等我现在知道它的价值的时候很后悔没有好好的把它保存下来,现在弄哪儿去都找不到了,但自己后来还是比较喜欢收藏古钱币,所以有时间的时候就四处收藏古钱币,品种倒是弄了一大堆就不知道是真假,但我手里还是有很多钱币是祖传下来的,我知道那样的都是真的。所以说我这样手里有大量古钱币的喜欢收藏钱币爱好者很多很多,他们并不知道好古钱币的价值,所以农民手里有好的古钱币是很多很多的,只不过是没被发现。



翻唱无界


你好,首先我们来说说你发的这枚湖南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从图片上看,这枚银币的锈比较丰富,有厚度,没有化学锈的鲜嫩感和脱落的斑驳感,过渡也比较自然。再者文字图案也有神,银色氧化自然有老银色,整体磨损自然,至少从图片看,没有破绽和仿品的特征。
&湖南光绪元宝七钱二分,
由英国喜敦造币厂试铸十枚,其中三枚存于喜敦造币厂博物馆,剩下七枚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流入海外收藏家之手,一级大珍,市场参考价150万元。

但是这种银币珍品,最好以实物为准,不上手是不能轻易凭图片断定真伪的。所以,根据图片得到的信息,我的看法是:这枚币倾向于真品。但是对于这样的珍品,稳妥的办法是送到国内知名的权威钱币评级鉴定公司进行鉴定,如果能装盒,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尤其是这种数的着号的大珍,没有权威的认可,没人敢当真品买。
&珍品钱币这样装盒后,才有说服力。

因为这样的钱币珍品,在目前这样的假货横行的大背景下,就算是老玩家,也不会轻易花大价钱冒险捡漏的。除非按仿品的价格出手,可能会有人愿意去买一枚裸币,就算万一是仿品,也无伤大雅,就当买个高仿做标本了。所以这样的珍品钱币,最好是得到权威评级公司的认可,不然就算是真品,也是比较难卖出珍品的市场价的。

至于说到钱币珍品为什么说民间很难见到真品,那是因为珍品钱币历经数代钱币大家的关注并不断收集,就算在社会动乱时期都没有停止,基本上钱币大珍的传承都有记录。就算因为社会动荡而散落民间的珍品原本就凤毛麟角,又经过文革后的一二十年被各地玩家不断收集筛选,早在十几年前市场上就已经找不到钱币珍品了,目前好的钱币基本上都已经集中在个别藏家手里。所以说,到了今天,除了个别大收藏家之外,民间出现珍品的机会几率小到可以忽略。

所有的钱币珍品,必须是发行量极小的,就算铸造之初也是十分珍稀的,能够得到的人都不会是差钱的普通人,从这些人手里流落出来的几率不大。我们就以1986版长城币精装套币举例,当年仅发行600套,全部用于赠送,基本上被人珍藏,出现在大拍上的都不多,更不可能流落在民间。

当然,民间不是绝对没有珍品钱币,只是太难遇到,遇到的几率不会比中五百元大奖高,甚至更低。说句露怯的话,我玩了这么多年钱币古玩,手里都没有大珍。就算偶尔有朋友出让,那个价格也让人望洋兴叹,也就只能看看而已。


风云说收藏


真不



用户6386926792343


大家好,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戏珠寿字币,

1,先看它的材质,大小,重量,

2,看它的正面文字,是不是用开书写法,

3看反面的两条龙,龙身协调吧,有没有立体感威猛感,龙鳞在阳光☀和灯光下会变成,

在看龙珠中间是镂空的,

4看寿字上面,第一眼看到有定位星,

五它正反面有很多防伪标志,











用户110541271077


铜钱10珍,三国之东吴-吴国:大泉当千,汉未:大泉五十!




雅俗共赏8483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我也有,是我在乡下赶场摆摊收来的,也不知道是什么珍稀银币



Yhq69


泉友同志们!共同探究下老江南无纪年银币版别!目省与日省!直齿边人字边齿版式!英文A与^版!



手机用户6004323113


民间无真品,这是利益集团及某些伪专家,为了利益的最大化,而恶意贬低民藏的论调。中国那么大,有人的地方,就有钱,钱随人走,谁能调查得清楚?孤品,仅有说者,都是凭谱载书说,馆藏,名人的有无作出的臆断,他们只会从故纸堆中找答案,而不愿正视交通,伩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妄言民间无真品。最近看了两档鉴宝节目,其一,一位专家对广东省造的一两双龙寿字币说,面值只有“库平一两”而无库平“重”一两,因为多了个“重”字,所以是假的。

其二,在另一个鉴宝节目中,对同是广东双龙寿字币的“七钱二”版本,专家说,广东双龙寿字币只有“一两”而无七钱二,故此是假的。

这说明,这两位专家,连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币的两种面值,三个版(库平重一两,库平七线二分,库平七线二)都不知道,就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妄断真假。

某些人为了抹黑,贬低民间收藏,不择手段把民间藏品一概说成赝品,以此来证明,只有他们的才是真的。


虞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