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联赛本赛季取消降级 这样的“作业”中超该不该超“抄”?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体育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重要。目前世界上主流足球联赛基本均已停摆,欧洲杯和美洲杯也已经官宣推迟一年举办。在亚洲层面,受到影响的不止是中超和亚冠,韩国K联赛和日本J联赛均已暂停。而在两次宣布延期之后,J联盟官宣一项重磅决定:本赛季J1、J2、J3联赛只升级不降级。

J联赛本赛季取消降级 这样的“作业”中超该不该超“抄”?

此举一出,引发了足球界的广泛讨论。球迷们不禁要问:这背后有怎样的意义,会造成什么影响,中超又是否能够借鉴?

为何取消降级?为了公平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J联赛停摆的时间线。

在中国还在举国抗疫的2月21日,2020赛季的J联赛开战了。但只进行了一轮,疫情就在全球呈现出爆发趋势,日本也受到波及,联赛自然宣布停摆。按照最初的计划,J联赛只是停摆至3月15日,然而3月12日,在疫情并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J联赛官宣延期到4月3日,但现在看来这个时间节点恢复也并不现实。

J联赛本赛季取消降级 这样的“作业”中超该不该超“抄”?

J联赛的升降级制度,与意甲等欧洲联赛类似

赛事的一再延期,意味着赛程要不断压缩和改变,也带来了不少变数。于是3月19日,在J联赛和各俱乐部代表召开了网络会议之后,各方最终达成了一致:2020赛季取消降级制度,但维持升级制度——只要2020赛季的J2联赛能打完3/4,那么J2联赛的前2名就具备资格升级。

J联赛主席村井满对此解释道:”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还将有很多困难。现在即使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竞争,例如主场使用频率、赛程过于密集及客场和主场之间的差距等,也可以通过比赛来避免降级的风险。”

J联赛本赛季取消降级 这样的“作业”中超该不该超“抄”?

扩军带来的影响

根据J联盟的决议,2021赛季,J1联赛将从18支球队变为20支,J2联赛则会从22支球队变成24支。而按照计划,下赛季J1联赛会决出4支降级球队,J2联赛也会多两个降级名额,联赛体系将在2022赛季恢复常态。当然,也不排除J联盟直接就此完成扩军的可能。

J联赛本赛季取消降级 这样的“作业”中超该不该超“抄”?

疫情下的日本球场

即便是按照现有的计划,也势必对联赛造成巨大的影响。失去了降级制度,意味着中下游球队没有后顾之忧,能够放开手脚去锻炼球员;而下赛季降级名额增多,将导致竞争更加激烈。这两个赛季的J联赛很可能变得激烈无比——本赛季是因为球队放开手脚,下赛季则是出于“求生欲”。

疫情会对各支俱乐部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取消降级可以让小球会获得喘息机会,这意味着他们不用刻意在引援上支出,砍掉部分经费,鸟栖沙岩就是一个例子,由于过去几年的巨星政策,他们成为J联赛亏损最多的球队之一,完全可以借助这次机会转变俱乐部的经营策略,实现自我救赎。

J联赛本赛季取消降级 这样的“作业”中超该不该超“抄”?

托雷斯是鸟栖沙岩过去几年巨星政策的典型例子

除此之外,一些无法支撑联赛和亚冠双线齐头并进的球队也能够作出取舍,比如神户胜利船就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亚冠。

中超“抄作业”?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

J联赛的政策一出,吃瓜群众立即展开了火热讨论:其他联赛是否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对于大多数联赛来说,答案是否定的。欧洲联赛均是跨年进行,此时已经进行了三分之二,争冠集团和保级集团都已经形成,只升不降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J联赛本赛季取消降级 这样的“作业”中超该不该超“抄”?

2019/20赛季至今,世界足坛已经发生了很多故事

至于中超,确实一向有借鉴日韩联赛的做法(比如U23政策),也希望扩军到18支球队,但前车之鉴还是需要考虑。2001年,为了给国足世预赛让路,足协突然宣布取消甲A升降级制度,结果怎样呢?国足确实打进了世界杯(其他因素影响更大),但各个俱乐部纷纷减少投入,假球黑哨频出,球场上座率下降,由此带来的是足球大环境的恶化,家长们不再愿意让孩子踢球(青训断层的一大原因),到2005年时甚至没有赞助商冠名联赛,中超“成功裸奔”。

J联赛本赛季取消降级 这样的“作业”中超该不该超“抄”?

2001赛季的甲A

日本之所以敢直接采用取消降级的策略,依赖的是整个足球体系的“职业性”以及“成熟度”,这一点是中超所不及的。当日本联赛有自信取消外援限制时,我们却还要用政策“保护”本土球员,我们的对手没有盲目地崇拜金元,近些年的亚冠成绩却远胜于我们(2冠1亚)。

想想看,即便是铸就过王朝的广州恒大,取得成绩也是建立在巨额的亏损之上——去年仅上半年就亏损7亿,崛起之后每个赛季亏损都在十亿上下;天津天海就更是资本依赖的代表,在权健落马之后,球队自身造血能力弱的命门体现,实力大减,闹出“零元转让”的闹剧;而包括辽足在内的多家老牌球队都从历史中消失,岂不让人痛惜?

J联赛本赛季取消降级 这样的“作业”中超该不该超“抄”?

是的,日本足球考虑的重点是“维系公平”,当下困扰中超的则是过去十年资金投入过大、俱乐部负担过重以及恶性运营下球队与球员矛盾的激化,“作业”绝不可“照抄”。毕竟,如何解决升降级不是重点,数十家中甲中乙球队的运营难以为继,与其盲目效仿扩军,不如探讨如何用政策激励小球会们度过寒冬。去年12月,足协出台了包括“限薪令”、“命名中性化”在内的多项政策,中国足球在完善自己的路上,依旧任重而道远。

与日本相比,我们的职业联赛还不够“职业”,因此作业绝不可照抄。毕竟,当下困扰中超的不是升降级,而是过去十年资金投入过大、俱乐部负担过重以及恶性运营下球队与球员矛盾的激化。如今,数十家中甲中乙球队的运营难以为继,与其盲目效仿扩军,不如探讨如何用政策激励小球会们度过寒冬。

J联赛本赛季取消降级 这样的“作业”中超该不该超“抄”?

疫情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次考试,在这场考试中公平永远都只是相对的,任何一个方案都有利弊,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何让2020赛季的中超正常有序的进行下去,是足协和中国足球要面临的巨大考验。没有过不去的难关,疫情过后,愿足球能够重新为生活带来希望。

(南看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