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营养好长得高,但懂事越来越晚,是独生子女的原因吗?

海云海


和是不是独生没太大关系

咱们以前有句老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句话指的是穷人家的孩子早早的就承担起了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责任,有些甚至小小年纪就已经成为了家庭的支柱

首先这不是什么多好的事,因为都是生活所迫,比如以前听过说一家父亲打工以外死了,母亲有病干不了活,奶奶常年有病下不了床, 家里还有弟弟妹妹,因为弟弟妹妹还小,母亲重活都干不了,家庭没有经济来源,老大每天不仅要去学校上课,还要早早起床给全家做饭,课余时间还捡破烂,打杂工,做农活,家里养的牲畜吃的草料都是他带弟弟妹妹去砍的

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懂事早的,但是很少出现成就高的,因为没有资源基础,很难达到很高的层面,这是时代造就的

现在的孩子除了贫困地区的,大部分都享受着比较富足的生活,电脑手机都不难得到,条件不知比以前好多少,所以现在的孩子都很难体验那种艰苦,尤其是钱,来的都比较容易,所以也很少珍惜,认为都是应该的

但是也不尽然都是这样不懂事的,也见过一些很小就明白事理的,会说话会做事,能够理解、体谅、关心大人的,

这其实和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有关系,父母是孩子的最佳导师,爷爷奶奶是最好的助攻手,

一个孩子懂不懂事,是要看父母的教导和爷爷奶奶的配合,树立一个好的家风,长辈们都不宠溺孩子,能做到明事理,讲道理,

孩子是面镜子,映射着一个家庭的所有,如果父母都没有耐心引导,就不要嫌弃孩子不懂事了


爵爺Alex


现在的孩子营养好,真的长得好高,我有两个孩子,大的8岁,小的一岁半。为什么很多孩子长得高,但是不懂事呢。作为一名培训师,我个人认为我的小孩还很懂事,只是在某些方面有些需要提高。

不懂事的原因,我初步分析了一下,大约有几点。

第一:父母没有时间陪伴。

生活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我们的家长却越来越忙了,每天为了生活忙碌,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父母都加班加点,孩子交给保姆或者是爷爷奶奶。或者是交给我们的幼儿园学校,只有在今年疫情期间,可能我们的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多,其他的年份可能一天不到三个小时。

最好的教育都是言传身教,这某机构统计凡是长期跟着父母生活在一起的,而且父母有意识的教育孩子,他的孩子就会很懂事,我的小孩一岁半,他会懂得帮助我们拿需要的东西。每个父母都应该是孩子的老师,反思一下,想要孩子懂事,你在孩子身上花了多长的时间呢?

第二:无节制的使用电子产品

你会发现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的家长每天抱着手机。对着电脑拿着iPad。所以我们的孩子真正的遗传到我们的基因,从小就知道玩手机刷抖音而且抖音上面刷的全是一些成人的世界。

我们的孩子越来越早熟,他属于叛逆期,很多孩子早早的就来,到了叛逆期,不喜欢听父母的话,认为父母说的都是错的,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对他们的评价就是不懂事归其原因就是因为过度无节制的使用了电子产品

所以各位父母在忙也要抽时间真正的陪伴孩子每周花一个时间陪孩子去看看书,去图书馆学习一下,去户外爬爬山,做做运动。

第三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说孩子是不懂事的孩子所以啊,其实就是给孩子打一个标签,当你越强调这个标签的时候,孩子可能真的会变成,所以啊无论你的孩子再调皮和你的标准不一样,你要肯定他同时适当的引导,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会给别人或者自己带来什么不好的结果。

同时大家要懂得表扬孩子,每天让孩子进步一点点。发现孩子有些错误,要立即纠正。不要过度的纵容孩子,同时我们自己做好表率不要在孩子面前和自己的伴侣争吵,家和才能万事兴。

第四多带孩子去体验不同的生活

生活来源于体面,不要把孩子放在温室当中,需要让孩子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比如每次去福利院,火车站去一些贫困山区去看看人家是怎么生活的,让你的孩子内心去体验。有条件的人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去抱抱少年军营体验训练营,比如有香港的童军。

停止无效的说教,让孩子自己去感悟体面成长,也许会对他有更大的帮助。

以上是一个培训师对于孩子不懂事的看法,说说看你的孩子懂事吗?都给你带来了哪些烦恼,欢迎在文末下方留言,更多的问题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培训师杨景云,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记得关注点赞并转发给需要的人。


培训师杨景云


现如今,家庭里还都是独生子女居多,一方面是因为家长们想要全心全意抚养教育好一个孩子,另一方面,则是有些家长担心没有更多的精力、时间去照顾好两个孩子。于是,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现在,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独生子女问题。那么,当下独生子女群体中最常见的“通病”都有哪些呢?赶快来了解一下吧。

1、“独我”行为

  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里的一切都理所当然是我的,好像从来没有感受到别人的需要。我的小床、我的电子琴、我的玩具、我的食品,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我的。一个第一次随爸爸出远门的孩子看到火车茶桌上别人的食品拿起来就吃,就是一种典型的“独我”行为。

2、窝囊好哭

  整天只与父母打交道,一切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失去了动手能力,也没有与小同伴竞争玩耍的机会,变得胆小窝囊、害怕困难,一遇到挫折、痛苦就会哭。这是由过度的保护形成的过分懦弱。

3、心理早熟

  早熟并不是缺点,许多才华聪颖的人都是早熟的。独生子女的早熟具有“小大人”的特点。因为他没有与兄弟姐妹同级心理活动的交往,只得整天与大人打交道。爸爸为什么背着妈妈抽烟,爸爸妈妈为什么吵架,这些本不是小小年纪的人需要了解的事,他都了解,还参与意见。一个4岁的小女孩坐在沙发上评判爸爸妈妈争吵中的是非,让人听起来真要笑破肚皮,可孩子讲起来却一本正经。

4、肤浅的知识

  独生子女看上去都比一般孩子懂事、知道得多,为什么说是肤浅呢?因这些本事、知识都是口头上的,并没有真实的体验,而且这些知识都是些非儿童性的道理、概念。用这些道理、概念作为与父母交际游戏的工具。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不起作用了。父母听孩子讲“大人话”可能喜得眉开眼笑,孩子的目的就达到了--用模糊的肤浅知识取悦家长(微博)。

5、神经质,喜怒无常

  一不顺心就大哭大叫,发脾气扔东西,表面上非常主观执拗,样样事情自己说了算,否则就吵闹不休,而实质上是情绪不稳定,借机发泄。吵起来胆子很大,离开父母又非常怯懦。孩子所以形成脆弱的感情,是因为大人环境带来了孩子接受不了的刺激,孩子就像玩具一样的生活,得不到自然发展,加上父母不断“灌输”过沉的知识,这都对孩子神经系统的平衡带来危害。过多的“教育”、过多的刻板刺激造成了多得惊人的神经质孩子。

6、身体和心理的娇气

  娇气往往只被人理解为行为上的撒娇、耍赖,其实娇气意味着软弱无能。现代家长往往忽视耐寒、吃苦、负重对孩子意志培养的重要性,这是人赖以生存的重要能力,可惜的是独生子女得不到方面的锻炼。有人叹息,“现在的男孩、女孩已经没有上一辈人刚强了”,这句话并不是耸人听闻。受了别的孩子的气就跑到家里向妈妈发火,老师要他冲洗厕所就哭鼻子,这都是没志气的表现。

7、性格孤僻

  独生子女整天关在家里,与外界和小伙伴很少来往。见到别人家的孩子来了可能开心得不得了,甚至当小伙伴回去时会拉着对方不放手。独生子女心灵的孤独是生活天地狭小造成的。独生子女孤僻的独特性是好自言自语,好像成人一样罗嗦,经常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过了很久,还会向爸爸妈妈问同一个问题。这种追根问底的特点,可能反映了孩子的好学,也许反映了孩子思维的呆板和不易转移。


A空白A


现在孩子营养好长得高,但懂事越来越晚,是独生子女的原因吗?

我是这么来看这个问题的:

1.长的高,我觉得和遗传、运动、营养都有关系。我觉得主要是遗传,同时营养好不但会影响身高,还有体重。下面是相关的两段新闻,我觉得很说明问题。

儿童的身高发育,父母的遗传占到70%,但是30%的后天环境因素也极其重要。当父母身高的遗传因素不理想时,更应该密切关注孩子成长的环境因素,每个家庭都需要定期监测孩子身高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生长偏差并进行合理的干预。专家分析儿童肥胖率持续上升的原因,初步认定与不吃早饭、经常吃零食、偏食、营养过剩、不爱运动、遗传、精神创伤、长时间看电视、以及担心孩子碰伤而减少的体育活动等等。

2.关于说懂事越来越晚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是个感性的句子,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懂事与智力发展要相适应。

自从生产,我一抱宝宝就会不自觉地想:宝宝,宝宝,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等你长大了,我们一起去玩呀。可时间是公平的,你的一分一秒,别人也是。孩子不会突然一天变大,但是父母会止不住“着急”地去做各种预设,希望他这样,希望他那样。

我觉得不要让自己的“着急”去错误理解适龄孩子的正常发育,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多给孩子一些时间与宽容。这里的“合理”,可以多问问专家的意见,多学习相关书籍。

第二、懂事与家庭教育有关

孩子懂不懂礼貌,所作所为能不能合乎我们日常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这和家庭教育有关,更直接的是与我们家长的言传身教有关。

例如,一对爱说脏话的父母,孩子听的多了,会说几句“妈的”之类的不雅词汇,很是正常。一个有家暴背景的家庭,孩子容易有暴力倾向我觉得也不难理解。相反,时常教育尊老爱幼,与人分享的家庭,孩子自然也能早早地被路人打上“懂事”的标签。时常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家庭,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然比一般的孩子要强上几分。

第三,懂事与否,不能急

有的孩子接受度高,教一遍,不但能懂能做,还能举一反三;有的则不然,教几遍还是不太通透。对于这一点,我觉得就考验我们做父母的,一个是我们要多交流多学习,另一个是多一些耐心,仔细教导,懂事晚点也不怕。

3.懂事早晚与独生子女是否有关?独生子女的教育与多子女的教育自然是有不同,但我觉得孩子懂事晚,不能说是因为是独生子女的关系。可以回头看看2,谢谢!


别有滋味


是没有经历磨难的原因。我们小时候生活不太容易,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做家务活。周末要和父母去地里干活。所以,我们明白生活、生存之艰难。现在的孩子,有多少人从小干活?很多人读到七年级都不会煮饭炒菜,因为父母都包揽完了。他们觉得心疼孩子,不希望孩子受苦受累。这种不经历磨炼的孩子,如果家长又不会教育的,能有多少个孩子真的懂事呢?


梧桐叶落霜满地


我家里就我儿子一个。论懂事嘛,我觉得还算懂事。就是生活能力要差点。

一个人懂事不懂事这和几个孩子没有关系,这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关系。你教育了他一些做人原则,他自然会懂得这些事情。如果说因为是独生子,你就万般心疼,无论做什么事,你都觉得是对的,没有任何底线,那么他必将是一个凡事只考虑自己的自私的人。

至于对于懂事的理解,每个家长有自己不同的判断标准。我举个例子,李家小孩子他父母下了班,孩子已经把饭做好了就等父母回家吃,张家小孩子呢,他就意识不到这点,他只等父母给他做饭吃。大部分的认知是他家小孩比张家小孩子懂事。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这是每个小孩子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的表现。张家小孩子你没有告诉他,等父母回家要给做饭吃,他就不知道,并不是他不想,面是是他对你的爱不会用这种方式表达出来。然后你告诉他,帮你们做饭,如果你告诉了,他去做了,那么他是个懂事的孩子,如果你告诉了他还是不愿意,那么这时候才是不懂事的表现。

我小时候,不懂得去做什么事情。父母就认为是我不懂事,其实是我根本不知道要这样子去做。我也爱他们,但是我不知道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爱。

所以我认为,父母对孩子有什么感受,想让孩子怎么做就直接表达出来。因为每个孩子的眼力见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天生的眼力见强,有些就没有。那么你能说他错了吗,我认为没有,他只是在这方面的能力不如别人罢了,这不是错误。只要自己认识到自己这点,然后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提高就没有问题了。


晋南浙北


独生子女懂事就是晚吗?

这是一个家庭和社会因素相结合的问题。大多数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按独生子女政策出台的时间是指1978年到2016年区间的群体。这批人的成长过程都会有着不同。

他们得到了父母的爱更多了,除了物质上得到了保障,使得父母有大量的精力教导,知道了讲究卫生,热爱生活。不可否认他们的营养都会相对的好,体格上也会有飞跃性的变化。

因为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没有玩伴,养成了这代人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合群。因为是独生子女,从小就会有惊人的创造力。往往就容易语出惊人或者有很多新奇构想。因为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要有良好的独立能力,他们需要面对父母不在身边时的一切,没有依赖或者逃避可言。如果以上的基本能力都没有的话就会贴上:“娇气.不懂事”的标签。

可见并不是因为独生子女的问题,导致了所谓的不懂事。家长过早的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总以:“自己小时候没有现在的条件好,要是有的话自己能比现在更好。”来批评孩子。若是可以每天花少少时间和孩子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或许你就可以看到他们其实是很懂事的!


小昕与小庆


谢谢,对于独生子女,作为父母亲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自然要溺爱一点,除了上学,其他基本不用管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这种情况下,个子是长了,但社会常识等不接触,所以懂事就越来越晚了。


大肚68


这和独生子女的有一定的关系,主要原因还是家庭的教育方式不恰当。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白纸一张,他的一言一行首先是模仿父母来的,有时看到孩子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简直就是父母的缩小版,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家庭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懂事晚的原因也是家长没有正确的引导他,提前教他做事的道理,等到他自己能知道哪些事该怎么做的时候他就已经长大了,所以咱们会认为孩子懂事比较晚。

现在的孩子好多是独生子女,从一出生开始就被父母捧在手心里,不舍得打骂,犯错了也没关系孩子还小,在孩子的内心里这一切都没有关系,也没有养成守规矩的意识,等他自己能领悟时已经稍晚了点。

多些时间陪伴孩子,犯错后及时纠正,莫以恶小而为之,从小培养他各方面的意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园静梅


也不全是独生子女的原因,孩子懂事早晚跟他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和个人性格都有很大的关系。我觉得懂事要分情况,您想要孩子达到哪个方面的懂事。或者说是一种什么样懂事。以前总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那些孩子也不是自愿小小年纪背负整个家的压力,但是迫于现实必须要用自己弱小的肩膀去抗。如果有好的家庭条件,慈爱的父母谁又愿意做个小大人呢!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除了学习压力其他方面都是比较轻松的状态,生活都有人包揽了。很多事情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习惯性的不动,因为不做也有人做,因为不做也没关系。在心智上,如果过于追求简单的学习成绩,在其他方面的心智或者情商可能容易被忽视。所以就显得不够成熟。可以让孩子多参与社会性活动,这是一个比较锻炼孩子更方面能力的方法。还有有些事情也可以让孩子去自己动手,自己完成。或者自己跟孩子说清楚,希望孩子在什么样的年纪有什么样的状态。当然,有一点,孩子的纯真我希望不管在什么年纪都应该保留,有的时候需要像孩子一样简单纯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