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盛世”是如何酝酿而生的?雍正推行的制度变革功不可没

中国在古代的强大程度,是足以位居世界前列的,而又有几个盛世,更是达到了繁荣的巅峰。从西汉的文景之治,到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再到清朝的康乾盛世,皆是中华值得一提的光辉历史。唐朝是华夏繁荣的巅峰,而康乾之时却有了回光返照之意。

康乾盛世的强盛,是相对于清朝时其他帝王而言的,事实上,在康乾盛世之时,西方已经有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开创了机器代替手工的时代,经济快速发展;在思想上,也进入到了文艺复兴的阶段,清朝已经脱离了时代发展的轨道,这在其他盛世是没有出现过的。

但盛世之名,帝王仍功不可没。康熙擒下了拥兵自重的鳌拜,平定了有意割据南方的三藩,巩固了地位后,逐渐地使国家繁荣了起来,此番丰功伟绩,实为非能者所不能。但其刑罚宽松,朝堂贪污腐败之风也因其放任而极其严重,百姓赋税不堪重负,留下了祸国之患。

“康雍乾盛世”是如何酝酿而生的?雍正推行的制度变革功不可没

康熙

《清史稿》记载:康熙八年,鳌拜败,坐党附罪斩,圣祖特宽之。

而雍正即位后,雷厉风行、励精图治,将朝堂内外,全国上下,全给治理了一遍。如果没有雍正,只怕这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也止步于康熙了。另外,康乾盛世,又称为"康雍乾盛世"。而本文将从雍正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入手,探讨其对整个清朝盛世延续的影响。

引言

雍正很会迎合康熙的喜好,他知道康熙喜欢读书,便自身也在学习上下功夫,一个爱读书的君王,更偏向好学的孩子。雍正学得四书五经,骑马射箭也不落下,且其书法笔力苍劲,尽显其勤勉之作风。康熙最不喜忤逆和结党营私的做派,在各个皇子激烈地争夺皇位,到处拉取势力的时候,他并不着急形成自己的势力,更不明面上参与竞争,反而表达出手足之间应当友爱、团结的意见。此番心机,可谓深矣。

雍正称帝后,一改之前手足友爱之论,对不服弟兄进行了猛烈的打击和报复,巩固了自己的地位。雍正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常熬夜批改奏折,所批改的奏折比康熙还多,此番勤勉,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实在少有。

《雍正朱批奏折选辑》记载:雍正六年以前,昼则延接廷臣引见官弁,傍晚观览本章,灯下批阅奏折,每至二鼓、三豉,不觉稍倦;实六载如一日。

或许是因其太过勤勉,劳累过度,据传,雍正一日在圆明园照常办事时,便驾崩了,其在位至死亡仅短短13年。雍正在位时间虽短,但其雷厉风行的做派已经拿下了不少优良战果,为后世打造了一个所有帝王都想要的皇帝集权和安定的社会。雍正的存在,将这盛世过渡到了更高的一个境界。下面,我将具体分析雍正举措于当时清朝的积极作用。


“康雍乾盛世”是如何酝酿而生的?雍正推行的制度变革功不可没

圆明园

摊丁改土废贱籍之举为民生

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人丁税,成年男子,不论财产的多少,均需要缴纳人头税。而有的家庭经济境遇差,也没有多少土地,按人头缴纳赋税无疑成了他们很大的负担。而雍正作为一个关心百姓的帝王,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其即位后多次尝试减轻平民的负担,终于有了一个尽善尽美之策——摊丁入亩。

首先提出摊丁入亩的是山东巡抚黄炳,当时其管辖境内有许多地方连年遭遇旱灾,百姓生活困难,便上奏朝廷请求将人丁税摊入土地,按土地多少来征收,已缓解百姓困苦的生活。但当时雍正觉此事关系盛大,便驳回了他的请求,没有答应。

但雍正还是颁布了一个手谕:"陕西、甘肃地丁银每一钱额外加征三厘,每米一斗额外加征三合,本均作为备荒之用,然而无赈济之实,着自雍正元年始,将额外加征米银永行停止,旧欠亦悉予根除。"在这之后,又先后取消了山东、山西、河南以前欠下的征粮,但仍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康雍乾盛世”是如何酝酿而生的?雍正推行的制度变革功不可没

陕西清代窑洞群

过后一段时间,直隶巡抚陈请上书,其内容竟也是将丁银并入土地征收,且认为此举对百姓实在是大有益处。这次雍正帝并没有急着反对,将其交给户部讨论。两次复议之后,雍正又博采众长,最终批准了摊丁入亩的政策。在几个实行地富有成效以后,便将其推广开来,此举此措,终于得以实践。

《清史稿》记载:甲寅,命山西丁银摊入地粮徵收,其后各省以渐行之。

在我国西南及一些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实行的是土司制度,但其仅仅是名义上为清朝的一种官员,而实际上却在当地争夺地盘,滥用职权,十分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对此,雍正坚决打击,虽遭到许多土司武装反抗,但雍正的整治力度可谓是斩钉截铁,说到做到,最终还是平定了这些小小的地方武装。

《清史稿》记载:至雍正初,而有改土归流之议。四年春,以鄂尔泰巡抚云南兼总督事,奏言:"云贵大患,无如苗蛮。欲安民必先制夷,欲制夷必改土归流。

废除了当地土司制度后,对土地分配进行了改革,这对寻常百姓来说是带来了莫大的好处,同时土司也被换成了流官。这改土归流的政策范围虽小,但从长远来看,不仅解决了当地割据的局面,让各民族之间不再有战乱发生,还对百姓的安定、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局势的安稳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康雍乾盛世”是如何酝酿而生的?雍正推行的制度变革功不可没

云南土司衙门建筑群

贱民,在古代的等级制度中是处于最底下的人群,他们不能读书,参与科举,更不能做官,也不能和普通民众结婚。生活环境艰苦,基本没有社会地位,且世代相传,不得更改。这些贱民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有浙江惰民、广东疍户、山西乐户、陕西乐籍等。

年羹尧之子年熙上书,陕西和山西贱民为忠义之士后代,沉沦自今,请求雍正免去他们的贱籍,改业从良。雍正帝与众大臣商议后,认为此弊政乃是前朝所遗留下来的问题,我大清如此开明,怎容此等有伤风化之事存在,便批准了这两个省的贱民豁免贱籍一事,且可以改业从良。

此事之后,其他各省的贱民之籍也在之后两年内全部被废除,获得重生的贱民们无不感恩雍正之大德,奉其为"一代明君"。此番改革之后,结束了贱民自古以来备受欺凌的命运,对发展国家的生产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政治也变得更加清明。

治贪反朋党之行正官风

康熙末年,朝堂之上贪污腐败之风盛行,而康熙帝已然年老,治国已然无雄才大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作风更是使这种情况更加恶化。虽有盛世之名,但整个国家很明显已是外强中干,留给雍正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用雍正的话来说,便是"人心玩愒已久,百弊丛生。若不惩创,将来无所底止。"

“康雍乾盛世”是如何酝酿而生的?雍正推行的制度变革功不可没

雍正

雍正登基后一月,便下令全国各级官员全面查清钱粮亏空情况,对于有过亏空的,在不许盘剥百姓,巧立名目的条件下把所挪用的钱3年之内尽数还掉,便可以既往不咎。下属官员代偿也是不允许的,但可以由宗友亲戚连带赔偿,另外,如果有亏空的官员自杀,债务也照样要还,由家里人承担。

雍正是出了名的大刀阔斧,康熙第十子亏空数额很大,偿还了数万两黄金也没有还完,便被下令抄家;康熙十二子深知雍正手段,为了补齐亏空,将自己府上的东西都拿出去卖了。雍正抄家时,不仅官吏自己家要遭殃,就连有老家的都给抄上一抄,有时甚至会殃及亲戚。所以雍正有一外号——"抄家皇帝"。

清朝向民间征收的钱粮多为碎银,在纳入国库的时候要重新熔炼为银锭,其中会产生损耗,称为耗羡或火耗。这一部分火耗是要求补齐的,但不在正缴之列,所以有些官员在征收火耗的时候肆意妄为,借此中饱私囊,百姓的赋税也因此而变相的加重了。

《清史稿》记载:布政使高成龄奏言:"直省钱粮向有耗羡,百姓既以奉公,即属朝廷财赋。臣愚以为州县耗羡银两,自当提解司库,凭大吏酌量分给,均得养廉。

为此,雍正下旨将火耗纳入正税之列,并统一规定了金额。虽仍有官员在征收的时候暗中加收火耗,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上交的火耗除公用外,一部分被当作"养廉银",用来奖励清官。此举不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输入,还促进了官场的清廉之风。

“康雍乾盛世”是如何酝酿而生的?雍正推行的制度变革功不可没

银锭

为了整治贪腐之风,雍正还将"规礼"这一陋习给废除掉了。所谓"规礼",便是地方官员逢年过节的时候要向上司送礼,实则为明面上的贿赂。废除掉以后,用"养廉银"作为奖金发给那些官员,也就是由国家出资。一方面遏制了官场贿赂之风,一方面把清明的为官作风植入了人心。

雍正在未登基时便深深地意识到了朋党之交对于一个朝廷的危害是多么的巨大,人人都用自己相信的人,而不再采用正常的选举制度;而且在争夺权力时相互攻击易破坏朝政的统一,更是削弱君王的权力。所以,登基以后的雍正所明令禁止之事中便有反对朋党,也许这听起来并不强硬,但所有人都知道,违反以后会是怎样的后果。

密折军机皇储之制稳帝权

雍正刚登基之时,朝纲腐败严重,许多大臣甚至怀疑雍正即位的合法性,民间许多会社活动频繁,若不加以整治,难免会造成社会动荡。但又有一些官员害怕上奏某些不良之事而引来杀身之祸,便选择瞒而不报。为此,雍正实行了一个全新的制度——密折制。

“康雍乾盛世”是如何酝酿而生的?雍正推行的制度变革功不可没

雍正朱批

至此以后,各级官员呈上的秘密奏折,都可以派亲信送往京城,直接到达皇帝手中,没有任何中转的流程。且有权密折上奏之人,皆有一皮匣,匣上有锁,只有上奏人和雍正有钥匙,进一步确保了该密折的"密"。此番制度,对良臣敢于直谏世败坏,广开言路,治理整个国家待兴之处都有着翻天覆地的成效。

要说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相信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军机处。雍正设立军机处时,有许多大臣都是曾经争夺皇权的阿哥们的亲信,若要永绝后患,将这些大臣全给灭掉的话,朝中将无人可用,于是雍正就建立了军机处,成员最多时仅为11人,但全是他的亲信。其主要职责为:不时应召商议军机要务,面奉谕旨草拟文书和管理文书档案。

《清史稿》记载:雍正十年,用兵西北,虑儤直者泄机密,始设军机房,后改军机处,而满洲大学士尚有兼议政衔者。

虽有商议一词,但实际上在每次参议时都只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雍正手里,所以军机大臣真正处理的事物当中,还是以后两种为主。雍正通过军机处,彻底地掌控了全国的军政大权,也许就是因为有军机处的存在,才让雍正真正地做到了雷厉风行,令行禁止,朝堂上下,莫敢不从。

“康雍乾盛世”是如何酝酿而生的?雍正推行的制度变革功不可没

军机处

皇权不仅在朝堂上会出现有臣子独揽大权的问题,在继承时,也会因为继承人的争夺而导致良臣尽失,举国混乱。亲身体验过的雍正为了改正皇权继承时的这种弊病,再一次进行了改革,推出了密建皇储制。

即皇帝在位的时候不对公众宣布下一任皇帝,而是将写有下任皇帝名字的两份诏书放在两个地方,一份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另一份放在现任皇帝身边。待皇帝去世后,宣诏的大臣同时打开两份诏书,核对诏书上的名字,便可确立新的皇帝。该制度使得后一代的继承制度化,避免了历代以来各皇子为了争夺皇权而争得你死我活、国家混乱的局面。

评价

雍正未即位前就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隐忍与谋略,与众兄弟保持距离,不结党、不结怨,甚至不明面参与竞争。同时勤奋好学赢得了康熙的青睐。虽然其后来的即位仍然有斧声烛影的嫌疑,但是就凭他的这份谋略与才干,将来必然非同凡响。

即位以后的雍正果然没有令人失望。其大刀阔斧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将整个国家的大疾小病都给开了一剂良方,为国家的运转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雍正自己也一生也以勤为先,将整个国家都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怎奈英年早逝,否则中国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对于黎民百姓,雍正摊丁入亩,变相地减轻了赋税;对于地方割据,其雷厉风行的态度给当地平民带来了安定的生活,更是有利于当地的发展、民族的融合;废除贱籍则促进了社会的平等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在朝政上整治贪污腐败,弥补了国家的亏空,其国库收入比康熙末年时要多出将近7倍,如此从政,国家想不强都难。在耗羡的归属上,雍正将其纳入正税,即减少了官员的滥收腐败,还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论起雍正反腐成功的原因,必然与他严酷的惩罚与说到做到态度无法分割。

甚至连以往糟糕的继承方式,雍正也将之改头换面,稳定了皇子之间的竞争;皇权也在雍正的手中达到了巅峰,如果说其态度是治理国家所必须的基础,那军机处便是在治国途中披荆斩棘的利器,而密折制则是治国良方的催生剂。

正是因为雍正即位后的勤勉,励精图治,才使得康熙末年留下的盛世空壳得以充满血肉,重新焕发了活力,甚至超过了康熙治理下的国家。若是没有这样一个皇帝,只怕清朝的衰亡要提早很多。只可惜,这样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也闭关锁国,故步自封,使得中国渐渐地落后了世界。不过,对于那个时代的百姓,又能过多的奢求什么呢?

参考文献:《清史稿》《雍正朱批奏折选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