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互联网时代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使得《网络营销》成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具有很强专业性和实践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本文主要基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结合对高职营销专业的《网络营销》课程定位进行分析,探索课程改革。

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在改变全社会的消费理念和方式,给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开展市场营销工作方面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才能撬动市场并吸引到顾客,因此,为了让学生具有更强的就业优势,需要在《网络营销》课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进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很有必要。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探索

1、高职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定位改革

本课程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对网络营销的主要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课程定位。网络营销岗位主要包括网络市场调研员、网络推广员、网站策划员和在线客服等。通过对以上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高职市场营销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岗位需求量的分析,明确课程定位为:在掌握现代市场营销知识和理论基础上,要求学生熟悉、理解并可以创新地运用各种网络营销推广方法和策略,为企业完成网络推广策划及实施工作。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探索

因此,课程重点培养网络推广员所需的各项能力。通过调研得知这个岗位的能力需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能够协助网络营销经理完成企业营销型网站的搭建、维护和管理工作,可以通过收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策划并实施企业网站营销活动内容。

2. 能够根据企业产品和服务特点创新地运用各种推广方式与策略,并且能够实施网络营销策略,还能为企业开发新的网络营销渠道。

3. 了解网络营销体系与流程,能够为企业产品信息进行策划与编辑,能够独立完成网络营销中各个环节的工作。

4. 具有较强的文案写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各种网络营销推广软文,还能够将互联网热点及时运用到软文推广和事件营销中。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探索

2、高职营销专业《网络营销》内容改革

目前高职营销专业的《网络营销》课程学时安排一般在48学时左右,如果扣除国家法定节假日,授课学时非常有限。因此,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应当只讲解必要的网络营销知识和理论,重点应放在加强学生实训操作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训练其创新思维。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与或者举办各种网络营销竞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对《网络营销》课程定位分析的基础上,本院课改小组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的内容设计与选取。课程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将课程分为十个项目。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探索

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

3.1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1.1改革案例教学法

传统的案例教学大都采用一些经典案例,由老师来分析案例。这样的案例教学,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跟不上网络时代快速发展的节奏。因此,《网络营销》课程采用的案例应当是最新的案例,最好是学生会关注的热点事件,如果案例已经有成功的解决方案,在课程教学中暂不提供给学生,由老师引导学生去分析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涉及的网络营销知识点,并且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给出解决方案,进一步让学生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这样的案例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可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探索

3.1.2以真实企业为载体实现任务导向

初期就把学生分成十个小组,要求各小组从二十多个行业中,挑选感兴趣的不同行业,一来是为了避免相互抄袭实训创意,二来也可以让学生在汇报中了解更多的行业信息。各小组在网上查找所选行业某真实企业为载体,完成课程前九个项目的实训任务,分别包括:实训一了解网络营销岗位需求;实训二诊断企业网站并提出修改意见;实训三制定企业网站搜索引擎营销方案;实训四制定企业社会化媒体营销方案;实训五收集点评企业优秀网络视频和网络广告;实训六撰写企业网络营销软文;实训七制定事件营销策划方案;实训八制定病毒营销策划方案;所有实训都按照老师提供的模板来完成并辅以汇报。最后在课程结束前选择该行业的一个创业项目,完成项目十的网络营销策划实训。

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训练学生网络营销实际操作能力,而老师提供的实训模板重点要求完成创意部分的内容,这样就引导学生把思考重点放在如何把推广策划方案做得与众不同,而不用浪费太多时间在方案的框架结构上,也符合课程定位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探索

3.1.3运用模拟教学软件

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时,仅仅要求其完成方案制定还是不够直观。因此,有必要采用某些模拟教学软件让学生的实训更加接近真实,并且训练其操作网络工具的能力。例如在项目四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教学中,采用了某微信营销实训平台,学生不仅可以策划推广方案,还可以通过软件完成微信公众号营销的各种操作,透过模拟器直接看到微信公众号推广实施的效果,提升学生实训成就感,鼓励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到网络营销学习中来。模拟软件中关于微店的装修、各种促销方式的运用和促销工具的设计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探索

3.1.4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翻转课堂

手机已经成为 90 后高职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有时候也成为老师上课非常头痛的“死敌”。如何引导学生上课从“玩手机”向使用手机学习转变,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就是一种不错的尝试。例如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学习”之类的 APP 软件签到,对教学效果进行投票反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抢答,完成某个小作业、测验或者实训任务等,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一方面会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另外一方面也让学生必须用手机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要不断在学习平台上更新教学资源,将学习的重难点知识尽可能碎片化,扩充一些在课堂上没时间给学生讲解的最新行业资讯、案例或者一些优秀的微信公众号推文,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的阅读任务,从而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对其课后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整理和学习。

教师还可以利用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的沟通交流,对学生课后的学习或者完成实训任务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有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助力,课堂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学习中,真正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探索

3.1.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由于《网络营销》更多的是要培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必须做出调整,不能采用传统的期末试卷考试。为了激励学生把功夫用在平时的学习中来,可以采用过程化考核和阶段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训参与及完成情况、期末综合实训的完成情况以及在课后学习软件上的测验成绩和表现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评。

评价体系中实训成绩占最大比例,而这部分又侧重于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创意方面的考察,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探索

4、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网络营销创新能力

比赛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斗志,学生通过参赛可以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专业知识。因此,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影响力的网络营销大赛,例如“大学生网络营销能力秀”和“奥派杯移动电子商务大赛”等比赛,通过这样的比赛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营销核心能力。要想在比赛中获胜,学生一方面必须把专业知识掌握得更扎实,另一方面还必须挖空心思去想一些有创意的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这样一个网行天下的大时代,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需求量和要求都在提升,必须对《网络营销》进行课程改革,才能更加符合网络营销岗位的人才要求,培养出的学生与时俱进,有更强的就业能力。通过对《网络营销》课程改革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探索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转变,由被动变主动,有更强的求知欲,在完成某些实训任务时,学生们甚至挑灯熬夜思考更有创意的策划方案;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督促老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新应用,还要保持与学生的密切联系,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这样的课程改革营造出更好的“教”与“学”,产生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