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保護野生動植物可以“轉運”?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聯合國給這一天定下的主題是“維護地球所有的生命”(Sustaining all life on earth)

。野生動植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與人類的生計與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人類和野生動植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野生動植物給人類帶來了各種惠益,它們發揮的各種生態功能,可以幫助我們封印瘟疫、抵禦災害、調節氣候、激發創新靈感……

然而人類活動的擴張與加劇正在危及全球生物多樣性,在未來幾十年,近四分之一的物種將面臨滅絕的風險

在疫情逐漸平穩,春天來臨之際,我們用9張錦鯉卡來科普,為什麼善待野生動植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1.和諧共處

聽說保護野生動植物可以“轉運”?

亞洲象是中國最大的陸生野生哺乳動物,也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但隨著人類活動區域的不斷擴張,亞洲象的棲息地逐漸從北至黃河流域的廣大分佈區,退縮到雲南省西南部,目前種群數量僅存不足300頭。

不斷減少和破碎化的森林難以滿足象群的需求,大象開始走出森林,闖入人類的聚居區——村莊、農田、公路、橡膠林等——雖然這曾經也是它們的家園。走出森林的大象開始頻繁採食人類種植的農作物,玉米、水稻、甘蔗……農民們一年的收成幾天就會被象群一掃而空,顆粒無收。人象衝突與矛盾不斷加劇、升級……

今年,綠色和平與西雙版納州熱帶雨林基金會一起,共同支持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亞洲象棲息地修復工作,通過森林管理的方式,一點一滴地修復破損的森林,讓大象回到它們應有的家園,重新修復人與大象和森林的關係

2.瘟疫封印

聽說保護野生動植物可以“轉運”?

生物多樣性與流行病的傳播和影響有著直接的關聯:完整連片的自然棲息地是隔離人類和野生動物的天然安全屏障;豐富的野生動物種類,也可以對流行病的傳播產生“稀釋效應“,因為物種豐富度越高,病毒宿主的密度和接觸到特定易感染物種的幾率就會相對更低,人被傳染的可能性也會下降

隨著人類對森林、草原等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破壞,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減少,嚴重威脅到了人與野生動物之間的安全屏障。人與野生動物接觸的機會和途徑的改變,使得人類感染野生動物攜帶的病毒並導致流行病爆發的風險顯著增加。因此,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不去捕獵、食用野生動物,也是對人類自己的保護

3.海嘯抵禦

聽說保護野生動植物可以“轉運”?

健康的生態系統有著吸收和緩衝災害的能力。有研究發現,當海嘯到來時,海浪的強度和與珊瑚礁之間存在“驚人的關聯”,珊瑚礁能起到自然屏障的作用,緩衝海浪的破壞力。另外,紅樹林、海草床等生態系統,均有助於降低颱風、海嘯等災害性天氣對沿海社區的影響

然而,由於氣候變化帶來的海水升溫、酸化等嚴重的威脅著珊瑚礁生態系統,科學家估計,在全球升溫2攝氏度的情況下,99%的珊瑚將消失,在升溫1.5攝氏度的情況下,70-90%的珊瑚會消失。此外,珊瑚礁還面臨著來自各種汙染物、以及底拖網等底層漁業的威脅。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這些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也對海洋有益,守護海洋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4.風沙震懾

聽說保護野生動植物可以“轉運”?

梭梭是一種優良的防風固沙植物,具有抗旱、抗寒,喜瘠薄、喜乾燥,對風蝕沙埋的生態適應性強等特點。梭梭在中國防治荒漠化的過程中起著獨特的作用:一方面,梭梭林通過樹冠等的阻擋作用,降低風速,防止對土壤的風力侵蝕,進而攔截近地表風沙流中攜帶的物質,使其在冠層下沉積,最終達到阻風攔沙的目的。另一方面,梭梭林對土壤具有覆育效應,能夠對退化土壤的質量,起到恢復和改良的作用。因此,梭梭林的形成和生長,對於當地小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可持續,有著支撐性的作用

5.蝗蟲退散

聽說保護野生動植物可以“轉運”?

世界上現存有記錄的野生鳥類有9000多種,其中約有7500種食蟲鳥類,分佈在森林、草原、溼地等各類生態系統中。野生鳥類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對昆蟲種群的控制。很多野鳥會捕食森林害蟲或農業害蟲,抑制蟲害的爆發,比如粉紅椋鳥就是其中一種“蝗蟲剋星”

一對育雛期的粉紅椋鳥,每天可以捕捉三四百隻蝗蟲,而繁殖期的粉紅椋鳥可以達到幾萬只甚至十幾萬只的集群規模,捕食蝗蟲的戰鬥力爆表。除了控制昆蟲數量,鳥類在生態系統中還發揮著多重功能:植食性和雜食性鳥類傳播植物種子、傳播花粉,猛禽控制齧齒類數量,水鳥連接了水陸之間的營養轉移,食腐鳥類起到了“清潔工”的作用……它們是脊椎動物中具有最多樣生態功能的動物類群。

6.氣候宜人

聽說保護野生動植物可以“轉運”?

鯨類,尤其是大型鯨類對於大氣中的碳捕獲具有重要意義。鯨的排洩物中含有非常多浮游植物生長所需的物質,尤其是鐵和氮元素,鯨從水底到水面的垂直運動也有助於將營養元素帶到海水錶面。這些營養元素能使海水錶層浮游植物的產量增加,浮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並被磷蝦等生物所食用,然後磷蝦等生物又被鬚鯨等更高級的捕食者所捕食。

鯨類漫長的一生都在不斷把碳匯聚到自己體內,而這些碳又會在鯨類死後與它們一起沉入海底,封存幾個世紀。每一隻大型鯨類平均能夠儲存33噸二氧化碳,這大約是1500棵樹一年碳吸收量的總和

歷史上,鯨類曾經因為商業捕鯨的獵殺,數量大幅度削減。今天,儘管商業化捕鯨已經大幅度削減,但鯨類仍然面臨著包括船隻碰撞、陷入漁網、塑料垃圾、噪聲汙染、以及氣候變化等諸多威脅。為了更有效的保護鯨類和各種海洋生物,我們還需要建立更多的海洋保護區,在保護區內嚴格禁止各類開發活動,以提高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的恢復能力,只有健康的海洋,才能更有力的幫助我們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

7.身心健康

聽說保護野生動植物可以“轉運”?

大量研究表明,與森林環境接觸或在森林環境中進行戶外活動有助於提高人的生理和精神健康水平,並幫助人類從壓力中恢復。林地和樹木能夠改善空氣質量、調節夏季氣溫、降低紫外線輻射,同時,森林生境還具有不可或缺的休閒、文化、精神和美學價值。良好的天然森林生境和豐富的動植物生物多樣性,可以為人們提供觀鳥、觀獸、生態旅遊、自然教育、戶外運動等豐富的身心體驗,也為周邊社區提供了環境友好的生計選擇。

然而,生物多樣性退化、大規模毀林開荒、氣候變化、汙染等多方面的因素,使森林不斷減少、退化、碎片化,如果任其發展,我們自己也將失去森林帶給我們的這些裨益。

8.萬年不餓

聽說保護野生動植物可以“轉運”?

很多果樹都難以進行自傳粉,同品種間授粉將導致掛果率低下、果實品質差,所以果園經營者一般會在果樹之間種植海棠花來吸引昆蟲(主要是蜜蜂)來協助完成傳粉過程,以促進果樹的掛果率和果實質量,保證收成。同時,如果果園周圍有豐富的野花,則有利於傳粉昆蟲在一年四季不同花期的採食,從而維繫果園以及周邊的傳粉昆蟲的數量和多樣性。

大量使用殺蟲劑和除草劑,不僅會直接傷害傳粉昆蟲,也會造成野花野草被滅殺,傳粉昆蟲因採食面臨青黃不接而遷移或死亡,並進一步影響後續收成。

9.靈感激發

聽說保護野生動植物可以“轉運”?

經過數億年的進化,自然界到處都是充滿新奇創意的生命形式、系統和過程,蘊含著經過了時間檢驗的各種有效方案。人類從這些生命身上吸取靈感,模仿借鑑,用於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各種問題

。人類在鳥類和蜻蜓的啟發下發明瞭飛機,在魚類啟發下造出了船艦,即便是很多人討厭的蒼蠅也是各種發明的源泉,蒼蠅的複眼啟發科學家發明了一次可拍1000多張高分辨率照片的蠅眼照相機,在軍事、醫學、航空航天上被廣泛應用。

自然界也為人類提供了許多實現更高效的生活方式的方案。很多人認為我們廚房、衛生間裡用來掛物件的吸盤,是在章魚的啟發下發明的,這一點可能已經較難考證了,但是,機器人研究者們的確從章魚手臂身上發現了製作“智慧型人造手臂”的靈感:章魚大部分的神經元都分佈在觸鬚上,所以章魚的神經系統與哺乳動物的神經系統完全不同,它能給每一個肢體更大的自主性。換句話說,大腦能給觸鬚下命令,不過是觸鬚負責具體的執行細節,包括每一塊肌肉的動作。這種細分的運作方式正被機器人研究者們應用在生產“智慧”的人造手臂上,也許未來這樣的人造手臂可以幫助人類完成許多複雜的工作。

自然界有著比我們多得多的智慧,對人類來說,利用大自然這座寶庫提供的各種方法比毫無節制地利用它的全部資源更聰明,也更合理

聽說保護野生動植物可以“轉運”?

此項目已在雲南獲得臨時活動備案

[1] 聯合國,https://www.un.org/zh/observances/world-wildlife-day

[2] 張立 著. 中國亞洲象保護研究.科學出版社. 2018 第一版

[3] Rajan R Patil, Ch. Satish Kumar, M Bagvandas. Biodiversity Loss: Public health risk of disease spread and epidemics. An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2017. 10 (6) 1432-1438

[4] Morand S, Jittapalapong S, Suputtamongkol Y, Abdullah MT, Huan TB (2014)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ir Outbreaks in Asia-Pacific: Biodiversity and Its Regulation Loss Matter. PLoS ONE 9(2): e90032

[5] 'We are losing the web of life': why the global nature crisis is as dangerous as climate change, https://unearthed.greenpeace.org/2019/05/06/nature-crisis-biodiversity-dangerous-climate-change-extinction/

[6] Guannel G, Arkema K, Ruggiero P, Verutes G (2016) The Power of Three: Coral Reefs, Seagrasses and Mangroves Protect Coastal Regions and Increase Their Resilience. PLoS ONE 11(7): e0158094.

[7] S. Díaz et al. IPBES (2019):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of the global assessment report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IPBES secretariat, Bonn, Germany. 56 pages.

[8] IPCC SPECIAL REPORT: SPECIAL REPORT ON THE OCEAN AND CRYOSPHERE IN A CHANGING CLIMATE. (2019). p.Chapter 4-78.

[9] 王彥武, 羅玲, 張峰, & 陳天林. (2019). 河西綠洲荒漠過渡帶梭梭林土壤保育效應*. 土壤學報,第56卷,(3), 749-762

[10] 內蒙古阿拉善發現世界現存最大野生梭梭林[J].浙江林業科技,2008(02):64

[11] Rangping Ji et al. Diets of migratory rosy starlings (Passeriformes: Sturnidae) and their effects on grasshoppers: Implications for a biological agent for insect pests. Biological Control. 2008, 46(3):547-551

[12] Cagan H. Sekercioglu.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avian ecological function.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06. 21(8):464-471

[13] Why we need birds (far more than they need us). https://www.birdlife.org/worldwide/news/why-we-need-birds-far-more-they-need-us

[14] Ralph Chami, Thomas Cosimano, Connel Fullenkamp, and Sena Oztosun. Nature’s Solution to Climate Change, FINANCE & DEVELOPMENT, DECEMBER 2019, VOL. 56, NO. 4. https://www.imf.org/external/pubs/ft/fandd/2019/12/natures-solution-to-climate-change-chami.htm

[15] Nilsson, K., Sangster, M., Gallis, C., Hartig, T., De Vries, S., Seeland, K., & Schipperijn, J. (Eds.). (2010). Forests, trees and human health.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16] Apple trees bear more fruit when surrounded by good neighbors. https://phys.org/news/2017-10-apple-trees-fruit-good-neighbors.html

[17] The Butterfly Way Project https://davidsuzuki.org/take-action/act-locally/butterflyway/

[18] Pesticide. https://davidsuzuki.org/project/pesticides/

[19] 仿生的秘密/《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組織編寫.—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5. 2

[20] 瑪特·富尼耶. 當自然賦予科技靈感.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行動帶來改變 」

Positive Change Through Ac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