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有人嘲笑丁克一族:“我老了不一定有人养,你老了一定没人养!”的言论?

一叶茶1982


虽然我不是丁克,也不鼓励年轻人做丁克。但嘲笑丁克“老了一定没人养”的态度我坚决反对。

1、丁克是个人的选择:

现在是多元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元,结不结婚,丁不丁克,都是个人的选择和自由,旁人无权评判,更无需嘲笑。

人生就是一次体验,人家选择不要孩子,关爱自己,专注事业,游戏人生,人家的快乐无需别人懂。我尊重人家的选择。

2、“老了一定没人养”?

都说60年代出生的人,是最后一代养父母的的子女。二十年后,独生子女的父母老了,一定是去养老院养老,孩子不可能床前尽孝。丁克一族不抚养孩子,不指望孩子养老,把一生应该给孩子的教育、结婚、买房的投资,都用在了自我投资上,他们一定做好了养老规划。我周围的丁克一族绝大多数是高学历高收入人群,有足够的储蓄,到时有养老院,有保姆,有国家管。说到底,有钱就有人帮养老。

3、真正应该担心的是:有子女,被啃老,老了一样不管你。所以呀!与其嘲笑别人,不如想想自己,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养老。让“老了不一定有人养”变成“老了让自己的钱帮养”。


琐琐碎碎絮絮叨叨


我只知道老年人好像都没有好下场。

过年回老家,总是会听到邻居说,谁家的奶奶,依靠捡破烂生活,死的时候都没人知道,她女儿来看她才知道已经死了。

我奶奶,八十几岁,四个儿子。去谁家生活,谁厌烦,一个儿子家轮流住一个月,谁都不让多住一天。她一个不爱麻烦别人的人,八十几岁自己做饭吃,至从摔断腿只能靠四个儿子救济。

在床上躺了两年最终还是去世了,在死之前痛的,天天喊着给她刀,给他绳子让她死吧。

她的妹妹,更是惨。没人管,求她儿子给她口饭吃,不给,下着大雪活活饿死在她儿子的门前。

小时候朋友的奶奶,现在快八十了,三个儿子。小儿子出去打工失踪三十四年了,二儿子跟别的女人跑了,(二儿子已经结婚有三个孩子了),大儿子不管她,她托邻居跟她大儿子说一声,给她点钱,她大儿子说,你怎么不给?

人家邻居好心给她儿子传话,她大儿子就这样怼人家。

过年因为疫情得原因,封村,我们上街买食物,看到一个庄稼地里一个破破烂烂的房子,里面住着一个看起来像八九十岁的老太婆,她坐在院子里,没人跟她讲话,跟她聊天,觉得甚是可怜。觉得她这每一天都是怎么过来的。被封在村外,住在庄稼地里,每天就一个人,该如何打发这慢慢岁月。

总之。我看明白,老人有孩子,辛苦付出一生,老了都没有好报的!


南倾御


我觉得丁克没人养跟有孩子却不一定有人养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1)丁克的人已预知晚年无孩子照看

丁克因为早年没有孩子牵绊,两人的生活质量相对养孩子的家庭高些,鸡毛蒜皮的事会少很多。另外因为没有孩子养育及教育费的支出,且年轻时足够有精力做事业,总体存款会多些。稍微有些理财想法的人,应该在年轻时就已为未来做好打算。

很多丁克家庭,最后肯定是选择养老院的,而且因为有打算,一般也会存够足够的钱住好些的养老院。


2)有孩子的人晚年过得好坏是概率问题

早期能拼事业时,很多父母却因为要育儿而失去了机会。而后来因为育儿又有大笔持续的支出,大部分父母的经济总体还是处在收支平衡中,尤其现在如此注重孩子教育的社会风气下。另外就算完成了教育,之后还要替孩子准备婚房,搭上半辈子积蓄,到晚年手上可支配的钱并不多。

而孩子的成才虽说是概率问题,其实某种程度也是父母早期教育的结果。可能父母的粗暴教育,过度教育或压力教育,孩子最终只成了个普通人甚至不肖子,那么指望他们养老实在过于艰难,现在甚至以后年轻人的压力大家是可想而知的,若年轻人还要负担父母,那几乎举步维艰。

好些的父母可能自己就已准备好了住养老院的钱,只期盼孩子到时候来看看,获得些心理安慰。但这比起丁克家庭没希望也没绝望的心境,也不会舒服多少。

总之,每个人都有选择自
己生活的方式,只要能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给社会添堵,我觉得都应该尊重。


叶苏格爱娃


想丁克没问题,我只说一点,不要年轻的时候想着潇洒不用承担养孩子的责任,到老了还要麻烦侄子侄女什么的来照顾自己。你又没有养大过侄子侄女,没有在人家的成长过程中担当过家长的角色,没有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你凭什么到老了让人家赡养你??说白了,你的侄子侄女也有自己的父母要照顾,还有公公婆婆岳父岳母要照顾,又得还房贷车贷,你身为伯伯叔叔姑姑,不仅没想着帮衬小辈儿,反而还要给小辈增加养老的负担,凭什么??你要去世之后把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侄子侄女,那还可以考虑一下,你要什么都没有,还要强行用亲戚关系绑架着人家给你养老,抱歉,我想没几个人心里会乐意。


老天爷赐个名字


这种言论很偏颇和狭隘,这种嘲笑丁克一族无人养老送终的做法本身就是很没有修养的表现,目光也很短浅。

你有小孩,就一定会有人给你养老么?还得看生养出的是什么样的小孩,如果小孩本身素质低,修养差,甚至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小孩要忙于工作事业,能够陪护老人的时间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不但不给你养老,反而还啃老,一旦没满足小孩的需求,小孩反而怨恨甚至嫌弃你,和你怄气!

当然,许多小孩长大后懂事、孝顺、经济条件好,恭恭敬敬伺候长辈,让老人安享晚年。

丁克一族没有小孩,并不代表以后就没人养老,丁克一族可以选择去养老院度过晚年,养老院专业的护理人员,能够让丁克一族得到很好的照料,丁克一族的晚年生活照样可以幸福安详!

其实不管有小孩也好,没小孩的丁克也罢,人老了,就是不能得病,一旦病重,瘫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那种日子,才是身心最受煎熬的,所以老年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重温旧梦一朵朵


嘲笑固然不对,但对丁克家庭我却不以为然!丁克听上去挺不错,其实归根结底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大了说你不为国家做贡献,小了说你不为你的家庭做贡献,再往小了说你不为你的爱人做贡献!





軍統鬼子六鄭耀先


丁克族们不想生孩子,自然有不想生孩子的道理,从法律方面讲,不生孩子既不犯法,又不犯规。别人无权指责,自己也沒必要在意别人说些什么,我不生孩子我做主,何必在意别人的潮笑,当然,人言可畏,涶味星子淹死人,确实也很耐人。一,事物都有二面性,如果,大家都崇尚丁克,人类将无法传宗接代,将来在地球上消亡是迟早的事,这孔怕也是大多数人所担心的。二,对于丁克者来说,基本没有生养孩子,教育孩子的负担,享受生活是肯定的,问题是,将来老了,夫妻俩总有一人先走,留下的,只能孤身一人,寂寞难耐是肯定的。人生在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付出与收获是克观规律,在同等条件下,即便进住养老院,没有子女的关爱,是丁克族们必须面对实际问题。


亮剑3549


有儿女的人,大部分到老了,都是失望的多,说自己儿女孝顺的,也都是自己欺骗自己,好坏自己心里知道。丁克族一辈子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不用辛苦一辈子为儿女操心,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而且所谓的到老了会孤单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既然选择丁克,就是不喜欢热闹,不喜欢被打扰,总比儿女回来,保姆似的做一大桌子饭菜,人家走了,累够呛的强。自己想出去旅游就旅游,有儿女的人,你想花自己钱去旅游,人家都不愿意,怕你花光了钱,给他们留什么?你出去旅游,谁给他们照顾孩子?现在的儿女,可不是五,六十年代的儿女了,现在的儿女都自私,即使真孝顺的,就一个孩子,到时候四个老人,你让他咋照顾?自己工作都顾不过来,让他请假照顾你吗?不上班就没钱,你让他喝西北风活着吗?


岁月如歌66322


有没有父母问过自己的孩子:你们过得幸福吗?,如果你自己可以选择你还希望来到这个世界吗?估计没有。

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感谢自己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殊不知,孩子没有选择的权利。不管这个世界多么的残酷多么的黑暗或者是幸福。

说这些并不代表对父母没有责任,只是希望作为父母不要道德绑架孩子,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也未尝不是做父母的责任。

要不要孩子是个人的选择,我没有自信去养育和教育一个孩子那我就不生,你有自信你自便。没有必要对别人的选择说长道短。


sinntennou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了做丁克家庭!其实选择怎样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事情,无关别人,只是多数人还是不能接受没有孩子的家庭,难免会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

那我们来简单说说丁克家庭的利弊:

首先,有孩子的家庭,家中添上一个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小天使,尽管辛苦,但看着他一天天长大也是非常幸福的事!之后上小中大学,就业,找对象,抱孙子也是非常为之操心,但是大众都是这样的,所以辛苦并快乐着!

其次,说说丁克家庭,他们相比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就轻松简单很多,因为他们除了父母基本没有牵绊和束缚,可以放心的去拼自己的事业,可以放肆的去旅游,可以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想干嘛就干嘛,这又是另一种幸福!

最后就说说他们两者的养老,有孩子的和没孩子的养老按现在来说基本也没什么大的差别。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孩子们工作也忙,有的还在外地工作,当然书读的一般的孩子可能会留在父母身边,反而成了父母的幸福和依靠!那在外地不太有空回家的和丁克家庭的就差不多了,所以养老都需要靠自己,但心理上会有一些优势,自己毕竟有生命的延续了,生病什么的孩子也许能回来看看。

所以不管什么样的家庭,不要互相嘲笑,作为老年人都要自己存些钱,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养老,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的!互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