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場“新農大講堂”落地拼多多“春耕節”,6位專家教授萬餘名學員科學種地

貴州網3月20日消息 3月17日,首場互聯網“新農大講堂”正式通過拼多多“春耕節”對外授課。12000餘名農業生產者通過“多多直播”平臺,研習了由6位專家教授帶來的超過4個半小時的課程。

該活動由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NERCITA,以下簡稱國家農業信息化中心)、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拼多多)共同舉辦。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信息化中心專家組研究制定課程,拼多多提供雲平臺及技術支持。

該活動將持續至4月底,貫穿中國各糧食主產區春耕備耕的黃金週期。除直播授課外,拼多多方面還將製作授課視頻,向平臺直連的農業生產者進行定向推送。預計“春耕節”期間,將有超過400萬農業生產者通過該活動學習科學化、精細化的農業生產種植技術。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中心首席科學家趙春江表示:“通過靈活創新的方式,‘新農大講堂’在當前疫情防控的需求下,為加強農村補短板措施、做好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工作進行了有效補充。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家農業信息化中心將進一步發揮平臺的科研、人才和技術優勢,與拼多多的產業和市場形成協同效應,希望能夠幫助平臺的1200萬農戶,瞭解、理解,繼而掌握契合的農業數字化和信息化能力,讓他們真正享受到農業產業科研的成果。”

首场“新农大讲堂”落地拼多多“春耕节”,6位专家教授万余名学员科学种地

首場“新農大講堂”上,6位專家教授為12000餘名農業生產者帶來了超過4個半小時的課程,涵蓋了從春耕種植到現代化技術、模式的落地應用

培育“四懂”新農

今年2月,21世紀以來第17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佈。文件指出,2020年要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持續抓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文件強調,要做好強化農村補短板保障措施工作,加快構建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強化農業科技支撐作用。

作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2018年以來,拼多多持續加大資金、資源傾斜力度,通過市場引導、多方協作的方式,構建以農戶為核心的新農村教育體系。

2019年,拼多多與中國農業大學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將在未來5年時間裡圍繞“最大上行平臺+最大教育平臺”進行資源傾斜和優勢互補,共同培養“懂種植、懂財務、懂市場、懂電商”的新農商人才,通過培育一批新型農業帶頭人,大力推動農產品上行工程,有效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

在此基礎上,中國農業大學專家組和多多大學講師,結合各地區農戶學員的知識結構,有針對性地開發了一系列課程,深入淺出地讓學員理解現代農業種植、流通,以及以財務、電商運營為核心的市場化知識。

首场“新农大讲堂”落地拼多多“春耕节”,6位专家教授万余名学员科学种地

2019年,拼多多與中國農業大學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將在未來5年時間裡圍繞“最大上行平臺+最大教育平臺”進行資源傾斜和優勢互補,共同培養“懂種植、懂財務、懂市場、懂電商”的新農商人才

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平臺直連農戶超過1200萬人。隨著“拼農貨”體系的生態規模不斷擴大,平臺持續加大生態內農業農村教育體系的投資力度,並將農業科技下行設為階段性戰略目標。

2020年1月,在農業農村部科教司的指導下,拼多多正式推出“農業百強縣”計劃,將緊密結合新市場背景下的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和競爭力優勢打造,幫助培育100個農業科教和農業品牌強縣。

2月,拼多多與國家農業信息化中心簽訂智慧農業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結合全國農業科教雲大數據平臺優勢,以“互聯網+職業農民培育”為核心,共同培育新農商人才。在此基礎上,雙方還將充分發揮科研技術與產業市場緊密結合的優勢,加強農業產業科研攻堅及成果轉化,持續為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注入源動力。

首席專家在線答疑

每年3月至5月春耕時節,是農業技術普及的黃金窗口期。往年,線下農資服務站會通過分散的指導和培訓,對農戶進行播種、育苗、施肥等方面引導。今年受疫情影響,部分農產區的科普工作進展滯後,對農戶的春耕工作造成了一定影響。

為解決各農業產區面臨的普遍問題,3月初,拼多多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信息化中心,共同推出了互聯網“新農大講堂”計劃,結合一線實際調研情況及農戶的普遍訴求,制定了專門的教育課程。

3月17日,作為首屆拼多多“春耕節”的重要內容,“新農大講堂”正式上線。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王璞、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任華中、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馬佔鴻,國家農業信息化中心研究員賈志威、國家農業信息化中心研究員魏學禮和國家農業信息化中心研究員崔友林等6位專家,作為當天的主講嘉賓,主持了4個半小時的課程。

首场“新农大讲堂”落地拼多多“春耕节”,6位专家教授万余名学员科学种地

馬佔鴻教授(左)就“春耕病蟲害防治”課題為學員們做了詳盡科普;王璞教授(右)主講了“北方大田作物管理”課程

根據各專家的研究專項,當天的課程共涉及“北方大田作物管理”“春季蔬菜生產”“春耕病蟲害防治”“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業服務智能裝備”,以及“移動農業數字化平臺”等6大類目,涵蓋了從春耕種植到現代化技術、模式的落地應用。

超過12000名農業生產者通過“多多直播”平臺參加了首場大講堂,並就自身關心的問題與各農業頂尖專家進行了交流。

來自吉林省公主嶺市桑樹臺鎮的李文學,是本場講堂的受眾之一,為了提醒自己準時參加,他專門設置了下午2點的鬧鐘。

李文學是個體農業經營者,種植3畝多的大棚作物。2018年起,他便通過拼多多購買滴灌、噴灌等農資設備。

“開始是因為這些大棚常用的物件,拼多多的價格比線下實惠,後來才發現,網上還有很多非常好用的農具設備。”2019年,李文學網購了一臺小型微耕機,“我看到身邊有人在用這個,是去瀋陽買的。我覺得路途遠,打聽了價格又比網上的貴,所以就在拼多多下單了。買了之後特別好使,耕地速度提高了不少。”

通過這件事,李文學意識到,農業科技化離自己很近。“我們有個農機的交流群,大家在群裡交流學習農機的使用方法,前兩天聽說有教授要來拼多多講課,當時還不知道具體是講什麼,但是我就想著要好好學一學,最好是能向教授請教請教。”

當天的授課中,最讓李文學感興趣的是北方作物管理的部分。近年來東北玉米行情看漲,他正計劃多承包兩畝地,學著種玉米。而當天主講“北方大田作物管理”的,恰好是國家十三五糧食創新專項中,“玉米密植高產栽培技術”的首席專家王璞教授。

首场“新农大讲堂”落地拼多多“春耕节”,6位专家教授万余名学员科学种地

疫情加速了農資由線下渠道向線上轉移的過程。今年1月以來,拼多多平臺的農資農具銷售額同比增長987%。圖為平臺用戶用手機記錄自己首次用微耕機替代純人力作業

王璞是中國作物學會栽培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作物栽培學教學研究工作。當天的“新農大講堂”上,他就北方常見作物如何做好全年種植規劃,如何進行科學套種,以及黑土地上各作物的播種深度、間隔、行距等做了詳細講解,令李文學等學員受益匪淺。

“海陸空立體”教學,將定向推送400萬農戶

除北方作物管理外,當天,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理事、植物病害流行專業委員會主任馬佔鴻教授主講了“春耕病蟲害防治”,引發學員最廣泛互動;中國園藝學會黃瓜分會副理事長,國家黃瓜遺傳改良、育種技術泰山北斗任華中教授主講了春季瓜果蔬菜的管理,並以拼多多常購用戶的身份,向平臺農戶提出建議,上了一堂實實在在的“致富經”。

國家農業信息化中心的專家們,則向學員們展示了農業生產的“將來式”。賈志威專家、魏學禮專家、崔友林專家分別通過農業整體發展狀況及相關國家補助政策解讀,農業社會化服務和智能裝備應用介紹,以及農業信息化、數字化能力建設,幫助學員理解現代化的生產和經營方式,引導他們掌握市場和農技信息,降低種植和經營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