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读本书,一人推荐一本如何?推荐理由是什么?

zlyea


近期读了一本书《认知突围》
其中奋非常多的观点,跟我们以往的认知有着截然的不同!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
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知识,重新认识金钱,重新认识时间,重新认识关系,重新认识人生!
从六个方面开始让我们重新认识,从而达到认知的突围!
读了这本书,会让我们大脑进行激烈的挣扎,在原来的思维认识与书中新的认知中去辩论,去接受,去改变,去辨别!
会让我们的大脑进行一场头脑风暴!认知的风暴!
读这本书,我让我们更好的认知这个世界,更好的在这个舆论纷纷的时代,做一个复杂时代的明白人!
人与人的交往与碰撞,其实就是两个人认知的碰撞,认知有优势的一方,必然就会有先人一步的竞争力!
本书有很多对人生的辛辣见解!
本书列举了33个颠覆认知的现实真想!
本书从六大人生命题对认知进行了解剖!
希望大家可以看一下!
对你的现实与未来,与你的今生都会有很大的感知!
真正可以让你的认知突围!

康康爱上书


我推荐的这本书名叫《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中秋前夕,我到老朋友家拜访,无意中发现了《活着》这本书,心想活了这么大岁数了,真的还不懂得人生活着的意义。我不禁地顺手翻了翻,竟被迷住了,通过简介本书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家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故事。于是我就向朋友借了这本书。当时朋友还对我说,《活着》这本书催泪性很强烈的,让我多准备些纸巾。回家后,我第一任务就是看《活着》,我要看看人生话着的意义。看看这本书曾让无数读者叹服过的,到底有多大魅力。通过阅读对我影响最深的是一个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告诉我们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让我们学会坚强,遇到再大困难都不能放弃,要珍惜身边的人和美好的生活。这是一本很好的书。推荐给大家看,书中内容通俗易懂,很引人引胜,催人泪下。这部小说曾于2004年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1994年張艺谋已将它搬上了银幕。


手机用户5262126713澄


2018你会读什么书呢?

你好,收藏的一个书单分享给你们。

这些都是经典之作。

主题书单(150本)

小说与戏剧(36本)

1.《红楼梦》 (清)曹雪芹

2.《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

3.《骆驼祥子》 老舍

4.《雷雨》 曹禺

5.《透明的白萝卜》 莫言

6.《尘埃落定》, 阿来

7.《白鹿原》 陈忠实

8.《活着》 余华

9.《平凡的世界》 路遥

10.《三体》 刘恩慈

11.《围城》 钱钟书

12.《边城》 沈从文

13.《神曲》 (意)但丁

14.《双城记》 (英)狄更斯

15.《哈姆雷特》 (英)莎士比亚

16.《1984》 (英)乔治·奥威尔

17.《堂·吉诃德》 (西)塞万提斯

18.《复活》 (俄)列夫·托尔斯泰

19.《罪与罚》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2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奥斯特洛夫斯基

21.《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捷克)米兰·昆德拉

22.《百年孤独》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23.《玩偶之家》 (挪)易卜生

24.《雪国》 (日)川端康成

25.《白夜行》 (日)东野圭吾

26.《挪威的森林》 (日)村上春树

27.《逃离》 (加拿大)艾丽丝·门罗

28.《麦田里的守望者》 (美)塞林格

29.《飘》, (美)玛格丽特·米切尔

30.《简·爱》 (美)夏洛蒂·勃朗特

31.《第二十二条军规》 (美)约瑟夫·海勒

32.《老人与海》 (美)海明威

33.《小王子》 (法)圣埃克苏佩里

34.《红与黑》 (法)司汤达

35.《悲惨世界》 (法)雨果

36.《高老头》 (法)巴尔扎克

诗词(9本)

37.《诗经选》 毛舜钦注

38.《唐宋词选释》 俞平伯

39.《食指的诗》 食指

40.《海子的诗》 海子

41.《北岛诗歌集》 北岛

42.《艾青诗选》 艾青

43.《舒婷的诗》 舒婷

44.《浮士德》 (德)歌德

45.《飞鸟集》 (印)泰戈尔

散文随笔(14本)

46.《呐喊》 鲁迅

47.《向左走,向右走》 几米

48.《乡关何处》 野夫

49.《民主的细节》 刘瑜

50.《亲爱的安德烈》 龙应台

51.《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

52.《文化苦旅》 余秋雨

53.《黑铁时代》 王小波

54.《论语心得》 于丹

55.《看见》 柴静

56.《幸福了吗》 白岩松

57.《佛祖在一线》 李海鹏

58.《瓦尔登湖》 (美)梭罗

59.《蒙田散文集》 (法)蒙田

哲学(26本)

60.《道德经》 老子

61.《庄子》 庄子

62.《孙子兵法》 孙武

63.《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

64.《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

65.《灵魂只能独行》 周国平

66.《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67.《美的历程》 李泽厚

68.《理想国》 (古希腊)拍拉图

69.《形而上学》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70.《西方哲学史》 (英)罗素

71.《历史研究》 (英)阿诺德·汤因比

72.《道德情操论》 (英)亚当·斯密

73.《人生的智慧》 (德)叔本华

74.《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德)尼采

75.《悲剧的诞生》 (德)尼采

76.《纯粹理性批判》 (德)康德

77.《存在与时间》 (德)马丁·海德格尔

78.《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马克思

79.《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德)恩格斯

80.《西方的没落》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81.《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俄)列宁

82.《西西弗的神话》 (法)加缪

83.《逻辑哲学论》 (奥)维特根斯坦

84.《失控》 (美)凯文·凯利

85.《苏菲的世界》 (挪威)乔斯坦·贾德

心理学(8本)

86.《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高铭

87.《精神分析引论》 (奥)弗洛伊德

88.《梦的解析》 (奥)弗洛伊德

89.《少有人走的路》 (美)M·斯科特·派克

90.《拖延心理学》 (美)简·博克 莱诺拉·袁

91.《谁动了我的奶酪》 (美) 斯宾塞·约翰逊

92.《自控力》 (美)凯利•麦格尼格尔

93.《人性的弱点》 (美)戴尔·卡耐基

历史(11本)

94.《史记》 司马迁

95.《资治通鉴》 司马光

96.《南渡北归》 岳南

97.《国史大纲》 钱穆

98.《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

99.《历史深处的忧虑》 林达

100.《明朝那些事》 当年明月

101.《大秦帝国》 孙皓晖

102.《夹边沟记事》 杨显惠

103.《天朝的崩溃》 茅海建

104.《一百个人的十年》 冯骥才

105.《光荣与梦想》 (美)威廉·曼彻斯特

106.《中国科学思想史》 (英)李约瑟

107.《万历十五年》 (美)黄仁宇

108.《全球通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109.《美国种族简史》 (美)托马斯·索威尔

回忆录和传记(17本)

110.《我们仨》 杨绛

111.《随想录》 巴金

112.《苏东坡传》 林语堂

113.《李鸿章传》 梁启超

114.《胡雪岩》 高阳

115.《毛泽东传》 (美)罗斯·特里尔

116.《邓小平时代》 (美)傅高义

117.《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美)陶涵

118.《仓央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 高平

119.《野心优雅·任志强回忆录》 任志强

120.《忏悔录》 (法)卢梭

121.《维特斯根坦传》 (英)瑞·蒙克

122.《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奥)斯蒂芬·茨威格

123.《名人传》 (法)罗曼·罗兰

12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海伦·凯勒

125.《无畏的希望·奥巴马自传》 (美)奥巴马

126.《乔布斯传》 (美)沃尔特·艾萨克森

经济学和管理学(10本)

127.《激荡三十年》 高晓波

128.《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高晓波

129.《货币战争》 宋鸿兵

130.《金融的逻辑》 陈志武

131.《国富论》 (英)亚当斯密

132.《资本论》 (德)马克思

133.《通往奴役之路》 (美)哈耶克

134.《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美)凯恩斯

135.《自由选择》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

136.《致加西亚的信》 (美)阿尔伯特·哈伯德

137.《证券分析》 (美)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

法律与科技(13本)

138.《社会契约论》 (法)卢梭

139.《论法的精神》 (法)孟德斯鸠

140.《美国宪政历程》任东来 陈伟 白雪峰

141.《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瞿同祖

142.《上帝掷骰子吗》 曹天元

143.《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书》 (美)侯世达

144.《时间简史》 (英)霍金

145.《物种起源》 (英)达尔文

146.《大数据时代》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147.《寂静的春天》 (美)蕾切尔·卡森

148.《从一到无穷大》 (俄)乔治·伽莫夫

149.《什么是数学》 (美)R·柯朗 H·罗宾 I·斯图尔特

150.《从混沌到秩序》 (比)伊里亚・普里戈金

锅叔G:情感、职场、校园类原创作者,写作草班子,随意流派,喜欢请关注交流,感谢你的支持。


情感G先生


在这里我想分享三本书,希望对你有帮助。这三本书分别是解决你选书问题;养成读书习惯的方法;职场社交沟通的小妙招;为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思考。

首当其冲:《高效能阅读》

其实阅读类书籍市面上很多,为什么推荐这一本,有以下的理由:

  1. 作者已经把市面上上千本阅读类书籍进行了归纳,通过实践总结出了关于如何养成阅读的习惯;如何挑选适合你阅读的书籍;怎样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

  2. 这本书有两个目录,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来阅读,方便快捷省时间。

  3. 每一个方法都不超过两页纸,即学即用,简单易懂。

职场社交类:《请停止无效社交》

工作社交和照顾家庭让你分身乏术,最适合就是看这本书,它一语道破了社交的关键,不仅让你避免了很多无效社交,还提供了有效沟通方法,让你在职场上提升沟通效率。不仅如此,《请停止无效社交》一书引用了很多沟通类书籍的例子,你可以进行延伸阅读,深入了解沟通的重要性。

最后,关于教育观念《优秀的绵羊》

避免让你掉进精英教育的陷阱,道出了教育孩子的关键点。我相信教育是相互的,父母处于对孩子的疼爱,把所有事情都料理好,孩子只要听话照做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事实上,我们不需要过分操纵孩子的人生,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多种可能性。

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用心分享干货的铲屎官!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若喜欢,顺手点赞,你的肯定是我的动力,让我信心加倍!——涅槃陟

秋酱喜欢悦读


余秋雨——我的推荐。

讲真,之前很长一段时间,过去的10至15年,我是拒绝余秋雨的,尽管他的人、他的作品很火。我只是觉得他更像个健谈的有深厚文学底蕴的明星,再加纸质媒体、电视媒体上频繁讲述他和他的那个年轻貌美的明星妻子马兰的美丽的爱情故事。霸屏率之高。视觉疲劳。看到他对着镜头侃侃而谈时有种莫名的不喜欢。我这个人有个不好的习惯:爱屋及乌。不喜欢他,连带拒绝看他的作品,虽然当时的他和他的作品一样很火。以至于在近10年里,我一直没有系统的看过余秋雨的作品集,之前的记忆只是他的一部热点作品:《文化苦旅》。                                             

有段时间的文坛辩论很热闹,是关于余秋雨的。质疑他的文章中的文史错误、质疑他的文学观点、甚至质疑他的为人的文章层出不穷。类似的文章竟然还出了书。余秋雨竟然一概没有回应。原本可以轰轰烈烈地掀起一场文学辩论,亦或是文坛骂战,皆因对手无心迎战而落寞收场。后来听说他过得是没有网络的生活,网络里的硝烟四起被他阻挡在门外;又听说他的朋友们为了保护他没有告诉他;还听说他根本不屑回应。

网络盛行,自媒体时代来了,除了电视、纸质官方媒体外,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渠道发表更多的观点、见解、看法。余秋雨,这个熠熠闪光的名字好像被新时代新生代的浪潮湮灭了,被遗忘在某一个角落。

2017年,我去四川都姜堰旅行,在都姜堰景区的正门口有个大的石刻“拜水都姜堰、问道青城山——余秋雨”,一下点醒了我的某处记忆,当时就有想重读他作品的想法。

因为计划去欧洲旅行,知识浅显的我想做一些知识上的储备,朋友推荐我看《行者无疆》。我看了,不但看了《行者无疆》、《千年一叹》、《余秋雨文集》,还重读了《文化苦旅》,又喜欢上了他。

每个作家创作方向不一样。余秋雨希望把花费很多时间专研过的从古希腊开始的欧洲文化,沿着历史的轨迹,再用自己的脚丈量一边,再用自己的眼看一遍,亲自用鼻问一下它的气息,用手抚摸一下它的温存。所以,他走过了欧洲的96座城市,所以有了《千年一叹》、《行者无疆》。说“行万里路等于读万卷书”,余秋雨是读万卷书后、又行万里路、又写万言书。我喜欢旅行,也喜欢人文作家的东西,尤其是用岁月、历史、文化、见解、观点、心情组合成的文字。对于那些既陌生的又熟悉的仅存于文字里的想象里的人物、雕塑、名称、事件,加上余秋雨的文笔、感受,竟让我对欧洲又有了更多的向往。

经济当先的今天,都在内耗着仅有的一点文化,浙江余姚,也就是余秋雨的家乡,行政划分,把余姚更名为慈溪。说因为余秋雨的一篇文章《乡关何处》,又把慈溪更改为余姚,这也是或许也是文化名人的魅力吧。又听说,活的好好的的余秋雨的老家余姚,“余秋雨故居”已经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了。其实我还是欣慰的,至少千帆之后的余秋雨已经被人温柔以待了。








馨雨的时光日记ing


推荐一些自传,自传可以很真实,可以很严肃,可以很浪漫,也可以很温情。自传,其实并不只是大人物才可以写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写,每一个人都可以记录自己,让自己在书中留下自己的痕迹,让自己的一些东西分享给每一个人,愿一切温柔以待。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这里有一个愤怒的恪守常规的普通邻家老头,一对话痨夫妇和话痨女儿、这里有一只掉了毛的乱蓬蓬的倒霉猫,这是一场人与人之间的迷人相遇。

《一只名叫鲍勃的流浪猫》

当詹姆斯·鲍文发现一只受伤的姜黄色流浪猫,蜷缩在他家公寓的走廊里时,还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会面临怎样翻天覆地的转变。作为一个勉强度日的流浪艺人,他从未想过拥有一只宠物。

但是,詹姆斯还是决定收留这只聪明的公猫,并给他起名为鲍勃。詹姆斯精心照顾着鲍勃,帮助他恢复健康,然后将他放回街头,准备就此分别。但鲍勃显然另有打算。

很快,他们就成为形影不离的组合,经历了一场场或妙趣横生、或充满艰险的旅程,从彼此那里汲取力量、寻求慰藉,最终走出生活的阴霾。

《萝西与苹果酒》

一战末期,年幼的洛瑞?李随家人定居在风景如画的英国科茨沃尔德乡间。而立之年,他用诗般优美、温暖的文字重温故乡的童年往事,谱写出一首经久不衰的英式田园牧歌。金色的火焰,少年的诗,萝西的笑靥,未被电气化侵扰的美丽村落,一代人失落的集体记忆……

《好儿女花》

好儿女花,俗称指甲花,也称小桃红,是最易生长、生命力强,但也最卑微的花。母亲的生前际遇如同此花。这本书是关于我婚姻的记忆,是关于我母亲的故事,那些长年堆积在我心里的黑暗和爱。——虹影

《妈亲一下》

这是一本九把刀陪伴住院母亲的病床陪伴文学部落格日志,同时也记录了九把刀2004年至2005年于文坛迅速窜红的心路历程。

然而在风光的背后,九把刀母却于此时发现自己得了急性脊髓性白血病,母亲的病情打乱了九把刀全家人的生活步调,从一家三兄弟轮班的医院照料时间,九把刀重新回顾检视与妈妈从小到大的点滴回忆。

《东京塔》

淡雅而又真实感人的笔触,抒发了对母亲的深切追忆。小说从“我”一点点长大,一直写到“我”目送着母亲因病去世,各种生活细节每每令人感同身受,成为“ 哭泣小说”的代表。

小说分享:https://cloud.189.cn/t/7Jb6FbQJZvIn


小花妹妹201184152


我平时很喜欢看书,由于最近要给某些公众号写讲书稿,因而看了更多书。我把最近看的3本好书推荐给你们。

1、《如何在爱中修行》

人人都想拥有亲密关系,然而,如果不懂得如何经营,我们很难拥有这种关系。《如何在爱中修行》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从而帮助我们在爱的修行中少有很多弯路。


书中提出了“情感地图”的概念,当我们感觉不开心的时候,会经历五个情感层次:愤怒、受伤、恐惧、自责、爱。然而,当我们表达自己的愤怒时,往往只注意到了浅层次的愤怒和受伤,忽略了深层次的爱。比如,当爱人指责我们时,我们往往感觉比较愤怒和受伤。在受伤之下是恐惧的心理,因为我们害怕爱人会讨厌自己。如果是陌生人惹恼我们,我们很可能不会放在心上。但如果是爱人对我们不满,我们很难当做视而不见,因为我们爱他们。爱其实才是我们最深层次的感受。

书中还提出了很多可操作性的方法,每一位想收获亲密关系的人,都可以了解这本书。

2、《卡尔·威特的教育》


这是一本亲子教育类的书籍,对教育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了解一下。

作者卡尔·威特有一套独特的教育方法,他培养出来的儿子,是一位著名的天才。八九岁时,就能自由使用德语、法语等六国语言,9岁时就考入了莱比锡大学。卡尔·威特对待孩子十分有耐心,他会花大量的时间陪儿子探索大自然。对于如何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卡尔·威特都提出了具体的方法。相信会给你很多启发。

总之,这本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亿册的书,值得每位对教育感兴趣的人去读。

3、《博弈论》


在日趋激烈的现代生活,学习了博弈论的人无疑有更大的竞争力。

生活中几乎处处都需要博弈论,我们每天都在做出各种选择。选择哪份工作、结交哪些朋友,其实都是博弈的一种形式。相信很多人都都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稍微调整了下马的出场顺序,便赢得了比赛,那是因为他懂得博弈论的知识。而很多人由于不了解博弈论,很容易陷入囚徒困境等局面中,从而得到对自己不利的结果。

《博弈论》这本书并不深奥,书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帮助我们了解博弈论的知识。相信很多人都能在这本书中获得新知。

好书还有很多,比如沟通类的《沟通的艺术》;教育类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等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成为终身学习者才是我们的最佳策略。


清芷兮兮


书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自己,现在我就来推荐一下我所看过的书

1.余华《活着》

余华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名作者,他的《兄弟》、《第七天》都看过都是非常好的作品,但印象让我最深的还是《活着》这本书,因为那个只活在《活着》的徐福贵,他从一开始的地主儿子到放牛人,他经历了社会动荡到社会安定,他从有父有母有家庭到一无所有,最后只留下他和牛相依为命。

2. 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

讲述了一个瘦弱的小男孩老被欺负,但是他拥有能偷别人影子的超能力,能看见别人的心事,听见别人不想说出口的秘密,并且他用这个超能力去帮助别人,全书用偷影子然后帮助别人作为主线,可是作为能偷影子的能力者却一直没有办法知道自己的内心。

3.路遥《平凡的世界》

此书是以中国70周年到80周年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来发展剧情,讲述了在大时代中每一个阶层普通人的生活,这本书总共有三部,路遥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来创造这三本书,在1988年路遥才终于把这本书全部写完。

4. 柴静《看见》

这本书是柴静的自传书,讲述了这十年她是如何从一无所知的新人到现在的中央记者,讲述了这十年她所看到、她所经历的非典、奥运会、汶川……她的文字朴素但非常有分量,一下又一下的敲击着我们的心。


镁客网


读书贵在精而不在多!

能在一年内看完我推荐的书并有所领悟就很不错了。

第一本:房龙的三部曲《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和《宽容》。看完这套书,你基本上有了比较宽广的视野。

第二本:尤瓦尔·郝拉利的两部曲,《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这两本书看完,你会知道自己接下去该如何学习生活。




第三本:老子的《道德经》。这本书看完,你对前面所看的书会有全新的理解。你的思想会得到升华,如果你认真思考的话。

房龙的书有各种版本,最好找一本印刷精美的正版来看。《道德经》的版本就更多,推荐名家批注的版本。


知行史话


推荐一下近期看过的三本不错的书。

1.《和伊壁鸠鲁一起去旅行》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哲学书,但内容非常通俗有趣,且能引人思考。

全书讲述了一位美国老人为了寻找现阶段最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来到他最喜欢的哲学家伊壁鸠鲁的故乡-希腊,并开启了一场哲学寻根之旅的故事。


书中有一个观点很打动我:让我们富裕的是我们所享受之物,而非所占有之物。


拥有万贯家财之人未必就一定比穷人更幸福,只要我们学会享受生命赋予我们的一切,我们的生命就是丰盛的,内心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快乐。


就如同伊壁鸠鲁所说,人若是活得不开心,那么愚蠢、苦难、不公正将如影随形。

毕竟,物质上的丰富永远无法填补精神上的匮乏,幸福的人往往选择简单的快乐。当你生活简单、心情愉悦的时候,你便拥有了积极的生活态度,负能量的情绪便离你而去。


2.《会赚钱的妈妈》

全职妈妈们如何在带娃的同时,挣到一份收入或者发展一份自己的事业就成了她们最大的渴望。如果你是一名全职妈妈,推荐你读此书,如果你渴望发展发展第二职业,增加收入,我也推荐你读此书。这是一本帮助全职妈妈实现财富自由的书,也是一本适合所有女性阅读的书。


本书作者克里斯特尔如今已是一名畅销书作家兼演说家,拥有成功的事业 ,但其实她都没有上过大学,在这之前,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为了照顾三个孩子,她不得已辞去了工作,但拮据的经济状况迫使她不得不思考增加家庭收入的办法,于是她开始尝试写作,并逐渐明晰了事业的发展方向。


在《会赚钱的妈妈》中,克丽丝特尔分享了自己的赚钱经历,以及女性发掘自身潜能和优势的方法,

比如,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天赋和优势,那么可以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引导自己思考和发现:

“1、你的朋友和家人都让你帮过什么忙?

2、你觉得哪些事情对你来说很容易?

3、你小时候就很擅长的是什么?

4、你曾因为对员工做事不满意而自己学着做吗?

5、你能操作设备或者工具吗?或者你接受过某些领域的特殊训练吗?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6、通过磨炼和实践,你所具有的天赋能够变成被市场接受的技能吗?”


其次,还要努力增加技能和知识

技能与天赋不同。天赋往往是我们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凸现的特质,技能则着重后天通过学习掌握的能力。 比如演讲、烹饪、编程、摄影、修理、驾驶.......哪怕你只掌握了其中的一种技能,你都可以依靠它获得收入,没掌握也不要紧,你完全可以学习。


知识也是增加收入的一个工具。如果拥有某种知识,而这种知识刚好又是被市场所需要的,依靠这种知识来赚钱就很有可能。比如你喜欢看书,那么你可以写书评、写讲书稿,通过写作月入过万的现在已经越来越多。


还有一种知识变现方式。那就是写问答,悟空问答是今日头条做的一个知识分享平台,去年签约了一大批答主,每个答主只要每个月写一定量的回答,就能获得万元工资,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当然了,也许我们不一定能签约,但只要好好答题,拿到红包并非没有可能,生活、旅游、三农、摄影……你只要擅长其中任何一个领域就可以,写问答一个月赚两三千零花其实也并非难事。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只要你有知识,并乐于分享,你的知识就一定会给你带来收入。



3. 《你不重要,你的喜欢很重要》

本书精选于和菜头在得到APP开设的个人专栏和个人微信公众号“槽边往事”。总共80篇文章,在书中,和菜头用中年人独有的睿智和冷静,与读者一起探索心智成长的路径。


在这之前,和菜头于我而言不过是个路人甲,但认认真真读罢所有文章,我已经在心里对这位40多岁的大叔心悦诚服。和菜头的文字实在是温柔敦厚,诙谐有趣,讲述的东西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但却善于捕捉本质,直指人心。

分享书中印象最深刻的两个观点:

一、成人的世界里,做事就是学习

成人世界极少允许一个人继续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它要求人们去解决非常具体的问题。无论你学过什么,学得怎么样,你能解决具体问题就算是通过。因此和菜头认为,在成人的世界里,做事就是学习。


但成年人大多工作忙碌,即便想要学习,时间也是有限的,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导致我们的时间不断被碎片化,想要拥有一段完整的时间去学习已经是奢求。


与父母辈相比,他们的人生以毕业为标志,从此学习生涯结束;以结婚为标志,从此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之路终结。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人生是一个连续变化的动态过程,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是一场终身的修行。


时代的不同,决定了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对此,和菜头建议,在碎片化的时代,成年人要学会利用工作的间隙时间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比如,利用每天的通勤时间学英语、阅读书籍,下班后时间用来写作、开会间隙的时间可以用来查阅邮件或者回复工作信息等等。


二、创造可以对抗生活的空虚

如果觉得生活没有目标,那么就去创造一点什么吧!只有当你创造了一个什么东西出来的时候,你才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充实。

和菜头告诉我们,空虚吞噬意义,但创造却赋予生活以意义。对抗空虚的唯一武器就是创造。


创造的过程就好比一场孕育,对于每个怀孕的妈妈来说,孕期是一个煎熬又充满期待的过程,而当孩子出生的刹那,一定是最欣喜的时刻。触摸孩子的小手,聆听着他均匀的呼吸,每个母亲都会重新感受到自己是如此真实而强烈的存在。

哪怕是拍出了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写了一篇不错的文章、给家人做一顿可口的晚饭,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点滴都能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人生的意义。


如果你觉得人生迷茫、不知所求,事事无趣,不妨来读一读此书。相信阅读会让你重新发现人生的意义!


我是笑薇,专注于分享读书、写作、职场等原创干货,以上是个人的一些心得,如果能帮助到你,请关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